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

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

甘蒂斯河畔,茹萊傑大笑着道:“我吐蕃的孩子們,要比唐軍更驍勇!”

王玄策看着一隊隊的人馬衝了出去,對他的話有些不感冒,這老人家是個很樂觀的人,但也是個不得不防備的人。

吐蕃還是有能人的,他就是其中一個。

此刻,坐在馬背上,一手提着繮繩,身後還有五千多兵馬沒有衝出去,等着將令。

蔣師仁作爲前軍先鋒,倒是一如既往地勇猛,聽說當年東征的時候,他就與劉仁願他們打過仗,立下了不小的軍功。

“王將軍。”

喊殺聲中,又聽到老人家的話語聲,王玄策回頭看去他已到了身後,問道:“怎了?”

當茹萊傑見到了敵軍的象軍大亂,便心中有了把握,又道:“王將軍的兵馬是借來的,勞役是從天竺收來的,糧草也是就地得來的,此戰唐軍付出的並不多,即便此戰不能大勝,王將軍的智慧,我等都看到了。”

王玄策目光還看着兵馬踏過河畔的戰況,他說得確實沒錯,相比於西征天山,或者東征高句麗,這一戰的本錢確實很小,小到只用了兩千兵馬,還是隨行的國使隊伍。

也就如他所言,其餘的都是借來的。

王玄策笑着道:“待這一仗打完,吐蕃兄弟也能得到封賞。”

茹萊傑笑呵呵撫着鬍子。

這個老人家又笑了,他的每一次笑都不懷好意,不是帶着圈套就是陰謀詭計。

好在,如今松贊干布不在吐蕃,要是松贊干布手中有這等能臣,那絕對是一件很棘手的事。

慶幸之餘,王玄策依然神色寧靜。

茹萊傑又道:“此戰,八萬敵軍,即便是破了他們的象羣,也不好收場吧,再怎麼說也是八萬人,殺都殺不完了。”

王玄策頷首道:“殺人自然是很費力氣的,尤其是要將一個人砍倒,並且砍死,再者說他們也不會站成一排,像割稻子一樣,給我們殺。”

“是因大將軍覺得如此太累了,要讓他們投降。”

王玄策道:“他們不是沒投降嗎?”

“是呀。”茹萊傑本想問大將軍那又該如何,話到了嘴邊,但又見到對方淡然且平靜的神色,蹙眉不語了。

蔣師仁策馬帶着前軍,衝入混亂的天竺人軍陣,手執馬槊當場捅穿一人。

身下的戰馬沒停,手中的兵器一收,拿起馬槊往前一擲,又洞穿一人,策馬而過,趁着對方還未倒下,拔出馬槊再一次衝上前。

發了狂的牛羣已跑出數裡外,早已跑散了,還有天竺人想要拉回戰象。

可已失去了秩序的戰象哪裡還能任人使喚。

戰象嘶鳴,又踩死了一個天竺人。

此等情形令人心頭一驚,這些戰象受了驚嚇已不分敵我,李義表大喊道:“都離戰象遠點。”

