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

牙刷是生活的必需品,李承乾已有三五天沒有刷牙了,早起多是用布擦一擦牙齒。

寧兒讓人尋來了山羊毛與獾毛,兩種毛髮可以軟硬互補。

關中又一次下起了大雪,李承乾盤腿坐在殿門前手拿着一根牛骨棒,正在做着牙刷。

六個宮女坐在一旁,她們看着殿下雙手的動作也在學着製作牙刷,東宮每個人都是要有牙刷的。

這是一門手藝,若是學好了多一門活計也說不定呢。

等牙刷完工,還多了許多山羊毛與馬毛。

李承乾將這些多餘的毛做成了刷子,又道:“寧兒,你將兩支牙刷送給父皇與母后。”

寧兒將兩隻牙刷放入盒子中,道:“殿下以後可以用玉石做牙刷。”

“玉石啊?”李承乾揣着手回道:“玉石就太名貴了,父皇時常說要節儉的,孤也要有表率纔好。”

“就用孤交代的話語回覆母后。”

“奴婢明白,殿下放心。”

寧兒對現在的殿下越來越滿意了,莞爾一笑,捧着裝着兩支牙刷的木盒子匆匆離開東宮。

關中又一次下起了大雪,這場嚴冬風雪不斷,令人不安,立政殿內。

殿內有宮女正在書寫着,她們將寧兒送來的太子起居注中所寫的紅樓故事記下來,用另外的書卷記錄,而後放在皇后的面前。

長孫皇后手裡還端着一卷正在看着。

宮女見到皇后臉上的笑容,也是懂事地站到一旁,沒有言語。

到目前爲止,太子李承乾講述的紅樓故事一共有三卷,從黛玉喪母一直到了寶玉睡在秦可卿的臥房。

皇后看得津津有味,從未看過這麼有意思的故事。

其實自從寧兒斷斷續續將這個故事寫下來交給皇后,皇后又分給了宮裡的其他妃子,這個故事早就在後宮中大放光彩。

“皇后,寧兒姐來了。”

長孫皇后的目光還在手中的這卷紅樓上,點頭道:“讓她進來。”

寧兒穿着布鞋,邁着步子走入殿內,雙手奉上一個盒子,道:“皇后,這是殿下讓奴婢送來的。”

長孫皇后放下手中的竹簡,宮裡也不是沒有紙,可這兩年宮裡用度緊張,紙是稀缺物又太昂貴,多數時候還是用竹簡的。

看到盒子中的兩支牙刷,長孫皇后疑惑道:“這是什麼?”

說着話,寧兒用手示範了一下。

長孫皇后當即明白了,道:“原來有這等妙用。”

寧兒接着道:“殿下還說了,刷牙很重要,最好早晚都要刷。”

“本宮知道了。”長孫皇后將盒子放在一旁的小桌上,而後拉着寧兒的手,讓她在一旁坐下,問詢道:“承乾的身體如何了?”

寧兒回道:“已好很多了,殿下現在也不咳了。”

長孫皇后接着問道:“也沒見他出東宮走動,是恢復得不好嗎?”

“回皇后。”寧兒先是欠身一禮,道:“殿下是覺得現在病情剛痊癒,需要鞏固鞏固,穩定病情,打算再調養一段時日。”

嘴上說着,寧兒也不知道近來殿下爲何不出東宮,可能就是這個原因,也可能是因爲別的,面對皇后她願意爲殿下找個理由遮掩過去。

長孫皇后點頭道:“也好,就是苦了你了。”

寧兒眯眼笑着,“殿下對寧兒,還有東宮姐妹們都很好。”

“承乾……”話語頓了頓,長孫皇后再問道:“他近來都在做什麼?”

“殿下時常看書,看的是《齊民要術》說是牙刷就從中得來,不過奴婢看過幾遍,沒見過書中有這些記載。”

“他還看了什麼書?”

