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打擊

第406章 打擊

雄霸北方的袁紹死了,於五月二十八日,薨於鄴城。

袁紹出身名門,弱冠登朝,留有清名,後爲母守孝三年,又追父喪三年,海內莫不義之。是時黨錮之禍正烈,閹人當道,朝野混亂,袁紹服闋徙居洛陽,不應朝廷辟命,居家結交天下雄俊,士無貴賤,與之抗禮,天下豪傑、名士,莫不爭赴其庭。

袁紹趁着黃巾之亂出仕,不過數年間,便已將朝廷玩弄於股掌之間。他曾有機會挽救社稷,且不止一次,但都被他錯過了,最終在官渡輸給了他一手扶持起來的曹操,皇圖霸業,盡數成空,兩年來積鬱成疾,病死榻上。

劉表收到袁紹去世,袁尚嗣位的消息時,已是二十天後。

今年以來,袁紹便臥榻不起,嘔血不止,所以劉表早就預料到袁紹活不久了,可真的接到對方死訊,心中仍感到悲痛不已。

兩人相識數十載,本就是至交好友,後又在天下紛亂之際結爲同盟,互相扶持,共抗袁術、曹操,兩人的情誼在守望相助中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除了哀痛於袁紹的死,劉表也對袁氏的未來感到無比擔憂,袁尚既非嫡子,亦非長子,卻後來居上,得以嗣位,分據青州、幽州的袁譚、袁熙會心服嗎?

袁氏兄弟即使手足同心,亦未必是曹操的敵手,一旦袁氏兄弟鬩牆,北方必爲曹操所有矣。

不過劉表現在也無暇爲別人擔心,他自己都已自顧不暇。

自上個月劉景正式舉軍攻打江陵,劉琦、蔡瑁每兩三天就發一封求援信,而前些日城牆被大雨沖塌後,更是改爲一天一封。

劉表對二人感到無比失望,江陵城高牆厚,帶甲過萬,谷支一年,即使外無援兵,也有能力死守數月。二人開戰不久,就被打得頻頻求援,簡直就是廢物。

失望歸失望,但劉表還是決定派兵南下救援江陵,就在他調兵遣將之際,江陵卻已失聯整整三天,這種反常的現象,使劉表心裡隱隱生出不祥的預感。

果然,越是擔心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劉表的擔憂不幸成真,傍晚,有江陵兵匹馬逃回襄陽,帶回江陵失陷的噩耗。

“江陵怎麼會丟?!江陵怎麼會丟?!”劉表再也難以維持雍容風度,氣得髮指眥裂。忽地,劉表只覺體內氣血如同火山爆發般涌上大腦,頓時兩眼一黑,險些當場暈厥過去。

“大人……”

“使君……”

“將軍……”

次子劉琮及荊州文武不由大驚失色,齊齊撲過來攙扶劉表。

“孤沒事……”劉表強行將涌上喉嚨的血沫咽回,接着掙開衆人的攙扶,一臉悽然地道:“劉仲達雖圍困江陵百日,但一個月前才正式開始攻城,期間還下了十天的大雨,滿打滿算,也不到二十日,伯瑋、德珪,只堅守了不到二十日……”

劉表慘笑一聲,繼續說道:“伯瑋無經略之才,德珪數喪軍失地,兩人皆非坐鎮江陵之選,江陵之失,皆在孤用人不當。”

主簿蒯良柔聲道:“南郡天性慈孝,待人寬和,大有將軍之風;蔡軍師雖屢戰不行,亦是我荊州名將,放眼整個荊州,又有幾人比二人更適合?江陵失陷,乃是城牆被大雨沖塌,城中又爆發疾疫,非戰之罪也。”

“又是非戰之罪……”劉表慘笑道:“之前蒯異度在酃縣城下,爲洪水所沒,數萬精銳,一朝喪盡,你們皆說非戰之罪。今江陵失陷,你們又說是非戰之罪……難道天意在劉景嗎?!”

蒯良一時啞口無言。

衆人亦鉗口結舌,房中氣氛登時變得極爲壓抑,治中龐季緊皺眉頭道:“劉仲達跨江以來,連奪江北八縣,但只要江陵未下,其便如無根浮萍一般。今既克江陵,使九縣連成一體,劉仲達再無後顧之憂,一旦水陸並舉,率軍來攻,恐襄陽危矣,因此將軍應儘快調遣兵力,佈防於外,防患於未然。”

龐季隨後又補充道:“黃江夏此前輕率追擊,敗於孫權之手,猶有戰艦百艘,甲士數千,尚堪一戰。將軍當嚴令黃江夏出兵威脅劉仲達之後,使劉仲達投鼠忌器,不敢冒然北上。”

劉表先是看了看今天格外沉默的別駕劉先,繼而又看了看儒生之見的蒯良,忍不住感嘆道:“當此危急時刻,能夠爲孤出謀劃策者,唯子微一人而已。”

龐季當即伏拜於地,言道:“只恨季庸碌,只有一點淺薄之見,而無法爲將軍除去大敵。”

