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破城

第403章 破城

平旦時分,劉景準時醒來,兩世靈魂,令他精神異於常人,每天只睡兩個半到三個時辰,也就是五六個小時即可,因此即便每天睡得很晚,也能早起無礙。

劉景從蚊帳中鑽出,披衣來到窗邊,支起窗,頓時一股帶着泥土花草的清香氣息撲面而來。

此時雖破曉在即,但天空烏雲密佈,雨瀟瀟,霧朝朝,天地間灰濛濛一片,不見明朗。

忽然,劉景眼神一凝,只見一名身披蓑衣的軍士大步來到庭院外,和守門侍衛說着什麼。

隨即侍衛反身匆匆來報,有人自稱是平賊校尉蔡勳部曲,隻身來到津鄉大營外求見。

劉景聽罷不由揚了揚眉,蔡勳不僅是蔡瑁的從弟,亦是其左膀右臂,負責鎮守北門,劉景近來主攻北城牆,沒少和他打交道。

蔡勳派人前來求見,說實話着實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過其目的並不難猜,無非是來請降。螻蟻尚且偷生,更別說人了。

劉景對此頗爲重視,召見此人的同時,又遣人通知諸葛亮、徐庶、蔣琬、鄧芝、李嚴等人。

諸葛亮住所離得最近,是以最先到達,劉景和他簡單說了一下情況,這時其餘人亦陸續趕到。

不久,蔡勳使者被侍衛引領着進入前堂,對着劉景伏地拜道:“小人蔡寶,拜見將軍。”

劉景毫無架子,和顏問道:“足下所爲何來?”

“小人此次乃是奉家主人蔡勳之命,特來向將軍請降。將軍當世英傑,才明勇略,非人敵也,江陵雖有金湯之固,亦難擋將軍兵鋒。家主人心慕將軍久矣,常恨不能爲驅使……”蔡寶能夠擔任使者,自然是能說會道。

“如今江陵城中疫病肆虐,軍民死者不計其數,而劉南郡、蔡軍師卻無動於衷,猶不肯降,家主人不忍見城中生靈塗炭,願爲將軍內應,開門獻降。”

劉景忍不住皺起眉頭,他雖知江陵城中滋生疾疫,卻不知道已經如此嚴重,歷史上荊州就是瘟疫的重災區,很多三國豪傑都是因爲染上疾疫,壯年暴亡。

劉景當即詢問城中具體情況,蔡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劉景正容道:“蔡校尉知曉順逆,棄暗投明,智者之舉也。蔡校尉及時反正,使得江陵百姓免遭塗炭,可謂功德無量。”說罷,便讓人帶蔡寶下去休息。

蔡寶退下後,劉景扭頭看向諸葛亮,問道:“孔明,你認爲蔡勳請降,是否出自真心?有沒有可能是蔡瑁故意設下的誘敵之計?誘我軍入城,半渡而擊?”

“蔡勳應是誠心歸順。”諸葛亮沉吟一聲道。“今北軍困守孤城,外無援兵,內生疫疾,軍心動盪,危若累卵,此時此刻,蔡瑁絕不敢放我軍入城。”

徐庶輕輕頷首,道:“的確,眼下江陵形勢,已經沒有施展計謀的餘地,我軍一旦入城,恐怕北軍立刻就會不攻自潰。”

李嚴卻想到了另外的可能,出言提醒道:“江陵內外交困,陷落不過是早晚而已,蔡瑁此人,向來自私自利,必不會與江陵共存亡。這有可能是蔡瑁故意拋給我們的誘餌,誘我軍入城,從而趁機突圍,將軍不可不防。”

“正方所言有道理。”劉景點點頭,確實有這個可能。不過無論蔡瑁是不是有意藉機突圍,自己都要分兵把守江陵城外各個要道,以免蔡瑁等人脫逃。

李嚴又道:“江陵東、北方向有我軍大營,而南面則臨江,因此蔡瑁等人最有可能從西側突圍,將軍當設重兵嚴加盯防。”

劉景不由失笑道:“有正方在,蔡瑁簡直插翅難逃。”

因爲有蔡勳作爲內應,攻佔江陵幾無懸念,所以白天劉景並沒有再不惜傷亡,猛攻江陵。當然他也沒有閉營不戰,以免引起蔡瑁的懷疑。

看着潮水般退去的劉景軍,蔡瑁眼中不禁閃過一抹疑惑,今天南賊似乎戰意不強,幾次攻勢都頗有些虎頭蛇尾,莫非經過連續不斷的攻城血戰,南賊終於也有些受不了了?

