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

當陳更部隊進入兗州、曲阜等城都成了一座空城,日軍當天下午就匆匆離去,絲毫沒有停留的意思。開始的時候陳更還以爲日軍有詐,不過隨即就看到附近幾座城池的僞軍過來聯繫要求起義。

起義?現在太晚了,陳更二話不說,就讓部隊把這些僞軍全部繳械,關押起來。早點起義或許還會考慮善待他們,現在鬼子都跑了才起義,這不就是馬後炮了嗎?而且對於僞軍,陳更的印象也不太好,自然就沒有跟這些僞軍客氣。

不過他也從這些僞軍的口中知道事情的真相,原來在日軍得知鄒縣失守後,日軍就快速撤退了。彈藥物資帶不走的都沒帶,一切防務都交給了僞軍看管,部隊帶着平民和一些重要財物坐着卡車等快速朝着寧陽等地撤退。

得知日軍跑了,陳更也就放棄追擊,戰果已經很顯著,他犯不着去冒險。

“老許,好久不見啊!可想死我了!”當踏入兗州城的陳更和許繼慎見面時,兩人便激動地擁抱在一起。

“的確是好久不見了,上一次見面應該是武漢首義之前吧,現在已經16年了。現在你都是指揮幾十萬大軍的軍區司令,我慘啊,手下才幾萬人,老同學,後面你可得好好照顧我。”許繼慎握着陳更的手,開着玩笑道。

“哈哈,什麼照顧不照顧的,這次我可是沾你的光才能拿下兗州、曲阜,你可是首功,相信總部後面不會虧待你的。”陳更笑着說道。

“什麼首功,那還不是你這邊牽制了32師團的主力,不然我那裡哪能這麼快得手,這個功勞是我們兩家的,可不是我一家的。”許繼慎爲人還不錯,不驕不躁,估計也跟這麼多年的經歷有關吧。

許繼慎從北伐開始就一直跟着葉挺,算是葉挺最信任的人之一,在中央紅軍以及新四軍都是葉挺的心腹。跟着一起受難,一直被李德、博古打壓,又是皖南事變走過來的,跟葉挺算是同甘苦共患難。

別看許繼慎跟陳更都是一期畢業的,不過跟的人不同,自然成就也就差不少。當然兩人的能力也是有差距的,畢竟陳更是黃埔三傑,加上遠離當時權力鬥爭的中心----中央根據地,受王明、博古的影響不大。

“按照之前的約定,你可是說兗州等地的繳獲全都歸我,你可別跟我搶!”陳更笑着道。

看到陳更當真,許繼慎一下着急了,“老同學,你可不能這樣。你可是大戶人家,武器我可以不要,但是僞軍這些分我點,我這損失不小,正好可以補充到部隊裡。”

許繼慎的表情,陳更都看在眼裡,倒不是他對那些繳獲多看重。憑他作爲山東軍區司令,這場戰鬥結束,在山東的兩個縱隊肯定會進行換裝,鬼子的武器也就38式步槍以及山炮還不錯,機槍這些還真不如自己產的。

看着許繼慎後悔的樣子,陳更就不禁好笑,“我就知道你傢伙說話不算數。不過你的部隊貌似沒什麼損失吧,俘獲的那點僞軍,還跟我搶?”

“老同學,你這就不厚道了。我們新四軍能跟你們八路軍比嗎?裝備又好,人也多,我們新四軍就算是後孃養的,這麼久沒回孃家了,你怎麼也得給點好東西吧。”許繼慎後者臉皮說道。

“一邊去,你這說的我部隊裝備多好似的。跟後方的聯繫剛剛打通,我現在還窮呢,很多士兵都是兩個人用一杆槍,就這裝備還好?”陳更白了一眼對方,十幾年沒見,這傢伙突然變得這麼貧了。

“要不我用在濟寧的繳獲跟你換,那裡可有不少槍支彈藥,都是準備運到菏澤的,結果被我一鍋端了。”許繼慎繼續道。

“我這繳獲也不少,火車站倉庫都是物資,你那有多少僞軍俘虜,咱兩換?”陳更反將一軍道。

“老陳,這就沒意思了!這點見面禮都不給,別說我認識你!”許繼慎撇撇嘴道,一臉嫌棄的樣子。

看着許繼慎這個模樣,陳更也無語了,“得,別說我小氣,這些俘虜我給你一半如何,老同學沒虧待你吧!”

