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

潼關,

自從日軍跟**在河南大戰的後,每天都有不少百姓到達潼關。這些百姓基本都是拖家帶口,行李也都帶着,至於面容都有點面黃肌肉,畢竟逃難的日子不好過。

豫中會戰開始的半個月,雖然每天也有不少百姓通過潼關,但是數量還不是很多。直到日軍攻破虎牢關後,沒兩天,潼關外的人就爆滿,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聚集在潼關外,想要進入陝西。

此時河南達成了一鍋粥,這些百姓根本無法南逃,只能往西邊。在他們看來,或許八路軍控制的地方要更安全一些,起碼目前他們都是這麼認爲的。

百姓逃入陝西,之前國民黨軍隊根本不允許,靈寶駐紮着國民黨中央軍一支精銳部隊,通往潼關的道路都被嚴密防守着,百姓想去陝西都不允許。但現在不同,那支中央軍撤走了,傅作義統率的部隊根本沒空管這個事,所以纔會出現這種情況。

洛陽等地的戰事,讓八路軍這邊也很擔憂。除了駐紮在潼關的獨9師最近都一直保持着戰備狀態外,山西方面還在中條山附近佈置了兩個步兵師,隨時應對洛陽失守的情況。

潼關關口,此時這裡可謂守衛森嚴,但又異常擁堵。

“都排好隊,一個一個的接受檢查,不然不能進入陝西!”一個八路軍幹部拿着一個喇叭在關口處的一個臺子上大聲地喊着,像他這樣的還有好幾個,都在賣力的喊話。

而在他們面前,則是人頭攢動的局面,一個又一個驚慌的百姓想要擠入潼關的城牆,但是被卻荷槍實彈八路軍給堵在了潼關城外。一下涌入這麼多難民,八路軍肯定不可能一口氣都放進去,這樣對於他們來說是個極大地隱患。

所以八路軍就把這些百姓都暫時安置在潼關外的幾處空地上,派出了數百名文職人員在那負責登記這些難民的基本情況,然後給他們安排去處。他們也不怕有人搗亂,關外有着一個團的部隊在四處站着,維持着秩序。

“叫什麼名字?哪裡人?”一個八路軍文職人員正在詢問着眼前一個面容疲憊的中年男子,他的手上則是拿着一支鋼筆在那準備着。

“我叫餘慶,河南登封人。”一口濃濃的河南口音從這個中年男子口中傳出。

“你是一個人?還是一家人?”工作人員繼續問道。

“一家人,除了我還有我媳婦,以及兩個兒子!”

“你想去甘肅?還是寧夏?”

“我能就待在陝西嗎?”

“不行,必須選一個,不然不能進關!”

“那我去甘肅吧,隔家近一點!”

“好,拿好牌子,搞掉了一律驅逐!下一個!”

。。。。。

“蕭師長,你這裡這兩天估計忙壞了吧!”城牆上,只見聶榮臻正問着旁邊一個年輕不少的男子,在他們周圍則有十來個拿着衝鋒槍的士兵正在警戒的盯着四周。

“首長,還真有點。自從洛陽開打後,我這幾天覺都沒睡好,下面的將士也都一直保持着高度戒備。還有就是這些逃難的百姓,一窩蜂的涌過來,讓我們這邊也忙得焦頭爛額。”旁邊那個蕭師長苦笑道。

這個蕭師長全名叫蕭方,黃埔三期,現任獨9師師長,而獨9師現在負責駐紮在潼關,守着西安的東邊大門。

“蕭師長,這是對你工作的考驗,別以爲不打仗,就可以掉以輕心,你可是守着潼關。還有這些逃難百姓的工作你一定得做好,不能弄出亂子。”聶榮臻叮囑道。

“首長,我不明白爲什麼把他們都送到甘肅、寧夏這些地方去?他們都是從鄭州、洛陽等地逃過來的,等那邊戰鬥結束了,他們肯定都得回去,還不如安置在陝西,這不也近嗎?

