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雷霆

郝搖旗的那一標騎兵損失慘重,幾乎無力再衝。谷可成迅速安排他們退回後隊,轉以艾卓所部騎兵,在很短的距離內進行反衝鋒,稍稍遏制了左鎮的攻勢。

張皮綆的那支親軍標,則利用鷹子山山腳下的地形,也就是顧君恩選中的那塊丘陵地。他們在谷可成的佈置下,利用丘陵的遮蔽,躲開了左夢庚和吳學禮的視線,悄然向西側移動,劃過一道美妙的曲線後,驟然出現在了左鎮的側後方。

但攻擊的時刻還未到。

吳學禮、左夢庚兩部加起來不到一萬人,即便李國英那支剛剛被三堵牆騎兵蹂躪的殘部,一起投入進攻,左良玉的手中起碼還捏着六千人以上的中軍預備隊。

時機未至。

谷可成屏住了呼吸,他在等待機會——他不能辜負李來亨的信任,也不能辜負劉宗敏的遺言。

谷可成甚至想到,李來亨這樣信重他,將剛到隨州不久的自己,立即提拔爲地位等夷高一功的果毅將軍。這是因爲自己的才具,還是因爲劉宗敏的遺澤?

現在少虎帥將戰場上的臨陣決機之權,交給了自己。

那就唯有以勝利相報……或者至少不能失敗。

兩倍的兵力差,要勝利太難了。可只要維持一個均勢,插入左鎮後方的高一功、郭君鎮,必定可以摧垮左良玉的意志。

闖軍需要的是時間。

可惜啊……連李來亨都不知道左軍是怎麼發現了伏兵蹤跡,但谷可成已經大約猜測到,或許是節帥此前下令大軍先行吃飯,造成的結果。

不過到了此時,再說這些也無甚意義。

谷可成知道李世威那支火器部隊,無論器械還是餉糧,都享有湖廣闖軍之中最好的待遇。毋寧說他們的待遇,甚至比之親軍標還要好。

這支部隊,纔是李來亨壓箱底的殺手鐗。

現在到了看看他們成色的時候了。

左鎮大軍衝在最前面的是騎兵,不過左夢庚倒也不傻,他看到李來亨和李世威架起的柵欄鹿角後,便下令騎兵向兩翼迂迴。家丁突騎全部下馬,把長矛換成大斧長刀一類兵器,準備砍爛闖軍的防線。

吳學禮也如法炮製,不過他的部隊裡還有不少銃炮手。既然闖軍蹲在防線後面,那麼吳學禮也不介意摧毀這些活靶子——左軍的火炮射程超過闖軍的鳥銃手,飛鉛濺射,數發炮彈飛進鹿角之中,登時便將三四名鳥銃手打成幾截。

“不要亂!”

李世威將腰刀拔了出來,不許銃手們亂掉陣型:“所有人都要沉住氣,天上的烏鴉天天拉屎,何曾拉到你們頭上?左良玉的大炮打不死人!”

話是這樣說,左軍的火炮命中率也確實不高。可是銃手們要眼睜睜地看着,身邊的戰友被動挨打,肢體不斷被火炮炸碎,哪怕死傷的人數其實不多,可對於士氣的打擊依舊可怕。

“放銃了……是不是該放銃了?”

左軍的步兵越衝越近,李來亨不禁緊張了起來,連手心都捏的死死。他了解火器的戰術,可真當置身於戰場之中的時候,卻難免無法保持全部鎮靜。

李世威在征討劉國能的戰役中,表現不佳。但自那以後,他痛定思痛,用心拜訪方以仁、郭君鎮、郝搖旗等人,學習兵書戰策、臨機決斷的本領,此時反較少虎帥冷靜許多。

“不,還差一點。”

李世威出身於少虎帥一手訓練的米脂鄉勇,從來對李來亨言聽計從,此時卻反駁了李來亨的話。這讓李來亨先愣了一下,但又馬上意識到,自己部下的青年將領們,已不再需要一個半吊子的自己來指指點點,他們已然步上正軌。

各盡其責,各正其位,便夠了。李來亨應當給予李世威足夠的信任。

左鎮的步兵更加接近,第一排敵人全部着重甲、持大斧鐵棒,目標應該是要鑿開闖軍的防線。到了這時候,李世威才終於將腰刀揮了下去。

“第一隊,輪換放銃!”

