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第301章 親衛

“回殿下,臣在這裡讓鄉民培育作物。”郭正一指着遠處的一片田地說着。

李承幹擡眼望去,倒是見到了遠處種着一畝白菘。

在齊民要術記載中白菘似蕪菁。

史書上的唐朝文學大家韓愈,韓昌黎,他就酷愛白菘。

現在司農寺打算在關中大規模種植,要成爲像蘿蔔芹菜那樣的主要作物。

李承乾道:“捲心菜如何?”

wWW¤ тt kan¤ C 〇

郭正一回道:“種下去了,過些天就可以採摘。”

說話間,李承幹注意到郭正一的後腰的腰帶上還夾着一卷書,這卷書正是東宮故事集。

中秋宴那天河間郡王就在賣他的書,聽說程咬金那個老匹夫買了一萬卷,趙國公買了三千卷。

皇叔家的書籍滯銷問題,因一場宴席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人活在世上,物質財富是人們的首要追求,而後纔是精神財富。

李承幹任由郭正一帶着路,看着現在司農寺的各項成果,在郭正一領班下的司農寺充分地秉持郭駱駝的務農精神,並且以鄉農爲主,進行因地制宜的改善。

郭駱駝就很明白,他清楚地認識到一個觀念,這世上是先有人,纔有地。

李績則看得出來,太子殿下的心思並不在這些作物上,似乎是在等什麼人。

只要太子殿下出了皇宮就會很多人得到消息。

李績目光掃視四周開闊的田地,果然就見到了有一隊人正在策馬而來。

等馬兒更近一些了,對方翻身下馬,快步走來。

來人穿着官服,正是顏勤禮與溫挺。

顏勤禮遞上一塊布,朗聲道:“太子殿下,按照京兆府尹的吩咐都安排好了,所有棉麻布漲價四成。”

“呵呵……”李承幹輕笑道:“給許敬宗一把刀,他能將那些商賈的肉割光。”

顏勤禮道:“殿下所言極是。”

李承幹打量着這塊布,布上掛着一個牌子,牌子上就寫着棉六成,麻四成。

顏勤禮解釋道:“一開始那些商賈說希望賣便宜些,做了這個牌子之後,許少尹不僅沒有便宜,反而是將布的價格提到了兩百錢一尺。”

“嗯,挺好的,有了標準之後就該更貴的。”李承幹揣着手擡手道:“鄉民們的勞動所得,千萬不要輕賤了。”

“臣領命。”

許敬宗賣得越貴京兆府的市稅也就越多。

其實到現在爲止,京兆府在關中的行事方式還是很粗暴很簡便的。

棉麻的矛盾剛出現端倪,這就已接觸到了商業精細化的苗頭。

這種苗頭纔剛出現一點,就像只是出現在田地裡一星半點的綠色。

做好這件事,唐人的商業就能夠更往前一步,做不好再高的樓都會倒塌,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就會一落千丈。

李承幹吩咐道:“往後讓許敬宗行事想得更周全一些。”

顏勤禮道:“臣明白。”

他們走之後,李承幹還瞧着溫挺的背影,看起來倒不消瘦。

“這溫挺看起來還挺健康的。”

李績在一側回道:“聽聞駙馬都尉挺近來醉心京兆府事務。”

李承乾道:“還以爲溫老先生過世後,會對他造成更大的打擊,現在想來一切都好,溫老先生春秋六十有四,作爲後人不該消沉的。”

