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國看着這個富饒的河套平原,他都想直接讓八路軍去給佔領了。現在的他都有點像一個找礦的瘋子,特別是銅礦這個子彈需要的東西,李衛國除了吩咐根據地在境內到處找。還在根據地外跟衛立煌達成了合作協議,就是惦記着中條山的銅礦,現在又開始惦記傅作義的地盤了。
不過他也不得不說,傅作義是坐擁寶地而不知。
此時的綏遠有着後世內蒙古幾個大的資源產地,包括河套地區、鄂爾多斯、包頭,這個時候都屬於綏遠。不過這三個地區現在被三方給佔領了,鬼子佔領了包頭,中共控制了後世的鄂爾多斯地區(民國應該叫做伊盟),傅作義則是把河套地區收入囊中。
由於鄂爾多斯地區主要是煤礦多,其他的礦產比較少,而另外兩個地區就是鐵銅等戰爭急需的礦產產地,但都不在八路軍的控制下,這倒是有點悲劇。
“好的,副總司令。我這就去把你的意思傳遞回去!”既然李衛國給出了答案,程雲也就沒有必要在這裡打擾對方的閒情雅緻。
。。。。。。
吉林長春,鬼子關東軍司令部的一處日式建築的房間裡,舒緩的日本音樂在房間彈奏着,旁邊還有着幾個畫着像鬼一樣慘白妝的藝妓正在跳着日本的特有舞蹈。正面的榻榻米上,坐着兩個穿着日軍軍裝的男子,從軍銜看,其中一個是陸軍大將,一個是陸軍中將,明顯是身份非常的高的兩個人。
這兩個人正在喝着茶,正面還擺放着圍棋,棋盤旁邊還擺放着幾封用日文寫着的電報。而這個日軍大將的腳好像也有點問題,雖然是坐在榻榻米上,但也能看出他的一隻腳有點問題。
“東條君,下棋專心點!你的局勢可是很不妙!”那個穿着大將軍裝的鬼子,把手中的一顆白子放在棋盤的一個位置,瞥了一下有點心不在焉的現任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淡淡的說道。
“司令官閣下,是卑職想着其他事情,還請司令官閣下恕罪!”聽到對面的關東司令官植田謙吉的話後,東條英機連忙彎腰道歉。
“東條君,不就是第一旅團損失一半的戰車嗎!這件事其實你也不用去太過在意,打仗損失必有的事,而且我們也沒有料到蘇聯人會給八路軍提供戰車。
不過這也是好事,既然在綏遠有着一支蘇聯戰車部隊,我們也可以趁機多瞭解其性能,以後跟蘇聯發生衝突也就有更大的把握了。要知道此時蘇聯在滿洲與蒙古、蘇聯邊境有着大量的戰車部隊,這都是我們的威脅。”
雖然第一旅團現在屬於駐蒙軍,但是之前的第一旅團是屬於關東軍序列的,也是在東北組建的,而且又是日軍目前爲數不多的戰車部隊,所以即便是身在長春的關東司令部也比較關心這支部隊。
“蘇聯是目前帝國最大的敵人,而且它的西伯利亞地區有着大量我們帝國急需的礦藏,若是能一舉拿下西伯利亞,那我們也就不用處處受制於美國人了。
而且我們現在的戰車部隊也不多,我是不是申請大本營擴大戰車部隊的數量,以應對以後可能發生的衝突。”東條英機是一個非常狂熱的戰爭分子,現在由於他是擔任的關東軍參謀長,所以最大的願望就是打敗蘇聯,佔領西伯利亞。
但是當他主政日本政府的時候,想法卻是發生了改變,居然去單挑世紀第一工業強國,可見其瘋狂。
“東條君,你說的沒錯,對付蘇聯不可能像對付支那軍隊這麼容易,我們關東軍就是爲了防備蘇聯而存在的。你說的問題我也清楚,目前的戰車部隊是有點不夠,這個我回向大本營申請組建新的戰車部隊,以應對未來的複雜戰爭局勢。
