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天津(三)

薊縣,此時河北省的一個省轄縣,以前叫作漁陽、薊州,在清以前,也算是個北方重鎮。因爲它隔着長城並不遠,在明朝時候管轄着遵化、豐潤、平谷、玉田,按照現在的說法也就是一個地級市。

當時因爲明王朝要防備北方的蒙古政權以及後面的後金,這裡也是一個軍事重鎮,設薊鎮,屯着大量軍隊,是當時的九邊重鎮之一。明朝時期有個有名統帥就是在這裡訓練的一支強軍,當時的統帥叫作戚繼光,軍隊則是叫作戚家軍,可謂威名一時。

後來隨着滿清入關,長城也就失去了以前防備馬背民族的重要作用,薊州雖然也統領着其他四縣,但是地位遠不如從前。到了民國更慘,薊州改爲薊縣,歸河北省管轄,有一個所謂的地級市,變成了一個縣,地位可算是一落千丈。

在之前的冀東暴動的時候,薊縣曾被起義軍隊短暫佔領過一段時間,但是由於隔着北平挺進,日軍就派出軍隊搶回去了這座比較重要的縣城。因爲再往東,就是冀東根據地的核心地帶,所以薊縣縣城裡駐紮着一個大隊的鬼子和一千僞軍,實力也算不差,缺少火炮的冀東抗日聯軍,無法拿下這座縣城。

此時的薊縣,由於日軍需要前去對激動抗日根據地發起掃蕩,它也就成爲了一個重要的橋頭堡。縣城裡在昨天就來了兩個聯隊的鬼子和數千僞軍,從鬼子的番號可以得知,這是從北平而來的日軍27師團一部。

27師團是由之前的駐屯混成旅團擴編的,剛剛參加完武漢會戰,沒什麼大損失,也沒什麼大功勞,一回來就接手了北平的防務。由於北平比較重要,出城內的一些警察等部隊,還有着他這個27師團。

不過他是一個三單位師團,也就是隻有三個步兵聯隊,其他輔助部隊,像什麼炮兵等編制也就是一個大隊,所以全師團人數也就在12000----14000的樣子,這是爲了應對中國戰場設置的。此時出來掃蕩,27師團就只帶了兩個聯隊,剩下的那個聯隊則是負責北平的守備。

此時的薊縣城頭,日軍27師團師團長本間雅晴中將,現在的他並不出名,但是歷史上這家話可是一個很出名的,因爲一件事。他策劃了‘巴丹死亡行軍’,讓15000人的美菲聯軍(雖然也不是什麼好鳥)死在了回戰俘營的路上,結果後面被麥克阿瑟槍斃了。

本間雅晴喜歡在戰爭期間作畫、寫詩,有‘詩人將軍’的綽號,但是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因爲他缺乏實際指揮控制力,充其量算個軍事理論家。

這不,本來是該掃蕩的他,這時候在城牆上,拿着畫板,正在畫畫,一邊畫還一邊說。

“這麼好的土地,可惜被支那人給糟蹋了,皇軍好心幫他們帶來繁榮,可惜卻不領情!”

本間雅晴要不是穿着軍裝,已經51歲的他,更像是一個畫家,而不是軍人。

此時的他,拿着畫筆不斷在畫板上畫着,從現在的輪廓可以看出是一副風景圖,旁邊的凳子放滿了畫筆以及勾兌好的顏料。

他的身邊,此時有着大量的日軍軍官和士兵站着,對於這位師團長的愛好,他們也只能看着,不能提出反對意見。

就在此時,一個日軍少將,拿着一把軍刀,在幾個士兵的護衛下,快速的來到了城牆上的本間雅晴身邊一米處。

“師團長,軍隊已經全部到了薊縣,請師團長下達作戰命令!”來人恭敬地說道。

“永見君,辛苦了!明天你就帶着兩個聯隊以及那些皇協軍,沿着長城東去,負責清剿那些地方的支那八路軍,我就不去了!”

只見本間雅晴一邊畫着畫,一邊頭也不回便對着來人說道。

“嗨!我一定不辜負師團長的期望,定要把八路軍清剿完畢!”

來人正是日軍第27師團的第27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團長永見德俊少將。

“永見君,你看看我這副畫如何,這萬里江山是否氣概,我輩的任務就是帶着帝國勇士,爲帝國奪得這大好的萬里江山!”

