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八陣

第105章 八陣

午後,幹了一天重活,正在營舍帳中休息的士卒聽到急鼓聲,立刻條件反射般跳起來,快速整理一番衣巾,操起武器便向外跑去。

劉景跟隨劉修、蔡升、馬周站上土木搭建的臺上,望着士卒源源不斷匯聚而來,很快便組成齊整的方陣。

這個方陣是由九個百人小方陣組成,前軍分爲左、中、右三個方陣、中軍和後軍同樣是左、中、右三個方陣,這便是漢軍步兵最常列的“八陣”。

至於爲什麼九個方陣稱爲“八陣”,則是因爲中軍中間那個方陣,乃是主帥身居之地,不算在內,後世稱爲“九宮八卦陣”,可能更爲形象一些。

仔細看小方陣,可以看出五人爲伍,兩伍並立,即橫隊爲十人,縱深十排,合計百人。小方陣的前方,單獨站立兩人,一者手持小旗、一者手持鞀鼓。鞀鼓類似於撥浪鼓,用以整肅行伍。(百人)屯長、(五十人)隊長則位居方陣之後壓陣。

雖然僅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可從兄劉修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士卒練得“有模有樣”,已是頗爲不凡。

劉景心中對劉修唯有“佩服”二字,他穿越一年來,並不是只讀經書、史籍,孫、吳兵法他也沒少看,不僅看了,爲了加深理解,還曾親手書寫,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依然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比劉修差遠了。

想要擺脫“紙上談兵”,唯一的辦法就是深入軍伍,可惜他恰恰做不到這一點,甚至都無法常來這裡,免得引起張羨的猜忌與警惕。

不過有劉修、蔡升、馬週三人供他驅使,他足可放心。

觀完士卒列陳,時候已經不早,劉景準備離開,劉修、蔡升、馬週三人一路將他送至軍營門外。

臨別之前,劉景拉着蔡升的手,說道:“宏超,想必用不了多久,絳衣、行藤、鞋履等衣裝便會送來。”

“太好了!”蔡升聞言喜出望外,說道:“士卒衣色雜亂,如同烏合之衆一般,若是統一換裝絳衣,士氣必將大振。”

劉修不由一陣感慨,長沙諸兵,並非都有統一着裝,在這方面,劉景真是捨得下本錢。

他至今都想不明白,劉景爲什麼要花費重金養這麼一支營兵,這不是替長沙太守張羨養兵嗎?於他本人有何益?

不過劉景乃是非常之人,自己看不透他的打算也正常。

劉景笑道:“宏超還有沒有別的什麼要求?只管說來。”

蔡升和馬周相視一眼,二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蔡升道:“劉君,你就算不說,我也要提,軍中不可一日無酒啊。”

漢代軍中並不禁酒,但士卒全都是窮苦之人,想要喝上一頓酒也是極爲不易,一般多發生於勞軍犒賞之時。當然,將領不在此列。

劉景看看蔡升,又看看馬周,面色漸漸嚴肅,說道:“酒,自然是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宏超、子謹,你們現在已是掌管數百千人的軍中將領,不比從前遊俠之時,飲酒須有節制,萬萬不能再貪杯。尤其是子謹,你平日嗜酒如命,常常大醉不醒,更需節制才行。”

馬周被劉景說得滿臉通紅,只見他拍着胸脯保證道:“劉君教訓的是,我亦知如今身上責任,日後必定少飲酒。”

劉景豈肯輕易相信馬周這個“酒鬼”做出的保證,扭頭對劉修道:“從兄,你要替我牢牢看緊他。”

劉修微笑稱好。

馬周頓時苦起臉,桀驁雜亂的眉毛擰成一團,引得幾人紛紛大笑。

最後,劉景重重拍了拍蔡升、馬周的肩膀,一時間千言萬語盡數化爲“努力”二字。

“必不負劉君之望。”蔡升、馬周齊齊抱拳道。

劉景點點頭,又和劉修道:“對於從兄,我非常放心,沒有什麼需要說的。”接着與三人道別,乘馬而去。劉亮騎上矮馬,緊隨其後。

劉景發現劉亮在馬上頻頻回頭,一副戀戀不捨的模樣,開口說道:“子明,你如今年紀還小,等過個幾年身體長大,我便讓你入軍中爲將。”

“還要等那麼久嗎?”劉亮面上不見一絲喜色,他今年才十五歲,要想完全長大成人,至少還需要三年時間。

劉景笑道:“幾年而已,你正好趁機多讀一些兵書。”

劉亮輕輕抿起嘴脣,如果說他以前還有些不愛讀書,那麼今日看見蔡升、馬周的窘迫,他心裡已經不再排斥讀書。當即鄭重其事道:“從兄,我以後一定用心讀書。”

劉景聞言一臉欣慰,看來今天沒白帶他來。

軍營這邊無需劉景操心,他的注意力自然轉到了劉祝、王彊這邊,而今兩人已經陸續接收了四艘大船,一艘十二丈,另外三艘則是六、七丈的舸船。

棹夫的招募也十分順利,這個年月,在水上討生活的人遠不如陸地,非但辛苦,錢賺得也不多,劉景給出的薪水要比其他人多出三成,相應的,要求也更高一些,僅“體格強壯”一項,就刷掉了將近一半的應募者,與其說是招募棹夫,不如說是招募棹卒,你見過誰會爲棹夫配備精良武器?