“真的?”聽到給一半俘虜,許繼慎眼前一亮。他的手上現在有2000多的僞軍俘虜,剔除那些要被關押的,可以轉換爲士兵的也差不多有個將近2000人。

而陳更手上的僞軍俘虜更多,加起來估計也有六七千,給一半給他,也有3000人,加上自己的,擴編兩個團肯定沒問題。山東軍區和新四軍的人都知道,現在他們不是看手上有多少槍,而是看手上有多少人。

所以許繼慎纔會這麼賣力的擴軍,不然等後面,私自擴軍就算是違紀了。就像現在西北、山西等地的軍隊,編制基本都是固定的,新的編制也在實行中,以後部隊擴編都得經過上面批准,不然不給武器。

至於陳更,對於這些也不是很看重。山東軍區是他的老部隊,也是李衛國的老部隊,有着李衛國這個總司令在,肯定不會虧待山東軍區。

而且他作爲八路軍的高層,知道的內部消息也多。現在不少部隊的編制太大了,以後肯定要縮減。像115師,現在人數都差不多新四軍兩個師的規模,即便是編制後面改成軍,人也太多了,肯定得調出去一部分。

現在擴編再多,後面都得被拆分,還不如果斷點,現在就這樣算了。這樣還能給上面留下一個好印象,不至於因爲被上面猜忌什麼的。

。。。。。。

八路軍和新四軍聯合拿下兗州、截斷津浦線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山東、甚至華北,只不過日軍和國民黨方面都對這個消息保持沉默,或者說故意不報道。即便是報道也都是說皇軍如何打敗了八路軍,消滅了多少八路軍,佔領了多少八路軍的根據地。

這些騙騙百姓還差不多,明眼人都能發現濟南、平津等地的日軍非常的嚴肅,戒備比以前更加嚴。這要是打了勝仗,怎麼可能是這種情況,明顯前線的戰鬥局面不樂觀。

不過面對日軍這種情況,八路軍也不是沒有對應之策。兵法有云,“用兵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現在華北日軍還有較強的實力,**自然得離間漢奸和日本人的關係。

於是乎兗州等地失陷的消息,就被以傳單的形式,空投到了北平、天津、濟南、青島、石家莊等地。雖然中國的文盲很多,但總有一些認字的,日本人也不可能把所有傳單都被收繳。日軍想隱瞞前線失敗的消息都很難。

特別是那些漢奸,之所以投靠日本人就是因爲當初日本很強。現在看到日本人的雄風不再,心裡沒有其他想法說的過去嗎?只要他們有其他想法,**的目的就達到了。

“八嘎,喜多城一這個蠢貨,是怎麼打仗的。如此重要的兗州地區,居然就放了一個師團防守。還有石井那個蠢貨,如此重要的濟寧,居然就一個大隊的兵力防守,這是故意讓支那人來進攻嗎?”

城外的北平城議論紛紛,有說皇軍打敗了八路軍,也有說皇軍被打敗的。而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部的氣氛卻是很凝重,氣氛壓抑的讓人呼吸都很困難,岡村寧次的罵聲再一次響徹司令部。他的周圍圍着不少將佐級別的軍官,不過此時他們一個個都低着頭,根本不敢接話。

前線傳來的消息實在讓他們感到驚訝,一個個接一個的壞消息在這兩天相繼傳來。山東的戰局,一下就變得對他們不利,讓他們感到措手不及。

特別是新四軍一部的暗度陳倉,出其不意的拿下了濟寧,把他們的部署一下打亂。本來濟寧就是岡村寧次計劃中的重要一環,他不需要這裡建立多大功勳,只要守住津浦線,等南洋調過來的援軍趕到,山東的戰局或許就會好上不少。