從私心來講,李承幹希望有更多的人爲社稷努力。

從人情上來說,希望他們能夠活得更安逸。

見郭正一也講完了作物的培植事宜,李承幹就讓李績大將軍護送着自己回去了。

東宮太子掌權之後,能夠調動的資源是巨大的,太子的妹妹想要府邸,太子就將龍首原的宮殿送給了兩位公主。

這件事又在朝中引來了非議。

太子出手實在是太大方了,對自家妹妹也太寵溺了。

雖說龍首原的房子勉強稱不上是宮殿,可規格上來說也差不了多少了。

鄭公正在拜訪柴紹,也說起了這件事。

這兩年,柴紹也開始喝藥了,也開始調養身體了,對喝藥這種事開始不抗拒了。

當初的柴紹一度要尋短見,甚至說着要去陪着平陽公主的話語。

來了長安之後,柴紹就開始養病了,經過東陽公主的幾次診治,氣色好轉了不少。

只不過兩鬢的白髮依舊很多。

似乎是見到了太子殿下,柴紹便想着多活幾天是幾天。

鄭公剛收到了太子殿下命人送來的秋菠,撫須着良久不語。

柴紹給他倒上茶水道:“鄭公見諒,在下服藥期間不能飲茶。”

魏徵也不去端茶碗,道:“老夫就先告辭了。”

柴紹笑着道:“鄭公下次來,老夫多準備一些秋菠。”

說話間,鄭公已走遠了。

言罷,柴紹又咳了兩聲,面色浮起一些煞白,斑白的鬢髮,還有慘白的皮膚,這位當年的大將軍,此刻猶如風中的殘燭,看起來像是隨時會倒下。

年過四十的柴紹即便虛弱,但出身高門子弟,到了這個年紀,依舊保持着高門的風度。

如今的柴紹是個中年帥叔叔,只是這個叔叔很虛弱。

他拿出一塊布絹,遞給一旁僕從吩咐道:“當年公主留下的親衛都交給長樂公主吧。”

“喏。”

僕從帶着柴大將軍給的布絹,不敢有所怠慢,便要去安排事宜。

遠在涇陽的薛五娘得到了這塊布絹,這確實是當年平陽公主隨身之物。

魏昶還在教着三歲的兒子怎麼用筷子。

平時沒見薛五娘有什麼親眷,只不過在她見過那塊紅色的布絹之後,泣不成聲。

魏昶上前問道:“怎麼了?”

薛五娘道:“我們一家去龍首原住,這是平陽公主的吩咐。”

“平陽公主?”

魏昶還有些懵。

薛五娘這才說起了當年的往事,其實平陽公主的親衛都還在,只不過她們都分散在各地。

當年平陽公主有囑咐,這個囑咐就是公主殿下吩咐的最後一件事,見此帕者,聽從號令。

得知從此之後要護衛長樂公主,成爲長樂公主的親衛,薛五娘當即就答應了。

魏昶抱着兒子,看薛五娘開始收拾家裡,舉家搬到龍首原去住。

與薛五娘這樣的親衛也不知道還有幾個能回來,都已各自成家了。

五天之後,龍首原的宅院外,時常會站着幾個穿戴甲冑,腰配橫刀的婦人,她們護衛着這裡。

沒人知道她們是從何處而來,這些婦人好像都是自帶甲冑與佩刀。

甲冑是縫縫補補的,橫刀卻是鋥光瓦亮的,看起來長年都在打磨。

現在還有這樣的婦人陸陸續續地正在往龍首原聚集。

魏昶作爲家眷,帶着孩子住在了龍首原後方的一處村子,在這裡的都是娘子軍親眷。

大家都一樣,他們的妻子都是當年平陽公主的親衛。

魏昶是不良人,要聽從京兆府或者大理寺與衛府的號令,自然要爲李唐賣命。

薛五娘因當年的一句諾言,成了長樂公主的親衛。

現在夫妻都要爲李唐王朝賣命了。

一駕馬車緩緩在宅院前停下,有三個宮女走下來,她們正在將馬車內的書卷搬下來,全部放入這處宅院內。

宅院依舊沒有門匾,也沒有名字,但這不妨礙此地防衛森嚴。

等書卷全部放入這處宅院之後,她們駕着馬車又離開了。

長安城,李治與李慎,狄仁傑三人坐在王府內,看着眼前的五個老人家。

在東宮每天要上課也就罷了,現在離開東宮還要上課,父皇請了五個夫子前來教導。

其中領頭的便是孔穎達老夫子。

李慎頭如斗大,他是真的不想學。

李治也是一臉的麻木,剛搬到王府住的時候,好不容易放飛幾天。

這才幾天,父皇就安排了五個夫子前來教導。

李治仰頭,心說爲何治要受此折磨。

孔穎達老夫子道:“往後老朽每天都來給晉王與紀王殿下講解經典,每月中旬可以休一天。”

