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

“連長,我們貌似攤上大事了!”溫都爾汗東北幾十公里處,幾輛坦克正在一個小山坡上,坦克的艙蓋已經被打開,幾個腦袋從裡面伸了出來,臉色有點不自然。

“我也知道,求援電報發出去沒有?”中間那輛巨大坦克的艙蓋上,那個被稱爲連長的人沉聲說道。

這個連長叫陳友光,人長的不胖,一個普通的大衆臉,身高不高,有點像南方人。但是身體卻很強壯,從他露出的那隻充滿肌肉的左手就知道,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經常曬太陽,胳膊上的皮膚都是那種健康的麥色。

“發出去了,不過他們趕來需要時間,可我們的敵人是我們的數倍,而且還把我們包圍了。”

這幾輛坦克一共由兩輛42式中型坦克、兩輛43式坦克和三輛bt-7快速坦克組成。隊伍並不大,它現在有個稱呼,叫作八路軍第四裝甲師第5偵察隊.

裝甲部隊的偵察隊,照理說應該用bt-7快速坦克更合適,畢竟跑得快,就算遇到大量日軍也能跑掉。但42式中型坦克也出現在這裡,就讓人有點奇怪了,旁邊還有裝甲車跟隨,這陣容實在讓人費解。

其實也很正常,與其說是他們在巡邏,還不如說是在拉練。雖然42式坦克在蘭州等地就經過密集的訓練,但是在外蒙這個地方是不適應還不清楚,所以李忠就讓下面的坦克以巡邏之名,實拉練之舉,磨練磨練部隊。

不過這個巡邏隊隊長(是個連長)因爲巡邏時發現了日軍騎兵,仗着藝高人膽大就追了上去,誰想居然遇到了日軍大部隊。

在他們的面前是日軍一支大部隊,由裝甲部隊和騎兵組成,總人數起碼有上千人。裝甲部隊應該是一個戰車聯隊的規模,其他的則是六七百人的騎兵,還跟着一些卡車。

看見這規模,這個偵察隊頓時嚇了一跳,關鍵是他們不知道怎麼回事鑽到了對方的包圍圈,現在想跑,能不能跑掉都還是一個問題。日軍的坦克是他們的十倍以上,雖然都是垃圾坦克(跟42式中型坦克相比),但架不住數量多啊。

而且這幾個人都還沒有跟日軍交過戰,心裡也犯怵,這怎麼辦?

這個地方距離溫都爾汗不足50公里,而且人煙稀少,要不是他追鬼子騎兵,還不一定能發現。在這個地方發現一支數量巨較大的日軍,這意味着什麼,這個連長不用想也知道。

“二娃子,你說我們想個辦法衝出去怎麼樣?”陳友光看到逐漸圍上來的日軍坦克和騎兵,對着旁邊的一輛43式坦克的車長說道。

“連長,往哪衝?我們就7輛坦克!”那個二娃子有點不自信道。他這話一說出口就發現,周圍的戰友看向自己,他也意識到自己的話有語病,便着急地解釋道,“我沒想投降,就是問往哪衝!”

聽到對方解釋,這陳友光在坦克裡的手,就從自己腰間的手槍鬆開了。要是真的對方打算投降,他不管是不是跟對方熟識,就會開槍,他最恨的就是漢奸。

“二娃子,你是傻嗎?肯定往回衝啊!”陳友光大聲地說道,臉色也有點不好看。

“可至少20輛鬼子坦克繞到了我們後方,堵住了我們回去的路,衝的出去嗎?”雖然被罵,但是二娃子仍然質疑道。

“二娃子,你他娘逼我揍你嗎?待會我們兩輛43式在最前面,你們五輛輕型坦克在後面跟着,我們去吸引火力,你們負責清理那些對我們有威脅的目標,知道了嗎?”陳友光看了一下情況大聲地吩咐道。

“是!”

“別墨跡了,進坦克,調轉方向,是死是活就看待會的行動!”說着這個連長直接鑽進了他的那輛坦克,隨着‘啪’的一聲,那個圓圓的艙門就被合上了。

在陳友光的進了坦克後,剩下六輛坦克的乘員也紛紛進了坦克,不一會兒七輛坦克的發動機都先後啓動了,濃濃的黑煙從排氣管冒了出來,並升向天空,坦克也隨之動了起來。

。。。。。。

“八嘎,支那人要逃!快!衝上去把支那戰車消滅在這,不能讓他們逃回去,不然我們的行動將功虧一簣!”在看見數公里外的那幾輛八路軍坦克開始冒黑煙,作爲日軍戰車第一師團第三戰車聯隊聯隊長的竹內真臣大佐就意識到不遠處那幾輛八路軍坦克要跑。