寧兒又回憶了一番,解釋道:“聽殿下說起過一個人,是殿下很崇拜的人,只是偶爾說過一句,奴婢記下了,好像是姓馬的人,叫可思……”

長孫皇后輕拍着記錄着紅樓的竹簡,笑道:“紅樓的故事不是出自承乾的手?”

“殿下說是一位曹先生所寫。”

“承乾什麼時候結識了這些人?”

“聽殿下說這是很久遠的事了。” wωω• ttkan• ℃O

長孫皇后想起了當初,那時候陛下還是秦王,當初長安城的一切都很混亂。

那時候確實也疏忽了對承乾這孩子的看管,好在這孩子懂事。

“你先回去,紅樓的故事不論誰問起,就說是出自東宮的曹先生。”

“奴婢明白了。”

寧兒躬身行禮,小步走出了立政殿,走在風雪中,她想着皇后的話語,東宮其實沒有曹先生。

皇后不希望紅樓是出自殿下之手,因紅樓中所含沙射影的那些,遲早會招來麻煩。

其實殿下就是曹先生,曹先生就是殿下。

不過是個名字而已。

那就讓它成爲東宮的一個謎團,至於外人會怎麼想都不重要了。

雪中的長安城顯得很靜謐,長安城內的一處府邸,這座府邸是新建的,許多人都知道皇帝是偏心的。

東宮一直沒有得到修建,皇帝卻下令給年齡更小的兒子,越王李泰修建宅邸。

越王李泰就比太子小一歲,卻得到了皇帝許多照拂。

又有誰家當爹的不偏心呢。

李泰坐在自己的府邸中,十三歲的他同樣是一張稚氣未脫的臉,只不過這位越王看起來更健康,除了胖一點。

此刻一羣越王府邸的侍從紛紛跪在地上。

李泰滿眼血絲地看着眼前的書卷,這紅樓是從宮裡出來的,因此李泰看了一天一夜反反覆覆地看。

看到興頭上這個故事竟戛然而止,之後呢?

賈瑞到底有沒有被害死?

這世上怎麼會有王熙鳳這麼歹毒的人。

心裡想着紅樓中的人物,李泰忽重重一拍桌案,怒罵道:“豈有此理!”

嚇得侍從們渾身一哆嗦,紛紛低着頭噤聲。

李泰喝問道:“東宮還沒將之後的故事送出來嗎?”

“還……還沒。”

侍從支支吾吾回道。

李泰來回踱步,氣憤地來回走着,“豈有此理,豈有此理!東宮怎麼能如此行事。”

侍從低聲道:“小人已讓人滿長安城找了,說不定很快就會有消息。”

又有侍從匆匆跑來,那人連忙道:“越王殿下,有消息了!”

李泰頓時來了精神,問道:“什麼消息!”

“說是東宮的宮女今日去見了皇后,立政殿的人說那位曹先生就在東宮。”

“果然!果然!”李泰雙手揹負,繼續來回踱步,腳步越來越快,多半是被氣得。

這位曹先生到底是何等人物,竟然能寫出令人如此牽腸掛肚的故事。

紅樓的故事已在後宮中人盡皆知,就連當今陛下也是時常品讀。

曹先生就在東宮,東宮什麼時候有了這麼一號人物。

夜裡,李泰咬牙切齒,翻來覆去徹夜難眠。

翌日,早晨,李承乾坐在東宮的寢殿門前,正在刷着牙。

與太子殿下一起刷牙的還有一羣宮女。

“殿下,這是什麼?”剛刷了牙的寧兒好奇地端着一個物件。

“這是毽子。”李承乾笑道:“會踢毽子嗎?”

見寧兒搖頭,他當即示範了一遍。

起初寧兒能夠笨拙地踢個三兩下,毽子便掉落在了地上。

女孩子似乎對踢毽子這種遊戲有着與生俱來的天賦,幾次失敗之後,她很快就掌握了,動作要領。

而後,寧兒便能踢出各種花樣,還與東宮其他的宮女一起踢着毽子。

李承乾從寢殿走到前殿,看着書架上滿目琳琅的書。

不多時,寧兒也走到殿下身側,因踢毽子後臉頰還有些紅,關中女孩子的臉果然還是紅彤彤的更好看。

李承乾坐下來道:“昨天見過母后之後,可有交代的話語?”

