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

德國埃森,克虜伯兵工廠,這個德國最大的幾個兵工廠之一。此時它的武器試驗場,防守十分的嚴密,到處都是站崗的黨衛軍,只因爲希特勒這個德國元首此時正在參觀克虜伯兵工廠。

克虜伯兵工廠是德國主要的火炮生產商,同時他的車間裡也在生產着一號和四號坦克以及坦克炮塔等。克虜伯兵工廠那寬大、人多、並擠滿了各種各樣機器的廠房,證明着這是一家多麼龐大的兵工廠,那一門門從生產線拉下來的火炮更是德國陸軍的致勝利器。

德國的火炮是非常的出名的,其代表就是克虜伯大炮,所以對於克虜伯兵工廠,希特勒非常的重視,今天他也是聽說了克虜伯研發了一款便攜式反坦克火炮,所以便好奇地過來看看。

迎接他的不是現任克虜伯家主---古斯塔夫-克虜伯,而是好了吧家族的繼承人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由於阿爾弗雷德-克虜伯早在30年就加入了納粹黨,後面更是加入了黨衛軍,深得希特勒的信任。

此時在空曠的的武器試驗場上,阿爾弗雷德·克虜伯恭敬地站在希特勒的身後,而在他身子的旁邊的桌子上,卻是擺着幾個很奇怪的炮彈以及幾根很常見的無縫鋼管,幾十米外的還停放着幾輛軍方報廢的一號、二號坦克等,以及大量的厚鋼板。

“阿爾弗雷德,這個就是你說的那款便攜式反坦克武器?這也太簡單了吧?怎麼還有一根鐵管?”

此時一股領袖範的希特勒看着旁邊桌上的那些傢伙事,有點好奇地問着旁邊的克虜伯家族的實際掌權人。

“元首大人,你說的沒錯!這就是我所說的那個便攜式反坦克武器,我叫它鐵拳。

這是我們克虜伯工廠最新研製出來的反坦克武器,它比一般的反坦克炮更加輕便,一個普通士兵就可以攜帶,而且威力不比一般的反坦克炮差!

它的穿甲能力在110mm,可以飛行70米,擊毀帝國現役所有坦克都沒有任何問題,所以我認爲它是一款劃時代的反坦克武器。”

見希特勒有點懷疑,阿爾弗雷德·克虜伯連忙解釋道,他不可想因此失去元首的信任。

不過就在希特勒還沒說話的時候,旁邊的一個軍方人士便驚訝的說道,“什麼?穿甲厚度在110mm?要知道世界各國現役坦克都沒有這麼厚的裝甲的(kv-1坦克有110mm,但是沒有生產出來),你這款武器豈不就意味着,我們德國步兵有着獵殺世界所有裝甲目標的能力了?就是射程有點近,才70米!”

“將軍閣下,你要知道這款反坦克武器並不是步兵常用的反坦克火炮,這適合近距離獵殺敵人的裝甲目標。

你可以想想,當步兵向敵人發起進攻時,卻被敵人的坦克給擋住了,我方的反坦克炮卻無法一直跟着步兵。若是此時士兵手上有這麼一枚反坦克利器,豈不是直接就可以摧毀障礙?

而且它的作用還不僅如此,除了摧毀裝甲目標,它還可以用來摧毀那些堅固的防禦工事!加上這款武器,還有改進的餘地,我們可以繼續增加它的破甲厚度以及射程,這樣它的實用性將會更加的大。”

這款武器可是阿爾弗雷德送給希特勒的禮物之一,在幾個月前從李四海那裡獲得了圖紙之後,他就改進了原來的武器,讓其性能提升了好大一截。

“這款武器聽着不錯,我們還是看看實際的效果吧!”希特勒也明白這款武器的作用,但是作爲元首的他,肯定得先看看這款武器的實用性。

“好的,元首大人!”

