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請婚

第356章 請婚

春耕之禮結束後,劉景又馬不停蹄開始視察民田、軍屯、乃至單日磾荊蠻居地,之後車駕沿瀏水一路向東,跋涉竟日,於次日中午抵達瀏陽縣境。

瀏陽和巴丘一樣,都是劉景去年新置之縣,瀏陽的第一任縣長,正是劉景異母弟劉和。

“瀏陽長劉和,拜見將軍……”劉和聞訊親率瀏陽吏民迎於縣界。其今年已經十七歲,身高長到七尺二寸,與成人無異。

看着高冠褒衣,腰纏黃綬,面容與自己有三四分相似,雖略顯稚嫩,卻頗有威儀的弟弟,劉景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

當年他穿越而來便是十七歲,那時劉和還只是一個頭梳總角,懷藏雞蛋的童子,一轉眼,他已長大成人,擔任百里之宰。

瀏水兩岸,田壑縱橫,矮丘撲地,花木蔥蘢,綠意盎然,劉景挽着劉和的手,說道:“‘爲政之道,莫尚乎安民。’這裡水田平衍,人煙稠密,百姓勤於莊稼,安居樂業,由此不難看出,阿弟治理瀏陽,頗爲得法。”

劉和一臉謙虛地道:“這都是功曹劉域、廷掾張悝的功勞。”功曹、廷掾乃縣寺大吏,能夠擔任這兩個職位的人自非凡庸,劉、張二姓皆爲瀏陽大族,其中劉姓更是龍丘劉氏的分支。

站在劉和身後的劉域、張悝聽得心中一喜,面上卻不露聲色,皆道:“下吏愧不敢當。明廷有將軍之風、子奇之才,上任以來,撫卹下民,尋訪故老,簡拔良吏,專以德化爲理,不任刑法,百姓戴恩,流移歸懷,我等不過依命行事,豈敢居功?”

劉景含笑道:“子義知道自己所短,懂得任用賢才,可謂深明爲政之要。而劉功曹、張廷掾輔佐子義,治縣理民,上下同心,方纔有此氣象。這不就是《易傳》上說的‘公能其事,序賢進士,後必有喜’嗎……”

劉景引用《易傳》之言,襃贊三人,三人心中無不欣喜。

隨後劉景挽着劉和的手,漫步於瀏水北岸,將軍府屬吏及瀏陽縣吏,皆綴於二人身後數步。

劉景一邊欣賞着四周美景,一邊與劉和閒聊道:“子義,母親大人身體近來還好嗎?”

劉和如今已經自立,出爲一縣之長,繼母張氏自然也就搬來瀏陽官舍,和兒子同住。

劉和點頭道:“阿母身體安好,只是近來常爲我的婚事憂心。”

“子義今年十七歲,確實也到了結婚的年齡,”劉景笑着問道:“不知子義可有心儀之人?”

“沒有。”劉和緩緩搖頭道。“其實我想再等個一兩年再結婚,奈何阿母催促甚急。”

劉景笑道:“既然子義心中另有打算,這事就交給我吧,一會拜見母親大人,我會勸勸她。”隨着劉景的身份地位越來越高,原本性格嚴刻的繼母張氏,已然化身慈母,對他百依百順。

劉和聞言鬆了一口氣,“兄長出面說項,阿母必定會聽。”

劉景又道:“至於你的婚事……我記得桓(階)長史有一幼妹,年十三四,心性溫柔,姿色端麗,頗知文學,目前尚未許以人家,不知子義有意否?”

劉和道:“弟亦久聞桓長史幼妹桓湘,品貌俱佳,實爲良配,若能得其爲婦,於願足矣。”

劉景頷首道:“我回去後,便向桓長史請求定下婚約。”

劉和道:“有勞兄長費心了。”

“你我兄弟,何須言外。”劉景隨後又問起妹妹劉饒,漢代女子十四五歲便已可婚配,而劉饒僅比劉和小一歲,今年已經十六,之前考慮到妹妹心性未定,劉景才一直沒有將她嫁人。但這件事也不宜久拖,再耽擱下去,妹妹就成老姑娘了。

劉景、劉和兄弟久別重逢,話匣子一經打開就停不下來,一路說說笑笑,徒步至瀏陽城下。

瀏陽縣城原爲瀏陽鄉邑,規模有限,週迴不過三四里,護城河十分窄淺,城牆也頗爲低矮。劉和來到瀏陽後,一心撲在民生上,暫時顧不上擴建城池。

劉景對此倒很是滿意,如果劉和一上任,就劇務於民,奪人良時,他反而要失望了。

劉景入縣寺官舍,拜見繼母張氏,當日夜,劉景宿於舍中,與劉和同塌抵足,兄弟聊至後夜才歇。翌日,劉景簡單視察了一下瀏陽鄉里,便啓程返回臨湘。

…………

二月春耕,三月種稻,至四月中旬,長沙及零陵、桂陽,種稻基本結束。因爲種稻時節,以三月爲上,四月爲下,一旦拖到四月下旬,便會影響收成。

自正月以來,劉景大半精力都投入到農事之中,長沙、零陵、桂陽,四處巡視,勸民農桑,直到此時,才徹底放下心來。

四月末,劉宗率兵船歸來,劉景親率文武迎於北津渡口。

見劉宗滿面風霜的從船上下來,劉景上前牢牢抓住其手,動容地道:“從兄,辛苦了……”

劉宗嘆道:“昔日我讀《漢記》時,常羨慕馬伏波南靜駱越、西屠燒種,建立功業,名標青史。今率軍親越五嶺、入交州,方知其功業之大不易!”