第一隊全是裝備了重型鳥銃的射手,重型鳥銃比較笨重,射速也比較一般,但優勢是射程更遠。由他們先行放銃也在情理之中,爲了保持火力,李世威又讓第一隊火銃手採用輪換隊形,令重型鳥銃的火力輪次施放,形成一道綿延不絕的火網。

“碰、碰、碰——”

一片密集的銃響聲後,煙霧繚繞,重型鳥銃猛烈發射。但左鎮步兵早已有所準備,在連續三輪的鳥銃射擊下,雖然有幾百人被擊斃、擊傷,但更多士兵還是衝到了闖軍的面前。只要再幾個呼吸的時間,他們就能將鹿角、柵欄搬開,到時候闖軍單薄的隊列,決計無法抵抗左軍的衝擊。

“來了——”

重型鳥銃的射程雖然很遠,但火力密度畢竟不足,還遠遠不能對左軍士氣造成很大的打擊。直到吳學禮和左夢庚的部隊,紛紛進入到其他輕型鳥銃手的射程範圍內後,李世威才下令精神高度緊張的銃手們,一齊開火。

“雷——”

闖軍銃手齊射的口令是“雷霆”,這一道口令由李來亨親自制定。先是李世威高喊出了一個“雷”字,緊接着全部士兵齊呼道:

“霆——”

轟。

密集的銃聲甚至使人產生錯覺,好像那已經不是黃豆爆裂般的砰砰聲,而是震動山嶽的炮響,是一種轟鳴。

這樣密集的射擊先聲奪人,左軍士兵在被彈丸擊中以前,耳中先聽到了“霆”聲,繼而是一片密集如急鼓的轟鳴聲。

本來像波浪一樣涌動的大隊官兵,在一剎那,像是被寒冰凍結了起來,隊伍猛然一滯。數不清的騎兵紛紛墮馬,左夢庚被那激烈似雷霆的響聲嚇了一跳,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便感到大腿上一陣劇痛,一樣從馬上摔了下去。

“三堵牆——”

谷可成認爲戰機還未完全純熟,所以那支隱藏在丘陵之後的親兵標依舊未動。雖然苦了郝搖旗,但此時也只有郝搖旗這一支騎兵能做突擊之用——他們之中不少傷員已和馬寶的下馬步兵輪換,戰馬也全都換成了馬力餘裕的新騎。

刀槍突出,白刃排空,濤翻雪舞,雷霆霹靂,呼聲動天地。

這一回三堵牆騎兵的突擊,真的只是一掠而過。他們稍稍牽制左軍的動作以後,守在柵欄之後的銃手們便準備好了第二發“雷霆”。

吳學禮情知形勢不妙,大驚失色,他看左夢庚的部隊還傻乎乎地向前衝過去,便打定主意,讓左夢庚給他擋槍,自己立即帶人後撤。

哪怕事後左良玉要懲處他,也比死在這裡強!

吳學禮的兵馬在陣前倉促退後,正和向前增援的李國英部擠在一起。而左夢庚被射傷落馬以後,他的左右副將、旗鼓也相繼被斃殺,部隊失去指揮和組織後,立即走向全面崩潰。

因爲鷹子山下的戰場,本就有一些凹凸不平的丘陵阻擋視線,加上吳學禮、李國英兩支部隊擠成一團。坐鎮中軍的左良玉也搞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因此不敢輕動中軍——甚至於他立即產生了跑路的打算。

走,還是戰?

左良玉不相信,這支闖軍伏兵兵力並不多,怎麼可能這麼快擊潰左夢庚、吳學禮、李國英三支大軍?

“要不要全部壓上去?還是……還是應該撤下去?現在到底是什麼形勢!”

從來跋扈不饒人的左良玉終於慌了手腳,他倉皇地問着董源,究竟該走還是該戰。董源心中一驚,從自保的角度上立即回答道:“前軍大潰,必是中了闖逆之計。小李賊狡如狐,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其實李來亨的兵力相當有限,雖然依靠猛烈的短促火力,在極短時間內打垮了左夢庚所部的士氣。但這一定程度上也是託了好運氣的福,第一時間就把左夢庚本人擊落馬,使其部隊迅速陷入混亂之中。

吳學禮的膽怯,又加速了左軍的混亂。如果把吳學禮換成馬進忠、金聲桓、李國英任何一人,只要他們敢於把部隊都壓上去,而不是趁闖軍集火左夢庚的時候逃跑,那形勢都可能立刻扭轉。

哪怕到了吳學禮潰逃之後,左良玉也還有翻盤的機會,他只要守住陣地,緩緩收攏吳學禮、左夢庚兩部潰兵。便會發現左軍的傷亡其實並不很大,只不過是被闖軍的“雷霆”嚇壞罷了,到時候他以正兵接戰,依舊可以穩操勝券。

左良玉終究老了!

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七章 鳥銃隊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
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七章 鳥銃隊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