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自負

第39章 自負

“劉使君無王霸之才,亦非撥亂之主,此漢室之不幸,而荊州之大幸也。”

聽完劉景針對劉表的長篇大論,諸葛亮心中唯有歎服,二位諸葛女郎更是眼眸放光,一臉崇拜。

諸葛玄同樣驚訝不已,劉景表現得哪像個十七歲的少年,縱使留侯張良、太傅鄧禹在他這個年紀,也很難有這樣的見識!

難道世間真的有天授之才嗎?不然劉景將作何解釋呢?

唯一讓諸葛玄感到有些不妥的是,劉景在談及劉表時,言語過於狷介狂放,缺少謙恭之心。

要知道劉表可是荊州之主,劉景日後若想有所作爲,勢必要前往襄陽,即便如此,他依然言語無忌,由此可知其爲人極是自負,這可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可能因此罹禍。

不過這些話他來說就顯得交淺言深了,頗有倚老賣老之嫌,還是讓侄兒諸葛亮私下找機會勸誡一番。只是以他觀之,劉景爲人外謙而內傲,恐怕不是能夠輕易聽取他人意見的人。

劉景不知諸葛玄心中所想,若是知道,想必會一笑置之,這種事情沒法解釋,難道他能說自己這不是自負,而是站在穿越者的角度,做出的客觀而又理智的評價嗎。

當然了,作爲擁有先知能力的穿越者,面對古人,心理上難免會有些優越感,這很正常。

劉景道:“不知諸葛先生是否聽說,朱皓朱文明死了。”

諸葛玄就是被朱皓趕出的豫章,前者作爲失敗者,最終活了下來,朱皓身爲勝利者,反而丟了性命,不得不說造化弄人。

諸葛玄輕輕頷首,神色異常平靜:“昨日就已經聽說了,想不到他竟然會死在‘自己人’的手裡。”

殺死朱皓的是徐州佛教首領笮融,他當初依靠同鄉徐州牧陶謙,成爲下邳國相,在曹操入侵徐州之際,絲毫不做抵抗,率衆棄土而逃。在返回老家揚州的路上,其先後殺死廣陵太守趙昱、彭城國相薛禮,豫章太守朱皓是第三名受害者。

笮融回到家鄉揚州投奔揚州牧劉繇,被後者派往豫章協助朱皓,當時諸葛玄已經敗走,笮融貪圖豫章大郡,再度故技重施,設下鴻門宴,詐殺朱皓。

得知對手朱皓身亡的消息,諸葛玄內心再無半點恨意,反倒生出幾分憐憫,最近他才聽聞其父朱儁今年二月份時在長安憂憤發病而死,江南消息閉塞,也不知朱皓臨死之前是否接到自己父親去世的噩耗。

父子同年俱亡,悲夫!

諸葛亮內心非常厭惡笮融,語氣充滿憤怒地道:“像笮融這樣背信棄義、恩將仇報的無恥小人,竟然能夠在世間橫行無忌,爲所欲爲,這到底是怎樣一個險惡的世道!”

如果諸葛亮知道笮融在後世還建有紀念場所,恐怕會氣到吐血吧。

笮融爲人卑劣兇殘,雙手沾滿血腥,稱得上是十惡不赦之徒,然而他在佛教歷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隨着佛教興旺發達,笮融這種人居然也有建閣立像的一天,真是莫大的諷刺。

劉景出言勸道:“孔明不必和這樣的小人置氣,笮融貪婪成性,見利忘義,乃鼠目寸光之徒,他殺死廣陵太守趙昱、彭城相薛禮,之所以能夠安然無恙,皆因陶謙自顧不暇。而今擅殺朱皓,定會激怒劉繇,此人自絕於天下,已是時日無多了。”

WWW● TTkan● ¢ O 諸葛玄亦道:“劉繇素來看中名節,愛惜羽毛,他作爲揚州之主,若是不能爲朱皓報仇,其餘諸郡勢必寒心,離他遠去,屆時揚州雖大,亦無立足之地。”

諸葛亮自然也看得出來,自古及今,像這種人從來就沒有好下場,笮融的結局早就已經註定了。同理還有曹操。

可能是之前話題過於嚴肅,使得氣氛稍顯凝重,之後三人有意改聊文學、書法,令氣氛慢慢鬆緩下來。

直到這時,兩位諸葛女郎才終於有了開口說話的機會,加入到三人的討論中。

作爲齊魯士族家庭的女兒,兩位諸葛女郎的文化水平很高,一點不弱於嫂子賴慈。

幸好他早早就表示“喜歡讀書,而不拘守章句”,提前打了預防針,又將話題引向自己所擅長的書法上面,這纔沒露怯。

諸葛玄畢竟是有病在身,才坐了半個多時辰,就感到精神不濟,眼見劉景與二位侄女相談甚歡,心中一動,出言問道:“不知仲達可曾婚配?”

