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難免的

第165章 難免的

長安城,杜荷公子等在程咬金大將軍家的府門外,身邊還有三個僕從。

而當下,左領軍大將軍程咬金,如今鮮有領兵,多數時候賦閒在家。

聽說此番凌煙閣落成之後,朝中會封許多當年的功臣。

如程咬金大將軍,還有已被冊封的秦瓊大將軍,李績大將軍,都會有封賞。

這件事與凌煙閣的竣工有關,或許不久之後,這些大將軍都會被冊封成一個個國公。

不過這都是朝中傳來的小道消息,也不知道是誰將這個消息傳了出來,更不知是真是假。

而眼下,程府內的慘叫聲此起彼伏,程處默正在捱揍。

聽到慘叫聲的路人紛紛停下腳步,多聽了一會兒,又怕遇到什麼壞事就快步離開。

杜荷面對好奇的路人笑得很尷尬。

要說處默爲什麼會捱揍呢,還要從許敬宗說起。

一直以來程處默都是一個很有豪氣很講義氣的小將軍,人稱程小將軍,深受長安城坊民的歡迎,會鋤強扶弱,也看不慣仗勢欺人的混賬。

這一點只能說老程家教導有方,程處默是個義薄雲天的少年郎,妥妥的三好少年。

而且與尉遲寶琳這樣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反比。

也正是因程處默這個脾氣,當許敬宗與人打架的時候,他仗義出手,後來被領軍衛的李道彥將軍拿下了。

程大將軍得知這件事之後,當值第一天沒有擅離職守,第二天……就是現在將人從領軍衛押回了家中,現在正在被揍着。

有人夜裡打孩子,怎麼有人在這青天白日打孩子的,老程家的門風確實不錯,就是有些邪性。

僕從帶着大夫來了,他領着到了近前道:“孫神醫還在秦大將軍家中,這是小人從長安醫館請來的。”

杜荷道:“這位大夫,等裡面打完了請去幫忙看看傷勢。”

這位大夫左看右看,聽到了大將軍府內的慘叫聲,瞭然點頭,便也站在一旁等着。

此刻幾人的目光見到,顏勤禮正抱着一卷書從衆人眼前走過。

顏勤禮的腳步很匆忙。

杜荷側目看了看,正是往朱雀門走的,現在的顏勤禮是太子門崇文館的主簿,身兼秘書監著作郎。

杜荷仔細思量着,太子門下的人其實不多,大家都是爲太子辦事的,彼此心裡清楚。

顏勤禮朝着這裡笑了笑,杜荷也禮貌回禮。

顏勤禮,琅琊臨淄人,年少成名,北齊朝顏之推的孫子。

此人少年時期便是前隋校書郎,天下大亂之後,李家從涇陽起兵,顏勤禮便投效了,早早跟在了當初的秦王門下。

而後天下平定了,玄武門的事之後各地需要安撫,顏勤禮被派去了雍州,一來安撫地方,二來整軍治理。

如今朝中騰出手來之後,顏勤禮也得以回到長安。

看着顏勤禮離開,杜荷還在等着府內的程大將軍教子結束。

打孩子不能只說打孩子,要說程府教子。

等府內的打罵結束了,杜荷在門前詢問幾句,便讓請來的大夫進去治傷。

中書省內,剛下了早朝的東宮太子李承幹正在這裡翻看着今天要批覆的奏章。

無意間,見到了一冊彈劾的奏章,彈劾奏章言道:東宮太子一人之言罷免縣官,行事狠辣,吾等縣官一無過錯,二無犯律,吾等作風端正,何故罷黜我等。

東宮太子獨斷專權,京兆府皆是爪牙,關中各縣敢怒不敢言。

是由太子遮蔽皇帝耳目,權勢滔天……

零零總總一席話,都是罵自己的。

而且罵人水平還不夠高。

李承幹看完之後,遞向一旁,道:“舅舅,這要怎麼處置?”

長孫無忌詫異片刻,擱下手中的筆,拿過奏章翻看起來。

這世上的事,大多是一波三折的。

不管是京兆府的,還是之前罷免縣官的事,總會有人會來叫囂一番,難免的……

良久,李承乾道:“如何?”

長孫無忌思量片刻,道:“殿下需要自證清白嗎?”

李承乾笑着,道:“孤不自證清白,舅舅可以讓他閉嘴嗎?”

聞言,長孫無忌的神色多有訝異,不自證清白?

“孤讓杜荷去查問……”

“老夫派人去斥責一番就好,不需要太子親自動手,也不至於。”

“有勞舅舅了。”

長孫無忌中肯點頭,“嗯。”

其實自證清白這種事是吃力不討好的,如果你急於自證清白,到頭來只會陷入自證的漩渦中,解釋的太多就進入了別人的圈套。

呵呵,這幫人玩來玩去,還是這些。

李承幹不由得苦笑一番,對付這種人,最好像許敬宗一樣,直接動手打他一頓。

人許敬宗現在是受過皇帝的杖責,被罰俸三年,在長安打架就沒輸過。

問題官吏中,其彪悍是出了名的典型,快意恩仇。

“太子殿下,顏勤禮來了。”

聽到有人稟報,李承幹目光還看着奏章,頷首道:“讓人進來。”

“喏。”

崇文館主簿顏勤禮見過太子殿下。

與太子見面的次數一隻手數得過來,崇文館雖是太子門下,但太子很少親自過來。

朝野都說東宮太子善於查問,親自下各縣查問農事。

或許是太子時常在視察崇文館,只不過沒有發覺?

