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

坐在主位上的孫傳庭微笑的看着衆將喜氣洋洋的神情,一改一直以來端肅嚴峻的作風,任由衆人盡情的說笑着,同時他的心裡也是感到欣慰無比。

這場舉足輕重的大戰在經過一年多充分準備,在皇帝的親自部署下,在朝廷相關有司的定策和後勤支持下,在數位重臣的統籌指揮下,很快便要見分曉了。

按照眼下的勢頭,只要一切進展順利,中間不出大的疏漏,大勝可期,甚至可以說,滅國可期。

畢竟人家號稱大清國,並且是有針對性的取了國號。

大明是火德,對面就搞了個大清,以水克火,試圖火中取栗。

只不過,現在的水看起來將要枯竭,而火卻是有人四時不離、不斷添加炭薪的爐火,越燒越旺。

在衆人沉浸在一片喜悅之情中彼此之間相互小聲議論片刻後,孫傳庭聲音洪亮地再次開口道。

帳內衆將聞言都是愣了一下,熟悉的人相互之間對視一眼後,不約而同的都把目光投射到了孫傳庭的臉上,心裡頭都是暗自猜測不已。

“在宣佈此事之前,本官有句話想問問相關人等,邊鎮諸將可知聖上爲何突然將爾等調至關外,與東虜大軍相抗?”

孫傳庭故意沒有馬上宣佈到底是怎樣的消息,而是面帶笑容的看向楊國柱等諸鎮總兵大將,眼神中帶着些許令人玩味的含義。

孫傳庭的問話讓邊鎮諸將或是茫然或是懵懂,只有個別以極端惡意猜測朱由檢用意的人裝出了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回稟督帥,聖上不管爲啥原由把俺們調至關外都可!俺們都是朝廷的兵馬,糧餉都是朝廷供應,官職也都是聖上賞賜,就應當聽從號令!只要聖上一聲令下,俺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一臉大鬍子的賀人龍出列拱手施禮後大咧咧地回答了孫傳庭的問話。

這廝表面上看似粗豪,其實內裡卻是極爲精細,平時最是會看風向。他眼見得現在國內流賊蕩平,朝廷編練出了好幾支兵強馬壯的新軍,各路邊鎮已有式微之勢,以後的前途還不知道究竟如何,現在逮住機會當然要大表忠心了。

“好!人龍這番言辭值得誇讚!身爲人臣,不管文武,都要以忠君爲最先!以聽從朝廷調遣爲首要之責!

本官知道,此番徵調你等前來,有人心下自是有他想,甚至不憚以朝廷欲消耗爾等實力之齷齪心思猜測聖意!

此等心思可止矣!”

孫傳庭收起笑容,細長的雙目掃視着諸鎮總兵大將,只把衆人看的都低下頭不敢與他對視。

“實話告訴你等,對面雖有東虜十餘萬大軍,但只要有勇衛營、川軍、秦軍、京營四部強軍在,不需外部助力,本官便可以揮師盡掃對面之兇頑!”

孫傳庭激昂地語氣裡帶着滿滿的自信,透着一股俾睨天下的豪邁之意,看向邊鎮諸將的眼神中也是有一絲不屑的味道。

孫傳庭的話語讓孫應元、周遇吉等人不自覺地挺直了腰桿,各人都是一副捨我其誰的姿態,英姿勃發的樣子讓其他人既羨又妒。

包括遼西將門在內的邊鎮諸將對孫傳庭這番言論儘管略微不服,但都明白他說的是事實,他們對自己率部抵達關外之前的戰事已是有所瞭解,知道朝廷編練的新軍在連續數場戰鬥中重創了清軍,逼迫清軍主力由寧遠一線退回到了鬆錦。

但在官軍佔盡優勢之下,皇帝突然下旨將他們調至關外,這讓很多人心裡感到迷惑不解。

難道是皇帝生怕即將到手的勝利會出什麼漏子,所以徵調人馬以壯聲色?

又或者是有奸臣想使那借刀殺人之計,想借着建奴最後還有一戰之力時,把他們這夥邊軍給消耗掉?

“本官之所以問這句話,就是因爲接下來的好消息與此密切相關!

既然爾等不得其所,那本官就將答案告知爾等!”

包括祖大壽在內的所有邊將頓時收起了各種心思,同時看向了重新露出笑臉的孫傳庭。

“你等可知今日之戰,爲何東虜於戰酣時突然鳴號退兵?

呵呵!

並非因爲其在戰陣之上受挫之故,而是因爲其老巢已是不穩!

去歲聖上便將降將劉國能、張文耀兩部共計五千員數密調至登州,演練奪島登陸、長途奔襲之戰術,爲的就是今年官軍主力與東虜正面會戰時,遣此一路偏師登陸遼東,襲破東虜祖陵所在----赫圖阿拉,然後趁其後方空虛之際,直搗黃龍,威脅盛京,此所謂攻其之必救也!

今日奴酋退兵,定是渡海偏師已然得手,盛京危在旦夕之故,奴酋迫不得已才聚兵回撤!

如此一來,東虜接下來退兵已是不可避免之策,值此東虜大軍軍心不穩之際,正是各部建功之時!

聖上調遣爾等前來,實因諸將多年來爲國奮戰多年,值此滅國之大功欲成之時,聖上感念之下,欲與爾等分功也!”

孫傳庭的話語剛落,邊鎮諸人皆是一片譁然。

出於歷史上清軍對明軍動向瞭如指掌的緣故,朱由檢在制訂兩路奇襲的策略時,曾嚴正告誡相關人等,不得對任何人透露此次戰役的所有消息,並且將當事人的範圍縮小在了最小的範圍之內,甚至就連溫體仁這樣的首輔對此也只知道一星半點,更別說遠離朝堂的這些武將了。

所以當孫傳庭把朝廷的策略講出,並刻意將朱由檢籠絡人心的安排表達出來後,邊將們雖然並未全信,但對朝廷此次的戰略部署和安排也是感到了由衷的佩服。

“督帥,那我軍今日爲何不趁建奴軍心動搖之際,全軍壓上一舉殲之?”

在衆人議論聲見小之後,楊國柱出列施禮後說出了心中的疑惑,其實這也是代表不知情的衆人所提出來的問題。

按常理說,今天官軍在戰場上全面佔優,而清軍不僅是幾路人馬已成敗相,而且後路不穩的消息一旦擴散開來,那整個大軍的士氣就會大沮,此時正是官軍取勝的大好時機,爲何孫傳庭卻任由清軍退回紮營之地呢?

祖大壽雖說對朝廷安排的奇兵之計讚賞不已,但也和大多數人一樣,對孫傳庭的應變策略感到不解,甚至是有些不屑。

趁他病、要他命,這纔是主帥最該有的決斷,但孫傳庭的應對顯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哈哈哈哈!”

孫傳庭看着衆人表情不一的神態後,禁不住捋須大笑起來。

在衆人莫名其妙的目光注視下,孫傳庭片刻之後方纔止住了笑聲。

“爾等以爲僅此而已不成?

本官若是告訴爾等,東閣大學士、總督宣大的盧公,先已率三萬鐵騎,與東虜大軍回撤必經之地上埋伏在側,爾等該作何感想?!哈哈哈哈!”

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
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