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

“八嘎,我們在附近的大部隊有多遠?是否能及時趕來增援我們?”

小原中尉看着在這個廢棄小山村裡的手下,嘴上不禁罵了一句,好好的撤退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這次看情況估計是凶多吉少了。自己的這些手下此時臉上也有着一絲驚慌,特別是那些中國人,臉上的表情非常的不安,也不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

由於之前的逃竄,這剩下不到一百人的部隊,大多都有着程度不一的傷,不少人都綁着紗布。在已經西下的夕陽照射下,他們顯得非常的淒涼,不過作爲隊長的小原中尉也不甘心他訓練數個月的部隊就這麼交代在這。

“中尉閣下,我們已經在八路軍的追擊之下,已經脫離了之前預定的撤退路線。現在離我們最近的大部隊也隔着我們有近30公里遠,而八路軍人數起碼是我們的十倍,我們很難堅持到援兵的到來。”

雖然這個日軍士兵也很想活着回去,但是他的職責,必須得實話實說。現在已經接近天黑,附近的那支部隊即便趕過來,也得需要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可是面對十倍於己的八路軍進攻,他們這些人很難堅持到那個時候。

“八嘎。。。。。”

轟轟

就在小原中尉低聲罵了一句的時候,還沒等他繼續往下說話,突然幾聲爆炸聲就在他的不遠處傳來,兩個沒反應過來的日軍就這麼被帶走了。

“八嘎,都給我還擊!”

看見八路軍開始利用迫擊炮掩護進攻,小原中尉便大聲地呼喊道。他的部隊雖然人數不多,但都是軍中的精銳之士,所以在八路軍發起進攻的時候,便很快的反應過來,並依託村裡的建築開始展開還擊。

雖然日軍抵抗頑強,但在八路軍佔據着絕對優勢之下,戰鬥一開始就對日軍十分的不利,都是被壓着打。

看着日軍註定要全軍覆沒了,那些漢奸心裡也在開始盤算是否要跟着鬼子一起死在這。雖然八路軍對於漢奸的處置都很嚴,但是也不代表都會死,而現在跟着鬼子走下去,明顯是活不下去,所以二者取捨之間,他們也知道了如何選擇。

“八路軍同志,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投降!”近二十個漢奸是被分成兩部分,其中由九個人組成的漢奸隊伍,在自己的防守陣地裡舉起了白旗,在建築後面大聲喊着。

“八嘎,那些可惡的支那人!居然在這個時候背叛皇軍,給我開槍,先殺了那些叛徒!”看着不遠處一處房屋後面的九個漢奸投降,小原心裡即便之前猜到了,但真正發生的時候,還是有點怒不可遏。

“嗨!”

得到小原的命令,數個日軍士兵就調轉槍口,對着那幾個漢奸開槍,但是八路軍也看見了日軍的動作,隨即就重點進攻日軍那裡。在數挺重機槍的壓制下,小原中尉附近的日軍都被壓得死死的,不敢擡起頭來。

而看到八路軍在幫助自己,那幾個漢奸都很高興,看樣子八路軍也想他們這些人活着,便趁着這個機會,從建築裡鑽出來,雙手高舉着朝着八路軍這邊而來,臉上都還有着喜悅之情。

“你們看見了有人投降了嗎?反正我沒看見!”此時正在負責一面進攻的一個八路軍營長,一臉嚴肅的對着旁邊的指導員以及其他士兵說道。

“我也沒看見有人舉白旗!”知道自己營長什麼意思,那個指導員也沒說什麼,顯然也同意對方的做法。

“既然沒人投降,對面來了幾個敵人在‘進攻’我們,你們怎麼還不開槍?”這個八路軍營長認真地說道。

“是,營長!”聽到自己營長的話,他面前的一個重機槍手,楞了一下然後認真的說道。

噠噠噠

隨着那個重機槍手扣動了他手上的扳機,那九個從村裡高興地衝出來的漢奸,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這挺機槍的子彈掃射到了,不少人都身中數發子彈倒在地上。