“喏!”身後的唐軍將士大吼迴應。

戰場之上,塵土一度遮蔽了衆人的視野,殺入敵陣半個時辰,蔣師仁的身上已有了一層土,黃褐色的土帶着血,讓他成了一個帶血的土人,眼神兇光大盛。

這個戰場上有穿着甲冑揮舞陌刀與馬槊的唐人,在混亂的戰場上快速穿行。

穿着獸皮皮革的吐蕃人,他們手執長弓與短刀。

還有穿着單薄麻衣,赤着腳跑步的天竺人,手裡拿着木製的盾牌與刀,落在唐軍與吐蕃軍的後方。

另一側的吐蕃人,他們用吐蕃語大聲呼喊着,遇到了三頭戰象圍堵,一時間進退兩難。

“孃的!”李義表見到情況,收起了自己的弓矢,帶着一個小隊策馬去馳援被戰象困住的吐蕃人。

李義表在馬背上俯低身子,手已放在橫刀的刀柄上,戰馬快速衝到戰象邊上,手中的橫刀拔出,一刀刺入戰象的下腹。

隨着戰象的尖嘯聲,李義表手中的橫刀一劃,將這個巨獸的下腹劃開,迸濺而出的熱血灑了一身。

橫刀愣是劃了一道近半米的口子。

當李義表再次衝出來,他已渾身上下還滴着血。

戰象轟然倒下,又掀起了一片塵土。

原本被戰象包圍的吐蕃人驚詫在原地,當塵土散去,他們見到了一個唐軍將領,孤身一人渾身是血,橫刀立馬在此。

他的身後是還在趕來馳援的唐軍。

吐蕃軍中,有人見到了倒地的戰象,歡呼了一聲。

其餘衆人大聲歡呼。

李義表心中殺意大起,吼道:“給我殺!”

“殺!”

吐蕃軍也跟着喊出口。

雖只有一萬人,但此刻的戰意比之潰退的八萬天竺軍更盛。

開闊的平原戰場上,以唐軍爲首的一萬兵馬,追着天竺的八萬大軍打。

蔣師仁追着潰逃的天竺人,殺了十餘里地。

天竺人不斷潰逃,直到陽光高照,當風吹來的時,吹散了這裡的塵土,一場持續了三個時辰的戰鬥結束了。

阿羅那順後撤了三十餘地,潰逃的絕大部分天竺人都逃向天竺的曲女城。

九月的天竺依舊豔陽高照,汗水與血水混在一起。

蔣師仁正要策馬回首而去,見到還有跪在地上求饒的天竺人,便提起馬槊一刀刺入這個天竺人的心口。

而後帶着餘下的將士們回了河對岸。

當黃昏日落,後撤的阿羅那順與唐軍再一次對峙。

王玄策讓人清理戰場,此戰殺敵三萬有餘,繳獲戰象百餘頭,兵械戰甲不計其數,戰馬兩千餘匹,俘虜六千餘人。

蔣師仁看着將士們牽來的戰馬,搖頭道:“他們的馬匹沒有天山馬好。”

李義表,道:“好歹也是馬匹。”

蔣師仁朝着幾個天竺人喊道:“你們幾個,讓那些俘虜全部去打掃戰場,所有屍首都要燒了!”

幾個天竺人聞言,跪地行大禮,急匆匆去辦事。

此戰,破了天竺人的象羣,此消彼長,唐軍的氣勢更勝。

茹萊傑領着幾個吐蕃兵前來,他恭敬地行禮道:“多謝將軍在戰場上,救了吐蕃的孩子。”

李義表擦拭着自己的橫刀,見到橫刀的缺口也越來越多了,低聲道:“下次打仗多用點智慧,陛下與松贊干布有唐蕃之交的情誼,出手相助是應該的。”

幾個看起來是領頭的吐蕃兵又用吐蕃語說了幾句話,茹萊傑會意之後,再一次恭敬地行禮道;“下一次,他們願爲唐軍率先去衝陣,唐軍是他們願意託付家人的好兄弟。”

其實聽到唐蕃之交的情誼,幾個吐蕃將領也恭敬地向東方行禮。

李義表爽朗一笑,將橫刀放入了刀鞘,又道:“好好休息,這仗還沒打完,之後會更辛苦的。”

茹萊傑再一次行禮。

唐軍在天竺的戰爭一定會成爲這裡的故事,畢竟一萬人追着八萬人打的光景,這輩子沒多少人見過。

王女讓人將唐軍的事蹟傳播出去,告知更多的天竺人,讓散播在天竺各地的臣民,一起來討伐阿羅那順。

夜裡,王玄策與吐蕃老人茹萊傑商談着接下來的準備,“你們打仗的方式與塞人一樣?”

茹萊傑搖頭道:“吐蕃的孩子都是牧民,塞人打仗是不用刀的,他們用槍,用錘子與斧頭,他們的貴族用短劍。”

老人家一邊說着,一邊煮着奶茶。

王玄策遲疑道:“你們用刀?”