蔡瑁心態放鬆下來,注意力轉到身旁的蔡勳身上,問道:“咦,怎麼沒看到蔡寶?”蔡寶是蔡勳的小侍,平日從來不離蔡勳左右,所以蔡瑁纔有此問。

蔡勳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故意苦着臉道:“蔡寶昨日晚上腹瀉不止,也不知是不是染上了疫病,我讓他在舍中休養。”

蔡瑁不疑有他,拍了拍蔡勳的肩膀,安慰道:“我看蔡寶身體極爲強健,應該不會有事。”

“借從兄吉言。”

伴隨着震耳欲聾的戰鼓聲,劉景軍再度向城牆發起進攻,當然,很快又被江陵守軍擊退。

之後劉景軍攻勢一直不見起色,到了午後,更是草草收場。

大戰在即,劉景殺豬宰牛,以饗將士,衆將士酒足飯飽後,早早歇息,次日才至夜半,天色尚一片漆黑,士卒即紛紛起身。

黃忠、魏延各將千人,擔任先登入城的重任,其次是劉亮和他麾下的上千騎兵,他們吃過飯後,人銜枚,馬摘鈴,悄然出營,摸黑趕往江陵城北。

甘寧、褚方各率五千人,作爲進攻的主力,緊隨其後。

而劉宗、韓廣則督水步軍數千人,封鎖江陵水路要道,同時也作爲預備隊,若戰事不順,隨時入城支援。不過以現在江陵的情況,兩人幾乎沒有登場機會。

至於劉景,他和諸葛亮等人留在津鄉大營,靜等勝利消息。

此時外面月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雖然機率不大,但仍有可能遇到危險,他如今已是勝券在握,完全沒必要外出冒險。

江陵守軍近來的防守重心,幾乎都在北城牆的缺口處,而北城門,自然便有所忽視。

蔡勳提前安插數名親信,而後夜深人靜之際,帶着數十名親厚健兒,藉着巡夜之名,裡應外合,悄無聲息間便擊殺了非親信守卒,成功奪取城門的控制權。

城門已從內部徹底封死,蔡勳花了極大力氣,纔開啓城門。

雙方約定的時間是雞鳴時分,再晚被發現的風險將成倍增加,黃忠、魏延率衆如約而至。

爲表明自己是真心投誠,蔡勳隻身出城以迎。

兵貴神速,黃忠、魏延無暇與蔡勳多費脣舌,簡單查看一番城門上下,確定沒有埋伏,立即將兵入城,留下一部人馬接管城門,接應後繼,隨後在蔡勳及其親信的指引下,直撲守軍住地。

黃忠、魏延入城後,再無顧忌,不再如之前一般小心翼翼,隱藏行跡,很快就被守軍發現。

“南賊入城了、南賊入城了……”淒厲地喊叫聲瞬間響徹江陵上空,內容更是令人毛骨悚然。

“轟隆隆……轟隆隆……”

此時劉亮率領千騎亦進入城中,縱橫於巷道間盡情馳騁,沿途所有相遇之人,不管是守軍,抑或百姓,皆被一卷而沒。

“南賊入城了、南賊入城了……”

蔡瑁睡夢中隱約間聽到陣陣呼喊聲,登時清醒過來,顧不得頭昏腦漲,急忙幾個大步衝到門口,凝神細聽,當確認了自己之前沒有聽錯,臉色不由大變。

這時有親信踉蹌着跑進來,滿臉惶恐的稟報道:“軍師,大事不好了!南賊進城了!”

蔡瑁雙目充血,極是駭人,失態的大吼道:“南賊怎會進城?!爲什麼偏偏是在這個時候?天亡我也!”

江陵城牆損毀,士卒多亡,大疫橫行,眼看就要守不住了,因此近日他已有棄城突圍的打算,沒想到還沒等他有所行動,劉景軍就殺入江陵了。

親信又道:“南賊是從北面入城,北面有重兵把守,怎會輕易失守,必是有叛徒,開門迎賊。”

蔡瑁心中一涼,原本在他心裡,最不可能的就是北面,因爲江陵有超過半數的兵力都駐紮於此,守將更是他的從弟蔡勳。

“難道子固背叛了我?”