現在援軍還在海上飄着,河北的軍隊暫時也不敢亂動。可就在這個時候,兗州地區陷落,若是把山東的日軍比作棋盤上的一條正在成型大龍,而中**隊拿下兗州,這條大龍還未徹底成型就被攔腰斬斷。這盤棋對於日軍來說,非常的難受,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路,要麼認輸,要麼繼續憑藉剩下的棋局,負隅頑抗。

可是認輸,對於日軍來說,肯定是不可能的。

“岡村君,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支那人之前做出要橫渡微山湖的態勢,喜多君還有石井君都中了支那人的奸計。石井君現在帶着32師團剩下的部隊約萬人左右撤出了兗州,起碼爲皇軍保存了一定的實力。

現在我們應該考慮接下來的戰鬥怎麼進行!”大城戶三郎在岡村寧次的氣消的差不多時候,便插話道。

現在山東的局勢雖然不至於糜爛,但對日軍來說也沒什麼優勢了。特別是兗州的丟失,讓菏澤、濟南等地的戰局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要是不及時採取對應之策,恐會出大事。

“大城君,你的看法呢?”岡村寧次詢問道。

“我的建議是立即沿聊城、濟南一帶建立新的防線,山東大局暫時無可逆轉,我們必須保證河北的安全。

濟南一帶,有皇軍兩個師團,加上撤回去的32師團餘部,我建議以泰山爲核心,構建防禦陣地,把支那軍隊擋在泰山等地。菏澤方向的兩個師團立即突圍,不能都損失在菏澤,我建議往商丘撤退。青島等膠東的軍隊,以青島爲核心,再以海面艦隊爲輔,藉着青島要塞,我們應該能守住青島。

山東南邊以滕縣、棗莊、臨沂爲前沿防線,構建新的防禦陣地,不能讓支那軍隊威脅徐州。等東南亞增援的軍隊一到,我們再想辦法打通膠濟線,進而打通津浦線,暫時我們採取守勢。”大城戶三郎指着地圖有條不紊地說道。

“大城君?什麼時候我們需要靠海軍幫忙了?”旁邊有人對大城戶三郎跟海軍合作趕到不滿。

本來日軍陸海矛盾就大,現在陸軍打不過中**隊,反而要向海軍求援,這讓一些人感覺很丟面子。

大城戶三郎不高興地看了一眼剛纔說話之人,居然在這個時候還去計較陸海之爭,“青島那裡只有一個混成旅團,必須有海軍幫忙,不然我們不一定能守住。青島作爲海軍的一個重要港口,我相信海軍那羣人也知道這裡的重要性,不會坐視青島被支那軍隊收回。”

“大城君多慮了吧,青島有着堅固的要塞,可不像一般的支那城市。”那人又辯解道。

“要塞怎麼了?支那人要是包圍要塞,能堅持多久?”大城戶三郎的火氣也上來了。這個人是一個師團長,跟他的關係本就不好,趁着這個時候,居然一直逮着不放,即便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氣呢。

“好了!”岡村寧次突然開口制止道,狠狠地瞪了一眼那個師團長,對方這纔開口不語,“我們在討論整個山西的事,你們扯什麼青島,那裡現在連支那軍隊都沒看見,討論問題別帶偏了!”

“司令官閣下,我建議應該派個人去接替喜城君的職務,他在兗州失守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旁一直沒開口的中西貞喜突然建議道。

聽到對方的話,岡村寧次也有點異動,作爲一個軍司令官,喜多誠一的確有點不合適。之前的戰鬥中不果斷,讓他也很不滿,不過臨時撤換一個軍司令官他有點擔憂。

第165章 西征(八)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195章 東征(五)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234章 天津(九)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87章 陝北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451章 後續(四)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40章 在襄陽(三)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450章 後續(三)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41章 在襄陽(四)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48章 平叛(三)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2章 汝城之戰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249章 回蘭州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330章 天津(五)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231章 天津(六)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新四軍首戰一更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9章 空閒之餘
第165章 西征(八)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195章 東征(五)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234章 天津(九)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87章 陝北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451章 後續(四)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40章 在襄陽(三)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450章 後續(三)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41章 在襄陽(四)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48章 平叛(三)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2章 汝城之戰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249章 回蘭州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330章 天津(五)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231章 天津(六)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新四軍首戰一更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9章 空閒之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