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第391章 大敗

第391章 大敗

在進退之間,孫權猶豫不決,其實他心裡十分清楚,他現在已經無力翻盤,繼續打下去,也不過是徒增傷亡罷了。

可若就此退兵,等於是放棄了前線上萬將士,如此巨大的損失,是孫權所無法接受的。

而且,之前征討廬江李術,孫權只是名義上的統帥,這次纔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領兵作戰,如果大敗而歸,將會對他的威信造成非常大的打擊。那些隱伏江東各地的山越、豪傑、黃巾……必定趁機掀起叛亂。

屆時,爲平息各地叛亂,他勢必要更加倚重父兄舊臣,自己掌權的計劃,將大幅延後,甚至就此淪爲傀儡也不是不可能。

是以,此戰絕不能敗。

當然,孫權也不奢望取勝,只要能夠擊退黃祖軍,“全身而退”,他就心滿意足了。

心中有了決定,孫權即刻命族兄、威寇中郎將孫河率兵船趕赴前線,支援徐琨。

孫河服侍孫氏父子三代,出爲前驅,入爲腹心,乃族中大將,他接到孫權的命令後,以最快的速度組織兵船,趕赴戰場。

孫河行動不可謂不快,可當他來到前線,即使有了一定心理準備,還是忍不住大吃一驚,只見黃祖水軍乘流而進,以無可阻擋之勢橫掃前軍,幾乎鑿穿中路。己方之所以還未全盤崩潰,是因爲主帥徐琨死戰不退。

徐琨此時的處境十分不妙,其座艦被黃祖水軍團團包圍,一時間險象迭生,岌岌可危。

孫河與徐琨皆是少時便追隨孫堅左右,二人不僅年齡相近,且志趣相投,情誼甚篤,不管於公於私,他都不能坐視其敗亡,當即便率衆殺入重圍,解救徐琨。

“哈哈哈哈……”見水軍一路長驅直入,勢如破竹,已然勝利在望,黃祖不由撫須長笑。

黃祖體軀魁梧,相貌堂堂,其早年以打鐵爲業,後周旋于軍旅,因此雖年近六旬,身體依舊十分硬朗,並無老態。

黃祖對甲板上的衆人笑道:“我之前常常恥笑蔡德珪,統帥一國水軍,面對劉景小兒連戰連敗,一世英名盡毀。今日見拍竿逞威,方知蔡德珪敗得不冤。”

黃射頷首道:“拍竿確實是水戰無上利器。我軍有此利器,破江東之軍,易如反掌。”

黃射乃黃祖長子,官拜章陵太守,要知道劉表名爲荊州牧,實際上滿打滿算也就控制四五個郡,而黃氏父子俱爲太守,其勢之盛,整個荊州無出其右者。

“我軍必勝、我軍必勝……”這次說話者並不是人,而是一隻彩羽赤喙,靈氣逼人的鸚鵡。

這隻鸚鵡,是前些年一位商人獻於黃射,後黃射又轉獻給父親,青州名士禰衡曾爲其作《鸚鵡賦》,至今在楚地廣爲流傳。

而今鸚鵡猶在,禰衡卻已死,其爲人才高,可惜失之驕狂,連曹操、劉表都不放在眼裡,數侮慢之,終死於黃祖之手。

鸚鵡一開口,自黃祖以下,甲板上的衆人盡皆大笑。

這時,忽見大批江東軍舟艦,自夏口衝出,加入戰場,試圖扭轉敗局。黃祖一邊搖頭,一邊嗤笑道:“孫權小兒這是不甘心失敗,還要作垂死掙扎。”

區區前軍,完全不能滿足黃祖的胃口,若孫權這時果斷撤軍,他還真拿對方沒辦法,所幸孫權並無退走之意,這正合他意。

黃射亦搖頭道:“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乃用兵之大忌,孫權與其父兄相比,真乃豚犬耳。”