在古代,宗族是最值得信任和依靠的勢力了,劉景很容易就選出幾名族人,塞進船上,其中一個就是劉亮的父親,他雖然不像自己的兒子那樣身懷“特殊才能”,但他打了半輩子的魚,熟悉水上之事,性格也算穩重,充作劉景的“耳目”綽綽有餘。

時間悠悠,轉眼就到了六月,劉景在黃氏船場訂購的十五艘大船皆已接收,棹夫足足超過了四百,皆爲精壯之人。

養這麼多人,每日消耗以萬錢計,王彊不忍劉景“坐吃山空”,建議劉景儘快載貨下交州。劉景同意了他的建議,除了三艘“鬥艦”級大船,其他十二支舟船一分爲二,王彊、劉祝一人一半,一個南下交州,一個北上襄陽。

王彊被劉景驚得目瞪口呆,不提貨物,僅僅六艘大船,價值就數十萬錢,居然全都交給了他?

(本章完)

第401章 城塌第470章 策論第9章 躬耕養客第29章 承諾第411章 不義第126章 六禮第192章 開戰第180章 回鄉第275章 交趾第16章 決定第163章 解土第398章 攻城(2)第365章 劉備第171章 結束第320章 來投第538章 董和第130章 親迎第453章 攔路第106章 調離第522章 變故第261章第112章 擔憂第477章 要求第510章 計成第273章 攻城(上)第29章 承諾第306章 遣使第521章 傾出第98章 高利貸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521章 傾出第341章 衝鋒第240章 說和第188章 三年第542章 出兵第75章 百石第407章 烽火第187章 袍鎧第262章 水戰(上)第516章 夜取第495章 鐵樓第381章 江陵第342章 陷陣第413章 潘濬第310章 親近第494章 戰臨第289章 倒戈第248章 心絞第512章 伏兵第166章 崩潰第233章 圊溷第88章 臘月第488章 柴桑第40章 悲歌第52章 歸家第441章 大罵第461章 守節第228章 斬首第205章 失望第387章 夏口第235章 軍市第460章 趙戩第526章 薄行第232章 負傷第383章 李嚴第84章 魚梁洲第311章 吐血第394章 夜襲第370章 同州第301章 城破第260章第44章 單程第433章 堅韌第199章 撤離第321章 瀏陽第287章 自刎第315章 甘寧第526章 薄行第128章 甘寧第529章 詔書第365章 劉備第544章 葛周第131章 嫁妝第18章 劉蟠第64章 擒獲第401章 城塌第499章 縊殺第220章 拍擊第15章 救命恩人第323章 爲壽第103章 營壘第505章 周鳳第253章 戰死第126章 六禮第478章 黃鐘第417章 柤中第356章 請婚第509章 設計第141章 酃縣第406章 打擊
第401章 城塌第470章 策論第9章 躬耕養客第29章 承諾第411章 不義第126章 六禮第192章 開戰第180章 回鄉第275章 交趾第16章 決定第163章 解土第398章 攻城(2)第365章 劉備第171章 結束第320章 來投第538章 董和第130章 親迎第453章 攔路第106章 調離第522章 變故第261章第112章 擔憂第477章 要求第510章 計成第273章 攻城(上)第29章 承諾第306章 遣使第521章 傾出第98章 高利貸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521章 傾出第341章 衝鋒第240章 說和第188章 三年第542章 出兵第75章 百石第407章 烽火第187章 袍鎧第262章 水戰(上)第516章 夜取第495章 鐵樓第381章 江陵第342章 陷陣第413章 潘濬第310章 親近第494章 戰臨第289章 倒戈第248章 心絞第512章 伏兵第166章 崩潰第233章 圊溷第88章 臘月第488章 柴桑第40章 悲歌第52章 歸家第441章 大罵第461章 守節第228章 斬首第205章 失望第387章 夏口第235章 軍市第460章 趙戩第526章 薄行第232章 負傷第383章 李嚴第84章 魚梁洲第311章 吐血第394章 夜襲第370章 同州第301章 城破第260章第44章 單程第433章 堅韌第199章 撤離第321章 瀏陽第287章 自刎第315章 甘寧第526章 薄行第128章 甘寧第529章 詔書第365章 劉備第544章 葛周第131章 嫁妝第18章 劉蟠第64章 擒獲第401章 城塌第499章 縊殺第220章 拍擊第15章 救命恩人第323章 爲壽第103章 營壘第505章 周鳳第253章 戰死第126章 六禮第478章 黃鐘第417章 柤中第356章 請婚第509章 設計第141章 酃縣第406章 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