劉景重重點頭,深以爲然。

劉宗十一月初奉其之命南下追擊張津,攻打鬱林郡,而今歸來已是四月末,前後費時五個多月,一百六十餘日。

期間雖未經歷什麼苦戰,但士卒染疫而死者,卻高達百餘人,染病者數百人。這還是劉宗嚴格按照劉景擬定的制度,每止營必修圊溷、撒石灰、飲開水……如果沒有這些措施,死者再翻一倍,都未必打得住。

奪取一個與零陵郡相鄰的鬱林郡,尚且如此艱難,而攻打交趾郡的難度,十倍於鬱林郡。

這也是劉景對交州缺少興趣的原因,哪怕日後擊敗劉表,全據荊州,他也絕不會對交州大舉用兵。

歷史上孫權挾赤壁大破曹操之威名,兼步騭施展詭計誘殺吳巨,也才勉強佔有半個交州。終士燮之世,孫權都未染指交趾。

以史爲鑑,劉景自然知道怎麼做最符合自身的利益。

(本章完)

第19章 桓階第356章 請婚第459章 焚橋第162章 免役第236章 看清第434章 伏擊第363章 攬才第179章 到來第543章 刺孫第294章 輕鬆第286章 軍令第174章 滅族第34章 志向第161章 良法第26章 市樓第535章 人望第542章 出兵第258章第209章 攻城第33章 示衆第225章 勇悍第452章 自白第534章 歸心第481章 團圓第459章 焚橋第289章 倒戈第518章 海昏第175章 授田第167章 收穫第125章 新野第420章 評價第340章 部督第151章 全殲第254章 突圍第120章 茂才第435章 裴司第209章 攻城第447章 高義第100章 大船第282章 建言第180章 回鄉第292章 救治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110章 主簿第402章 噩夢第50章 寶珠第35章 馬周第229章 鳴金第116章 再見第102章 劉修第472章 失策第175章 授田第97章 目的第75章 百石第159章 退讓第195章 韓廣第387章 夏口第16章 決定第276章 張津第177章 施恩第467章 射策(中)第180章 回鄉第152章 改名第165章 猛將第379章 屈服第445章 薦才第206章 逃亡第297章 除孝第174章 滅族第65章 後續第270章 醫所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65章 後續第483章 定議第317章 祭祖第425章 中箭第514章 後事第389章 戰死第284章 澤國第225章 勇悍第461章 守節第356章 請婚第316章 禁酒第299章 兵臨第454章 委蛇第208章 斬殺第136章 婚宴第389章 戰死第98章 高利貸第495章 鐵樓第256章 說客第407章 烽火第70章 攤牌第383章 李嚴第264章 突襲第245章 巡視第122章 贈文第154章 縣舍第249章 聞訊第116章 再見
第19章 桓階第356章 請婚第459章 焚橋第162章 免役第236章 看清第434章 伏擊第363章 攬才第179章 到來第543章 刺孫第294章 輕鬆第286章 軍令第174章 滅族第34章 志向第161章 良法第26章 市樓第535章 人望第542章 出兵第258章第209章 攻城第33章 示衆第225章 勇悍第452章 自白第534章 歸心第481章 團圓第459章 焚橋第289章 倒戈第518章 海昏第175章 授田第167章 收穫第125章 新野第420章 評價第340章 部督第151章 全殲第254章 突圍第120章 茂才第435章 裴司第209章 攻城第447章 高義第100章 大船第282章 建言第180章 回鄉第292章 救治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110章 主簿第402章 噩夢第50章 寶珠第35章 馬周第229章 鳴金第116章 再見第102章 劉修第472章 失策第175章 授田第97章 目的第75章 百石第159章 退讓第195章 韓廣第387章 夏口第16章 決定第276章 張津第177章 施恩第467章 射策(中)第180章 回鄉第152章 改名第165章 猛將第379章 屈服第445章 薦才第206章 逃亡第297章 除孝第174章 滅族第65章 後續第270章 醫所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65章 後續第483章 定議第317章 祭祖第425章 中箭第514章 後事第389章 戰死第284章 澤國第225章 勇悍第461章 守節第356章 請婚第316章 禁酒第299章 兵臨第454章 委蛇第208章 斬殺第136章 婚宴第389章 戰死第98章 高利貸第495章 鐵樓第256章 說客第407章 烽火第70章 攤牌第383章 李嚴第264章 突襲第245章 巡視第122章 贈文第154章 縣舍第249章 聞訊第116章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