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定計

第214章 定計

次日一早,劉景沒有驚動外界,悄然乘船北上,考察地形。

由於大戰在即,諸將都忙着整肅部伍,修繕兵甲,因此只有劉宗、劉修二人隨其同往。

兩人不僅是劉景的族兄弟,亦是劉景任命的此戰步軍、水軍統帥,勢必要提前摸清楚環境。

劉景選擇的地點,在酃縣北方約八九十里處,乘船順流而進,一天便可以抵達。

此地已出酃縣縣界,而距離衡山鄉尚有四五十里路,用八個字概括就是“荒郊野嶺、渺無人煙。”

船隊抵達時已是傍晚時分,不巧又趕上下雨,劉景只得暫時按下心思,夜宿船上,第二日雨仍下個不停,直到中午才止歇。

劉景站在甲板上,望着天空鉛灰色的黏重雲層,眉頭不禁高高皺起,長沙潮溼多雨的天氣,令他大爲頭疼,只希望開戰那天能有一個好天氣,不然肯定會對己方的作戰造成不小的影響。

劉景翻身跨上通體鮮紅,如同火焰一般的赤冀背上,自從他成爲酃縣縣長後,爲了保持威嚴,一般出行都是乘坐安車。

不過他也沒忘記磨練騎術,畢竟這可是亂世安身立命之本,平日時常變裝,騎馬出行。

等到酃縣設立營兵,劉景每次巡視軍營,必棄車乘馬。

是以三年多來,他的騎術一直都在進步之中,按劉景自己的估計,他的騎術雖不如精於騎射的劉宗,但在素來缺馬的荊南地區,勉強也算是出類拔萃了。

劉景輕輕一踢馬腹,在劉宗、劉修,以及十數甲騎的拱衛下,開始考察湘水兩岸地勢。

接下來兩天裡,劉景和劉宗、劉修乘馬跑遍方圓數十里,最後三人共同定下了伏擊位置。

這裡相比於劉景之前選定的位置,稍稍偏北一些,湘水之北岸,有一座翠峰山嶺,高可近百丈,地勢險要,而湘水之南岸,則是一片丘陵地帶,密林深箐。

兩個地方都非常適合設伏兵,劉景、劉宗、劉修三人一來到此處,便決定將戰場設在這裡。

除此之外,這段短短的十數裡湘水,四度曲折,荊州水軍途經此處,立刻就會四分五裂。

而在伏擊地點以北十數裡外,有一條湘水的支流淶水,劉宗建議劉景在淶水藏匿幾十艘輕舸,上面載以薪草膏油,等到荊州水軍落入埋伏,伺機令輕舸施展火攻,突襲其後軍,引發混亂。

劉景認爲劉宗的這個計策不錯,他的原定計劃是滅其前軍,破其中軍,而後軍則寄希望於靠複雜的地形阻礙其援手,但這個想法未免有些過於一廂情願。若是採用劉宗的計策,其後軍至少短時間內無暇支援前軍、中軍,令他們能夠更加從容應敵。

前提是,別下大雨,一下大雨,自然是萬事皆休。

定下伏擊地點後,劉景便不再久留,當即乘船返回酃縣。

…………

衡山,單家寨。

新的單家寨是在舊址重新建造而成,可能和單日磾深受漢家文化影響有關,其寨中新制建築,屋宇連棟,排列井然,錯落有致,頗有漢家城郭里巷之風。

寨中深處,一座沿山而建,重堂高閣的建築中,單日磾頭戴獺皮帽,耳帶大金環,身着纊袍衣裳,卻不再是荊蠻傳統的五色,而是更符合漢人審美的青色。

單日磾盤腿坐在一張坐榻上,看着劉景的親筆書信。

堂中席間安坐者,不下二十人,卻個個緘默,鴉雀無聲,單日磾之威嚴,由此可見一斑。

單日磾也的確是衡山荊蠻中的傳奇人物,他少年時代就有射虎之能,而爲人們所津津樂道。

後來其家山寨遭到周邊六座蠻寨圍攻,而慘遭覆沒,他帶着幼弟及十數名族人殺出重圍。

半年後,就在人們漸漸忘記他的時候,他卻率領上千勇士殺回衡山,連滅六寨,昔日之敵,無一漏網,全部被他斬殺。那時,他才只有二十歲。而今更是一躍成爲周邊最強大的勢力。

即便是衡山之中年紀最大的老荊蠻們,記憶中也找不出一個能夠與單日磾比肩的年輕人。

“劉君真是料事如神啊……!”單日磾讀罷信箋,不禁感慨道。當初劉景便對他說,荊南的平靜局面維持不了多久,不出一兩年,荊南必會爆發大戰。要單日磾完成復仇後,儘快整合衡山周邊蠻寨,等待他的召喚。

一切皆如其言。

“來了、來了……終於來了!”單日磾沉寂已久的心,不由變得興奮起來,他從小讀漢家書籍,眼界不同於荊蠻,又見過外面精彩的世界,如今身處衡山,就像自困於一座囚籠之中。

哪怕他現在已經站在了衡山荊蠻中的最頂層,在他看來,那也不過是一隻大些的井底之蛙。

他要脫出牢籠,他要縱橫漢土,他要建立功勳,他要,做一個漢人……就像金日磾一樣。單日磾雙目中閃爍着精光。

單欽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見到過阿兄這副興奮激動的神情了,他只能從兒時記憶中才能找出一兩例。當下忍不住問道:“阿兄,劉君信上和你說了什麼?”

