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崛起(二)

1927年8月,香港。

“鄧姐,現在你身體纔剛剛好,實在不宜長途跋涉!”一個西裝男子對着房間裡站在窗戶旁邊的一個年輕女子勸道。

“可是我在這待着實在無趣,革命還需要我,我不能一直在這養身體吧!況且翔宇(周總理的字)現在在上海,我必須的去!”窗前的女子激動地說道,讓面前的那個西裝男子很是爲難。

“鄧姐,我的任務是保證你的安全以及身體健康,現在你的身體纔剛剛調理好。醫生說了,只要你能安心休養一段時間,別太勞累,恢復生育能力還是有很大可能的。”對於眼前這位boss級別的夫人,這個黑衣男子只能使出殺手鐗,以生育問題來迫使對方放其長途跋涉。

兩人的對話也就可以猜出,眼前這位女子就是我們周主任的夫人鄧姐。現在的她第二個孩子剛剛夭折,身體也是很差,又受到廣東國-民黨的特務的通緝,好在李衛國派來的情報人員利用一些關係把鄧姐從廣州帶到了香港。李衛國對於周主任的一生,覺得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後代,之前由於李衛國在武漢忙着打仗也就不知道鄧姐的第二個孩子將要生產。

他的不知道也就沒有晚會那個弱小的生命,於是就把剛剛成立的情報科(情報科第一批人員是李衛國親自培訓的,都是從部隊裡選拔出來的)中的幾個優秀成員派了過來,除了建立分部之外,還負責護送鄧姐去香港,順便找了一家很好的醫院給鄧姐醫治。在鄧姐的休養期間,好幾次都想離開,認爲自己在這待着是辜負了黨的期望,這讓幾個情報人員十分爲難,都得花很大精力才把對方說服。

“可是我在這裡都快悶出病了,都不能走遠!”作爲才二十多的女同志,還是那種對於革命運動十分熱愛的她,待在這裡都很久了。

“鄧姐,你就饒了我們吧!我們奉命是等你身體養好之後,而且周委員那裡穩定下來救護送你過去,而且爲了你身體,你就安心養傷吧,而且周委員也說了,讓你安心修養。”這個情報科人員賣力的勸道。

“好吧,我就聽你的!你沒事多買點報紙,我想多瞭解一下國內的時局!”鄧姐只能答應。

“好的,我就先下去了!”見勸住眼前的人後,情報人員就離開了屋子。

“哎!”看着離去的西裝男子,鄧女士也不知道說什麼。之前剛剛生產完自己第二個孩子後,本來身體就沒恢復過來,結果小孩就夭折了。再失去自己的第二個孩子之後,老蔣的‘412’又讓她只能東躲西藏,就在這個時候,幾個西裝男子來到了自己面前,說是丈夫學生(主角是一起學生,老周是政治部主任,也算是學生)李衛國手下的情報人員。就在自己猶豫之時,來人說出來了很多機密的事,讓她不得不相信,最後就跟着來到了香港,在這裡調養身體。

本來對於自己有可能不再生育而感到沮喪之時,西裝男子找到的醫生說還是有希望,只要好好調養幾個月,別勞累還是有很大機會的。因此她纔在香港待了幾個月,最後丈夫也得知自己在香港修養,專門發電報過來讓自己好好待在香港。

李衛國這麼做,是有他的考慮的,自己的出現會跟不少人發生矛盾,而周主任作爲屹立不倒的boss人物,結好他是必須的。自己若是讓其有了後代,就憑這份情,以及師生之情,自己與其他同志意見不合的時候也能幫自己說一句公道話。

。。。。。

十堰,特區委員會例行會議上。

“我覺得,我們得對農民運動有些限制,這也太無法無天了,農民直接殺地主,若是不加以限制,農村還不亂套了。”李衛國終於找到機會來解決之前一直接入的農民運動。對於土改,他是支持的,只有讓農民分得土地,才能鞏固在根據地的統治。但是暴力的行爲確實不是很合適,凡事都得有一個度。

“怎麼會亂套?‘土改’這可是中央的政策,難道我們不去執行?衛國,你這想法趁早打消!”運代英聽到李衛國的話,還以爲其有了其他想法,趕忙勸道。

“惲代表說的沒錯,衛國你這想法可不能有,現在是非常時期,你可不能亂來!”聶榮真對於李衛國還是聽認同的,根據地之所以這麼強跟他有很大關係,所以也勸道。

“你們都想什麼呢?對於土改,我是堅決執行的,但是方法得適當修改一下。”看着二人的擔憂,李衛國哭笑不得。

“什麼意思?這都是自己人,你能詳說一下嗎?”運代英好奇的問道,其他幾人也想聽聽。

“我的意思是,現在目前的土改方式在我們根據地不適合。現在我們根據地是我們直接管轄的,包括縣城。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繁榮的根據地,而不是一個混亂的根據地。現在實行的這個方式可以在我們沒有控制的地方實行。”李衛國慢慢說道。