見蔡瑁怔怔發呆,親信心中焦急不已,說道:“軍師,南賊突然殺入,城中大亂,諸營亦驚,江陵已經徹底完了!軍師不應在此耽擱,速速突圍方是上策。軍師乃我荊州柱石,南賊必欲除之而後快,叛徒爲邀功,肯定會帶着南賊前來捉拿軍師,若現在不走,一會就走不成了。”

“對、對……突圍……”蔡瑁回過神來,急忙吩咐道:“快,牽我馬來。”同時又叫人將他鎧甲兜鍪取來。

蔡瑁以最快的速度穿好盔甲,和左右二三十名部曲親衛,乘馬而出,向西逃去,而無馬者,蔡瑁只能咬牙拋棄了,這時候萬萬不能有婦人之仁。

蔡瑁認爲北、東、南三面皆難以突圍,唯有西面,有一定希望。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劉景早就在城外佈置了重兵。

當蔡瑁逃到西城下,城門已被急於逃命的守軍打開,只是由於逃亡者太多,城門前密密麻麻全是人,被堵得水泄不通。

生死存亡之際,蔡瑁急於逃命,心裡一發狠,直接率數十騎馬踏人羣,瞬間慘叫、咒罵四起,蔡瑁不管不顧,硬是在人羣中撞出一條血路,成功出城。

此時天已微亮,蔡瑁唯恐撞上劉景軍,不敢跟着潰卒直接向北逃亡,他準備繼續向西行,走枝江、臨沮路線返回襄陽。

可惜他註定是徒勞無功,未出裡許,便迎面遇上劉景軍三四百人。

望着對面十倍於己的敵人,蔡瑁毫不遲疑,轉向北逃,可未等甩開敵人,又再度遭遇劉景軍。

這支劉景軍人數同樣不下三四百人,且陣中有騎兵,很難直接甩開敵人。

蔡瑁眼神絕望中透出一抹瘋狂,要想活命,如今已別無他法,唯有奮力一搏,在敵人前後合圍前爲自己博出一條生路。

“殺……”疾馳之中,蔡瑁拔出腰間長刀,口中暴喝道。

“殺……”蔡瑁部曲親衛,皆弓馬嫺熟之輩,悍勇敢戰之徒,關鍵時刻,無一怯戰。

蔡瑁也是倒黴透頂,竟然遇上的是驍武校尉阿僕。

望着迎面衝來的蔡瑁等人,阿僕臉上露出一抹殘忍的笑容。他所乘之馬高六尺二寸,頗爲雄俊,即便放在北方,也是不可多得的良駒,只是阿僕身長八尺餘,體如熊虎,異於常人,因此反襯得胯下駿馬平庸無奇。

阿僕取下三百斤強弓,箭簇指向蔡瑁,緩緩引動弓弦。

歷史上能夠開弓三百斤者,無一不是當世猛將,比如本朝初年的虎牙大將軍蓋延、遼東太守祭彤,而今劉景軍中的建武中郎將韓廣、振威中郎將甘寧。

阿僕乃羌胡中的落雕手,百步穿楊,例無虛發,曾在軍中射箭比賽力壓其主韓廣及甘寧。

“咻……”當蔡瑁突至數十步,阿僕果斷放箭,只見一道烏光劃破長空,瞬間射入蔡瑁胸膛,蔡瑁被箭上巨大的衝擊力撞得失去平衡,一頭栽落馬下。

左右大驚,紛紛勒馬避讓,衝鋒之勢,登時瓦解,隨後其等便遭到了滅頂之災,一輪箭雨過後,還能穩坐馬上的只剩五人,第二輪箭雨過後,全員盡滅。

阿僕策馬上前,意外的發現蔡瑁中了自己一箭,竟然沒死,甚至都不算重傷,阿僕心生好奇,下馬檢查,才發現是對方身上穿的精良鎧甲,救了他一命。

能夠穿戴如此精良的鎧甲,必非普通人,阿僕忍住補刀的衝動,操着一口略顯怪異的漢話問道:“想來你也不是無名之輩,說說吧,你究竟是誰?”