“大佐閣下,他們跑不掉的!”旁邊一箇中佐冷冷地說道,彷彿遠處準備突圍的二娃子等人就是囊中之物一樣。

“松下君,你別忘了對面的支那人有兩輛不一樣的戰車,我懷疑是他們的新式戰車,不得不防!”另一箇中佐認真地說道。

他一開始就看見了那兩輛明顯體積比旁邊幾輛還要大的坦克,他們之前沒有得知八路軍有新式坦克,也不知道這款坦克的性能。他看着那兩輛坦克總覺得心裡有點慌,感覺要出事似的,所以看見自己的同僚如此自大,便不禁提醒道。

“熊本君,你也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皇軍有近百輛戰車,對付區區七輛戰車,簡直是輕而易舉。至於你所說的新式坦克,即便是又有何妨,難道熊本君認爲我們會敗給只有七輛戰車的支那小部隊?”松下中佐自傲地說道。

“松下。。。”

被稱爲熊本的男子還沒有說完,旁邊的聯隊長竹內大佐就揮手製止了二人的爭執,便用着不容置疑的語氣說,“好了,熊本君,帶着你的戰車,給我這隻小部隊快速消滅了,別影響我們的行動。”

“嗨!”

很快在八路軍那七輛坦克啓動後,鬼子這邊出動了20輛坦克追擊,加上擋在前面的20多輛坦克,一共40多輛來對付逃跑的他們。八路軍的坦克就只有七輛,只能以最厲害的兩輛坦克在前面開路,這個小分隊呈箭頭裝朝着迎面駛來的那20多輛鬼子坦克。

開始雙方隔着有三公里遠,在這個距離上,雙邊的火炮即便能擊中對方也沒有什麼威力根本不可能擊毀坦克的裝甲。八路軍的坦克衝勢很猛,有一頭出山猛虎勇敢的朝着日軍的撲殺過去,數量雖少但沒有絲毫畏懼。

“李大炮,左前方1200米,一輛97式給了滅了它!”42式的三人炮塔裡,陳友光通過觀察口看到了左前方不遠處有輛鬼子的97式坦克直接衝了過來,便連忙給炮長李大炮吩咐道。

“連長,你就看好吧,俺會讓鬼子知道,42式坦克的威力!”憨厚的李大炮咧着一個嘴回答道。

李大炮是他的外號,因爲姓李,又是坦克的操炮手,所以別人都叫他李大炮。李大炮本人比較憨厚,對於別人這麼叫他也沒說什麼,欣然接受了這個外號,所以就這麼傳下來了。

聽到陳友光的吩咐後,坦克就停了下來,李大炮旁邊的填裝手把一枚75mm穿甲彈給塞進了炮膛。42式坦克沒有安裝火炮雙向穩定儀,在行進中無法精確射擊,所以只能停下來進行人工瞄準。而李大炮在坦克停下來之後,直接跳轉炮口,計算了一下鬼子坦克的前進位置。

只聽見‘轟’的一聲,那輛衝的最快的97式坦克直接被一炮擊毀,炮塔位置直接凹下去一個大洞,裡面的幾個鬼子兵也都死在了剛纔的爆炸中。

42式坦克採用的是75mm坦克炮,使用穿甲彈的話,在1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60mm的鋼板。而鬼子97式坦克只有炮盾位置纔有50mm厚的裝甲,其他位置最厚的也才25mm,根本頂不住一枚75mm穿甲彈的射擊。

隨着陳友光這輛坦克率先拔得頭籌,另外6輛坦克紛紛開火。

一輛、

兩輛、

。。。。。

九輛。

短短几分鐘內9輛日軍坦克被八路軍擊毀,其中6輛都是被兩輛42式坦克擊毀的,而八路軍坦克則是無一損失,這可把日軍嚇壞了。日軍看見衝在最前面的那兩輛八路軍坦克不斷開火,他們也不是沒有反擊,但是他們發現,他們的炮彈要麼是被對方的坦克給彈開(傾斜裝甲的好處),要麼根本打不穿。

中間他們有7門坦克火炮對準其中一輛42式坦克,有3發炮彈被彈開,另外4發炮彈則是命中目標。雖然命中的目標因爲被四發炮彈同時擊中,但是在停頓一會兒之後,這輛坦克便繼續發動,這讓他們很震驚。

這是什麼怪物,被四發炮彈擊中都沒打穿?

很快鬼子就見識這款坦克的厲害,先不說遠距離開火威力十足,只要是被擊中的,基本上都毀了。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犯了一個多大的錯誤,八路軍出來一款能完虐他們的坦克,這還怎麼打?