“咦?晉王殿下的臉色爲何如此難看。”

張柬之!李治看這貨,他竟然在門外幸災樂禍。

李治怒地拍桌,咬牙切齒道:“你不是去支教嗎?”

“嗷……”張柬之又解釋道:“崇文館不讓在下去支教了,說是讓在下修撰教學書籍。”

張柬之又左看右看,道:“其實家父也可以給晉王殿下授課的。”

“來人,抓住他!”李治大喝道

聞言,張柬之轉身就要跑,甚至在原地捲起了一陣風。

李治與李慎帶着一羣僕從衝出了家門。

щщщ▪тTkan▪C ○

孔穎達錯愕地站在原地。

半晌,外面就傳來了張柬之的慘叫聲。

狄仁傑乾笑道:“老夫子見笑了。”

孔穎達拄着柺杖,眯着眼問道:“晉王與紀王是在打人嗎?”

狄仁傑解釋道:“是在勸架,不是在打人。”

孔穎達又重新坐了下來,吩咐道:“讓晉王與紀王不要勸架了,今天老朽親自講課。”

“小子這就去勸架。”

“嗯。”

狄仁傑先是拉着李慎回來了,隨後李治也回來了,一邊走一邊整理着衣襟,拍去衣衫上的塵土,一邊道:“這個張柬之真是不揍不爽利。”

重新回到王府內,李治與李慎又不得不面對幾位老夫子講課。

聽了一個時辰之後,便覺得天旋地轉,孔穎達老夫子講解五經義訓是巨大的折磨。

而這種時光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好不容易結束了,兩人還要將這幾位老夫子送回家。

將老夫子們悉數送回家之後,李治與李慎走在街道上琢磨着。

“慎弟,我們不能一直這樣。”

“嗯!”

“必須擺平這幾個老夫子。”

“嗯!”

“要不我們回東宮吧?”

“啊?”李慎訝異,又道:“不行,會被別人恥笑的。”

李治苦惱道:“要不裝病?”

“不是上策,但未嘗不能一試之。”

“嗯。”

兄弟倆回到了王府,李慎怎麼想都覺得不合適,於是寫了一封書信讓人送去給東宮的姐姐。

東宮,臨川公主收到了弟弟的書信,神色凝重,便給書寫了一封回信,讓人給慎弟送去。

一旁,麗質皇姐還在安慰爺爺,爺爺收到了當年平陽姑姑的手絹。

爺爺默不作聲地將這塊紅色的手絹送入了懷中,神色中帶着悲涼。

爺爺到了這個年紀已哭不出來了,他只能用悲涼的神情以對。

東宮的姐妹出生都比較晚,也不知當年李唐爲了平定天下付出了多大的代價,連爺爺都失去了女兒。

東陽領着小兕子而來,讓兕子陪着爺爺。

爺爺到了這個年紀,情緒起伏不能太大。

皇宮內,李承幹正走向承慶殿,到了殿外,就看到父皇正在劈頭蓋臉地罵着一個太監。

似乎這些天,宮裡的人……情緒都不太高。

李承幹問向,侯在殿外的太監,道:“父皇這是怎麼了?”

“回殿下,陛下與老奴幾個下棋,老奴輸了陛下就說老奴如何如何不配與陛下對弈,陛下輸了又說當年征戰天下如何如何,又將老奴們罵了。”

“若陛下罵了老奴能痛快一些,老奴也甘願,可……”

李承幹頷首清楚了緣由,示意他不用再說了,便走入殿內。

李世民看到兒子來這才停下了呵斥,端坐着飲下一口茶,吩咐道:“將棋盤撤走!”