有了希特勒的命令,旁邊的試射人員便開始組裝一套鐵拳反坦克火炮。組裝完後,在旁邊的人員驅散了後方的人後,隨着那名試射員直接扣動了扳機,只見一輛一號坦克直接從正面被擊穿,當場爆炸。

這還不是讓他們驚訝的,當又一枚炮彈擊穿了三號坦克和那110mm的鋼板後,希特勒以及周圍的人都傻眼了,顯然是被這款這麼簡單的武器效果給增加了。

看着那被擊毀了的兩輛坦克和那已經被擊穿的厚鋼板,希特勒那波瀾不驚的表情也很動容,“阿爾弗雷德,你果然沒讓我失望,過兩天我就會讓陸軍武器辦公室的人來檢驗這款武器,只要符合他們的要求,你這款武器就可以生產了。

不過我聽說你還有一款武器正在研究,而且威力更強是不?”

聽到希特勒的問話,阿爾弗雷德也心裡一驚,不過看了一下旁邊蓋世太保的頭腦希姆萊,他便知道怎麼回事了,於是就笑着回答道,“元首大人,且確實有一款這樣的武器在研究,我稱作爲火箭炮,不過有些技術難題需要解決,短時間還無法出來樣品。

不過我相信,它若出現,將極大地增加我德國軍隊的炮火威力,敵人將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哦?那我倒是很期待它的出現,你的家族不愧是帝國的大功臣,有什麼需要可以和我提,我不會虧待效忠我的人!”希特勒見對方沒有隱瞞,便笑着說道,他剛纔只是試探一下而已。

“謝謝元首大人,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來克服困難,幫助德意志帝國站上世界之巔!”阿爾弗雷德站直了之後,行了一個軍禮認真地說道。

就在這時一個蓋世太保來到希姆萊身邊,交給了他一份電報,希姆萊看了一下便在希特勒耳邊說了一句,就看見希特勒非常的高興,甚至是激動。隨後就讓人把周圍的無關人員給驅散走了,只留下了阿爾弗雷德等希特勒信任的人在身邊。

看見自家元首大人突然高興起來,阿爾弗雷德也很疑惑,不過見對方沒有要避開自己的時候,他便主動的問道,“元首大人,是有什麼好消息了嗎?讓元首大人如此高興!”

“說起來這件事還有你的功勞,帝國石油勘探部門在北非發現了石油,不過都是小油田,但足以證明那裡真的有大油田的存在。那位美籍華人到底是什麼人?怎麼知道那裡會有油田的存在,而且他爲什麼不去開發而把消息賣給我們?”

希特勒說到最後很疑惑地說道,這讓他有點難以掌握的感覺,這不是他喜歡的。

“我也瞭解的不多,他只是我的一個生意夥伴,在美國有着一家規模不大不小的兵工廠,應該是一個走私武器的軍火商,他的武器賣給了遠東、中東、非洲等地的人。

不過聽他的意思好像不喜歡英法兩國以及蘇聯、日本,說是他雖然是美籍華人,但是他以前是中國人,而這四個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侵略中國最深的四個,所以就想借我們的手來報復。

元首大人你沒有讓蓋世太保去查嗎?他們應該知道的更多!”

“我查了,不過跟你知道的差不多,所以就有點疑惑,我不喜歡這種難以掌控的感覺!”希特勒淡淡的說道。

“元首何必去擔心這個,他就一個人而已,威脅不到帝國,最多我們會感謝他,幫助他狠狠地教訓英法蘇等國!”

“沒錯,現在波蘭已經完了,下一個就是德國,上次大戰的仇,也該報了!”希特勒望着西邊的方向,狠狠地說道。

。。。。。。

中國,華北地區。

就在胡炳雲殺了石友三那個旅長後,就揮軍把附近13旅的其他部隊一一消滅或者擊潰,消息也就很快就傳了出去。

獨立二師跟石友三部隊的這次摩擦,震驚了華北地區的國共雙方。以前雙方的摩擦也都是幾百人,或者是八路軍主動避讓,但是現在卻是雷霆反擊卻是讓很多人有點驚訝。

特別是八路軍以一個團的兵力直接滅了石友三的一個旅,這更讓國民黨軍隊震撼了。石友三知道雙方已經把事情鬧大,八路軍也不會善罷甘休的,於是就聯合朱懷冰、龐炳勳、侯如墉等人開始進攻附近的八路軍。

