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一向都是處變不驚的,但這次,他還是安靜的在書房裡坐了許久。凌茗瑾現在的名聲雖不及陶品行之時,但凌茗瑾的身份,任是誰都會深思。
在這件事裡,不僅是北落潛之在刻意打壓凌茗瑾,就是其他四位皇子,也參與了其中。
凌茗瑾何其無辜,因頂上了一個都察院科目的身份,就要受到四位皇子的遷怒,而且就是她的上司北落潛之,也不站在她這邊。
凌茗瑾在國子監挫敗方敬儒一事,長安百姓衆說紛紜,但無論衆人有何評價,最少凌茗瑾的才女之名是傳開了的,於是衆人更加對她的身份好奇了。
先前也不是都察院的人,以都察院賞罰分明的制度,她的突然冒頭,就顯得很是扎眼,而且一舉成了科目,這更是讓人深覺匪夷所思。
而後,凌茗瑾在長安裡常出入蕭家別院,長安百姓更是常看到她與一衆貴公子聚會,都察院在長安裡是衆人談之色變的存在,凌茗瑾卻能例外的與貴公子們都打好關係,這讓長安百姓更是覺得不可思議。
再者,凌茗瑾不是出身大家,現在都是出身不明,這一身的才氣,除非是隱士所傳授,否則根本就不可能,偏偏就長安百姓觀察,凌茗瑾是沒幕後人的,但這樣的一個人,卻能挫敗陶品行之師方敬儒,這更是讓人目瞪口呆。
有了這匪夷所思不可思議目瞪口呆,凌茗瑾的身份,自然就成了衆人議論的對象。
這時,不知是何人,傳出了一個消息,這個消息一經傳出,頓時在百姓中炸開了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百姓中間傳播了開來。
凌茗瑾原是玉門城那座宅子裡出來的殺手,後曾化名凌茗。
凌茗,這個名字衆人現在還記得,半年前都察院的人開始挨家挨戶的拿着一張凌茗的畫像在長安裡搜查,就是四個城門處,也一直貼着凌茗的畫像與通緝榜單。
於是有人問了,凌茗既然是都察院全力緝拿的人,爲何卻成了都察院科目?
衆人深覺有理,這時又不知何人說了,城門的畫像,早在月前就揭下了,就是青州安州等地也是如此。
月前,正是凌茗瑾擔任都察院科目的時候,而且觀之凌茗瑾的畫像,與凌茗的畫像更是如同一人,即使這只是一個巧合,但還是被衆人傳得不亦樂乎幾乎就成了事實。
甚至,還有人說了,凌茗瑾原是北落潛之心喜之人,但凌茗瑾卻不喜北落潛之,更是揹着二皇子勾搭上了雲翎山莊的少主蕭明軒,於是二皇子大怒下令通緝,但爲了能讓凌茗瑾回心轉意日後好收場,北落潛之給凌茗瑾化名凌茗,還給了一個女子訂下了採花大盜的罪名,由此可見二皇子北落潛之良苦用心,而凌茗瑾也是耐不住壓力,在半年後屈服回到長安,成了都察院的科目住進了安之府,從此兩人就是鴛鴦一對廝守。
這也就可以解釋爲何凌茗瑾會認識蕭明軒而且還關係不錯,也能解釋當時爲何都察院全力緝拿卻又連男女性別罪名都弄錯的緣由,那兩張一模一樣不知從何流出的畫像,讓百姓們對這一點深信不疑,而且都察院的科目都是住在都察院,唯有凌茗瑾一人住進了安之府,不論是不是北落潛之要照顧凌茗瑾是女子之身還是備有其他,這點都是讓百姓們聯繫翩翩的事實。
百姓最喜這種捕風捉影又看似與事實一般的流言,這種將流言坐實的感覺,可以讓他們找到不少成就感,經過兩天的謠傳,衆人已經把對凌茗瑾的興趣,全轉移到了二皇子的桃色新聞上。
二皇子北落潛之這些年潔身自好不近女色,讓喜愛八卦的長安百姓們一度是噓噓不已,現在好不容易抓到了一些可信的消息,他們豈會放過,雖沒找到可證明凌茗瑾就是凌茗的證明,但現在在百姓們心裡,凌茗瑾已然就是那個情困北落潛之被通緝的可憐‘女子’凌茗。
而這些流言,在百姓中間傳了一天後,傳到了長安貴人的耳中,雖說這些人比之百姓們要看的透徹一點,但也透徹不了多少,凌茗瑾現在,真可謂是名聲大噪。
嗯,事態,以一種凌茗瑾不知預料的方向在發展着。
凌茗瑾本想是成就自己的才名,順而搭上皇上,但不想,在長安百姓對二皇子桃花新聞的翹首以盼中,她恰恰成了犧牲品,而且,這些消息,定是有人放出的。
