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

泰國清萊府,這是泰國最北部的一個府,府城就叫清萊。

清萊城建城於1262年,非常的早,但是中期被緬甸佔領過一段時間,1786年才歸還泰國,1912年在這裡設立了清萊府,就成了泰國最北部一個府。

泰國的府,跟中國的一個省意思差不多,都屬於中央政府直轄,但是面積這些肯定差遠了,畢竟泰國的面積也就中國一個省的大小而已,它的一個府就相當於後世中國的一個普通地級市。不過這個清萊府,顯然就跟中國的一個縣城差不多大,因爲它的人很少只有不到20萬人,而且這個清萊城在幾年前只有不到2萬人。

這裡盛產大米、茶葉、木材、水果等,不過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也不怎麼方便,與外界的交流溝通還是要差點。

說起清萊很多人不熟悉,但是他挨着的地方可是大名鼎鼎,那就是金三角地區。不過這時雖然金三角地區也在種植罌粟,但是規模還不是很大,遠沒有後世那麼出名,不過這裡的毒品交易也在興起,但是就在一年前,這裡的毒品種植遭受了重大的打擊。

來往的英、美、法三國的毒品商以及當地的零散武裝,被上萬從叢林鑽出來的軍事武裝襲擊,所有毒品都被繳獲,那些來往的商人和當地武裝也被消滅殆盡。

此時清萊城的城牆上插着幾面鐮刀斧頭的紅旗,意味着這裡被共產黨佔領,因爲這是共產黨的黨旗。而此時的清萊城裡也聚集着大量的華人,人數也從幾年前的不到兩萬人變成了10萬餘人,一躍成爲泰國北部最大的城,而且來這裡的人口明顯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至於這裡聚集這麼多華人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爲從37年開始,泰國政府就開始執行排華政策,在經濟、政治上大肆打壓華人,造成華人的生存環境一日不如一日。

更有意思的是,宣佈這個政策的人是現任泰國總理鑾披汶·頌堪,祖先也是華人,還是廣東潮汕的,不過現在明顯不承認自己是華人,推行沙文主義即組建一個聯合泰國的泰族、老撾人、越南的孟族、中國的傣族、緬甸的撣族的大泰國。

就在泰國政府大肆打壓華人的時候,突然在泰國北部出現了一個南洋華人統一戰線的組織(就是南洋縱隊),並率領軍隊打下了泰國最北部的清萊府,駐守的泰國軍隊都被消滅,一下就震驚了泰國國內。

時任首相的鑾披汶·頌堪立即就派了兩萬軍隊前去鎮壓,結果也被這支部隊擊敗,而且還損失了一萬多人,只有幾千人逃回。隨後這個南洋華人統一戰線的組織號召泰國華人前來參與反抗泰國當局的剝削政策,就這樣,不少年輕的華人就開始大量的朝這裡彙集,才形成了今天的這個狀況。

不過泰國政府顯然不會甘心讓這個華人組織佔領這個地方,也正在謀劃更大的進攻。

此時的清萊城中間一個高掛着鐮刀斧頭旗幟的建築裡,幾個正在中間的一個會議室裡商討着事情,而爲首的就是林標,其他的人有張國套,而李澤輝、康生並不在這裡。

“你們也都知道了,這次泰國政府打算出兵5萬人,在飛機的掩護下將在後面一段時間對我們發起進攻,你們怎麼看?”此時的林標坐在上座,笑着對旁邊的幾人說道。

“林司令,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直接打,我們現在兵強馬壯,還什麼泰國政府,上次他們兩萬人被我們打的丟盔棄甲,還被我們繳獲大量的武器,這次更不用怕他們了。”

一旁的張國套笑着說道。現在的生活條件雖然有點差,但是他卻在這裡找到了東山再起的機會,特別是最近一年多,南洋縱隊發展的十分順利,讓他這個政委也非常的驚訝。

此時的南洋縱隊已經發展到了7萬人、5萬支槍,根據地橫跨後世的緬甸、泰國、越南、老撾等國,實力一下子就變得很強,就連法國殖民軍、泰國政府軍、英國殖民軍都被他們擊敗過。