來長安有半年了,顏勤禮覺得自己與太子說話的次數很少。

李承幹見人還站在面前,低聲道:“以後在孤這裡,有話就直說,不用這麼拘謹。”

顏勤禮雙手將一迭紙奉上,道:“太子殿下,這是京兆府與崇文館的考卷。”

“放着吧。”

“喏。”顏勤禮端正將一迭紙張放在殿下的桌上,心中瞭解太子的品行,將紙張迭放得整整齊齊,紙張壓平實。

“關中這兩月是最關鍵的時期,告知各縣一定要把農事盯緊了,夏收之後再忙碌織造與作坊的建設,關中的勞動力要給足報酬。”

顏勤禮點頭記下這些話。

李承幹又吩咐道:“入秋之後江南的絲綢與茶葉就快要送到了,告知關中各縣一定要準備好足夠的儲備,互市的貨物準備齊全之後,還要讓關中貨物在中原各地流轉,一切都要動起來,形成內部的循環的同時,對外出口也不能落下。”

顏勤禮作揖道:“下官一定傳話給各縣。”

李承幹頷首,還看着奏章,道:“坐會兒吧。”

言罷,他在一旁坐下來,這個太子只有十七歲,談吐與言行,還有眼神卻很成熟。

顏勤禮不敢將這個太子當作一個尋常的十七歲少年看待。 時間一點點流逝,中書省的官吏來來往往,漸漸地出去的越來越多,回來的也越來越少。

太子還是端坐在中書省,開始翻看考卷。

已經兩個時辰了,外面的天氣從晌午已快到了黃昏。

太子坐在這裡沒有動過,專注力尤其地好,外界的走動絲毫不能影響太子批閱考卷。

每一份考卷上都被太子寫下了批註。

批註完一份,顏勤禮就拿過一卷,等這些考卷都批覆好了,他還要拿回去,給答考卷的官吏們看。

李承幹蹙眉看着道:“現在崇文館的職務還能適應嗎?”

太子殿下終於開口了,顏勤禮不知爲何終於鬆了一口氣,回道:“能適應。”

“孤知道以前你們做事得緊慢如何,忽然換了一個做事的方式,就怕你們不適應。”

顏勤禮訕訕一笑。

李承幹又道:“說來孤還要仰仗伱們,也要仰仗淳樸的關中縣民,有什麼事就讓門下省送來,萬萬不要覺得孤高高在上就不敢將話語遞來。”

“臣領命。”

批覆完之後,李承幹終於擱下了手中的筆,吩咐道:“拿回去吧。”

“喏。”

顏勤禮躬身行禮道。

“對了。”

聽到太子殿下有說話,顏勤禮捧着一迭考卷又轉回身。

李承乾道:“當初江都兵變的時候,你在江都嗎?”

顏勤禮回道:“臣當時在洛陽。”

“你認識上官弘嗎?”

“認識。”

“那你應該也認識現在的弘文館主事上官儀,有空你可以去看看他,你們兩人應該聊得來。”

“喏。”

“還有!”李承幹揣着手端坐道。

顏勤禮作揖行禮,看了眼太子殿下此刻的笑容,他又蹙眉低下頭,這位太子批閱奏章的時候,那神色怎麼看不像是十七歲少年人,該有的神色。

而現在,太子殿下批覆完奏疏與考卷之後,露出的笑容,分明又是這個年紀該有的神情。

顏勤禮很疑惑,看不透太子。

那也不是見了幾次說了三兩句話,就能瞭解的。

如今是太子第一次與自己說這麼多話。

顏勤禮自覺也才三十歲出頭,他能夠想象自己十七歲時是什麼樣的張狂,而看太子十七歲的模樣,說不上自愧不如,只能說不能與之相比。

這位太子給人的感覺,實在是太冷靜,太從容了。

李承幹叮囑道:“郭駱駝那邊的事,京兆府與崇文館要不遺餘力地幫助他。”

“喏。”

“現在郭駱駝還是獨來獨往的嗎?”

“回殿下,許少尹被杖責之後,郭寺卿看望過他。”

“你讓各縣的老農與郭駱駝多接觸,種地的事是最需要經驗的積累與集思廣益的。”

“臣這就去安排。”

顏勤禮走出中書省,一路上神色多有疑惑。

走出朱雀門的時候,他想起了太子的話,便去了一旁的弘文館。

弘文館主事上官儀此刻正坐在這裡,這位主事面前放滿了書籍,堆起來像是一堵牆。

這裡的管事見到了生面孔站在主事面前,便上前詢問道:“敢問當面是?”

“崇文館顏勤禮。”

聽到對方的自我介紹,滿頭整理文章的上官儀才擡頭道:“什麼時辰了?”