你現在已經是關東軍的參謀長了,也別管那麼多華北的事,好好命令部隊去圍剿抗聯,我懷疑蘇聯人還有中共都在支持抗聯。若是不盡快把抗聯消滅,這對我們帝國在滿洲的同志有着很大的威脅的,希望你能分清輕重。”
植田謙吉淡淡的說道,關外沒什麼大的戰事,所以他的日子過的也比較舒坦,在他看來自己最多隻能在關東軍司令官一職擔任幾年就會退役。他已經63了,日軍規定的大將退休年齡是65歲,除非他能升爲元帥,但他的腿也註定了他最多隻能當一個大將。
“嗨!司令官閣下,我一定會督促皇軍以及滿洲國軍隊加大圍剿力度,不會讓抗聯威脅到帝國統治的。”
說到抗聯,東條英機也是非常的頭疼。這個抗聯從帝國全面佔領滿洲就一直在與帝國作對,前兩年甚至聯合滿洲的國民黨軍隊經常對帝國佔領的滿洲城池發起進攻,連哈爾濱、齊齊哈爾等數次被攻陷,這也讓前幾任關東軍司令官臉上很是無光。
即便是這兩年帝國加大了對抗聯的圍剿力度,除了派出帝國一到兩個師團的兵力,還出動了十數萬滿洲國軍協助圍剿,但數次下來也沒見多大的成效。而且據特高課的情報,在滿洲境內還有着至少15萬抗聯士兵,分佈在長白山、大小興安嶺的廣大山區經常趁着皇軍不注意就出來偷襲。
每年光死於游擊隊偷襲的士兵數量都夠在關內打一場小規模的戰鬥了。
而且抗聯背後還有着蘇聯人的影子,前期的抗聯使用大都還是前瀋陽兵工廠造的武器,但隨着隊伍的壯大,以及那些武器的損壞,抗聯使用的武器出現了大量的莫辛納甘步槍、dp輕機槍等。
但是由於蘇聯跟日本現在的關係一直很緊張,所以日本人即便再抗議,蘇聯人也不鳥他。蘇聯人巴不得抗聯多給關東軍找點麻煩,免得關東軍老是惦記他們的遠東地區,讓蘇聯不得不在遠東囤積了大量的軍事力量。
。。。。。。
剛剛結束的綏西戰役,在整個北方的戰役中算是規模比較小的。而其他正在進行的幾個戰役無不都是雙方投入了十幾萬軍隊,而且打的都是陣地戰,這就註定了一兩個禮拜是打不完的。
其中最大的就是徐州會戰,日軍集中了20多萬軍隊分南北兩個方向,朝着徐州殺來,而作爲徐州地區的最高指揮官,李宗仁肯定不會坐以待斃,要知道他手上也有着號稱百萬的軍隊。
徐州會戰其實開始的挺早,早在38年一月的時候,日華北方面軍就派出了第十師團、第十四師團兩個師團從津浦線南下,匯合從青島登陸的板垣師團,兩面夾擊山東的中國軍隊。
當時的山東軍務則是由韓復渠掌握,他的手上有着十萬左右的軍隊,本來可以藉着黃河天險截斷津浦線。但是由於跟老蔣的一些恩怨,擁軍十萬的他在日軍進攻面前不戰而退,拱手把濟南、泰安等地讓給了日本。
韓復渠爲了保存實力的避而不戰,直接讓津浦線北面門戶打開,讓徐州面臨南北夾擊。由於徐州會戰對於老將有着很重大的意思,韓復榘對於自己命令的恍若無聞、置之不理,讓老蔣非常的生氣。加上抗戰後,出現了很多軍隊避而不戰的情況,於是老蔣就讓戴笠把韓復榘騙到開封,直接以不戰而退的理由給槍斃了。
雖然老蔣槍殺了韓復渠也震懾了一批人,但是此時韓復榘大錯已經鑄成,黃河天險丟失後,鬼子兩個師團長驅直下,直接威逼徐州最後一個門戶臺兒莊。由於此時山東的日軍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江蘇、山東交界的臺兒莊、徐州等地,他們的後方卻一片空虛狀態。
。。。。。
此時山東聊城東阿縣,這是一個靠着黃河的小縣城,此時的黃河上一艘漁船都沒有,偌大的黃河,看着挺空曠的,這都是鬼子過境的影響。
鬼子過路的習慣就是:殺燒搶掠無惡不作,所以現在整個山東的淪陷區秩序一片混亂,各種勢力是交錯紛爭,最慘的就是百姓,飽受戰亂之苦。
