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搶權

第160章 搶權

劉景準備託嚴肅以縣事,主要是爲了對付龔氏,並不是真的要當個甩手掌櫃。

朝會結束後,他轉入正堂隔壁日常辦公的“便坐”,翻看起門下吏送來的酃縣案牘。

天下有縣千許,鄉三千餘,平均一縣約有三個鄉。

而酃縣有六個鄉,就土地面積而言,稱得上是大縣了。

其中酃縣最繁華的鄉,並非縣城所在,而是位於湘水西岸的臨烝鄉,其以境內烝(承)水得名,與縣城隔湘水相望。

由於縣城這裡地勢低窪,內澇嚴重,多年前就有人提議廢棄酃縣縣城,將縣治搬到臨烝鄉。

不過因爲這裡面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明明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卻從未真正提上日程。

具體情況劉景剛剛上任,還未摸清楚,僅看到的數據就令人觸目驚心,酃縣歷年來的修築牆垣、堤壩之費,竟然以億計。

用酃縣官方的解釋是,酃縣雨水太多,土質鬆軟,難築高牆、堅壩,每年都需要修繕一番。

要說完全是無稽之談,也不對,南面的零陵郡號稱“下溼”,堂堂郡城甚至沒有夯土城牆,而是“編木爲城,不可守備”,凡有賊、蠻過境,一郡惶恐。

可問題是,與縣城隔水相望的臨烝鄉邑雖然城池甚狹,卻頗爲堅固,人家怎麼就不憂“雨水太多,土質鬆軟”呢?

總歸難以解釋清楚。

如今開春在即,雨水漸多,又到要修繕牆、壩之時,酃縣每年的賦稅收入,半數投於其中,似乎永無止境。

劉景暗暗搖了搖頭,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問題。

劉景繼續翻看案牘,酃縣佔地極廣,向南百餘里皆爲縣境,最南部乃是鍾水鄉,也就是龔氏老大龔飛擔任鄉嗇夫的地方。

鍾水鄉的賬面上僅有不到一千戶,四千口人,不說貧困,卻也與富庶半點不沾邊。

可據劉景從褚方那得到的情報,鍾水鄉境內有湘、鍾二水滋潤,土地肥沃,人口頗多。

只是鍾水鄉與蠻夷接壤,歷來紛爭不斷,當地豪強大姓,各築塢壁,私藏人口,對縣命陰奉陽違,甚至不屑一顧。鍾水鄉的戶口,已經很多年都沒變化了。

說實話,要是能夠率兵攻破這些塢壁,鍾水鄉的戶口至少可以翻三到五倍。

念及於此,劉景手指一下一下的敲擊着書案,陷入沉思……

接下來幾日,劉景埋首於案牘間,總算對酃縣有了一個較爲清晰的認識,總結成四個字,就是“內憂外患”。

果然不愧“劇縣”之名,好在他一早就沒抱什麼僥倖心理,所以也就談不上期望、失望。

他這邊躲在便坐之中安靜的看案牘,嚴肅和褚方卻沒閒着,鬧出了很大的動靜。

首先是嚴肅,縣丞“署文書,典知倉、獄。”他自然是從自己的老本行“獄”開始做起。

當他發現酃縣監獄關押着百餘人,既不判決,也不釋放,囚犯在獄中飽受折磨,苦不堪言。

嚴肅勃然大怒,從決曹、到賊曹、到獄吏,統統被他罵了個狗血淋頭,尤其獄掾及獄史兩位大吏,皆被他罷免,貶斥回家。

之後嚴肅親自坐鎮監獄,數日間裁決一百餘樁案子,該判的判、該放的放,監獄爲之一空。

在漢代,“獄無囚徒”是地方長吏勤政的表現,也是重要的政績。不是說境內無人犯法,而是讓罪犯都得到應有的懲罰。

嚴肅通過這件事,立刻就在縣寺之中建立起了威信,衆吏無不敬憚,私下皆道:“劉君仁和,待下以寬;嚴君威重,不可觸犯。獄掾、史就是前車之鑑。”

有了威信,嚴肅代劉景治縣,也就順理成章了。

期間功曹龔英十分痛快的向嚴肅交出一部分權力,當然,最重要的權力肯定要牢牢攥在手裡。

功曹乃縣之主吏,不僅有“進善罷惡之權”,而且“遊徼、亭長外部吏,皆屬功曹。”

其他都好說,唯獨這一內一外,兩樣權力,絕不能放棄。

相比於嚴肅,褚方的工作就輕鬆多了,他的名望實在太高,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重新整合了門下賊曹、門下督盜賊,氣得龔武暴跳如雷,又無可奈何。

褚方沒有就此罷休,隨後又將門下游徼收入麾下,這可是涉及到了功曹的職權。

龔英心裡很是不滿,但對方以主簿的身份兼管門下,也算合情合理,哪怕找劉景理論也不行,最後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讓龔英稍稍感到安心的是,嚴肅、褚方在取得權力後,並沒有繼續得寸進尺,而是選擇偃旗息鼓,只要對方不是一定要分出個“你死我活”就好。這說明雙方之間尚有迴旋餘地。