顏勤禮道:“酉時了。”

擡頭看去,外面已是日落時分。

上官儀擱下手中的筆,眼看弘文館內也沒別人了,他站起身對管事的吩咐了幾句,就帶着顏勤禮走了出來。

“在下平日裡忙着編撰書卷,失禮了。”

“今天去見太子,殿下說上官主事是當年上官弘的後人,就想來拜會了。”

上官儀笑着道:“太子殿下是個很不一樣的人,和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一樣,不是嗎?”

顏勤禮撫着下巴的短鬚,沉默不語,似有思量。

兩人尋了一處酒肆坐下,上官儀對小廝道:“來一壺酒,要一碟羊肉,有肉包子嗎?”

“客人問得正巧,還剩兩隻。”

“好。”忙碌了一天上官儀,臉上帶着充實的笑容,道:“端來。”

“客人稍等。”

酒水與一碟羊肉先端了上來。

他倒上兩碗酒水,遞給顏勤禮一碗,自己先痛快地喝下一口,道:“每當這個時候,喝下一口酒是最痛快的!”

顏勤禮低聲道:“多謝。”

“早就聽聞顏兄之名,精於訓詁,學識淵博。”

顏勤禮道:“今天太子殿下說起了郭駱駝,在下心有困惑。”

小廝端來了肉包子,熱乎乎地剛蒸出來,上官儀拿起包子咬下一口,是大蔥豬肉餡,他道:“這豬肉一吃就能嚐出是涇陽的豬肉。”

小廝笑道:“客人好本事,涇陽豬肉不貴卻可不好買,爲了這些肉包子店家天不亮就要去涇陽,纔買下一隻腿。”

見眼前兩位客人有話要說,小廝懂事地離開了。

上官儀又喝下一口酒水,暢快地長出一口氣,道:“太子很少與你走動吧。”

顏勤禮點頭,“嗯。”

“那就對了,太子殿下最關心農事,纔會提起郭駱駝,殿下行事關注成效,如果太子在乎權勢也不會罷去這麼多縣官,反之則會去向這些縣官示好。”

“下官來長安半年了,在崇文館任職也有半年,至今不瞭解太子。”

上官儀笑道:“不要去了解太子,你該去做好自己的事,只有專注於眼前的事,瞭解治理方略的時候,不用你去了解太子,你就能知道太子殿下的心思。”

顏勤禮仰頭喝下一口酒水,道:“多謝上官兄弟指點。”

上官儀又往嘴裡放了一些羊肉,一邊嚼着道:“算不上指點,下官剛來長安時也與你一樣迷茫。”

失眠了,加更

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第74章 太子拜師509.第509章 心有慶幸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509.第509章 心有慶幸第326章 蘇亶家事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第179章 效益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第514章 驚蟄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477.第477章 高祖皇帝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115章 各縣彈劾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第121章 負重鍛鍊448.第448章 相聚西州第323章 新爺孫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169章 願爲前鋒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542章 再遇玄奘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508.第508章 括地誌只是開端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243.第243章 雪後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第557章 不是懷疑是拯救第95章 合力撈魚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話語第68章 孤有進步嗎?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521章 五色鹽與阿里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第18章 彪悍的早朝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424.第424章 重逢第91章 及冠賀禮427.第427章 越來越近的敵人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第513章 華清宮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476.第476章 漫長的人生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429.第429章 讓步505.第505章 誰言微不足道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256.第256章 迂迴繞後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333.第333章 鄭公的交代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第130章 請你道歉第101章 東宮爭吵365.第365章 宴席第323章 新爺孫第23章 太子游長安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第35章 越活越平庸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237.第237章 笄禮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第110章 涇陽的葡萄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279.第279章 清查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第513章 華清宮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第60章 秋獵歸來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454.第454章 父皇的變化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489.第489章 想家的吐蕃人第175章 莫要內耗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
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第74章 太子拜師509.第509章 心有慶幸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509.第509章 心有慶幸第326章 蘇亶家事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第179章 效益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第514章 驚蟄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477.第477章 高祖皇帝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115章 各縣彈劾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第121章 負重鍛鍊448.第448章 相聚西州第323章 新爺孫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169章 願爲前鋒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542章 再遇玄奘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508.第508章 括地誌只是開端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243.第243章 雪後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第557章 不是懷疑是拯救第95章 合力撈魚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話語第68章 孤有進步嗎?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521章 五色鹽與阿里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第18章 彪悍的早朝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424.第424章 重逢第91章 及冠賀禮427.第427章 越來越近的敵人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第513章 華清宮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476.第476章 漫長的人生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429.第429章 讓步505.第505章 誰言微不足道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256.第256章 迂迴繞後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333.第333章 鄭公的交代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第130章 請你道歉第101章 東宮爭吵365.第365章 宴席第323章 新爺孫第23章 太子游長安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第35章 越活越平庸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237.第237章 笄禮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第110章 涇陽的葡萄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279.第279章 清查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第513章 華清宮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第60章 秋獵歸來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454.第454章 父皇的變化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489.第489章 想家的吐蕃人第175章 莫要內耗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