能查到她是玉門城那座宅子裡出來的消息雖然有些難度,但對五位皇子來說,但不成問題,她首先,將這個人猜想成了北落修,他是自己原來的主子,知道這件事想來是最快的,而且以他現在與北落潛之的水火不容,捅出這件事也不奇怪,總不會是北落潛之自己做了這樣的蠢事吧。
她也沒想到,這事同樣是出乎了大皇子的預料,這兩天他聽着下人對這件轟動長安的傳聞的稟告,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雖不能在實力上打擊到北落潛之,但從這方面能打擊到北落潛之他也是樂意。
可捅就捅吧,身爲殺手凌茗瑾早就是冷酷之人,但爲何卻要傳出了自己與北落潛之的桃色新聞?不知姑奶奶是最討厭北落潛之的嗎?不知自己與北落潛之一向不和曾不死不休嗎?坐在後花園的涼亭中,凌茗瑾無比惱怒的喃喃自語着。
本她現在名聲大噪,真是好出門溜達享受衆人景仰的時候,但她卻不能,那些鋪天蓋地越演越烈的消息,讓她現在都不敢出門。
而這兩天,北落潛之似乎也不怎麼出門。
她是不知北落潛之怎麼想的,讓她鬱悶不解的是,這個時候爲什麼北落潛之不動用都察院的力量迅速果斷的掐斷這些消息源頭。
與她想象的不同,北落潛之這些日子花了很大的力氣要去阻止這個消息的傳播,但不想長安百姓的毅力遠比他想象中的要大,而他又不好橫加干涉,這事也就只能聽之由之。
而且昨日,他被傳進了宮。
皇上自然也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事關北落潛之,這就不比凌茗瑾,這樣的消息自然有人與皇上稟報。
可憐如凌茗瑾,好不容易纔造就的才女之名,在這一傳關於二皇子的桃色新聞中被徹底淹沒了。
就連皇上,雖看過了凌茗瑾的詩詞,但卻未表露一句。
若是流言屬實,那凌茗瑾這個人,他自然是要好好處理了,北落潛之是皇子,就算兩人是情投意合,也不能讓北落潛之走了這樣的歪路,若是北落潛之取了一個這樣身份的女子,他日就算自己要立他爲太子,也會遭到一干大臣的死諫。
所以,就皇上的角度來說,他更看重北落潛之與凌茗瑾之間到底是否如流言那般有女兒之情,反之他素來注重的才識,已經擺在了第二位。
他叫北落潛之前來,就是因此,皇上也是凡人,不管他如何睿智英明,他雖不信這流言,但也不能否定,出於萬無一失的想法,北落潛之被帶到了他的面前。
皇上屏退了所有人,與北落潛之來了個單獨談話。
讓北落潛之詫異的是,皇上居然也會信這樣的流言,他與皇上解釋得很清楚,自己與凌茗瑾不過是上司一個下屬,並無女兒之情。至於皇上問起凌茗瑾的身份,他也說了實話,凌茗瑾就是半年前,盜竊了內庫的人,在北落潛之的暗中提醒下,皇上也知道自己在一段時間前免了凌茗瑾的罪。
皇上金口玉言,說過的話自然不會反悔,所以他在北落潛之說明之後沒再加追究,只是與北落潛之說:“凌茗瑾這個人,是不能再住在安之府了。”
百姓說明態度,皇上也知曉,若是按着這般發展下去,就算北落潛之與凌茗瑾之間沒私情,也會被人認爲真的有私情,到時對北落潛之的名聲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皇上都說了話,北落潛之自然要聽。
於是,凌茗瑾在衆人一片噓噓聲下,搬離了安之府,搬到了一座宅子裡。
凌茗瑾也未曾想到,事態以她預料的方向背離發展,但最後,卻還是回到了她預料的結果。
她最終,還是搬離了安之府,雖說未離開都察院,但這個結果她還是得到了些許欣慰,畢竟,自己的名聲得到而來這麼大的損害。
本是要讓名譽升值,現在卻不想貶值了,其中之落差,讓凌茗瑾如何不鬱悶。
還有人也很鬱悶,就是也在這件事中頻頻被提名上升到了二皇子情敵高度的蕭明軒。他與凌茗瑾相識在寒水河,與北落潛之有一毛的關係?雖說他喜歡凌茗瑾,但北落潛之之前可是與凌茗瑾不死不休的人啊。這情敵的身份,更是子虛烏有。
頂着二皇子情敵的身份,蕭明軒心道了句扯淡,這事與他有何關係,這事扯到他的身上,不是沒事找事讓她更難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