“那你說說你的改進之法!”聶榮真平靜地說道,他得全面瞭解一下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對於轄區內的土改,我覺得可以溫和加暴力。溫和,就是在限期內,讓地主交出按自己足用之外的全部土地,對於這一部分人,只要接受交出土地,我們可以不沒收其家產,並勸其經商;何爲暴力,既然有乖乖交出土地的,也有很多不樂意的。我們規定一個期限,若是期限過了不交,我們除了沒收土地,還沒收家產,情況嚴重者也別殺了,押去當礦工吧!你們覺得如何?”李衛國把自己的建議說了出來,讓另外四人討論討論。

“嚇死我了!衛國你這個不就是換湯不換藥嗎?後面還不是得動用武力!”陳更撇撇嘴說道。

“衛國,你這方法是不錯,但是要是地主聯合外敵反抗怎麼辦?畢竟沒幾個地主會樂意交出土地的!還有就是主動交出的,真的想你的那樣實行?中央要是知道,我們也不好交差吧?”運代英擔憂道。

“動用武力是肯定的,我巴不得越多的人反抗,到時我們不就有正當理由了,殺掉一批頑固分子,剩下的我相信不會不識擡舉,畢竟現在我們暫時只需要土地。

至於那些支持動作的,我的意思是可以讓其經商,只能根據地的經濟繁榮了我們纔有更多的資本鬧革命。我們不能幹竭澤而漁的事,而且我們得需要合作的典型來降低根據地外圍的敵對意識。”其實李衛國的方法說白了就是變得官方點,讓黨的名聲別被外界的誤解。

“你的方法倒是沒有違背黨的方針路線,只是這樣做上面肯定會不高興,雖然你這同樣完成了任務,但畢竟沒有按照上面的方法做。”運代英對於李衛國的建議並不排斥,對方的建議只是讓政策落實的更好而已。

“我覺得可以先試試,畢竟我們的情況不一樣,總不能不根據具體情況吧!”陳更見自己同學的方法沒什麼大問題就率先表態了。

“我也贊同,先試試,能妥善解決最好!”徐向淺也表態了。

見幾人都覺得可以試試,剩下的也就沒反對了。

“衛國,我覺得這個事我們專門開一次大會吧,把很多政策都重新聲明一下!”

在五人小組統一意見之後,便召開了一個特區黨員大會,專門針對一些過激行爲做出糾正,李衛國也把自己一些改進之法,加了進去,不過也沒有偏離中心。

。。。。。

這天,李衛國和徐向淺、陳更來到竹山縣的兵工廠,因爲他接到了消息,說是兵工廠出來一些好東西。

去竹山縣最好的方式是坐船,不過那是給運輸用的,爲了增加竹山縣跟附近得縣城來往方便,專門沿河修建了一條公路直通竹山縣。原本堵河兩岸就有道路,不過由於道路老舊以及狹窄,李衛國就讓人在原有的道路拓寬了,至於工人都是免費勞力。大半年的剿匪以及土改,抓了不少人,由於需要勞動力,所以這些人就沒有被處決,而是投入了勞改營。

三人帶着一個警衛連騎着馬疾馳在剛修建好的道路上,疾馳的馬隊在泥土的道路上,讓道路頓時沙塵瀰漫。由於土改正在進行以及加強對鄉村的管理,路上也設置了不少路卡,看見疾馳而來的馬隊,在隔着十幾米的時候就趕忙把路障給挪開,讓馬隊通過。

竹山隔着十堰有着近200公里,所以李衛國一行人兩天才到達竹山兵工廠,而早就得到消息的兵工廠負責人何東也得知李衛國將會前來視察,便早早的就準備迎接了。

由於李衛國事前說過,不能因爲他來視察就讓工人停止工作,所以當一行人來到的時候,只有竹山縣的駐軍、兵工廠的一衆領導。

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63章 大撤退(三)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29章 武漢之戰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12章 北伐開始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114章 歸程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4章 升職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448章 後續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255章 相聚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162章 西征(五)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29章 武漢之戰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164章 西征(七)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449章 後續(二)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72章 崛起(三)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57章 武漢起義(六)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52章 武漢起義(一)
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63章 大撤退(三)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29章 武漢之戰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12章 北伐開始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114章 歸程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4章 升職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448章 後續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255章 相聚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162章 西征(五)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29章 武漢之戰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164章 西征(七)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449章 後續(二)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72章 崛起(三)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57章 武漢起義(六)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52章 武漢起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