特別是朱懷冰這廝,直接率着他的97軍聯合龐炳勳的第40軍,居然進攻八路軍的前線指揮部。

而除了華北這邊,駐紮在南陽和襄陽等地胡宗南部隊居然進攻十堰、陝南的商洛等地;四川的國民黨軍隊也趁機進攻川北、川東等八路軍的根據地,並佔領了幾座縣城。

這一系列的事件發生,直接引發了第一次反共"gao chao"的到來。

八路軍和國民黨軍隊在華北以及後方的交火,引發了廣大愛國人士的極大關注。之前的閻錫山進攻山西新軍引發的八路軍與晉綏軍的大規模衝突就讓他們感覺到不對了,這一次雙方直接展開了更大規模的衝突,除了前西北軍,連中央軍也加入了這次衝突。

不過八路軍這次並沒有再忍讓了,直接命令部隊全線進攻河北、豫北的國民黨軍隊。

晉冀魯豫交界處的這次衝突,八路軍直接投入了四個主力師以及其他的大量游擊隊,對龐炳勳、朱懷冰、石友三的部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在八路軍的大舉進攻之下,這裡的國民黨軍隊才知道後悔,不過已經晚了,在交戰沒兩天,國民黨軍隊就被擊潰,開始大面積潰敗。特別是許是友,直接佔領了龐炳勳部防守的晉城,把晉東南剩下的這座大城給拿了下來。

最慘的是石友三和朱懷冰的部隊,大部分被圍殲,朱懷冰倒是逃跑了,但是石友三卻是被八路軍追的打算跳河調走,但是被八路軍開槍擊中淹死在了河中。

這個有名的倒戈將軍,這個時空沒有被他的部下高樹勳殺死,而是死在了八路軍的手中,這也是抗戰以來死在八路軍手上的第一個軍長的高級軍官。

這還不是最凌厲的反擊,就在衝突爆發後不到半個月,中共宣佈,把中央駐地搬到西安,像國民黨示威,以抗議其故意製造摩擦。這一下便引起了軒然大波,沒想到中共開始公開跟重慶政府叫板,更有人在想,國共雙方會不會就此取消合作,各自抗日。

取消合作顯然不可能,不過這件事卻讓雙方的矛盾繼續加深,爲下一次爆發的第二次反共"gao chao"埋下了伏筆。

這次反共"gao chao"以國民黨失敗告終,在華北地區不禁損失了數萬軍隊,而且也被八路軍徹底趕出了河北地區,連之前所控制的城鎮也被八路軍佔領。在華北這裡可謂一敗塗地,不僅損兵折將,連最初的目的也沒達到。

當然八路軍也並不是完全佔到了便宜。華北地區由於八路軍實力雄厚,所以能最終取勝,但是在後方卻是有不少損失。

先是南漳、保康、房縣等鄂西北的根據地幾座縣城被佔領,後面四川方面也丟失了幾座縣城,因爲這些地方八路軍的守軍並不多,根本擋不住人數衆多、裝備精良的中央軍部隊的進攻。

只有十堰,因爲那裡的那個團率領附近的數千民兵和大量的百姓拼死防守,擋住了中央軍一個師的進攻,堅持到最後雙方都停火。

。。。。。。

若不是一件事情的發生,或許國共第一次大規模衝突還會越演越烈。但是這件事的發生,讓國共雙方都暫時放下了彼此的不快,轉而應變突然發生的這件事。

其實也不算突然,因爲國共雙方早就料到過這個情況會出現,但是沒想到會這麼快!

1940年1月1日,中國陽曆新年的第一天,汪精衛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在南京成立了新的‘南京國民政府’。並舉行了所謂的還都儀式,發表《和平建國十大綱領》。

與此同時,日本宣佈‘華北臨時政府’改爲‘華北政務委員會’,並撤銷‘中華民國維新政府’!

消息傳出,舉國震驚!

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161章 西征(四)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95章 入川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40章 在襄陽(三)第233章 天津(八)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48章 平叛(三)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434章 交易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39章 在襄陽(二)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47章 平叛(二)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49章 平叛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231章 天津(六)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95章 入川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84章 新年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68章 交易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34章 衝突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368章 交易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14章 升職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99章 漢中攻略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
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161章 西征(四)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95章 入川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40章 在襄陽(三)第233章 天津(八)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48章 平叛(三)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434章 交易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39章 在襄陽(二)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47章 平叛(二)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49章 平叛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231章 天津(六)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95章 入川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84章 新年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68章 交易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34章 衝突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368章 交易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14章 升職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99章 漢中攻略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