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於徵

第139章 於徵

坐在主位上的張羨原本神情有些嚴肅,直到劉景毫不猶豫拒絕了荊州牧劉表的招攬,才暗鬆了一口氣,忍不住對州吏笑道:“仲達乃是我長沙士之冠冕,僕亦委以心腹之任,劉使君縱有愛才之心,卻也只能徒勞無功。”

州吏倒是顯得十分平靜,不應刺史部辟命的人多了,比如零陵郡的劉巴劉子初,刺史部數次徵辟皆不就。劉景如今名望比劉巴還要大,拒絕幾次都屬正常。

州吏對劉景抱拳道:“既然足下不應刺史部辟命,那在下就告辭了。”言訖,又向堂上的張羨一揖作別,繼而退出室中。

張羨目視州吏離去,心中大感不悅,此人對他雖無失禮之處,卻也缺乏敬畏之心。

他堂堂長沙太守,居然被一個小小州吏所“輕視”,這絕對與劉表脫不了干係。由於他割據荊南,與劉表分庭抗禮,被其視爲眼中釘、肉中刺,素不禮敬。下面的人不過是“投其所好”。

與劉表的矛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而且未來兩人的關係還將不斷惡化下去,直至……戰爭。

其實張羨並不想走到這最後一步,他不是一個有太大野心的人,他只想繼續維持如今的權勢,可惜劉表註定不會如他的願。

張羨按下思緒,對劉景道:“仲達,你才器不凡,被治中鄧羲贊爲‘王佐之才’,又被五經從事宋忠譽爲‘國器’,劉荊州對你青睞有加,僕半點也不覺意外,只是沒想到,面對劉荊州的招攬,你竟想也不想斷然回絕。”

“看來他在襄陽有耳目啊。”劉景心道。這也正常,劉表是他唯一的大敵,他自然要想盡辦法安插耳目,以便監視對方。

“府君對下吏信任有加,委以心腹之職,下吏上任不久,便因私事告假數月,如今歸來,尚未回報府君萬一,怎忍就此離去?”劉景看似是在向張羨表忠心,其實卻並未把話說死。

“仲達不負僕,僕亦不負仲達,待過幾載,僕必舉仲達爲孝廉,授以一縣之地。”張羨顯然也聽出了劉景話中之意,再次祭出百試不爽的絕招——畫大餅。

劉景“知趣”的拜謝道:“下吏日後必將竭盡全力,勇於任事,以報答府君的盛情大恩。”

“勉之、勉之……”張羨欣慰地笑道。

不久,劉景便徐徐而退,回到主簿室,因爲州刺史部徵辟屬於他預料之中的事,所以並未受到干擾,心無旁騖的處理起公文。而他的“一言一行”,自然也通過他人之口傳入張羨的耳中,由是更加安心。

十餘日悠悠而過,時間悄然進入十二月,建安元年僅剩下最後一個月。

事情正如劉景所料,十二月初,襄陽再次來人,此番是代表鎮南將軍府而來,闢劉景爲從事中郎。這個從事可和之前的州刺史部從事全然不同,州刺史部從事只是百石小吏,而鎮南將軍府的從事中郎則是比六百石官。

這回劉景故意表現得有所猶豫,遲疑了好半天才出言拒絕,令張羨險些驚出一身冷汗。

從吏入官途,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面對劉表拋來的比六百石官位,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拒絕,在張羨看來,劉景猶豫乃是人之常情,最終拒絕才最是不易。

正因爲知道劉景的拒絕是多麼難能可貴,張羨覺得無論如何也不能寒了他的心,不再像之前那樣畫一個虛無縹緲的大餅,而是明確告訴劉景,後年,也就是他滿弱冠之時,便立刻舉他爲孝廉,割百里之地付之。

二十歲舉孝廉爲縣長,這已經是本朝最快的速度了,以袁紹家世之盛隆,也不過如此而已。

當然,這裡指的是亂世之前,亂世禮法制度早已崩壞,張懌十八舉孝廉爲臨湘令,孫權十五舉孝廉爲陽羨長,莫不如此。

對此,劉景心中毫無波瀾,劉表此番直接授以官職,頗令他感到意外,他本對張羨有些期待,如果能就此舉他爲孝廉,可以獲得最圓滿的結果,在不得罪劉表的基礎上達成目的,然而張羨卻無此意,令他的期待落空。

既然張羨不願爲他破例,那就只能繼續按照計劃進行了。

“十一月、十二月,最後一把火,當在明年正月……劉表應該不會選擇正旦朝賀之時吧?那樣做的話幾乎和直接翻臉沒兩樣。”劉景心裡默默想道。

時間繼續緩慢而堅定的前行,隨着正旦逐漸臨近,劉景忙得不可開交,可內心卻一片清寧。因爲他心裡清楚,他在主簿這個位置上,已經開始進入倒計時。

這日,左賊曹掾成績前來主簿室見他,說手下在郡府門外抓到一個“形跡可疑”的人,對方被捕時聲稱是劉仲達之友,特意趕來投奔他,成績聽說後不敢怠慢,直接跑到劉景這裡求證。