本間雅晴再把畫畫完後,就讓一旁等待的永見少將評價。一個將軍,來打仗卻在這畫畫,好吧,你是老大你就話,但是你懂畫不代表你部下這羣軍人懂畫啊。他這一問,可把永見少將難着了。

“報告師團長,卑職才疏學淺,對於畫作不甚瞭解。不過以師團長的畫工,想來這幅畫也是一流的!”

“哈哈哈,這話我喜歡!”

放肆的小聲頓時在城樓上響起。

第二天,永見少將就帶着一萬多日僞軍前去掃蕩去了,而本間雅晴這個中將師團長,則是在薊縣縣城裡,到處跑着畫畫,並遙控前方的掃蕩戰鬥。

而且這事還被薊縣百姓傳開了,都知道了有這麼一個不務正業的日軍師團長。

。。。。。。

四天後,就在日軍第27師團的部隊走了之後,彭得淮和何長工率領着352旅的旅部以及701團,躲過了日軍部隊的掃蕩,來到了薊縣,也得知了日軍的師團部在薊縣縣城。

“老總,你說要不我們趁機進攻薊縣縣城算了,那可有個日軍師團長!”

此時一個小山村裡(薊縣有山),701團團長鄧華對着一旁的彭得淮開玩笑道。

“要是之前,我可能還真的打算去會會這麼有點意思的師團長,但是現在我們還有大事呢,就先放過這個師團長一馬!打開電臺詢問一下另外幾支部隊都到哪裡了?”

彭得淮知道這個下屬是開玩笑,所以也順着說了聯軍,但立馬就開始幹正事了。

“好的!”

隨着電臺打開,‘滴滴滴’電臺聲音就開始在這裡響起,開始與其他幾支部隊聯繫。由於這次負責一起行動的是352旅和一支抗日聯軍的部隊,352旅經過幾次擴編有着五個團,人員編制很大,都比日軍這個27師團的人都多了,這次又是以團爲單位,所以得聯絡一會才能聯絡上。

“老何,過了薊縣,我們的行蹤就不好隱藏了,到時候得注意點,不能提早暴露了。”

趁着電臺在聯繫的時候,彭得淮纔是拿出地圖跟何長工一起商討着接下來的行軍安排。

平津地區除了北面和東北方向有着山的存在,其他地方都是平原,一眼望過去都看不到山的那種,在這種地方,行軍很容易被發現,也不方便軍隊的隱藏,也難怪彭得淮會比較擔憂。

他彭得淮以前打仗都是在南方的山地丘陵,現在讓他突然到華北平原作戰,肯定會不習慣,以前用的那套,在這裡都不怎麼適用了,一切都得按新的來。

“白天行軍的目標太大,我們這裡也有着不少人,我覺得我們白天先派人穿着僞軍或者百姓的衣服去熟悉道路,晚上再行軍,這樣暴露的機會就要小點。”

何長工看着遠處那一望無際的平原,想了想認真地說道。

“也就只能這樣了!”

彭得淮也很無奈的說道,晚上行軍肯定會麻煩很多,時間耽擱不說,還有可能偏離方向。

“報告老總,其他四個團都聯繫上了,一切順利,只是李運昌副司令那裡一直聯繫不上,也不知道是不是遇到什麼問題了。”

就在彭得淮二人在那討論的時候,負責去聯繫的鄧華來到二人身邊,並說道。

“他們是從那條路過來的?”彭得淮沉吟一會兒便看着地上的地區問道,同時他的手也摸着下巴。

“按照計劃,他部應該是從豐潤縣穿過北寧鐵路,進入唐山縣以西地區。”

鄧華在地上一邊指着一邊說道。

“估計是遇到麻煩了,讓電臺隔段時間詢問一次,一定要聯繫上!”

由於他們這次行動的比較隱蔽,爲了怕鬼子的監聽,所以電臺也不是隨時都能聯繫的。今天是計劃的聯繫時間,而李運昌的部隊沒有聯繫上,就說明出現了什麼突發情況,才導致不能開電臺聯繫彭得淮這邊。

“是!”