當然這也造成他們的武器特別雜,英國的、法國的、德國的都有,當然對他們來說,有槍就不錯了,哪管是什麼槍。

現在的南洋縱隊編爲兩個軍六個師。李澤輝率領南洋獨立第二軍的三個師活躍在越南、老撾北部地區,主要敵人是法國殖民者。其中李澤輝兼任軍長、政委是康生、副軍長是李天佑。

林標則是率領着縱隊司令部跟隨着第二軍來到了緬泰老交界處,第一軍的軍長由林標兼任,副軍長是洪水。這也就意味着南洋縱隊暫時分家了,林標和李澤輝各領一軍。

隨着南洋縱隊的人數激增,特別是清萊府華人的激增,讓軍隊裡的華人比例大幅增加。就拿林標統領的第一軍(對外也叫南洋華人獨立軍)來說,4萬來人裡面,有三萬來人是華人或者中國人,只有不到一萬人是泰族等當地少數民族,這也就意味着這支部隊就很容易掌控。

“沒錯,現在我們兵多將廣,是可以不用怕泰國政府軍了。不過司令員,現在我們的部隊有一萬來人都是剛剛招收來的,若是硬拼肯定要吃虧,我們要不借着這熟悉的雨林,跟泰國政府軍打游擊,這樣我們就能發揮我們的優勢。”

洪水還是要冷靜點,不贊同跟泰國政府軍硬拼。現在的他到了緬泰老根據地後,比之前的狀態好多了,或許也是眼不見心不煩,越南那邊如何發展,也不管他的事了。

其實他心裡知道,而且不少越南共產黨也都知道,他們的指揮權和領導權都被中共給控制了,但他們又不敢決裂,只能妥協,在中共的領導下去反抗法國的殖民統治。

而隨着那些對中共敵視的本土gcd,也大多被中共給清洗或者解決掉了,久而久之下去,越共只能是中共的附庸、小弟,連反抗的實力都沒有。

“洪副軍長說的沒錯,現在還不是我們跟泰國政府軍硬拼的時候,那樣肯定會得不償失。附近的雨林,都是我們天然的戰場,我的意思是把部隊分爲幾百人或者上千人的規模,就利用這方圓兩百公里的地方跟他們周旋,讓他們看看什麼叫游擊戰。”林標思考了一會兒便最終拍板道。

對於游擊戰,林標本就非常擅長,這可是中共的看家本領。特別是在南洋的這兩年多以來,他下面的部隊基本都適應了這個雨林溼熱的環境,而茂密的雨林則是他們天然的掩護。

至於泰國政府軍的水平,他也領教過,不咋地,國內來支國民黨軍隊估計能把他們虐了。別看有飛機、大炮,但是這麼茂密的叢林,又不跟你打陣地戰,那些都是擺設而已。

幾天後,當幾十架泰國空軍的雙翼戰機抵達泰國北方大城清邁的機場後,泰國第二次的圍剿戰鬥便開始了。而隨着一次又一次的戰鬥展開,泰國北部註定是泰國軍隊的痛,因爲這裡有着中共最傑出的將帥人物之一的林標。

他會讓泰國軍隊以及一年後的日軍嚐到,什麼叫熱帶叢林游擊戰。

。。。。。。

南洋縱隊正在準備迎接泰國軍隊的圍剿時,山西的八路軍則是正在應付日軍的大規模掃蕩。本來這次日本人雖然投入的日僞軍軍隊加起來有20多萬,但是被掃蕩的地區的八路軍士兵不比日僞軍少,照理說不會太麻煩,大不了雙方各自損失點,然後掃蕩結束。

但這一次明顯沒有那麼簡單,特別是日軍挺進隊的出現,極大的影響了根據地的軍民團結。而且這樣的一股小部隊的存在,也威脅着八路軍部隊的安全,因爲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突然就有一支八路軍向你襲擊,而你卻根本沒有防備。

最後來肯定被襲擊的部隊會損失慘重,這就必須要求八路軍得把這支部隊找出來。而且不止晉冀根據地有着這樣的一支部隊,其他地區也發現了一些蹤跡。

但是在這麼大範圍內找一支百餘人穿着八路軍軍裝,還說着一口流利漢語的日軍,猶如大海撈針。

定襄城東北方向一個叫作河邊鎮的小鎮,八路軍第九縱隊119師的師部正在這裡。此時的指揮部裡,第九縱隊副司令員兼119師師長的徐海冬,正在詢問着日軍小部隊的事情。

“一百多人,怎麼可能找不到?吩咐下去一定要仔細留意,而且從現在部隊最少以一個營爲行動單位,這樣就能讓鬼子的部隊露出蹤跡,即便遭遇到,也能自保!”