茹萊傑不喜歡吃稻米,他舀了一勺奶茶出來,一邊喝着奶茶,吃着糌粑,嘴裡吃着又道:“塞人喜歡將最窮困的人招來,並不給他們馬匹,讓他們往前方衝,因塞人不如我們吐蕃人愛民,他們是最冷血的一類人。”

“而且,我們吐蕃的孩子善投石,孩子們在放牧的時候,用石頭來驅趕野獸,一個放牛的孩子,能用石頭打退狼羣。”

王玄策神色瞭然地點頭。

“將軍,阿羅那順派使者來了。”

兩人的談話停下,王玄策忽然一笑,道:“將使者請來。”

“喏!”

來使是一位骨瘦如柴的老僧,他赤着腳走入羅城,進入大將軍所住的城樓上,躬身行禮。

王女用天竺語問了一句話。

那天竺老僧回頭看去,外面還有僧人擡着一個個箱子而來,打開箱子入眼的是一箱箱的金銀。

這位老僧道:“我是玄奘的朋友。”

聽他用生疏的關中話說着,王玄策大步上前,從箱子中拿出一個象大牙製成的杯子,杯子伸長,下面是彎曲的,上面還有一些雕刻。

老僧恭敬地行禮,又重複道:“我是玄奘的朋友,我從那蘭陀寺而來。”

王玄策放下手中的杯子道:“聽說玄奘當年來天竺,並不是那麼的愉快。”

老僧的眼窩深陷,他低聲道:“那時玄奘與我等有過辯論。”

“辯論?你們是覺得玄奘有什麼不對嗎?”

“嗯,我們是這麼想的,之後玄奘離開了。”

王玄策神色上多了幾分不愉快,道:“阿羅那順讓你送這些財寶,是爲何?”

“望大將軍與阿羅那順和解,從此以甘蒂斯河爲界,互不冒犯。”

王女撫着孕肚,她的目光一直看着王玄策的背影,當然了若王玄策答應這個條件,她也無可奈何,將來……

只是思緒到了這裡,卻聽他開口了。

王玄策沉聲道:“我先前是大唐的使者,前來見天竺王,誰知你們如此對待使者,這已不是我與阿羅那順的恩怨,是大唐與他的恩怨。”

老僧又道:“天竺人很苦難,還望大將軍就此憐憫天竺人。”

王玄策反問道:“是阿羅那順給了天竺人苦難,現在你還說讓我罷兵結束天竺人的苦難?這苦難本就是你們造成的,你卻與我說拯救?你們也有臉說要讓天竺人脫離苦難?”

三句反問,在屋內迴響着。

茹萊傑笑着不語。

老僧也沉默了。

王玄策道:“看來你們不懂玄奘,你們也不懂唐人。”

老僧低聲道:“大將軍有什麼條件?”

王玄策笑道:“條件?讓阿羅那順跟着我去長安,讓他在天可汗的大殿內跳舞。”

聞言,老僧長出了一口氣,又道:“會轉告給阿羅那順的。”

“不送了。”

老僧又是行禮,他回頭看了看王女,但迴應的目光卻是充滿了敵意,她是天竺王的女兒,是天竺的正統,與阿羅那順那種篡位者是不同的。

這個老僧離開了,但唐軍還是扣押了他的財寶。

待屋內沒有別人,王女行禮道:“往後我會讓所有的天竺臣民,都說唐人的話語。”

王玄策看她的眼角還有淚水,回道:“我們既然出來了,就不會這麼輕易回去。”

她很害怕,害怕這個丈夫與阿羅那順和解。

但此刻,她的眼淚是欣喜的,有些仇一定要報,阿羅那順是不可原諒的。

現在她重新認識了唐人,唐人有仇必報,有恩必報,言出必行。

幾天後,那些跑散的戰象被帶了回來,對天竺人來說,戰象是很寶貴的財富。

一個天竺的貴族,就算是擁有一頭戰象也是了不得的。

他們找回了三百頭戰象,其餘的戰象依舊不知所蹤,王女的臣民擁有驅使並且馴服戰象的技巧。

如此,唐軍再一次開拔,這一次天竺人騎着戰象在前頭,唐軍策馬走在後方,前往曲女城。

大軍揮師北上,一路來到了曲女城下。

王玄策騎在馬背上,對一旁的茹萊傑道:“我本來是帶着十足的誠意來天竺的,現在我的誠意依舊在。”

