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通州戰報傳回北京,朱由檢得知了通州城下的慘案,一時之間有些沉默。
而通州城下的這幾萬遇難者,還是皇太極造成殺孽的冰山一角。建奴入關這一個月,畿東地區幾乎全部淪陷,大小城池陷落十幾座,被劫掠村落更是數不勝數。
雖然已經下達了堅壁清野的命令,但是很顯然,大明政令的實行速度趕不上建奴入侵的速度,而交戰區域政令更是無法通行。而且,有的百姓哪怕是躲進了城裡,也最終難逃一劫。除了北京城,建奴不存在無法攻克的城市,只是看他們願意付出的代價是多少。
很多小縣城缺乏精兵駐守,哪怕是拼盡全力,也難逃陷落的命運。探騎回報,這些被建奴攻破的城池,都成了一座死城,男女青壯被擄走,老幼被殺,城池也被一把火焚燬。
有的屍體被燒成了焦炭,空曠地方的屍體則是無人收埋,任鳥雀野狗蠶食,死狀奇慘,令人聞之落淚。
通州知州陳大對、守將王世昌接納了被皇太極拋下的幾萬百姓,但由於難民人數過多,所需救濟糧食巨大。
雖然通州城是個大糧倉,但私開官倉是死罪,他們兩人不敢擅自做主,所以彙報了朝廷,讓皇帝定奪。這一次,朱由檢倒是沒有吝惜這點糧食,同意了他們開倉的請求。
由於百姓多傷病,通州無力救治,所以請求朝廷調派醫師、藥草。這太好了!朱由檢把太醫院世襲的老太醫一股腦派了去,把新招的太醫留給自己。
太醫院在明初分爲十三科,後面合爲十一科,太醫是官,聽說要去通州,這羣醫務官僚要死要活的,想辭職的、推脫說自己的所屬科目在戰場用不上的。
朱由檢也不慣着,直接派兵把他們押了去,問就是難民數量多,什麼病都會碰上,實在不會也可以臨時學的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整天鑽研醫書怎麼能學會看病呢?還是要多練!
他還有些不放心,在奏疏上批示:“大災生大疫,爾等當謹慎防備。若是發現有疫疾,當及早通報,分隔病患,切勿隱瞞拖延。”
去歲、前年,陝西、山西個別州縣就曾彙報過有小範圍的瘟疫,但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消失了,並沒有大範圍傳播。但朱由檢知道,這不是瘟疫消失了,而是潛伏了起來,病菌已經在百姓身上種下了種子,待到條件合適,就會遍地開花。
神樞營騎兵成功進駐通州城,每日出城與奴騎廝殺,日暮返城,同時派出塘騎往來京師與通州,爲京師帶來前線最新的戰報。大浪淘沙,神樞營每天傷亡數百人,從六千騎減員至四千騎,而每日的斬獲卻比剛開始的時候要多了不少。
建奴也有些受不了了,從一開始嗷嗷叫,攆得明騎抱頭鼠竄,到後來見到明軍騎兵也懂禮貌了,雙方見面,一頓“友好問候”,然後各自散去。在勢均力敵之後,雙方的斥候變得正常化和常態化。
曹變蛟的臉上多了一道疤,從左眼角劃破鼻樑,直到右眼眶下。這一刀如果再深一點,就不是簡單的破相了。
而傷他的正是阿濟格與多鐸兄弟倆,哦,再加上一個名叫鰲拜的小將。來偷、來騙、一打三,把他當成呂布整,不講武德!曹變蛟恨得牙根癢癢,要是公主嫌棄,不要他了咋整?!主將與先鋒就不一樣了,曹文詔當上總兵以後,坐鎮城內指揮,自己卻是很少再帶兵衝鋒陷陣,以至於皇太極很想逮住明軍的騎兵主力,卻一直沒有成功。他們遇到的是將蒙古人“曼古歹”戰術學了去的狡猾明軍。
明軍也是好起來了,居然有資本跟他們比拼馬力了,能夠做到一騎兩馬甚至三馬。他們的投矛器不如大明邊軍的最愛的開元弓靈活。
明軍騎兵還使上了鳥銃,雖然準頭很差,但只要射中無甲冑覆蓋的部位,比如面部等,後果就十分的嚴重,就算射中的是手腳,也是非死即殘。
每騎出戰帶上一捆預裝填彈藥的鳥銃,放完就跑。建奴所擅長的“五步射面”戰術,欺負步卒的效果很好,但面對騎兵卻很難發揮作用。經過一大段時間的適應,明軍騎兵穩住了局面。
不過曹文詔卻很明顯地察覺到了建奴的不對勁,通州地界的建奴越來越少了,敵軍的主力顯然又有了另外的目標,而這個目標也不難猜測,他們很顯然是潛越北京城去了。他不敢怠慢,迅速將自己的發現和推測上奏朝廷,詢問皇帝是否需要他帶兵回防。
防備防備,朱由檢防備太久了,等的就是這一刻了。朱由檢讓曹文詔相機行動,便宜行事,不必着急着回防,而應當儘量對建奴造成殺傷。通州距離京城四十里,步卒一晝夜就可以抵達了,騎兵疾馳只需要幾個時辰。在大範圍戰爭之中,通州的存在本身就是對京城敵軍的威懾。
己巳年二月二十日,皇太極潛越薊州,又越過通州,從通州北部、北京東北角的順義縣突進到了北京城下,北京保衛戰正式打響!
其實這一路上,明軍有很多次機會攔截建奴,但朱由檢還是選擇把建奴放到北京城下來打。北京城建造得那麼牢固,要是不用來打仗,那不是白費了嗎?!
對於其他地方,朱由檢並沒有信心守住,但是對於守住北京城,他卻有十足的信心。道君皇帝被俺答突襲到北京城下就慌得不行了,但朱由檢被皇太極突臉到北京城下,反倒是放心了,心情都變好了,甚至還有心思跟大臣們說笑。
但是朝廷的官員可不理解皇帝的奇葩想法。當初局勢大好,皇帝像死了爹媽一樣,他們承認是自己看走了眼,皇帝並沒有杞人憂天,確實是預料中了建奴的動向。
但現在兵臨城下了,你也不能這樣開心吧?被敵軍打到都城,很丟臉的好吧!地方上的官員會怎麼看?他們還以爲大明要亡了呢!皇帝此前不聽勸告,果不知死活地給藩王放權,藩王會不會乘機反叛,打着勤王的由頭,實際來清君側啊?!
“諸位莫憂,此戰我王師必勝!只要文臣恪盡職守,武將奮不惜身,則必然可以大敗建奴。
傳令三軍:
有擒殺奴酋皇太極者,封國公,世襲罔替,賞黃金萬兩、良田千畝!斬阿敏、莽古爾泰、代善者,封侯!其餘擊殺建奴大小頭目者,皆有賞賜,不吝賜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