“是!”

“這小鬼子還真的挺陰險的,居然裝扮成我們的樣子,這一招真高明!”在下面的人走了之後,徐海冬拿起剛纔扔在桌上的筆,一邊看着地圖,一邊說道。

“可不是!這樣一來,我們的部隊遇到也會疑神疑鬼,百姓們也會失去對我們的信任。而且聽說不止我們這裡有,總部的那邊也發現了類似部隊的蹤跡,顯然是早有圖謀,就等着這次給我們來記狠的。”

聽到徐海冬所說,旁邊的119師政委感嘆的說道。

他們這裡雖然離着事發之處有點距離,但是百姓們還是知道了,這兩天看他們的眼光都有些怪怪的,要不是都熟了,這些百姓還真會把他們當作鬼子裝扮的。

“只能希望下面的部隊能找到,早日除去這個禍害!”此時的徐海冬也沒什麼好的辦法,現在他不僅得擔憂這股小部隊,還得應對鬼子大軍的掃蕩,事情也多。

而且現在鬼子一支部隊圍住了定襄城,他還得考慮要不要在合適的時候放棄縣城,這都是他得考慮的。

說來也奇怪,晉冀軍區的在定襄、五臺附近八路軍都以營爲單位,連游擊隊都開始抱團一起,照理說應該能發現那支一百來人的鬼子部隊纔對,可是卻沒有發現一點蹤跡。這都讓這些戒備的八路軍士兵懷疑,到底有沒有這樣一支部隊的存在。

此時河邊鎮東南方向幾公里遠的一個山坡下,一支兩百多人的八路軍正在這裡休息,可是爲首的卻是中村挺進隊的鬼子中村。他的挺進隊不是隻有一百來人嗎?怎麼突然變成兩百多人了?

“島田君,你認爲我們接下來怎麼做?現在八路軍在他們的根據地一直在尋找我們的蹤跡,這樣下去我們很難一直隱藏下去的。”

只見中村非常客氣地對着他對面一個穿着八路軍軍裝的男子說道,而聽這個稱呼,明顯對面也是日本人。

“中村君,我們的目的是協助大部隊清剿八路軍,躲在這裡肯定不是辦法,而且走出去我們也不一定會漏破綻。雖然八路軍開始抱團,但是我們兩支部隊加起來也有兩百多人,跟八路軍的一個營人數差不多,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趁機騙過他們的耳目,直插他們的指揮部,看是我們偷襲還是讓飛機空襲,都可以!”

那個鬼子顯然比中村要有主見,聽見中村的詢問,便沒怎麼猶豫就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原來這個叫島田的鬼子是另外一支挺進隊的隊長,難怪人數突然會增加一倍。之前中村的幾次行動就已經讓八路軍察覺到了他們的存在,加大了巡查力度,中村覺得他這一百人目標太明顯,就給另外一支挺進隊發報,建議兩支聯合行動,這樣也能躲過八路軍的搜查。

因爲他們就以裝作搜尋的隊伍,反正八路軍一個營的人數有多有少,他們也就不是那麼明顯了。

就在二人在商討的時候,一個通訊兵便快速的跑了過來,“報告,我們發現附近幾公里處有發功率電臺正在使用,有可能是八路軍指揮部!”

“什麼?在哪個位置?”

“西北方向!”

第43章 四一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69章 家的感覺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84章 新年第39章 在襄陽(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2章 汝城之戰第34章 衝突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61章 大撤退(一)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99章 援助(二)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43章 四一二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96章 入川(二)第98章 入川(四)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449章 後續(二)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298章 援助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165章 西征(八)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61章 大撤退(一)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72章 崛起(三)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32章 天津(七)第84章 新年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
第43章 四一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69章 家的感覺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84章 新年第39章 在襄陽(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2章 汝城之戰第34章 衝突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61章 大撤退(一)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99章 援助(二)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43章 四一二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96章 入川(二)第98章 入川(四)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449章 後續(二)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298章 援助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165章 西征(八)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61章 大撤退(一)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72章 崛起(三)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32章 天津(七)第84章 新年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