劉表心中苦悶,難以言喻,荊州只有一個人,有機會爲他除去劉景這個大敵,那就是蒯越蒯異度,可惜他沒有敗於劉景,卻敗在了天災,時也,命也。否則他何至於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劉表納龐季之言,於襄陽以南百里的宜城佈防,又急書黃祖,令其儘快出兵巴丘,迫使劉景率兵回援,以免其威脅襄陽。

三天後,劉琦與蔡瑁的屍棺被送回襄陽,全城大震。

劉表眼神直愣愣盯着長子的棺木,他之前曾詢問從江陵逃回之人,劉琦、蔡瑁的生死,可惜沒有得到答案,而今有答案了。

劉琮侍立在劉表身側,神情亦略顯呆滯,自從父親入主荊州,他和兄長劉琦便陷入了明爭暗鬥,幾如仇人,如今看到劉琦的屍體,劉琮心裡沒有一絲喜意,反而充滿了兔死狐悲的傷感。

“劉景豎子!向以仁義示人,沒想到心腸居然如此狠毒,竟殺我兒!”劉表臉上變幻不定,突然大吼一聲,吐血而倒。

現場立時大亂,哭喊聲四起。

劉表今年已經六十六歲高齡,此番經受喪子的沉痛打擊,足足昏迷了一天一夜,當他再度醒來時,身體已然大不如前。

一時間,襄陽城中傳言滿天飛,士民無不憂心忡忡。

身在新野的劉備,在接到劉表吐血暈倒的消息,立刻便帶着關羽、張飛、趙雲、孫乾等人星夜趕往襄陽。

(本章完)

第510章 計成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496章 鐵壁第155章 拜訪第347章 鬱林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182章 慈幼第472章 失策第10章 劉伯嗣第366章 歎服第159章 退讓第114章 襄陽第538章 董和第68章 俠客行第190章 三窟第203章 魄力第178章 來接第443章 韓暨第399章 攻城(3)第393章 破城第427章 身當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93章 耒陽第90章 朝會第446章 入城第221章 矢石第491章 徐宗第174章 滅族第57章 示好第119章 內憂第188章 三年第454章 委蛇第3章 後母第305章 內附第467章 射策(中)第111章 歸來第90章 朝會第384章 招攬第181章 棄嬰第235章 軍市第420章 評價第238章 求援第194章 羌笛第247章 病逝第484章 丹陽第210章第466章 射策(上)第450章 官學第209章 攻城第82章 圍攻第434章 伏擊第320章 來投第337章 同符第66章 徙邊第279章 連雨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426章 拔箭第393章 破城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87章 袍鎧第326章 相遇第258章第86章 醉鄉居第439章 文聘第458章 斬羽第493章 猝遇第67章 掌權第298章 歸來第544章 葛周第293章 奇策第478章 黃鐘第477章 要求第211章 計劃第64章 擒獲第388章 突破第204章 曲轅第504章 進兵第287章 自刎第160章 搶權第6章 葛生第476章 冬至第494章 戰臨第450章 官學第526章 薄行第477章 要求第74章 變化第3章 後母第313章 隆中第512章 伏兵第126章 六禮第261章第224章 潰敗第59章 嚴肅第78章 曬書第466章 射策(上)第184章 七夕第338章 烏滸第362章 臨衝第173章 南下
第510章 計成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496章 鐵壁第155章 拜訪第347章 鬱林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182章 慈幼第472章 失策第10章 劉伯嗣第366章 歎服第159章 退讓第114章 襄陽第538章 董和第68章 俠客行第190章 三窟第203章 魄力第178章 來接第443章 韓暨第399章 攻城(3)第393章 破城第427章 身當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93章 耒陽第90章 朝會第446章 入城第221章 矢石第491章 徐宗第174章 滅族第57章 示好第119章 內憂第188章 三年第454章 委蛇第3章 後母第305章 內附第467章 射策(中)第111章 歸來第90章 朝會第384章 招攬第181章 棄嬰第235章 軍市第420章 評價第238章 求援第194章 羌笛第247章 病逝第484章 丹陽第210章第466章 射策(上)第450章 官學第209章 攻城第82章 圍攻第434章 伏擊第320章 來投第337章 同符第66章 徙邊第279章 連雨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426章 拔箭第393章 破城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87章 袍鎧第326章 相遇第258章第86章 醉鄉居第439章 文聘第458章 斬羽第493章 猝遇第67章 掌權第298章 歸來第544章 葛周第293章 奇策第478章 黃鐘第477章 要求第211章 計劃第64章 擒獲第388章 突破第204章 曲轅第504章 進兵第287章 自刎第160章 搶權第6章 葛生第476章 冬至第494章 戰臨第450章 官學第526章 薄行第477章 要求第74章 變化第3章 後母第313章 隆中第512章 伏兵第126章 六禮第261章第224章 潰敗第59章 嚴肅第78章 曬書第466章 射策(上)第184章 七夕第338章 烏滸第362章 臨衝第173章 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