對於兒子的話,黃祖心裡深以爲然,隨即傳令都督蘇飛、陳就,命他們儘快擊破當前之敵,而後挾大勝之威,反攻夏口,爭取一鼓作氣蕩平江東之軍。

黃祖軍都督蘇飛身處於一艘雕鏤彩畫,龐大若山的巨型樓船上,船首尾及兩側共設有六座拍竿,這可不是擺設,自開戰以來,已先後擊毀四艘江東軍戰艦。

蘇飛年近不惑,面容粗獷,濃髭密髯,形貌威武。其少爲遊俠,見天下大亂,聚客千餘家,自爲黨帥。後投入黃祖麾下,十餘年來鞍前馬後,出生入死,戰功顯赫,乃黃祖軍二號人物。

蘇飛按劍而立,一臉沉深,在他的指揮下,江東軍前軍主帥徐琨已成甕中之鱉,眼看就要將其擒殺,不想孫河突然殺到,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救出了徐琨。

不過蘇飛並未因此而氣餒,雖然讓徐琨逃過一劫,但卻不足以改變戰場大勢,勝利的天平,仍在不斷向己方這邊傾斜。

不久,黃祖的命令傳來,蘇飛親自雷鼓助威,另一位都督陳就亦親臨前線,不避矢石,在二人的鼓舞下,黃祖軍將士人人踊躍,向江東軍發起最後的猛攻。

孫河救出徐琨後,二人使盡了渾身解數,才成功擺脫黃祖軍的圍追堵截。可惜黃祖軍根本不給他們喘息的時間,面對黃祖軍的猛攻,江東軍節節敗退,江面上到處都是江東軍的舟船殘骸及將士屍體,場面慘不忍睹。

率先崩潰的是江東軍的前軍將士,他們先攻夏口,再戰黃祖水軍,連連大戰,早已筋疲力盡。

更要命的是,他們根本看不到獲勝的希望,面對一場必敗的戰鬥,江東軍前軍將士終於支撐不住,紛紛掉頭而逃。

前線將士潰逃很快就引發了連鎖反應,越來越多的江東軍舟艦開始掉頭而逃,徐琨、孫河竭力阻攔,然而水上不比陸地,基本無法有效制止士卒潰逃。

當後方孫河帶來的舟艦也加入到逃亡的隊伍,徐琨、孫河心知大勢已去,無力迴天,暗自嘆息一聲,任由士卒裹挾而逃。

然而江東軍想要逃離戰場,並非易事,夏口水道狹窄,江東軍將士驚慌失措,蜂擁至夏口,立時便將夏口堵得水泄不通。

這時夏口兩側山崖上的黃祖軍將士乘機放火,江東軍舟船首尾相接,頃刻間便延燒成一團。如此一來,夏口更加難以通行。

徐琨、孫河因爲撤退較晚,落在後面,自然被堵死了歸路。前方道路阻絕,後方敵人又至,逼不得已,二人只好放棄座艦,登陸南岸,改走陸路脫身。

絕境之下,江東軍將士各謀生路,有隨徐琨、孫河登岸者,亦不乏向黃祖軍投降者。

在黃祖軍舟艦的瘋狂攻擊下,江東軍成功逃上南岸者,僅兩千餘人。只是江東軍將士還沒來得及慶幸大難不死,西南山林之中,忽然殺出數千敵軍。

這支伏兵,正是前些日劉表派來支援黃祖的援軍。

江東軍將士駭得肝膽俱裂,他們先前爲了方便逃生,弓弩等遠兵、矛戟等長兵大多都被丟棄了,甚至有些人連刀都扔了。

而來襲之敵,皆重弩長矛,與之交戰,絕對有死無生,江東軍士卒不等敵人臨近,便一鬨而散,向東、北兩個方向逃去。

“殺……”中郎將王威舉刀大吼道,“江東之人無故侵犯州縣,殘害百姓,罪行累累,實乃豺狼也,絕不能放他們離開!”

“殺……殺盡江東之人……”數千士卒同仇敵愾,如驚濤駭浪般撲向四散而逃的江東軍。

望着排山倒海殺來的敵人,孫河慘然一笑,對身旁的徐琨道:“子玉,我留下斷後,你速北歸。”

他剛纔棄船登岸時,被黃祖軍流矢射中右腿,傷勢頗爲嚴重,基本已經沒有脫身的希望,與其倉皇逃跑,被敵人追上殺死,還不如主動留下斷後。

“伯海……”徐琨不忍丟下孫河,獨自逃生。他之前身陷重圍,命懸一線,皆賴孫河捨身相救,才得以保全性命,要斷後,也該他來纔是。

孫河嘆道:“子玉不必介懷,我腿部負傷,已經走不掉了,你卻不一樣。此次征討江夏不利,江東必生禍端,你要守在討虜身邊,助他度過難關。”說完,衝着徐琨大喝道:“走!”