寧兒回道:“皇后說了,既然紅樓就是曹先生所寫的,那就只能是曹先生所寫。”

“嗯,這樣也挺好的。”

“殿下也請放心,已和姑娘們都說好了,她們不會將此事說出去,就是不知殿下什麼時候再講紅樓的故事?”

李承乾思量片刻,緩緩道:“之後再說吧,今天還有其他事要辦。”

寧兒欣喜道:“殿下是要出東宮嗎?”

李承乾搖頭道:“我想將東宮那幾間破落的屋子拆了,多餘的木料與石料可以修補一番其他屋子,你們的偏房再設一個爐子,多半要三五天才能完工。”

“嗯,奴婢這就去拆了。”

“我來吧。”

“這種髒活累活讓奴婢們來做就好。”

“就當是給我鍛鍊身體了。”

殿下的命令是一定要聽的,就如殿下說過人一定要喝開水,飯前飯後一定要洗手。

東宮的人也一直按照着這個規矩生活着。

用殿下的話來說,在東宮要守規矩,就算是以後不在東宮,走出去之後,也要按照這個規矩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許多益處。

說起離開東宮,寧兒苦澀一笑,作爲宮女要去什麼地方從來不是她們自己說了算的。

再者說,東宮這一隅小天地,如此地美好,誰又會想着離開,想盡辦法要留下來還巴不得。

去哪裡去尋殿下這麼善良,又待奴婢們好的人。

李承乾帶着宮女們開始了修繕計劃,姑娘們也看着殿下爬到屋頂,將殘破的瓦片拆下來,再將老舊但還完整的好瓦片換上。

這兩天紅樓的故事戛然而止,也沒有後續的故事傳出來。

今天,李泰實在是忍無可忍了,他打算親自去東宮問,可到了東宮門口,又舉步維艱。

十三歲的李泰穿着一身厚實的衣襖,在東宮外來回踱步走着。

不多時有三個宮女推着木車而來,木車上裝着的都是泥沙與磚石。

宮女們見到李泰,一齊欠身行禮。

見狀,他連忙問道:“那位曹先生可在東宮?”

“越王殿下說的是哪位曹先生?”

李泰強調道:“就是寫紅樓的那位。”

兩個宮女相互看了一眼,小聲道:“曹先生乃是太子賓客,現在殿下正在給曹先生修房子。”

“原來如此。”李泰勉強一笑,有些安慰,又長出了一口氣。

眼前的宮女一陣無言。

心中牽掛得緊,李泰又問:“既然是給曹先生修建房子,不知還缺什麼?”

“這要問了曹先生才知道。”

李泰不住點頭,“那你們快去問,本王就在這裡等着。”

“喏。”

宮女推着車,在李泰如炬的目光下走入東宮。

李承乾正與一羣宮女一起吃着飯,今天吃的麪條,拉麪條的手藝有些生疏了,還算是能夠應付。

“殿下。”回來的宮女道:“越王殿下就在東宮外。”

“嗯。”李承乾點着頭應聲,對這番話充耳不聞,又道:“趕緊洗手洗臉,吃飯。”

聽到吃飯二字,像是命令一般的話語,卻讓人心頭一暖。

她們又道:“還說如果曹先生需要什麼,就與他說。”

李承乾瞭然點頭,吃了碗中的麪條,便讓寧兒寫了一堆所需要的物料。

按說給東宮修房子,拆了舊房子之後,再由母后那邊借來的磚石與泥沙,修兩個取暖用的爐子,做個暖炕足夠。

倒也不是真缺什麼。

寧兒讓宮女小福將寫了物料的布絹交給越王。

李泰站在東宮外,距離東宮還有四五十步得距離,就這麼眼巴巴地望着。

小福是個十三歲的丫頭,她也是東宮中年齡最小的,因長得有福相,所以叫小福,她走上前將布絹遞上,“這是曹先生所需的。”