而且把他們放那麼遠的地方,這些百姓心裡也會不滿吧!”蕭方不解道。

“虧你還八路軍高級幹部!這都是我們需要的資源,怎麼可能讓他們回去,現在寧夏、甘肅等地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人去開發,這些人來的正是時候。

等他們在那些地方有了田地,而且又沒有戰鬥,你認爲他們還會回河南這個戰亂之地嗎?”聶榮臻白了一眼旁邊的蕭方,當個師長把人都當糊塗了。

“原來如此,還是首長們考慮的遠,我這還真有點目光短淺!”蕭方說道。

“蕭師長,要是有空,多看看報紙和書,多學習學習,瞭解中央的思想路線。”聶榮臻教育着對方道。

“首長說得對,我後面一定改正!”蕭方認真的回答道。

他們的談話只有周圍的這些衛兵能聽見,下面的鬧哄哄的人羣雖然有看見城樓上有人,不過他們也就看個稀奇,更多的還是擔心自己後面的日子怎麼過。

河南是人口大省,對於缺乏人口的**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現在整個西北的人口都不是很多,自然需要重啓地方遷徙人口去西北那些荒蕪的地區拓荒。特別是現在還有個新疆,這裡的人口稀少,而且民族成分也複雜,需要大量的百姓填充到這裡,來保持平衡。

現在國民黨不再封鎖,**方面自然很高興。而這些逃難的百姓,在潼關的臨時安置點休息一天後就會被裝上火車拉到甘肅、寧夏或者新疆等地,而在那裡,當地政府會給他們發放糧食物資,並給他們一些土地。

之所以這些難民肯同意去那麼遠的地方,也有八路軍說了要分土地的事,不然他們也捨不得離開居住了幾十年的家鄉。而隨着洛陽的戰事持續下去,周圍不少的百姓都會覺得河南再安全,就會自發的前往陝西。

而此時在靈寶、陝縣等地通往潼關的道路上,成羣結隊的難民正在朝着潼關前進,去躲避戰亂。

。。。。。

洛陽,

日軍的攻城戰鬥已經持續了五天,這五天裡雙方在城外據點以及城廂地區爆發激烈的戰鬥。洛陽城外有不少之前修建的防禦工事,但這些據點在前面三天的戰鬥中相繼失守,現在戰鬥已經在城廂地區展開。

洛陽畢竟是個大城市,城廂地區的建築頗多,也是洛陽城的最後支撐點,所以在這裡傅作義佈置了高達三萬人的軍隊防守,就是確保這些地區不被日軍所佔領。

爲了讓傅作義能守住洛陽,八路軍方面也提供了不少支持,最多的就是藥品和武器彈藥。當然說多其實也並不多,畢竟兩黨隔閡太深,八路軍也不可能把傅作義弄成一個心腹大患。

從洛陽保衛戰開始,八路軍一共向傅作義部提供了100噸彈藥,以及4000支各類步槍。其中對傅作義幫助最大的則是八路軍提供的50具火箭筒,以及配備的1000枚火箭彈。

把這款殺器給傅作義,八路軍方面並不擔心,反正對方也生產不出來,火箭彈打完了,火箭筒就是廢品。之所以提供這款武器是爲了幫助傅作義部隊對付日軍坦克和裝甲車,免得傅作義部拿日軍坦克沒辦法。

其中倒是有個事引起了八路軍的注意,那就是進攻洛陽的日軍手上也有火箭筒,雖然跟八路軍的有些不一樣,但可以看出兩款火箭筒有很多相似之處。看來日軍是之前從八路軍手中繳獲了一些火箭筒,所以日軍也仿製了不少,這次就投入了戰鬥。

不過日軍的好像不太喜歡用這款武器,雖然有自己的火箭筒,但是投入的卻不多,而是更喜歡用擲彈筒之類的小鋼炮。

城內,一處並不起眼的建築,這裡是傅作義的指揮部。

自從日軍開始進攻洛陽開始,傅作義就把指揮部從原來的地方搬離,換在了這個並不起眼的地方。雖然由於八路軍航空部隊幫助他們抵擋日軍飛機的空襲,但仍然有日軍飛機侵入洛陽上空,原來的指揮部太顯眼,根本不適合作爲戰時指揮部,所以傅作義一早就搬離了那個地方。

現在的指揮部,外面就跟一個普通民宅一樣,除了少量的士兵站崗,根本無法發現這裡會是豫西北十萬**的指揮部。外面雖然防守不嚴密,但進入了這處建築後,就會發現裡面的防守挺嚴密,可以說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也就是所謂的外鬆內緊。

洛陽城也有日軍的間諜存在,傅作義自然知道不能太招搖,不然日軍的飛機肯定會重點照顧。之前的指揮部早在日軍攻城之初被十數架次的日軍飛機重點照顧,現在那裡都成了一片廢墟,可見日軍是有多想摧毀傅作義的指揮部。