蔡瑁不想就這麼不明不白的被殺,躺在冰冷潮溼的地上,咧嘴慘笑道:“我就是劉景必欲除之而後快的蔡瑁蔡德珪。”

阿僕聞言臉上難掩驚訝之色,繼而大笑道:“哈哈……被將軍安排守在城外,不能入城殺敵,建立功勳,原本心中還頗感煩悶,沒想到竟然獲得頭功。”

蔡瑁吃力地坐起身,對阿僕道:“帶我去見劉景吧。”

“這個自然。”阿僕彎下腰,如拎雞一般將蔡瑁拎起,說道:“將軍之前說過,劉琦、蔡瑁,能擒最好不殺。”他還有任務在身,暫時走不開,指派一隊人馬,押送蔡瑁返回津鄉大營。

(本章完)

第102章 劉修第198章 招降第45章 弩第256章 說客第276章 張津第494章 戰臨第101章 招撫第248章 心絞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471章 官爵第27章 皓月第538章 董和第348章 南下第354章 屯田第525章 劉曄第381章 江陵第336章 區景第240章 說和第95章 別部司馬第425章 中箭第30章 陶觀第472章 失策第520章 厚禮第253章 戰死第387章 夏口第393章 破城第370章 同州第215章 南下第243章 學官第347章 鬱林第67章 掌權第209章 攻城第411章 不義第118章 劉表第274章 攻城(下)第327章 西鄂第263章 水戰(下)第422章 出陣第217章 牀弩第287章 自刎第119章 內憂第45章 弩第153章 龔氏第238章 求援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63章 突襲第101章 招撫第458章 斬羽第252章 週歲第162章 免役第186章 八月第545章 對策第443章 韓暨第532章 用意第285章 敗逃第229章 鳴金第292章 救治第290章 可惜第367章 跛馬第10章 劉伯嗣第27章 皓月第101章 招撫第340章 部督第428章 突圍第224章 潰敗第245章 巡視第368章 江東第244章 生子第81章 必須死第172章 出兵第233章 圊溷第11章 帶經耕鋤第41章 吟詩第145章 離開第520章 厚禮第141章 酃縣第192章 開戰第297章 除孝第208章 斬殺第96章 建安第6章 葛生第326章 相遇第237章 監九縣第10章 劉伯嗣第486章 主力第173章 南下第185章 許願第528章 惡氣第148章 警鼓第122章 贈文第326章 相遇第115章 納彩第489章 太史慈第430章 落幕第292章 救治第520章 厚禮第7章 劍術書法第333章第379章 屈服第36章 劉瑍
第102章 劉修第198章 招降第45章 弩第256章 說客第276章 張津第494章 戰臨第101章 招撫第248章 心絞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471章 官爵第27章 皓月第538章 董和第348章 南下第354章 屯田第525章 劉曄第381章 江陵第336章 區景第240章 說和第95章 別部司馬第425章 中箭第30章 陶觀第472章 失策第520章 厚禮第253章 戰死第387章 夏口第393章 破城第370章 同州第215章 南下第243章 學官第347章 鬱林第67章 掌權第209章 攻城第411章 不義第118章 劉表第274章 攻城(下)第327章 西鄂第263章 水戰(下)第422章 出陣第217章 牀弩第287章 自刎第119章 內憂第45章 弩第153章 龔氏第238章 求援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63章 突襲第101章 招撫第458章 斬羽第252章 週歲第162章 免役第186章 八月第545章 對策第443章 韓暨第532章 用意第285章 敗逃第229章 鳴金第292章 救治第290章 可惜第367章 跛馬第10章 劉伯嗣第27章 皓月第101章 招撫第340章 部督第428章 突圍第224章 潰敗第245章 巡視第368章 江東第244章 生子第81章 必須死第172章 出兵第233章 圊溷第11章 帶經耕鋤第41章 吟詩第145章 離開第520章 厚禮第141章 酃縣第192章 開戰第297章 除孝第208章 斬殺第96章 建安第6章 葛生第326章 相遇第237章 監九縣第10章 劉伯嗣第486章 主力第173章 南下第185章 許願第528章 惡氣第148章 警鼓第122章 贈文第326章 相遇第115章 納彩第489章 太史慈第430章 落幕第292章 救治第520章 厚禮第7章 劍術書法第333章第379章 屈服第36章 劉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