看着自己這邊的機槍手開槍突突掉了,那些本來是投降的漢奸,其他八路軍都楞了一下,不過他們剛纔有不少人都聽見了自家營長和指導員的話,也都沒有說什麼。

因爲死的是漢奸,還是帶着鬼子殺害他們同志以及百姓的漢奸,對於這些人,他們沒有絲毫的憐憫之情。不過這件事肯定瞞不住上面的人,事後還是被這個團的團長知道了,至於處罰肯定得有,這可算是殺俘了。不過什麼處罰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這個營長還是繼續擔任着他現在的職務。

看着八路軍殺掉了那些投降的漢奸,鬼子也驚呆了。不過這些漢奸在他們看來也是叛徒,不僅沒有感到惋惜,反而還有點高興。

不過他們很快就高興不起來了,因爲嘹亮的衝鋒號聲在村子外面的上空響起。數百八路軍在衝鋒號吹響之後,如一窩蜂似的朝着村裡衝進來,很快剩下的幾十個鬼子漢奸,就淹沒在了八路軍的人潮之中,一點波浪也沒有翻起來。

。。。。。。

西安,南僑總會的下塌處,此時作爲代表的陳嘉庚正在這裡與他的女婿李光前談論一些事情,就是之前李衛國對他所說的那些事。

“光前,之前那位李總司令所說的話,你有什麼看法?”此時的陳嘉庚早沒有了之前的淡定,李衛國的話無疑是一個驚雷,把他炸得頭皮發麻,現在都還沒有從其中走出來。

由於其他的隨行人員都不是什麼上層人,他也只能跟他這個女婿商量這個事,這畢竟纔是自己人。

“岳父大人,不得不說那位李總司令所說的話的確令人動心,他的意思是想在南洋扶持親近祖國的華人,不過這也得看岳父大人你有沒有想法。

現在南洋華人以你爲尊,若是你有意,我們完全可以把您推上去,到時候也不用像現在這樣,處處受英國人、荷蘭人以及當地土著的欺壓。

而且,從李總司令的話裡我也聽出,估計岳父大人你不答應,他就可能去扶持南洋的gcd,到時候我們也是受制於人。而且gcd的信念對我們這種商人也很不利,若是能與其聯合,我們也就可以保障自己的利益,支援祖國的行動也不會耽擱。

只有我們的實力強了,我們才能更好的幫助國內,我是這個看法,就看岳父大人你怎麼想了。”

李光前也算是傳統華人的序列,這個時候其實南洋華人的上層人物都算是傳統華人。海峽華人其實並不得勢,即便他們有個好主子---英國人。

真正的傳統華人勢弱,那還是李光耀那逼貨上臺之後。徹底沒落的標誌就是南洋大學的解散,自此以後,新加坡就成了海峽華人的地盤了,南洋其他的傳統華人也基本消失殆盡。

“光前,你知道我沒有那個想法,我現在的只是想一心幫助祖國挺過這個艱難時期,其他的我沒有去想過。”陳嘉庚雖然是現在南洋華人的領袖人物,但是由於很多原因,他們並不很喜歡跟殖民者爭鬥,也不把現在居住的地方,當做自己的家。

“岳父大人,其實你可能不知道,六使(陳嘉庚族侄,福建集美人,現在是益和公司總經理,歷史上南洋大學的建立者)現在跟馬共的傅大慶有聯繫,現在傅大慶被英國當局通緝,但仍然能在新加坡、馬來亞活動,中間就有六使的資助。

除此之外,六使也跟美籍華人李四海有聯繫,跟四海礦業公司的合作也很深。”李光前想了許久,最終還是把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

聽見自己女婿的這麼一說,陳嘉庚震驚了,“什麼?流失居然跟馬共和致公黨同時有聯繫?你怎麼不早跟我說?”