聞言,太監眼疾手快地拿起棋盤。

李世民舒坦地長出一口氣,道:“聽聞京兆府賣棉麻布發財了?”

李承乾笑道:“也就賺了幾萬貫市稅而已,已不夠賣了,各縣正在抓緊生產,甚至有人開始了提前預定,預定下來的棉布一生產出來就要被運走。”

“呵呵……”李世民冷哼道:“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李承幹認同道:“是呀,這些商賈都太狡猾了,專營利益進了骨子裡,京兆府不敢鬆懈,既要盯着生產,還要盯着售賣。”

“他們給棉布掛了牌子,有了配方牌子的棉布就有京兆府的認可,因此價格更高,沒有掛牌子的反而價格低廉。”

李承乾麪帶笑容又道:“照理說人們更喜歡買廉價的,兒臣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那些商賈竟只要京兆府掛牌的棉布,價格高數倍不止,也心甘情願。”

李世民又冷哼道:“貨真價實,自然價更高!”

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第169章 願爲前鋒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298.第298章 中秋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第70章 家事197.第197章 叔叔們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90章 天大的誤會第23章 太子游長安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第80章 漠北恩怨第101章 東宮爭吵406.第406章 少年才子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288.第288章 皇帝的中年危機第543章 吐蕃往事242.第242章 長樂公主的算盤第568章 長安之南第519章 待價而沽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第109章 指指點點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第15章 你猜我猜?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第161章 監察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第316章 人的孤獨第27章 長安傳聞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115章 各縣彈劾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第70章 家事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283.第283章 吃什麼長大的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274.第274章 新年第545章 關起來的權力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話語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第131章 折衝府178.第178章 開設規劃472.第472章 不好的風氣487.第487章 唯纔是用467.第467章 運糧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第54章 臣來告老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第538章 吐蕃之於大唐第32章 拜訪舅爺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第566章 太子的團隊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第121章 負重鍛鍊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248.第248章 失蠟鑄造法351.第351章 少了第13章 耿耿於懷257.第257章 活捉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488.第488章 陳子昂368.第368章 新設第102章 科舉揭榜283.第283章 吃什麼長大的489.第489章 想家的吐蕃人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第3章 太子講故事398.第398章 君臣坦誠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話語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第61章 迎接陛下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446.第446章 寒風419.第419章 要去西域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第76章 就孤最平庸
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第169章 願爲前鋒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298.第298章 中秋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第70章 家事197.第197章 叔叔們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90章 天大的誤會第23章 太子游長安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第80章 漠北恩怨第101章 東宮爭吵406.第406章 少年才子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288.第288章 皇帝的中年危機第543章 吐蕃往事242.第242章 長樂公主的算盤第568章 長安之南第519章 待價而沽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第109章 指指點點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第15章 你猜我猜?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第161章 監察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第316章 人的孤獨第27章 長安傳聞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115章 各縣彈劾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第70章 家事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283.第283章 吃什麼長大的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274.第274章 新年第545章 關起來的權力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話語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第131章 折衝府178.第178章 開設規劃472.第472章 不好的風氣487.第487章 唯纔是用467.第467章 運糧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第54章 臣來告老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第538章 吐蕃之於大唐第32章 拜訪舅爺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第566章 太子的團隊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第121章 負重鍛鍊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248.第248章 失蠟鑄造法351.第351章 少了第13章 耿耿於懷257.第257章 活捉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488.第488章 陳子昂368.第368章 新設第102章 科舉揭榜283.第283章 吃什麼長大的489.第489章 想家的吐蕃人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第3章 太子講故事398.第398章 君臣坦誠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話語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第61章 迎接陛下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446.第446章 寒風419.第419章 要去西域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第76章 就孤最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