爲此,他特意警告了龔武一番,讓他不要去招惹對方。

龔武近來憋了一肚子氣,可他平生最佩服的就是二兄,對於他的話,還是能聽進去幾分的。

如此一來,縣寺變得分外平和。

就在這時,劉景“閉關多日”,終於走出了便坐,陽光灑落身上,頗爲溫暖。

上任以來,非陰即雨,直到今天,才見到太陽露面,這也是迫使劉景走出便坐的原因,長久不曬太陽,身體都要發黴了。

馬周走上前,和劉景抱怨道:“劉君,整日待在縣廷無所事事,快要悶死我了。”自從離開軍營後,一向不喜冠袍的他,就又換回了袒幘短衣的打扮。

劉亮曾入主簿室爲吏數月,倒是比較能夠適應枯燥乏味的生活,但他畢竟還是一個少年,聽了馬周的話,忍不住點頭附和。

於徵性格穩重,候在一旁,一語不發。

劉景失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出去轉轉吧。”

劉亮好奇問道:“從兄,我們去哪裡?”

劉景目的明確,說道:“先去市井看看。”

“酃縣市井有什麼好看的?難道能比得上臨湘市井熱鬧嗎?”劉亮隨後提議道:“不如去城外酃湖看看,據說酃湖周圍足有數十里,上面有洲,洲上住着人,以釀酒爲業,酃酒就出自那裡。”

“先去市井,再去酃湖。”劉景笑道。

(本章完)

第450章 官學第137章 洞房第229章 鳴金第430章 落幕第207章 合兵第140章 二年第482章 預言第25章 吏舍第303章 復仇第406章 打擊第49章 醫聖第200章 兵臨第220章 拍擊第426章 拔箭第291章 召見第282章 建言第395章 悲涼第31章 蔡升第154章 縣舍第122章 贈文第334章 洗兵第353章第156章 邀請第520章 厚禮第303章 復仇第426章 拔箭第161章 良法第271章 火攻第428章 突圍第462章 郊迎第269章 地突第315章 甘寧第358章 戰略第372章 召見第150章 開戰第474章 柤中第294章 輕鬆第127章 襦鎧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533章 勸止第374章 圍攻第276章 張津第532章 用意第177章 施恩第352章 尊卑第416章 暢談第220章 拍擊第330章 封拜第455章 投降第182章 慈幼第182章 慈幼第374章 圍攻第96章 建安第545章 對策第487章 盛匡第235章 軍市第205章 失望第438章 勸降第90章 朝會第543章 刺孫第216章 取名第374章 圍攻第310章 親近第92章 先賢第4章 賴慈第203章 魄力第207章 合兵第454章 委蛇第510章 計成第218章 樓船第343章 斬將第123章 赴宴第367章 跛馬第150章 開戰第529章 詔書第429章 逆轉第458章 斬羽第21章 未婚妻第477章 要求第519章 抵達第469章 重法第521章 傾出第78章 曬書第228章 斬首第390章 責備第122章 贈文第197章 喜事第377章 再孕第452章 自白第96章 建安第320章 來投第398章 攻城(2)第122章 贈文第18章 劉蟠第445章 薦才第214章 定計第225章 勇悍第318章 放歸第217章 牀弩第255章 後續
第450章 官學第137章 洞房第229章 鳴金第430章 落幕第207章 合兵第140章 二年第482章 預言第25章 吏舍第303章 復仇第406章 打擊第49章 醫聖第200章 兵臨第220章 拍擊第426章 拔箭第291章 召見第282章 建言第395章 悲涼第31章 蔡升第154章 縣舍第122章 贈文第334章 洗兵第353章第156章 邀請第520章 厚禮第303章 復仇第426章 拔箭第161章 良法第271章 火攻第428章 突圍第462章 郊迎第269章 地突第315章 甘寧第358章 戰略第372章 召見第150章 開戰第474章 柤中第294章 輕鬆第127章 襦鎧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533章 勸止第374章 圍攻第276章 張津第532章 用意第177章 施恩第352章 尊卑第416章 暢談第220章 拍擊第330章 封拜第455章 投降第182章 慈幼第182章 慈幼第374章 圍攻第96章 建安第545章 對策第487章 盛匡第235章 軍市第205章 失望第438章 勸降第90章 朝會第543章 刺孫第216章 取名第374章 圍攻第310章 親近第92章 先賢第4章 賴慈第203章 魄力第207章 合兵第454章 委蛇第510章 計成第218章 樓船第343章 斬將第123章 赴宴第367章 跛馬第150章 開戰第529章 詔書第429章 逆轉第458章 斬羽第21章 未婚妻第477章 要求第519章 抵達第469章 重法第521章 傾出第78章 曬書第228章 斬首第390章 責備第122章 贈文第197章 喜事第377章 再孕第452章 自白第96章 建安第320章 來投第398章 攻城(2)第122章 贈文第18章 劉蟠第445章 薦才第214章 定計第225章 勇悍第318章 放歸第217章 牀弩第255章 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