“伯海……”徐琨深深看了孫河一眼,咬牙轉身離去。

孫河親衛部曲及自願斷後者三百餘人,樹楯執刀,結爲圓陣,死死擋在荊州軍的面前。

孫河等人皆已萌生死志,戰力倍增,不過荊州軍人數卻是十倍於他們,不久之後,這支殘軍便被荊州軍徹底淹沒。

(本章完)

第35章 馬周第242章 三爵第337章 同符第384章 招攬第18章 劉蟠第21章 未婚妻第179章 到來第518章 海昏第511章 開戰第397章 攻城(1)第171章 結束第409章 詐降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252章 週歲第428章 突圍第197章 喜事第28章 暢談第524章 馬尾第463章 三郡第185章 許願第520章 厚禮第111章 歸來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439章 文聘第374章 圍攻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87章 請醫第529章 詔書第507章 占卜第445章 薦才第357章 鄧芝第501章 彭虎第119章 內憂第263章 水戰(下)第321章 瀏陽第504章 進兵第28章 暢談第423章 戰死第192章 開戰第174章 滅族第360章 獻計第150章 開戰第417章 柤中第382章 西進第399章 攻城(3)第229章 鳴金第139章 於徵第81章 必須死第72章 偷長第515章 不忠第465章 出使第334章 洗兵第370章 同州第348章 南下第293章 奇策第295章 召見第141章 酃縣第264章 突襲第154章 縣舍第117章 清茶第414章 託孤第485章 誓師第140章 二年第304章 北上第523章 南下第99章 王彊第269章 地突第51章 區雄第427章 身當第239章 嚴法第494章 戰臨第157章 仁和第57章 示好第91章 壁畫第167章 收穫第298章 歸來第482章 預言第319章 還禮第62章 拔刃第194章 羌笛第383章 李嚴第96章 建安第218章 樓船第34章 志向第114章 襄陽第498章 城破第333章第1章 重生第138章 徵辟第305章 內附第462章 郊迎第512章 伏兵第283章 洪水第297章 除孝第422章 出陣第334章 洗兵第336章 區景第500章 敗慈第139章 於徵第331章 倚仗
第35章 馬周第242章 三爵第337章 同符第384章 招攬第18章 劉蟠第21章 未婚妻第179章 到來第518章 海昏第511章 開戰第397章 攻城(1)第171章 結束第409章 詐降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252章 週歲第428章 突圍第197章 喜事第28章 暢談第524章 馬尾第463章 三郡第185章 許願第520章 厚禮第111章 歸來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439章 文聘第374章 圍攻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87章 請醫第529章 詔書第507章 占卜第445章 薦才第357章 鄧芝第501章 彭虎第119章 內憂第263章 水戰(下)第321章 瀏陽第504章 進兵第28章 暢談第423章 戰死第192章 開戰第174章 滅族第360章 獻計第150章 開戰第417章 柤中第382章 西進第399章 攻城(3)第229章 鳴金第139章 於徵第81章 必須死第72章 偷長第515章 不忠第465章 出使第334章 洗兵第370章 同州第348章 南下第293章 奇策第295章 召見第141章 酃縣第264章 突襲第154章 縣舍第117章 清茶第414章 託孤第485章 誓師第140章 二年第304章 北上第523章 南下第99章 王彊第269章 地突第51章 區雄第427章 身當第239章 嚴法第494章 戰臨第157章 仁和第57章 示好第91章 壁畫第167章 收穫第298章 歸來第482章 預言第319章 還禮第62章 拔刃第194章 羌笛第383章 李嚴第96章 建安第218章 樓船第34章 志向第114章 襄陽第498章 城破第333章第1章 重生第138章 徵辟第305章 內附第462章 郊迎第512章 伏兵第283章 洪水第297章 除孝第422章 出陣第334章 洗兵第336章 區景第500章 敗慈第139章 於徵第331章 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