雖然後面的五輛坦克裝甲薄,但是被兩輛皮實的怪物擋在前面,炮彈很少落在後面的幾輛坦克。一時間八路軍坦克在那大殺四方,日軍坦克接連避讓,根本不敢力拼,其中有一輛裝甲車擋在42式坦克的前面,直接被對方壓了過去。

八路軍坦克壓過去之後仍在繼續行駛,但鬼子的那輛裝甲車卻被壓扁了,場面十分慘烈,看着日軍心驚肉跳的。

由於八路軍的坦克太過厲害,前面圍堵日軍坦克一時間就只剩下十來輛,根本不敢擋着八路軍去路,於是幾輛八路軍趁機就衝了出去。

“八嘎,給我追,一定要滅了那幾輛八路軍戰車!”在後方觀戰的竹內聯隊長在那氣的跳腳,20多輛戰車居然沒有擋住7輛八路軍戰車,這讓他如何不生氣,簡直就是恥辱。

有了竹內的發話,剩下的鬼子坦克紛紛在後面追着,並且不斷在開火。不過隨着時間的流逝,雙方的距離不斷在拉遠,因爲八路軍的坦克速度比日軍的更快,日軍沒能圍堵住,就很難追上八路軍坦克。

但這時出了一個意外,二娃子那輛43式坦克被一發炮彈命中,雖然沒有被擊毀,速度卻突然降了下來。

前面的陳友光也發現了後面的不對,連忙通過車載無線電詢問道,“二娃子,你坦克怎麼回事?”

“我們坦克的發動機受損,啓動不起來。連長,別管我們,你們先走!我幫你們殿後!”二娃子的聲音從無線電中傳來。

“連長,現在怎麼辦?”旁邊的李大炮詢問道。

陳友光沒有說什麼,而是直接打開了艙蓋,小心的把頭伸了出去。然後他就看見二娃子的那輛坦克孤零零的在草原上慢吞吞的走着,而且坦克還在跳轉方向,顯然是打算臨死前拉幾個墊背的。至於他們的後方,超過30輛坦克正快速地追了上來,隔着二娃子那輛坦克越來越近。

“各車輛彙報一下各自的炮彈剩餘數量!”陳友光回到艙蓋裡,冷靜地詢問道。

“我的還剩165發!”(注:bt-7和43式標準彈藥基數分別是188發和165發,42式只有65發)

“我的還有148發!”

“我的還有45發!”

。。。。。

“同志們,現在我們有一輛坦克要被日軍包圍,我覺得調轉方向回去救他們如何?”陳友光認真地說道。

聽到陳友光的話,其他幾輛坦克的人都沉默了一會兒,他們剛纔擊毀了12輛日軍坦克,日軍現在起碼有30多輛坦克在追他們。至於追擊的日軍坦克後面還有多少鬼子坦克,他們也不知道。

現在不管二娃子的話,他們肯定可以逃回去;但要是調頭回去,結果未知,甚至可能全部陷進去。

“我贊成!”

“我沒意見!”

。。。

“二娃子幾人是我們的戰友,我們不能見死不救!”

很快其他五輛坦克的人紛紛表了態,但基本都是表達決定回去解救二娃子幾人。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立即行動!待會注意戰術,三輛bt-7快速坦克發揮你們的速度優勢,在外圍遊走,牽制住日軍,紛紛一下我們這邊的火力。

剩下的那一輛43式跟我們兩輛42式坦克一起,從正面殺過去!這場戰鬥,結果未知,但我們肯定是不虧,還有記住一點,要是我們這兩輛42式坦克可能落入日軍手中,引爆坦克,不能讓日軍得到。

都明白了嗎?”陳友光認真地說道。

“明白!”

“好,出發!去救我們被困的同志!”

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34章 天津(九)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192章 東征(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88章 陝北(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198章 東征(八)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48章 平叛(三)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434章 交易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97章 入川(三)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329章 天津(四)第74章 崛起(五)第200章 東征(十)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74章 崛起(五)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158章 西征第451章 後續(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0章 起義前夕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50章 起義前夕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40章 在襄陽(三)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70章 崛起(一)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160章 西征(三)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99章 漢中攻略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72章 崛起(三)
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34章 天津(九)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192章 東征(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88章 陝北(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198章 東征(八)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48章 平叛(三)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434章 交易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97章 入川(三)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329章 天津(四)第74章 崛起(五)第200章 東征(十)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74章 崛起(五)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158章 西征第451章 後續(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0章 起義前夕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50章 起義前夕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40章 在襄陽(三)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70章 崛起(一)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160章 西征(三)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99章 漢中攻略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72章 崛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