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

“師座,大事不好了,我方左翼出現數千紅軍,而且老河口城裡的紅軍也向我們發起進攻了!”就在第十九軍三師師長鄭重得知總指揮部被摧毀的時候,有一個壞消息便傳來了。

“什麼?”鄭重大驚道。

“這是真的,而且敵人進攻異常猛烈,前線已經抵抗不住了!而且。。。”來人驚慌的對着自己師長說道。

“而且什麼?”

“而且軍中盛傳我們這次剿匪的指揮部被摧毀,第八軍的陶軍長等一衆長官都戰死了!”來人斷斷續續的對着說道,在最後不忘擡起頭看看自己師長的反應。

在鄭重猶豫的時候,他的師所在防線已經崩了,而且他的這個師崩潰,造成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就像本來就要噴發的火山,你去給加點猛料,這火山馬上就猛烈的噴發了。

十九軍這個師的潰敗,導致紅軍瞬間擁有了一萬多機動部隊騰出手來,接着便是谷城的桂軍三個師以及圍困林標的那個師被老河口潰敗下來的給影響了,爲了不陷入紅軍的前後夾擊,也開始後撤。

而就在此時,未來共和國的林帥---林標,開始展現出他的軍事才能,帶着兩個團直接通過小路,穿插到敵人撤退的必經之路,攔下了敵人第十八軍的一師和湖北暫編第一師的退路。此時的桂軍已經是無心戀戰,除了兩個師的上層逃走之外,大部分士兵便向林標繳械投降了。也正是這一次大膽的穿插也奠定了林在紅四軍的地位,也讓更多的指戰員知道了他的非凡的的作戰能力。

就這樣,當初來剿滅紅軍的五個師的軍隊,只有三個被打殘了的師共兩萬餘人逃回了襄陽,其他的兩萬多人不是戰死就是被俘,這次桂軍的剿共之戰算是徹底失敗了。此時桂軍在襄陽職位最高的夏威也沒有了繼續討伐的念頭,反而還得防着紅軍是不是要進攻他。

。。。。。

桂軍的潰敗也傳到了李宗仁的耳朵裡,他也開始正視起來鄂西北這支規模不小的紅軍了。

“健生,你看看,這是在襄陽的夏威傳來的戰報!”南京的一處宅子裡,李宗仁把剛剛得到的電報遞給了搭檔白崇禧,這個事有點嚴重,他對於這個老友兼搭檔好好商量一下。

一旁的白崇禧接過李宗仁遞過來的電報,認真地看着,看着看着神情也越來越凝重了。

“德鄰,這個李衛國是黃埔一期那個吧!”看完之後的白崇禧反而沒有關心戰局,而是問着偏題的李衛國。

“沒錯,就是那個李衛國,我見過一次,不過不是很瞭解,只知道他是黃埔學生中挺牛的一個,北伐期間倒是戰功累累,可惜如此好的一個人才偏偏投共了!”李宗仁說到最後言語之間,人不免感到可惜。

“德鄰,我還是想想怎麼處理這件事吧,李衛國的這支武裝已經成了氣候,現在又打退了我們的這次圍剿,想要再次集結兵力清除他就有點難了。”白崇禧擔憂道,這一支紅軍發展的太快,已經快成了心腹之患了。

“是啊!這次圍剿損失了三萬多軍隊,陶鈞戰死,十八軍已經殘了,兩個暫編師也是全軍覆沒。對紅軍的的事還是先放下吧,老將那邊最近動作不斷,我們還是把注意力放在這邊吧,應付老蔣纔是最重要的,我覺得老蔣纔是我們的最大敵人。”李宗仁看來,gcd再怎麼發展也就只能躲在山裡,等自己這邊搞定了,還怕收拾不了?

“的確,我也認同先放緩對gcd武裝的圍剿,那湖北那邊怎麼辦?”白崇禧問道。

“簡單,讓夏威的第七軍駐紮在襄陽,封鎖共軍李衛國部的對外聯繫;第十八軍調至荊州整編,補充兵源,至於軍長一職暫時由胡宗鐸兼任吧;十九軍仍駐守武漢,先穩定湖北的局勢。

共軍李衛國部就逼他向西發展吧,只要不在我們地盤上搗亂,我們暫時也別去動他。”李宗仁端着茶杯,喝了一口熱茶思索一會兒說道,現在的他還是得先穩住局勢。桂軍剛吞併唐生智部,正在整合期內,這時候爆出的這個敗仗可能會讓下面的湘軍心生二心,所以目前的最重要的事情先穩住局勢。

“你的意思是讓共軍跟川軍和西北軍拼去?”白崇禧聽了自己搭檔的話後,不確定的問道。

“沒錯,我們暫時沒空也沒精力去搭理這股共軍,我只需封鎖他的東邊對外聯繫,以及發展道路,留給他們的路只有向西。只要向西就必定會觸碰馮玉祥的西北軍以及四川的川軍各派系的利益,我們只需坐山觀虎鬥就行。”李宗仁爲自己這招借刀殺人還是挺滿意的,反正不在自己的地盤,就隨共軍折騰去,無論誰贏了對他也沒什麼影響。

“好一招借刀殺人,這方法可行!”白崇禧拍手叫好道。於是對於遠在一千多公里外的湖北發生的事,就在兩人這麼閒聊之中給定下來了。

不過‘李白’二人不知道的是,李衛國早就做好了向西拓展的計劃,李宗仁利用川軍和西北軍牽制李衛國部的想法最終還是沒有落成,到最後兩方的軍隊都被李衛國這支紅軍打的落花流水,城池也接連丟失不少,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雖然這把米不是他的。