聽到自己的族侄跟馬共這個gcd南洋分支以及海外華人唯一的黨派致公黨同時有聯繫,陳嘉庚十分震驚。這個年代,宗族的觀念很盛行,他的這個族侄之前一直在他的謙益公司工作(此時南洋的很多華人富商都曾在謙益公司工作過,所以陳嘉庚的威望才能這麼高),雖然現在自立門戶,但是畢竟是同族,關係還是很密切的。

之前的他可是對gcd懷有誤解,對馬共這個英國當局宣佈爲非法的組織一直是避之若鶩,沒想到自己的組織居然摻和其中。

傅大慶就是現任的馬共領導人,雖然之前因爲在新加坡被叛徒出賣,引渡回國內囚禁。但是後來被放出來後,又被中共派到了南洋,並揭穿了前任馬共領導人萊特的雙面間諜的身份,併成爲了新的馬共的領導人。不過由於英國當局的打壓,馬共發展的一直很緩慢,但也是馬來亞等地家喻戶曉的組織。

而李四海則是致公黨現任總理,雖然避居美國,卻在南洋有着一定的實力,對方的四海集團在南洋的婆羅洲擁有着不少礦山和種植園。

而且由於都是華人,雙方也一直有聯繫,陳嘉庚知道在李四海出任致公黨總理後,一支希望在南洋建立一個華人國家,而且暗中發展有武裝。而且這幾年一直有大量的南洋華人以及國內的百姓前往婆羅洲,充斥在各個種植園以及礦山裡,但具體情況就不清楚了。

雖然對方也在南洋有產業,但是對方的根基在美國,他對對方瞭解的不深,而且對方也不在南僑總會裡面。

正是因爲這二人身份的敏感,所以在聽到自己女婿所說,纔會這麼大驚失色,他沒想到自己的族侄一直在瞞着自己。

“岳父大人,這個不是我不想說,因爲六使這事我也只是聽說,沒有真憑實據,這纔沒有告訴你。”李光前爲難的說道。

“看樣子我人老了,你們的翅膀都硬了,這麼大的事都瞞着我,你們還有沒有把我放在眼裡?”此時陳嘉庚儼然一股家族族長的氣派,大聲地對着李光前說道。

“岳父大人,這件事是我不對。不過我一直認爲英國人對我們華人限制太大了,我們辛辛苦苦的努力讓新加坡等地的經濟發展,英國人卻不給我們相應的地位,太不把我們當人看。加上深知你的脾氣,所以才這纔沒告訴你。”

看見陳嘉庚有點發怒的意思,李光前戰戰兢兢的說道。要知道他也是一個40多歲的成功人士了,但在陳嘉庚面前,他只是一個晚輩,這也是當事人對於長輩尊敬的原因造成的。

“哎,隨你們折騰吧,我是中國人,我出生在中國,我註定也會死在中國。你們年輕人,有你們自己的想法,我老了,也不想去操那麼多心,只想爲多災多難的祖國盡一份力而已。”

看着自己女婿對自己的欺瞞,他很想用他的手去扇對方一巴掌,可是想想也就算了。他盯着李光前,看了半天,把對方盯得都頭皮發麻了,最後才嘆了一口氣淡淡地說道。

“岳父大人,我也認爲我們是中國人,可是馬來亞等地也是我們的居住地,我們必須得在這裡找回屬於自己的一切。而且六使一直在籌謀建立一所南洋大學,一所專門爲海外華人建立的大學。”

“倒是有心了!不過英國人不會允許我們建立一所用漢語授課的大學,你們的努力註定會白費力氣。”陳嘉庚現在有點明白了爲什麼自己的族侄會去與反英荷的馬共與致公黨等黨派聯繫了,他不是沒想過在海外建立大學,不過英國人根本不會同意。

或許他不能完成的,他的後輩能幫他實現這個願望,也就這時他的觀念也在發生改變。

第62章 大撤退(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298章 援助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64章 大撤退(四)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新四軍首戰一更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162章 西征(五)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198章 東征(八)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330章 天津(五)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2章 汝城之戰第112章 夜襲(二)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111章 夜襲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65章 西征(八)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64章 大撤退(四)第181章 長征(二)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43章 四一二第62章 大撤退(二)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200章 東征(十)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
第62章 大撤退(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298章 援助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64章 大撤退(四)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新四軍首戰一更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162章 西征(五)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198章 東征(八)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330章 天津(五)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2章 汝城之戰第112章 夜襲(二)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111章 夜襲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65章 西征(八)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64章 大撤退(四)第181章 長征(二)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43章 四一二第62章 大撤退(二)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200章 東征(十)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