雖然其他幾隻部隊聯繫上,但是李運昌這支部隊的沒能聯繫上,卻給這次行動添上了一絲陰影。

。。。。。。

彭得淮說的沒錯,李運昌的部隊的確遇到麻煩了,而且在他們出發的第二天(也就是規定聯絡時間的前一天)就遇到了麻煩。

視線回到當天,豐潤縣潘家峪村,這是腰帶山裡的一個鄉村,人口大約在一千多近兩千人的樣子,也是冀東抗日根據地一個遠近聞名的抗日堡壘村。

由於這次日軍掃蕩之前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的,把那些重點目標列出來,而潘家峪村就是豐潤縣一個比較重要的目標。

雖然早就得知日軍會來掃蕩,潘家峪的百姓早就做好了準備,但是架不住內部有奸細。潘家峪,看名字就是大多數人都姓潘,村裡最大的地主叫作潘會林,他的土地佔到了整個潘家峪擁有的土地一半,很多村裡百姓都是他家的佃農。

在幾個月前的冀東大暴動中,八路軍放手發動羣衆,鼓勵羣衆積極參與抗日陣營,潘家峪村就是其中之一。奈何當時八路軍勢力太大,潘會林這個地主也不敢明着反抗日,所以就就無奈的也加入在了一起。

但是由於八路軍的煽動,讓這些佃農開始不怎麼尊重他這個地主了,甚至還聯合起來讓他降租降息,這就讓他很不滿了。於是他便跟日僞勢力開始暗地勾結,打算教訓教訓這些不聽話的村裡百姓。

這天,日軍一個叫作佐佐木二郎的大隊長,帶着自己的部隊以及附近據點的鬼子1000多人,加上1000多僞軍,在潘會林這個奸細的幫助下,裡應外合,攻入了潘家峪村。

並把所有百姓集中起來,逼問八路軍的下落,最後在逼問無果的情況下,就開始對一千多百姓亮起了屠刀,並還打算毀掉整個村子。

剛好當天李運昌的部隊路過這裡,因爲他的部隊裡有一些就是來自潘家峪的士兵,所以便想在還沒離開之前,回去打個招呼。結果一到潘家峪附近就發現了不少鬼子僞軍的存在,李運昌連忙讓部隊開始隱蔽。

“首長,我們村子絕對被鬼子攻佔了,不然這些道路上不會有這麼多日僞軍在這裡的。”

此時一個叫作潘樹平的士兵,對着李運昌激動地說道。他想到自己的親人遭遇鬼子之後會有什麼下場,他便非常的着急。

“潘同志,你彆着急,既然我們遇到了肯定會想辦法解救村裡的百姓,但是現在村裡人在鬼子手上,我們這麼衝過去,要是鬼子拿鄉親們當人質怎麼辦?”

對於這個潘樹平士兵的心情,李運昌能理解,但是他作爲一個軍隊主官,得從全局考慮。

“那現在怎麼辦?總不可能見死不救吧!”

而就在此時,村子上空傳來一陣陣濃煙,這讓下面的抗日聯軍士兵非常的擔憂。

“小潘同志,你們村可有沒有小路可以繞上去的?”李運昌突然問道。

“有這麼幾條小路,不過比較不好走!”

“那好,你把咱隊伍裡你們村裡的同志找出來,你們作爲帶路的,我讓人跟你們悄悄繞進去。我這邊會負責進攻山下的敵人,吸引敵人注意,你們趁機把鄉親解救出來,明白了嗎?”

李運昌想了一會兒便吩咐道,在村子附近打仗,肯定不適合,所以必須把鬼子引走,讓他們無法再去禍害百姓去。

“明白,謝謝首長!太謝謝你了!”聽到李運昌的話,這個潘樹平同志非常的激動,甚至跪在地上大聲的感激道,但是還沒跪下去就被李運昌拉住了。

“男兒膝下有黃金,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你馬上給部隊帶路吧!”

“是,首長!”

於是幾個村裡的出來的士兵,便帶着數百人的部隊,悄悄經小路,潛入村子。

潘家峪慘案歷史上真有,不過是在41年的事,包括那個佐佐木二郎的日軍軍官也是真有其人,這裡因爲劇情需要給提前了。

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195章 東征(五)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166章 西征(九)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14章 升職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233章 天津(八)第47章 平叛(二)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164章 西征(七)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158章 西征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69章 家的感覺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新四軍首戰一更第34章 衝突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38章 到達襄陽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249章 回蘭州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84章 新年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95章 入川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326章 天津(一)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96章 入川(二)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9章 武漢之戰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
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195章 東征(五)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166章 西征(九)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14章 升職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233章 天津(八)第47章 平叛(二)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164章 西征(七)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158章 西征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69章 家的感覺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新四軍首戰一更第34章 衝突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38章 到達襄陽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249章 回蘭州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84章 新年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95章 入川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326章 天津(一)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96章 入川(二)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9章 武漢之戰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