此時在東阿黃河邊上,一直穿着灰布軍裝的軍隊正在望着黃河感嘆萬分,這正是八路軍山東軍區的一支部隊。雖然名義上是叫做山東軍區,但此時115師、獨立三師的隊伍大部分都在黃河以西,並沒有進入黃河以東的山東地區。
而在東阿這一支隊伍,則是八路軍山東軍區的司令部,由115師以及獨立三師的師部組成,人數約有8000多人,非戰鬥人員就佔據了三分之一。
“警衛團長,這附近找到船沒有?”此時的山東軍區司令部人員都在爲過黃河而感到擔憂,由於鬼子過境,很多百姓都跑了,現在的黃河一眼望過去一艘船都沒有,這讓作爲司令員的聶榮真非常的發愁。
“司令員,我們找了附近的幾個村子,村子裡基本都沒人了,倒是在一個小河灣裡找到4艘小船。”
此時的警衛團團長也全身是汗,他帶着他的人在附近找了半天,也就找到四艘小船,可是對於這8000多號人來說,根本不夠用。要光是8000人可能還好點,可是同行的還有大量的馬匹、物資等,靠那四艘小船,得等到猴年馬月才能把司令部的所有人員物資給運送過去。
“司令,我帶人再去遠點的地方看看吧,沒有船,我們就會耽誤大量的時間。”
一旁的115師參謀長劉志單,主動站出來說道。
“你自己小心,我們就在這附近等你們的消息,有事記得發信號。”
聶榮真沒有反對,就讓劉志單帶着一個連前去偵察,當然派出去的也不止這一支隊伍,其他幾個方向還有數支偵查隊伍都去偵察了。至於司令部的大部隊,則是在旁邊的一個隱蔽的樹林裡暫時休息,畢竟這麼多人在外面站着目標太明顯,雖然這裡沒有多少鬼子。
。。。。。。
“參謀長,前面好像有動靜!”就在劉志單帶着一個連的部隊來到一個村莊外的時候,隊伍最前面的尖兵突然跑過來一個對着正在覈對地圖的劉志單說道。
“是有敵人?還是?”劉志單連忙讓一旁地警衛員收拾好地圖,手上的那把根據地兵工廠產的柯爾特手槍也拉了一下槍聲,把子彈上膛了。
“不是很清楚,不過此時聽見村子裡有人的聲音!”來人認真地說道。
“命令部隊準備戰鬥,慢慢的朝着村子前進!”這個時候劉志單也不管到底是不是有敵人,先讓部隊做好準備再說。
“是!”
只見這100多名士兵分成幾路,彎着腰慢慢的朝着這個村子前進。越走越近,劉志單爲首的八路軍士兵都聽見村子有着哭喊聲,還有不小的謾罵聲。
隨着一行人到了村子外圍,慢慢擡起頭便看見村子有着幾個穿着雜亂軍裝的士兵,正在挨家挨戶的踹門,在裡面翻箱倒櫃。至於哭喊聲則是從不遠處的一個房子傳來的。
“你們幾個上!”劉志單對着眼前的幾個士兵做了一個眼神,然後這幾個士兵便小心的從旁邊慢慢摸了過去,身後的士兵也慢慢跟進,而遠處的那幾個不知道穿着什麼軍裝的士兵正在邊走邊聊天,一點也沒注意到即將到來的危險。
。。。。。。
“排長,都是中國人,我們不去打鬼子,在這裡欺負老百姓算什麼呀!”
一個拿着槍的男子對着旁邊的一個人說道,他身上軍裝已經破爛不堪,還有着一些血跡,腰間倒是別了幾個小包袱,也不知道裝的什麼。
“你知道什麼,上面的那些長官說是打鬼子,一個比一個說的好聽。鬼子來了之後,我們在前線跟鬼子打仗,他們倒好,直接拍拍屁股揍人,有考慮我們當兵的感受嗎?
再說我們也不算欺負百姓,這些百姓都走了,我們拿點他們的東西也是爲了不讓這些東西被鬼子搶走!”旁邊的那個排長認真地說道。
第三更可能有點晚,待會要出門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