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決心

李世羣肅然道:“我們李家也非認人宰割之輩,我想過了,暫且將商行關掉,然後我扶棺返回南京,安葬許掌櫃後,與家中長輩商議如何處理此事。守陵太監我們惹不起,一個狐假虎威的小太監居然草菅人命,這口氣我絕對不會嚥下去!且看吧!”

馬老闆嘆息道:“如此也好,李東家確是仁義之人!迴轉避避風頭也罷,只是我要勸你一句,咱們生意人切忌和官府之人爭鬥,我雖不知你李家有何背景,但此事畢竟牽扯到皇室和宮裡,官場之人講究趨利避害,牽扯太大的話怕是無人敢出頭啊,李老弟,依我說還是花點銀錢瞭解此事算了,咱們爭不過啊!”

李世羣拱手道:“多謝馬兄指點,我自心中有數,只是耽誤了你修建酒樓,我心裡實在過意不去,待此事了了,李某定設宴給馬兄賠罪!”

馬老闆連忙擺手道:“你這是不得已,並非故意,賠罪談不上。我也想過了,現下這鳳陽讓流賊禍害一遍,這個楊公公又要藉機盤剝一番,我這酒樓啊,還是暫且不建爲好,免得修建時惹來禍端,唉,咱們這些無權無勢的商人,在那些人眼裡還不是待宰的肥羊?哪有當官的原意爲我等着想?”

說到這裡,馬掌櫃忽地想起一事,急忙道:“李東家,聽說新來的巡撫大人來頭不小,據說以前也是赫赫有名,你真要想了了此事,莫若從這上面想想辦法!”

李世羣聞言頓時眼前一亮,前番陳奇瑜召集士紳勸捐時,他作爲當地小有名望的商人也曾與會,當場捐輸了三百兩白銀,由於沒有私下交流過,巡撫大人給他的印象就是一個氣質儒雅,相貌堂堂的文官形象。

後來與人私下交流過才得知,這位新任巡撫大人曾貴爲五省總督,深得皇上器重,在他的謀劃和指揮下,現在猖狂無比的流賊當初差點被打的全軍覆沒,只是因爲種種原因最後導致功虧一簣,但論名望才能,這位大人可謂是名震朝野之人。

現下聽到馬老闆說起,李世羣不禁後悔不已,當初捐輸之時應該加大手筆,以博得巡撫大人的好感與重視,自己因爲不瞭解情況,只是隨大流的隨意捐了一點銀錢,這點銀子根本不會引起巡撫的另眼相看,真是不該啊,一想到如今很可能需要借用陳奇瑜的權柄來消解禍端,李世羣有點後悔莫及的意思。

想到這裡,他再次拱手道:“多謝馬兄直言相告,倘若真能借上巡撫大人的力,馬兄今日之言我李世羣永記在心!”

馬老闆搖頭道:“李老弟不必太過客氣,我也是隨口一說,至於如何運作,是不是能成,還要老弟仔細斟酌!時間不早了,馬某告辭了!”

雙方相對施禮後,李世羣親自引領馬老闆來到後門,送至門外後看着他轉過街角方纔回了院內。

李世羣本打算待買好棺木,親自護送許掌櫃靈柩迴轉南京,但一想到解決麻煩就得回南京尋找門路,扶靈回去會相當緩慢,他一刻也等不下去了,腦海裡侯定國輕蔑的神情和許掌櫃慈祥的面孔交相出現,報仇雪恥的念頭一刻勝過一刻。

於是李世羣決定先行一步趕回南京尋求幫助,他從內院房間裡一個隱蔽的角落翻出一個木匣,裡面裝着一百兩銀子,他拿着木匣來到店鋪內,拿出兩錠各十兩的銀子交給一個夥計,讓他去車馬行僱三輛馬車,一輛用作拉棺材,一輛用作夥計們護送靈柩乘用的,另一輛他自己乘坐。

打發走那名夥計後,李世羣把其他五人叫了過來,從木匣中拿出五錠銀子交到先前在店門口迎賓的張二手中,神情嚴肅的開口道:“今日之事你等都看到了,許掌櫃慘死,商行也是大禍臨頭,搞不好我李家就要家破人亡了!”