茹萊傑感慨道:“將軍的誠意讓天竺死傷無數,甘蒂斯河邊的屍首燒了五天五夜才燒完。”

“哈哈哈!”李義表笑道:“你知道唐人的誠意是什麼樣的嗎?”

茹萊傑笑呵呵問道:“什麼樣的?”

李義表解釋道:“我們的誠意一旦拿出來,就沒有收回來的可能。”

這一次,王玄策果斷拒絕了阿羅那順的要求,勢必要滅了他。

唐人已成了不可招惹的存在,一路上遇到天竺的閒散隊伍,他們見到是唐軍來了紛紛潰逃。

一個吐蕃人探路回來,向茹萊傑說了幾句話。

王玄策隱約聽得懂一些吐蕃語,但也只能聽懂簡短的話語。

茹萊傑道:“那阿羅那順龜縮在城中不願意出來。”

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447.第447章 唐軍歸程第50章 天分279.第279章 清查第537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286.第286章 轉變1.第1章 太子殿下494.第494章 賊心不死第91章 及冠賀禮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第159章 父子春遊第154章 陳年舊事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話語第52章 爺孫倆第112章 小氣的父皇301.第301章 親衛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第169章 願爲前鋒第57章 善終的老臣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463.第463章 假的比真的更值錢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61章 迎接陛下第131章 折衝府第563章 固執的突厥將軍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第77章 立冬宴席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379.第379章 歸長安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第20章 忠誠不極端362.第362章 祭拜482.第482章 埋入土中的過往436.第436章 老將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第531章 只有利益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179章 效益269.第269章 蘇勖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554章 無底洞197.第197章 叔叔們508.第508章 括地誌只是開端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第141章 陳倉縣尉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第3章 太子講故事第181章 老師家事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種水稻第90章 天大的誤會第543章 吐蕃往事第130章 請你道歉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286.第286章 轉變第169章 願爲前鋒248.第248章 失蠟鑄造法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279.第279章 清查第45章 冒失舉薦第50章 天分第326章 蘇亶家事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第88章 活得明白第113章 班底構成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第543章 吐蕃往事第542章 再遇玄奘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418.第418章 皇帝給的體面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第573章 終章第550章 每年的大雪第35章 越活越平庸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
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447.第447章 唐軍歸程第50章 天分279.第279章 清查第537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286.第286章 轉變1.第1章 太子殿下494.第494章 賊心不死第91章 及冠賀禮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第159章 父子春遊第154章 陳年舊事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話語第52章 爺孫倆第112章 小氣的父皇301.第301章 親衛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第169章 願爲前鋒第57章 善終的老臣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463.第463章 假的比真的更值錢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61章 迎接陛下第131章 折衝府第563章 固執的突厥將軍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第77章 立冬宴席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379.第379章 歸長安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第20章 忠誠不極端362.第362章 祭拜482.第482章 埋入土中的過往436.第436章 老將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第531章 只有利益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179章 效益269.第269章 蘇勖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554章 無底洞197.第197章 叔叔們508.第508章 括地誌只是開端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第141章 陳倉縣尉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第3章 太子講故事第181章 老師家事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種水稻第90章 天大的誤會第543章 吐蕃往事第130章 請你道歉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286.第286章 轉變第169章 願爲前鋒248.第248章 失蠟鑄造法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279.第279章 清查第45章 冒失舉薦第50章 天分第326章 蘇亶家事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第88章 活得明白第113章 班底構成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第543章 吐蕃往事第542章 再遇玄奘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418.第418章 皇帝給的體面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第573章 終章第550章 每年的大雪第35章 越活越平庸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