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汀泗橋之戰

在打掃完汨羅江兩岸的戰場後,第四軍便在平江縣城完成了集結。

修整之後的第四軍,便開始分幾路向北開進,趁着敵人的大面積潰敗,第四軍很快就拿下了通城和赤壁兩個城池。

進展迅速的補充團趁着敵人沒有反應過來,急行軍拿下了中夥鋪車站,並殲敵一個團,俘獲團長以及數百士兵,只餘一小部分逃到了汀泗橋。

但此時北伐戰爭開始出現了一點變化。

就在北伐軍挺進通城期間,北洋軍閥吳佩孚率部協同奉系張作霖在直隸南口等地把馮玉祥的國民軍打敗了。解決了背面的敵人後,吳佩孚開始調軍南下權力與北伐軍作戰,並且親自率領湖北暫編第四師和陸軍第八師在八月下旬達到了湖北漢口。

爲了阻擋北伐軍,吳佩孚下令令從岳陽以及通城潰敗下來的軍隊,退守汀泗橋,並且派了中央軍第二十五師第13混成旅又一個團增援汀泗橋。所以在此時的汀泗橋有着敵人2萬餘人,而且還佔據着地利。

汀泗橋鎮是粵漢鐵路上的一個小鎮,但是咸寧的南大門,也是通往武漢的必經之地,所以敵人才會在這重兵把守。

當第四軍到了汀泗橋才發現這個地方的易守難攻,汀泗河蜿蜒曲折自西南向北斜穿汀泗橋鎮,沿山崗西腳流過,發大水時,全鎮三面被水包圍。

而此時時節雨水豐富,第四軍想要佔領汀泗橋,必須涉水渡過,這就爲防守的敵人設置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除了正面,還有一座橋以及東西兩面可以通往敵人陣地。

那座橋就是粵漢鐵路的一座橋,橫跨汀泗河,但這座橋卻被敵人火力給嚴密封鎖了,北伐軍若從此進攻只是送死的份。除此之外只能通過東西兩側並沒有河水的敵方進攻,但兩側敵人的陣地都在山崗上,北伐軍進攻只能佯攻,處於劣勢。

雖然汀泗橋易守難攻,但代軍長陳可鈺認爲必須抓住吳佩孚增援而來的大軍趕到之前,拿下汀泗橋,不然就更不好打了。

這次關於汀泗橋的作戰,獨立團並沒有作爲第一批進攻,而是作爲預備隊與十二師的炮營和師部一起行動。

補充團則是跟着36團一起對敵人的東邊高地塔腦山發起進攻,而,28、29兩個團則是在側翼掩護一起參與包圍敵人的戰鬥。

26日上午,第十二師三十五團在進抵到高豬山時,與防守的敵人在那交上了火了,自此汀泗橋戰役徹底打響。

在三十五團的猛烈進攻下,鐵路橋西邊的敵軍漸漸不敵,便果斷捨棄了橋西的陣地,在自己這邊軍隊的掩護下,開始退守橋東陣地。

而三十五團的士兵想趁着敵人撤退之機,想趁亂打過橋去,但敵人防守的太嚴密,十來挺輕重機槍防守下,通過窄窄的鐵路橋進攻的35團士兵,死傷慘重被迫暫緩了進攻。

就在這邊35團與敵軍交上火了之後,其他方向的北伐軍都開始了大規模的進攻,而補充團則是與36團一起擔任進攻敵人主陣地塔腦山的任務。

由於仰角太高,補充團的那十幾門火炮並沒有發揮多大作用,很難對在山地上的敵軍造成傷害。有着之前山地作戰經驗的補充團便在李衛國的吩咐下,組建了數個進攻梯隊,依靠炮擊炮掩護,分散進攻高地上的敵人。

“我軍的傷亡不少啊!”透過望遠鏡,李衛國看見自己補充團參與進攻的士兵,數次進攻都被高地上的敵人,依靠地利俯射打退,

李衛國也有點擔憂了。

“吳佩孚的軍隊果然是要比鄂軍、湘軍這些雜牌軍強上不少,你們看敵人的防守佈置得也很好,我們的進攻很容易被打退。”徐向前看了看遠處的戰況分析道。

“讓前線的減少每次進攻的人數,分散點,主要以迫擊炮打掉對方的火力點,等晚上看有沒有機會!”經過數小時的激戰,李衛國的補充團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戰果,反而傷亡不少,雖說這樣也算鍛鍊軍隊,但傷亡太多士兵,他也會心疼的。

“也只能這樣了,不只我們這邊進攻受阻,旁邊36團也是被敵人壓得死死的,根本無法衝到敵人陣地50米內。”徐向前暫時也沒有太好的方法解決眼前的困境。

“吩咐劉明,特戰隊從現在開始好好休息,晚上該幹活了!”沉思了一會的李衛國就準備讓自己的王牌開始上了。

“團長,特戰隊參加這種這種戰鬥會不會大材小用了?”對於特戰隊的用處,徐向前在李衛國的解釋下有了比較深的印象,所以纔有此一問。

“這種情況我們強攻損失肯定大,特戰隊人少裝備好,從敵人防守不到的位置滲透進去,應該能起到非凡的效果。”李衛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

入夜,經過白天一天的激戰,北伐軍並沒有取得多大進展,除了平白在敵人陣地前丟下了不少士兵,連敵人陣地都沒碰着。

而此時整個北伐戰場也在時刻發生着變化。隨着時間的推移,吳佩孚的援軍也在趕往汀泗橋的路上,而另外一個北伐軍閥孫傳芳也調派軍隊準備進入江西。

所以入夜後,第四軍軍部直接下大了趁夜靠近敵人陣地,爭取趁着黑夜從敵人的陣地開一個口子。所以李衛國的補充團在休息了幾個小時後,也開始準備着彈藥,準備夜戰了,而特戰隊則是起到一支奇兵的作用。

。。。。

爲了晚上的這次突襲,李衛國準備了近200人的突擊隊,裝備了全團大部分的槍機槍、衝鋒槍,就這裝備只要一衝進敵人陣地絕對是敵人的噩夢。

“劉明,這次的任務你能完成嗎?”突擊隊出發之前,李衛國鄭重的問道。

“團長,你就放心吧,我不敢保證能不能完成,但在徹底拿下敵人陣地之前,我們突擊隊這兩百號人絕對沒人活着退出戰鬥。”劉明摘掉自己的軍帽大聲說道。

“不成功,便成仁!”在突擊隊隊長劉明表示了之後,兩百來號突擊隊員一起喊道。

“好,有志氣,我要的就是你們這種不怕死的士兵,在戰場上只有不怕死的才能活下來!我等着你們回來!”說完之後,李衛國莊重的行了一個軍禮。

“譁!”迴應李衛國的則是一陣整齊的敬禮。

看着眼前的這些士兵,其中不乏二十來歲的大好青年,或許過了今晚,有不少人就會離開這個羣體,但這就是戰爭!

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95章 入川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162章 西征(五)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47章 平叛(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41章 在襄陽(四)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233章 天津(八)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249章 回蘭州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326章 天津(一)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159章 西征(二)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
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95章 入川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162章 西征(五)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47章 平叛(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41章 在襄陽(四)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233章 天津(八)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249章 回蘭州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326章 天津(一)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159章 西征(二)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