張二捧着沉甸甸的五十兩銀子,心裡也是難過異常,他十三歲就來到商行,至今已是五載,平日裡不管是東家還是許掌櫃,對待一衆夥計都是寬厚有加,從不苛待,商行管兩頓飽飯,每月還有幾錢銀子工錢。這樣的待遇非常優厚,衆人也是知恩圖報,勤勉勞作,雖然有時異常勞累,但大夥都覺得很值。

今日他們眼見的許掌櫃被無辜打死,自己卻無膽上前相助,心裡已是愧疚不已,現在東家這番話的意思已是明白無疑:商行要關門了,大家的飯碗要丟了!

張二含淚道:“東家,都怪俺,俺膽子小,不敢上去幫忙,眼看着許掌櫃被那幫惡人打死!俺心裡好悔的慌!”

其他幾人也是有的垂淚,有的低頭不語。

李世羣安慰道:“不怪你們,那幫人都帶着兵刃,你們上去也是送死,這事就過去吧,許掌櫃慘死是他的命不好!”

說到這裡,他眼圈發紅,語帶哽咽,稍微平復一下心情後,他接着道:“你等有的在李家勞作數年,有的新來不久,李某自問平日對大夥不算苛責,大夥也是盡心盡力辛苦勞作,要是一直這樣下去,李某相信會給你們帶來一份好的收入,對各家也是一份貼補,可惜。。。”

張二流着淚不死心的問道:“東家,莫不是俺們要關張了?俺在這幹了五年,您和許掌櫃待俺像父兄,俺爹孃都誇俺有福氣,能遇到這樣好的東家和掌櫃,俺不想就這樣散了!嗚嗚嗚·~~~”

說罷,張二把手中的銀子一拋,蹲在地上掩面大哭起來,其他人也是觸景生情,紛紛流淚不止。

李世羣看着這些夥計,心裡也自不捨,但今日之事很難預測到是何結果,自己雖然發狠誓要報仇,但對方可是代表着高高在上的皇家,雖然這事皇上不一定知曉,但這面旗子確實太大了,己方的勝面實在是太小太小了。

他彎腰扶起張二,溫聲安慰道:“好了,莫哭了,這件事某是做了最壞打算,結局到底如何誰也不知道。張二,這些銀子你拿着,我還有事分派與你。”

張二慢慢止住抽噎,雙目已經紅腫起來,他含淚望着李世羣回道:“東家,有啥事你儘管吩咐,俺張二一輩子都是你的夥計!俺剛纔想明白了,東家你讓俺去殺了那幫雜碎俺也去!”

其他人也應聲附和,他們雖然是良善懦弱的平民百姓,但被欺壓到一定程度,把他們的生路斷絕時,也會把生死置之度外。

李世羣強笑道:“李某能有你們這羣夥計,心裡也是覺得值了!張二!一會某要先行一步,這些銀子你做主分派給衆人,也算數年來某對你們的一個交代!然後你帶一個自願護送棺木的夥計,坐馬車前往南京,我會派人在城門處迎你!若此事處置得當,商行還會繼續開業,你等就回來繼續當夥計。要是處置不當,我們以後恐難再見面了!”

說罷,索性將手中木匣遞給張二,裡面尚有三十兩銀子,留給衆人分掉,然後轉身大步向後門走去,他懷裡有幾片金葉子,足夠一路使用。

張二含淚帶頭噗通跪倒在地,其餘幾人也紛紛跪倒,衝着李世羣的背影磕了幾個響頭,李世羣聞聲身形一頓,但終是沒有回頭,大步而去,眼中的淚水已是止不住流了下來。

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四百章 佈防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
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四百章 佈防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