此時的傅作義正坐在一處房子外的長廊凳子上抽菸,臉上充滿了憂愁,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對這場戰事的擔憂。而在外面,日軍的火炮仍然在朝城裡發射炮彈,雖然隔得有點遠,但仍可以聽出很密集,日軍炮擊之處可想會是個什麼場景。

雖然傅作義在這旁若無物的抽着煙,但他旁邊的幾個衛兵卻很緊張,他們也擔心日軍的炮彈落在這。這兩天,日軍每天都要城廂地區以及城內傾斜數千發炮彈,雖然他們這個指揮部並不顯眼,但昨天還是有幾枚炮彈落進來,不過沒死幾個人而已。

就在傅作義在那沉思的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遠處傳來,隨後就看見葉啓傑出現在長廊上。

“總司令,戰區胡長官電報!”葉啓傑來到近前,恭敬地說道。

“胡宗南怎麼說?我要的武器彈藥什麼時候送來?”傅作義頭也沒擡就問道。

雖然八路軍給他們提供了一批彈藥,但都是友情援助,夠他幾萬軍隊用個一兩天而已,但現在戰鬥已經持續了快一個禮拜了。洛陽的彈藥庫也面臨彈藥不足的問題,到時候他的部隊估計得拿着手上的燒火棍跟日軍血拼,所以他就給胡宗南發報,希望能運送一批彈藥過來,支撐他守住洛陽。

“總司令,胡長官回電說他們那裡現在也在跟日本人打仗,也急需彈藥,所以沒法給我太多物資,只答應給我們200車武器彈藥,剩下的讓我們自己想辦法。”葉啓傑臉色不佳地說道。

“什麼?”聽到葉啓傑的回話,傅作義雙眼放光,不過卻帶着濃濃的怒火。“200車武器彈藥?他是打發叫花子是嗎?誰不知道他的手上彈藥很多,而且現在還有美援,真他媽的欺人太甚!”

“總司令息怒,雖然給的是有點少,但總比沒有好吧!既然胡宗南那兒不給,我們可以給委員長髮報,就說我們需要彈藥補給,委員長再怎麼也得給我們一些彈藥!”看見傅作義發飆,葉啓傑趕忙勸道,現在要是得罪了胡宗南,恐怕一點彈藥都沒有。

“哎,這羣中央軍,這個時候還這麼排斥我們這些雜牌,活該打敗仗。”傅作義不忿地罵道。

自己要彈藥也不是今天才要的,都要了好幾天,今天才得到回信,而且數量還不多,你讓他怎麼能不生氣。

“對了總司令,還有個事我不知道當說不當說!”葉啓傑想到什麼,但有點猶豫。

“說吧,什麼事?”

“就是這兩天其他幾支部隊損失比較大,除了李司令的47軍,其他幾支部隊態度都有點消極,甚至還埋怨司令你故意打壓異己,讓他們的部隊去消耗。”葉啓傑猶豫了一會兒,慢慢說道。

“這羣王八蛋,35軍守虎牢關的時候他們在後面怎麼不說?現在死了點人就開始在那埋怨,我35軍除了被打殘的那兩個師,剩下的都在這洛陽城。

看樣子不立威,這些人都太把自己當個人物了!”傅作義冷冷地說道。至於是誰,他大概也猜到了,這個時候正是關鍵,他不會允許有人在這個時候下船,不然洛陽必定不保。

第二天,傅作義召開了一個軍事會議,宣佈了幾個在戰場消極待戰的軍官的名字,在會議結束後,就把這個幾個團長、營長直接槍斃,絲毫沒有給他們找人求情的機會。

而被槍斃的這幾個軍官,都來自12軍和14軍,傅作義的殺伐果斷算是把不少人給鎮住了。而張際鵬則是暗自對傅作義起了恨意,因爲被殺的大部分是他14軍的,而且還都是他的嫡系,傅作義說殺就殺了,絲毫不給他面子。

不過當他把這件事彙報上去的時候,重慶方面不僅沒有斥責傅作義,還答應給傅作義部調派一批武器彈藥,大約有500噸彈藥.

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158章 西征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450章 後續(三)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330章 天津(五)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191章 東征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298章 援助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451章 後續(四)第193章 東征(三)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159章 西征(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199章 東征(九)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197章 東征(七)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137章 九一八(七)
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158章 西征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450章 後續(三)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330章 天津(五)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191章 東征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298章 援助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451章 後續(四)第193章 東征(三)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159章 西征(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199章 東征(九)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197章 東征(七)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137章 九一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