劉景不用細問也知道,此人定是昔日襄陽時的玩伴於徵。

他數月前與襄陽蔡氏子弟發生衝突,在刺傷對方後亡命南奔,劉景當時猜測他十有八九會來長沙投奔自己,只是左等右等,始終不見他的人影,還以爲他出了什麼意外或投奔他人去了。

得到劉景的確認,成績很快就遣人將於徵帶來。

於徵年約二十,身高近八尺,軀體雄偉如山,面鼻隆異,氣勢驚人,這副模樣一看就是豪傑遊俠之流,加上操着北方口音,又在郡府門前遊逛,被賊曹吏視作形跡可疑之輩毫不奇怪。

劉景繞過書案,來到於徵面前,大笑道:“子祥,你讓我等得好苦,爲何來得如此之遲?”

“此事一言難盡。”於徵嘆道:“仲達,你像是換了一個人,我都快不敢和你相認了。”

劉景含笑道:“無論如何變化,我依然是劉景劉仲達。”

於徵頷首道:“我聽聞你結婚了,恭喜你如願娶到鄧氏女郎,可惜我沒能參過你的婚禮。”

劉景道:“無妨,等我下職,便領你去我家見見我的妻子。”

“好。”

(本章完)

第144章 褚方第295章 召見第292章 救治第28章 暢談第30章 陶觀第490章 盡出第431章 獻計第319章 還禮第209章 攻城第442章 破局第159章 退讓第36章 劉瑍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246章 名字第332章 徐庶第61章 鞭笞第427章 身當第489章 太史慈第387章 夏口第442章 破局第354章 屯田第66章 徙邊第262章 水戰(上)第506章 桃李第442章 破局第354章 屯田第477章 要求第174章 滅族第18章 劉蟠第408章 試探第203章 魄力第38章 諸葛玄第312章 心意第495章 鐵樓第337章 同符第68章 俠客行第431章 獻計第111章 歸來第34章 志向第28章 暢談第384章 招攬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539章 所求第477章 要求第133章 鄧芝第115章 納彩第130章 親迎第529章 詔書第405章 防疫第72章 偷長第439章 文聘第27章 皓月第292章 救治第511章 開戰第515章 不忠第476章 冬至第134章 流淚第210章第527章 有君第154章 縣舍第483章 定議第499章 縊殺第404章 赴死第215章 南下第258章第277章 急報第454章 委蛇第268章 填塹第91章 壁畫第351章 班底第38章 諸葛玄第503章 餓虎第279章 連雨第61章 鞭笞第438章 勸降第8章 腫足第40章 悲歌第305章 內附第101章 招撫第168章 募兵第61章 鞭笞第455章 投降第477章 要求第486章 主力第493章 猝遇第113章 啓程第459章 焚橋第75章 百石第444章 東曹掾第475章 妹夫第438章 勸降第234章 耀功第88章 臘月第503章 餓虎第26章 市樓第63章 突襲第160章 搶權第394章 夜襲第208章 斬殺第244章 生子
第144章 褚方第295章 召見第292章 救治第28章 暢談第30章 陶觀第490章 盡出第431章 獻計第319章 還禮第209章 攻城第442章 破局第159章 退讓第36章 劉瑍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246章 名字第332章 徐庶第61章 鞭笞第427章 身當第489章 太史慈第387章 夏口第442章 破局第354章 屯田第66章 徙邊第262章 水戰(上)第506章 桃李第442章 破局第354章 屯田第477章 要求第174章 滅族第18章 劉蟠第408章 試探第203章 魄力第38章 諸葛玄第312章 心意第495章 鐵樓第337章 同符第68章 俠客行第431章 獻計第111章 歸來第34章 志向第28章 暢談第384章 招攬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539章 所求第477章 要求第133章 鄧芝第115章 納彩第130章 親迎第529章 詔書第405章 防疫第72章 偷長第439章 文聘第27章 皓月第292章 救治第511章 開戰第515章 不忠第476章 冬至第134章 流淚第210章第527章 有君第154章 縣舍第483章 定議第499章 縊殺第404章 赴死第215章 南下第258章第277章 急報第454章 委蛇第268章 填塹第91章 壁畫第351章 班底第38章 諸葛玄第503章 餓虎第279章 連雨第61章 鞭笞第438章 勸降第8章 腫足第40章 悲歌第305章 內附第101章 招撫第168章 募兵第61章 鞭笞第455章 投降第477章 要求第486章 主力第493章 猝遇第113章 啓程第459章 焚橋第75章 百石第444章 東曹掾第475章 妹夫第438章 勸降第234章 耀功第88章 臘月第503章 餓虎第26章 市樓第63章 突襲第160章 搶權第394章 夜襲第208章 斬殺第244章 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