劉景聞言不由一楞,下意識轉頭看向身邊的諸葛亮,見他也是一臉錯愕。

心思電轉間,劉景開口說道:“在下已有一位從小由父輩指腹的未婚妻,乃南陽鄧氏女郎,如果不出意外,明後年就會成婚。”

“原來如此。”諸葛玄心裡暗歎,劉景竟然有一位“鳳族”出身的未婚妻,只好熄了念頭。

南陽鄧氏堪稱天下數一數二的高門,曾出過兩位皇后,但卻不能將其單純視爲貴戚之家,從太傅鄧禹開始,南陽鄧氏一百多年來始終堅持經學傳家,這也是他們幾經衰落,還能復興的重要原因。

南陽鄧氏屢出“鳳凰”,劉景未婚妻想必也是極爲出衆。

兩位諸葛女郎城府不深,俏麗的臉上盡顯失望之色。

倒是諸葛亮僅僅是略感遺憾,很快就放下了。

未免雙方尷尬,劉景藉機向諸葛玄提出告辭。

諸葛亮亦隨之而出,來到一樓廳堂,向劉景鄭重道歉道:“仲達居然有未婚之妻,在下如果早些知道,就不會出現今日這樣令人尷尬的局面了。”

劉景微笑道:“這不能怪你,指腹婚本就世間罕見,在下又從未和你說起過。——孔明,你的兩位姐姐皆姿貌出衆,才學亦不讓男子,是世間難得的佳婦,未來一定可以找到如意郎君。”

“希望如仲達所言。”諸葛亮終於露出了笑容。

劉景看了一眼置於堂中的漏刻,今日他做東,肯定要早點到場,對諸葛亮道:“時間不早了,我們這就出發吧。”

“好。”

兩人並肩出了都亭大門,向西而行,經由南門進入西市,一路跟隨擁擠的人羣前進,直抵酒肆門前。

漢代此時尚未發展出文字招牌,酒肆在門口掛了一個飾有羊頭的羊形酒樽作爲標誌,酒樽代表的意思就算三歲小童都知道,至於爲何是羊的形象,蓋因漢代羊通祥,有寓意吉祥之意。

酒肆門前的人很多,有僅着簡陋褐衣的平民、也有身穿奢華長襦的商賈、更有身披繪紋錦袍的士人,他們交錯而立,畫面出奇的和諧,這一刻,他們身份上皆爲酒徒,而沒有高下之別。

(本章完)

第357章 鄧芝第86章 醉鄉居第440章 匕見第432章 獻計 (2)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406章 打擊第409章 詐降第462章 郊迎第20章 南陽來客第64章 擒獲第499章 縊殺第363章 攬才第284章 澤國第532章 用意第474章 柤中第286章 軍令第3章 後母第475章 妹夫第52章 歸家第112章 擔憂第378章 策反第136章 婚宴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231章 勸降第7章 劍術書法第356章 請婚第106章 調離第18章 劉蟠第339章 出戰第265章 再勝第320章 來投第402章 噩夢第389章 戰死第514章 後事第508章 南昌第334章 洗兵第31章 蔡升第138章 徵辟第235章 軍市第40章 悲歌第210章第493章 猝遇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06章 打擊第315章 甘寧第318章 放歸第293章 奇策第172章 出兵第106章 調離第217章 牀弩第8章 腫足第70章 攤牌第428章 突圍第244章 生子第290章 可惜第246章 名字第296章 捷報第181章 棄嬰第208章 斬殺第31章 蔡升第502章 選將第356章 請婚第309章 終抵第536章 邀請第115章 納彩第369章 出使第381章 江陵第211章 計劃第365章 劉備第90章 朝會第263章 水戰(下)第303章 復仇第131章 嫁妝第290章 可惜第162章 免役第393章 破城第520章 厚禮第50章 寶珠第468章 射策(下)第421章 三英第419章 猛將第367章 跛馬第530章 仁義第43章 荊蠻第86章 醉鄉居第112章 擔憂第189章 噩耗第515章 不忠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46章 馬周第343章 斬將第221章 矢石第90章 朝會第230章 敗走第476章 冬至第212章 寫信第279章 連雨第30章 陶觀第191章 計議第405章 防疫
第357章 鄧芝第86章 醉鄉居第440章 匕見第432章 獻計 (2)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406章 打擊第409章 詐降第462章 郊迎第20章 南陽來客第64章 擒獲第499章 縊殺第363章 攬才第284章 澤國第532章 用意第474章 柤中第286章 軍令第3章 後母第475章 妹夫第52章 歸家第112章 擔憂第378章 策反第136章 婚宴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231章 勸降第7章 劍術書法第356章 請婚第106章 調離第18章 劉蟠第339章 出戰第265章 再勝第320章 來投第402章 噩夢第389章 戰死第514章 後事第508章 南昌第334章 洗兵第31章 蔡升第138章 徵辟第235章 軍市第40章 悲歌第210章第493章 猝遇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06章 打擊第315章 甘寧第318章 放歸第293章 奇策第172章 出兵第106章 調離第217章 牀弩第8章 腫足第70章 攤牌第428章 突圍第244章 生子第290章 可惜第246章 名字第296章 捷報第181章 棄嬰第208章 斬殺第31章 蔡升第502章 選將第356章 請婚第309章 終抵第536章 邀請第115章 納彩第369章 出使第381章 江陵第211章 計劃第365章 劉備第90章 朝會第263章 水戰(下)第303章 復仇第131章 嫁妝第290章 可惜第162章 免役第393章 破城第520章 厚禮第50章 寶珠第468章 射策(下)第421章 三英第419章 猛將第367章 跛馬第530章 仁義第43章 荊蠻第86章 醉鄉居第112章 擔憂第189章 噩耗第515章 不忠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46章 馬周第343章 斬將第221章 矢石第90章 朝會第230章 敗走第476章 冬至第212章 寫信第279章 連雨第30章 陶觀第191章 計議第405章 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