李泰連忙拿過來,仔細看着,不由得念出聲,“米麪一石,小羊一頭,鹽一斗,木料,布絹……”

看罷,又有些犯難,李泰嘖舌道:“要的真不少。”

好在這些年父皇賞賜得多,李泰也不是拿不出,再問道:“這些也是用來修房子的嗎?”

小福道:“都是曹先生需要的,若越王殿下困難,太子殿下也可以……”

“可以!”李泰當即答應下來,“這就去準備,冒昧多問一句,準備好了這些曹先生就可以接着寫紅樓了嗎?”

小福沒有回話,而是一臉很高興地回去了。

李泰還站在原地,終於回去了,一路上走着他自語道:“想來曹先生一定是個脾性古怪的人。”

大唐繼承漢魏,南北兩朝與前隋朝。

只不過在這缺少故事書的大唐,爲紅樓牽腸掛肚的又豈止李泰一人。

360.第360章 歸心第131章 折衝府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423.第423章 江邊第161章 監察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170章 多錢善賈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371.第371章 虎牢關252.第252章 范陽案第100章 終究成了父皇的功績第33章 孫神醫351.第351章 少了第525章 塞人騎兵第557章 不是懷疑是拯救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394.第394章 大唐的貴客274.第274章 新年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321章 臂膀第572章 長安再見452.第452章 不一樣的輔政大臣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499.第499章 千秋殿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第519章 待價而沽483.第483章 運河運河第57章 善終的老臣379.第379章 歸長安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第560章 皇帝的清閒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第113章 班底構成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第559章 不可分割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491.第491章 不過年的文臣武將們1.第1章 太子殿下第155章 狄家父子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327章 第二次發展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237.第237章 笄禮231.第231章 修繕長安第20章 忠誠不極端491.第491章 不過年的文臣武將們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第25章 西北戰事將起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509.第509章 心有慶幸第20章 忠誠不極端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444.第444章 騎牛的大軍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第537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第535章 有很多人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296.第296章 不參與朝爭274.第274章 新年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484.第484章 比試462.第462章 北征的突厥大將軍499.第499章 千秋殿第154章 陳年舊事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410.第410章 學子矛盾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267.第267章 蘇亶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158章 講學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第20章 忠誠不極端第86章 補貼與孝順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
360.第360章 歸心第131章 折衝府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423.第423章 江邊第161章 監察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170章 多錢善賈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371.第371章 虎牢關252.第252章 范陽案第100章 終究成了父皇的功績第33章 孫神醫351.第351章 少了第525章 塞人騎兵第557章 不是懷疑是拯救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394.第394章 大唐的貴客274.第274章 新年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321章 臂膀第572章 長安再見452.第452章 不一樣的輔政大臣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499.第499章 千秋殿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第519章 待價而沽483.第483章 運河運河第57章 善終的老臣379.第379章 歸長安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第560章 皇帝的清閒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第113章 班底構成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第559章 不可分割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491.第491章 不過年的文臣武將們1.第1章 太子殿下第155章 狄家父子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327章 第二次發展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237.第237章 笄禮231.第231章 修繕長安第20章 忠誠不極端491.第491章 不過年的文臣武將們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第25章 西北戰事將起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509.第509章 心有慶幸第20章 忠誠不極端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444.第444章 騎牛的大軍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第537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第535章 有很多人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296.第296章 不參與朝爭274.第274章 新年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484.第484章 比試462.第462章 北征的突厥大將軍499.第499章 千秋殿第154章 陳年舊事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410.第410章 學子矛盾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267.第267章 蘇亶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158章 講學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第20章 忠誠不極端第86章 補貼與孝順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