單日磾擡起頭,看着皮膚黝黑,身材精瘦,面有兇色的弟弟,回道:“有賊人慾襲劉君,劉君來信邀我出山,聯手殺敵。”

單欽問道:“是荊州軍嗎?”別看他們居住在衡山深處,消息卻並不閉塞,尤其單日磾十分關注長沙的局勢。據說荊州軍有十萬之衆,這個數字太嚇人了,整個衡山的荊蠻都湊不滿十萬人。

“是。”單日磾頷首道:“若非這樣強大的對手,劉君自己便足以應對,豈會來信召我?”

單欽無法將自己心裡的擔憂說出口,因爲他非常清楚,沒有劉景,就沒有他們兄弟的今日。

單欽畢竟才十六歲,城府一般,單日磾一眼就看穿了弟弟的內心,笑着說道:“阿弟何須爲此憂慮,難道你還不知劉君之能嗎?這個世間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沒人能勝過他。”

(本章完)

第48章 取字第279章 連雨第458章 斬羽第275章 交趾第209章 攻城第354章 屯田第521章 傾出第22章 交談第20章 南陽來客第383章 李嚴第539章 所求第87章 請醫第42章 點評第345章 騎兵第495章 鐵樓第513章 斬當第383章 李嚴第48章 取字第255章 後續第130章 親迎第111章 歸來第162章 免役第51章 區雄第335章 十哲第157章 仁和第226章 死第496章 鐵壁第59章 嚴肅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288章 義士第179章 到來第97章 目的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510章 計成第273章 攻城(上)第179章 到來第75章 百石第430章 落幕第435章 裴司第161章 良法第538章 董和第175章 授田第186章 八月第400章 大雨第73章 送別第219章 開戰第280章 投靠第545章 對策第429章 逆轉第193章 耒陽第445章 薦才第100章 大船第169章 奔襲第169章 奔襲第233章 圊溷第341章 衝鋒第189章 噩耗第136章 婚宴第66章 徙邊第271章 火攻第306章 遣使第221章 矢石第261章第236章 看清第29章 承諾第370章 同州第90章 朝會第253章 戰死第210章第336章 區景第133章 鄧芝第273章 攻城(上)第384章 招攬第129章 雙戟第411章 不義第404章 赴死第207章 合兵第390章 責備第300章 召集第225章 勇悍第149章 要求第515章 不忠第104章 軍法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357章 鄧芝第350章 歸來第434章 伏擊第14章 市井第215章 南下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501章 彭虎第132章 同席第304章 北上第403章 破城第419章 猛將第294章 輕鬆第326章 相遇第237章 監九縣第504章 進兵
第48章 取字第279章 連雨第458章 斬羽第275章 交趾第209章 攻城第354章 屯田第521章 傾出第22章 交談第20章 南陽來客第383章 李嚴第539章 所求第87章 請醫第42章 點評第345章 騎兵第495章 鐵樓第513章 斬當第383章 李嚴第48章 取字第255章 後續第130章 親迎第111章 歸來第162章 免役第51章 區雄第335章 十哲第157章 仁和第226章 死第496章 鐵壁第59章 嚴肅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288章 義士第179章 到來第97章 目的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510章 計成第273章 攻城(上)第179章 到來第75章 百石第430章 落幕第435章 裴司第161章 良法第538章 董和第175章 授田第186章 八月第400章 大雨第73章 送別第219章 開戰第280章 投靠第545章 對策第429章 逆轉第193章 耒陽第445章 薦才第100章 大船第169章 奔襲第169章 奔襲第233章 圊溷第341章 衝鋒第189章 噩耗第136章 婚宴第66章 徙邊第271章 火攻第306章 遣使第221章 矢石第261章第236章 看清第29章 承諾第370章 同州第90章 朝會第253章 戰死第210章第336章 區景第133章 鄧芝第273章 攻城(上)第384章 招攬第129章 雙戟第411章 不義第404章 赴死第207章 合兵第390章 責備第300章 召集第225章 勇悍第149章 要求第515章 不忠第104章 軍法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357章 鄧芝第350章 歸來第434章 伏擊第14章 市井第215章 南下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501章 彭虎第132章 同席第304章 北上第403章 破城第419章 猛將第294章 輕鬆第326章 相遇第237章 監九縣第504章 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