這也是以後老蔣爲什麼詬病李白二人以及唐生智的所在,正因爲他們當初的圍剿不利,纔給所謂的黨國造成了很大的麻煩,最後成了尾大不甩,堪稱心腹大患了。

。。。。

而襄陽這邊,由於剿匪大軍元氣大傷,紅軍那邊也損失不少,所以雙方在一陣交戰之後變有默契的停火了。

此時的李衛國正在一衆警衛的保護下開始在前線巡查,在看了谷城之後,也知道了三師的不易:破碎的城牆、隨處可見的殘垣斷壁,以及很多帶傷的士兵等等。整個戰爭結束後,三師只有戰前的一半多點人數,損失達到了四成多,可謂損失慘重,而其他的部隊損失也就兩三成而已。

戰場上現在除了正在打掃戰場的紅軍士兵,還有着押解俘虜的,這次俘虜人數雖然還未統計出來,但僅憑眼前的所見李衛國也知道爲數不少,這下兵員便可以解決了。

“報告軍長同志,第二師副師長林標向你彙報!”就在李衛國在視察的時候,林標此時帶着消瘦還有興奮的臉來到了李衛國面前。

“林副師長,這次幹得不錯,大膽穿插直接協助大軍俘獲敵人兩個師!下次再接再勵!”李衛國笑着誇獎道這個未來的鷹帥,現在的他已經開始顯示出他的才能了,雖然知道他歷史上的負面的事,但現在的革命時期他卻是一個不擇不扣的能人,也不存在所謂的**。

“是!”林標欣喜地說道,看樣子自己這次的表現也讓軍長看到眼裡的,這是令人高興地一件事。

“部隊傷亡怎麼樣?”在林標的陪同下,李衛國邊走邊詢問道。

“部隊傷亡不是太多,畢竟我的這邊不是敵人的主攻方向,所以傷亡也就不是太多!”林標謙虛的說道,三師的部隊這次傷亡頗大這是大家公認的,而且頂住了三倍於己的敵人的瘋狂進攻,所以其他部隊搶攻也就不合適了。

“下去多總結一下這次戰鬥的不足以及可取之處!”李衛國在跟林標說了幾句之後,就來到其他的部隊視察,聽聽下面的指戰員的建議,再瞭解一下具體情況。

谷城一帶的戰場通過一天多的打掃以及安排俘虜之後,便沒有繼續進攻,連在宜城牽制住敵人一個師的黃公略的二師也被命令撤回了南漳,免得再牽動敵人神經。

“好消息,衛國!好消息啊!”就在李衛國視察回到谷城的時候,徐向前拿着一封電報高興地說道。

“什麼事?看把你高興地?”李衛國看着有點失態的徐向淺,好奇的問道。

“你猜猜,絕對是一個好消息。”徐向淺開始賣起關子,帶着玩味的眼神看着李衛國,看看這位聰明的搭檔會不會猜出來。

“我想想啊!不會是一師那裡有收穫了吧?”李衛國想了想,便說出了自己的猜測,現在東線戰事已經結束,若是還有好消息,只能西線那邊了。

“這就沒意思了,這都被你猜出來了。沒錯,一師已經拿下了整個安康,西北軍吳新田的部隊已經退回漢中,我們失去了一個襄陽,卻收穫了一個安康!”徐向淺雖然對李衛國猜出了結果有點失望,但還是挺激動的,拿下安康可是一個大好消息。

“真的假的?還真拿下了?”李衛國趕忙接過電報,看看上面的內容。

“餘部,經過數日的激戰,加上副師長劉志單率五團直插敵後,趁着敵人主力被牽制在平利縣城一帶,奇襲安康府,順利拿下整個安康,現漢中吳新田部損失慘重,已經逃回漢中老巢,特此請示我部是否追擊!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一師師長李振華”

“不錯,幹得挺不錯。命令下去,停止追擊,先穩定安康的局勢,別去刺激馮玉祥!”對於漢中這個地方,李衛國特別想要,但現在還不是時候,拿下漢中就直接威脅西安了,那時候馮玉祥可不是坐視不管,要是直接出兵剿滅就麻煩了。

而且對於自己這個堂弟,他也感到挺滿意的,之前一直擔心他做不好這個師長,引起下面的人不必要的非議,現在看來還是表現不錯,也讓李衛國這個做堂哥放心不少。

“好的,我馬上吩咐下去。”知道李衛國的想的什麼,徐向淺便馬上去安排接下來的工作。

這次的幾場勝利,讓整個根據地的軍民都感到很高興,紅軍的勝利也意味着他們的田地不會被地主搶回去,這對他們來說絕對是好事。不過那些地主就不是很高興了,之前爲了保住身家性命被迫交出了土地(敢不交嗎,之前都被殺了那麼多拒繳土地的,而且家產也被沒收了),本來還希望桂軍打過來可以把土地收回來,現在是沒戲了,還是夾着尾巴做人吧。

第41章 在襄陽(四)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12章 北伐開始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112章 夜襲(二)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62章 大撤退(二)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9章 武漢之戰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89章 喜事降臨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新四軍首戰一更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191章 東征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192章 東征(二)第166章 西征(九)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43章 四一二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14章 升職第36章 明貶實升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88章 陝北(二)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166章 西征(九)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66章 秘密協議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38章 到達襄陽第198章 東征(八)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178章 營救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192章 東征(二)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
第41章 在襄陽(四)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12章 北伐開始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112章 夜襲(二)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62章 大撤退(二)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9章 武漢之戰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89章 喜事降臨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新四軍首戰一更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191章 東征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192章 東征(二)第166章 西征(九)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43章 四一二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14章 升職第36章 明貶實升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88章 陝北(二)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166章 西征(九)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66章 秘密協議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38章 到達襄陽第198章 東征(八)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178章 營救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192章 東征(二)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