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

楚闖三堵牆騎兵的“厚重”,當然在於他們的衝鋒隊形相比較一般騎兵,簡直可以說是密集到了密不透風的地步。人挨着人,肩並着肩,騎士互相之間甚至能夠聽到對方的喘息之聲,密集程度甚至於達到了嚴重影響衝鋒隊形重整的地步。

這樣厚重又密集的“騎牆”,和左營那樣只能說是牆式衝鋒雛形的騎兵戰法,差距極大。他們的威力幾乎盡數集中在第一波衝鋒上,衝擊力之大,足可以摧垮任何敵人。

而楚闖三堵牆騎兵的“脆弱”,則是因爲他們過度密集的衝鋒隊列,使得這些騎士們在首輪衝鋒以後,要花費比傳統騎兵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重整隊形,進行第二次衝鋒。

雖然經過李來亨的多番革新改進以後,他設法擴大了楚闖“騎牆”之間的空隙,留夠了騎兵重整隊伍的空間,又加強了對於騎兵軍官的訓練要求,讓他們時刻注意保持全軍衝擊隊列的嚴整。

可即便如此,真正的牆式騎兵,其主要力量還是集中在首輪衝鋒。

郝搖旗的首輪衝鋒,力量就比劉芳亮大得多了。

劉芳亮帶隊楔入敵陣以後,還寄望於左突右馳沖垮官兵。郝搖旗就乾脆全副精力都用在首輪衝鋒上,他遠遠看到敵人的陣列比自己想得更爲嚴整一些以後,就讓士兵們做好首輪衝鋒以後,下馬步戰保持陣列,等待順軍陣列控制出充裕的衝鋒空間後再行衝擊的準備。

有了如此準備,楚闖騎兵的衝擊果然取得驚人戰果。

郝搖旗的首輪衝鋒,馬上就把官兵戰線掀翻得亂七八糟。他自己披掛重甲,揮舞鐵棍,已經像是一個活生生的鐵浮屠了。剩下的重騎猛烈跟進,更是殺的敵人隊伍人仰馬翻。

李來亨在湖廣的經略建設,不僅僅是創造一個了物質上大爲豐富的後方基地。更爲重要的是,他建立起了比較李自成更爲穩定的幹部來源渠道。

當李自成在軍事上還要依靠數量不多的陝北元從維持軍隊時,楚闖軍隊的中級軍官崗位上,已經充斥了來自隨營學堂的畢業生。

李來亨一直就很重視幹部的數量,按照他自己的話來講,這就是“夾袋中有沒有人可以使用”。他對幹部的培養,是以在湖廣進行深入基層的統治做前提的。

就最終結果來看,雖然湖廣方面依舊在許多地方、許多時候,於幹部方面出現人員捉襟見肘的情況。

可是在軍隊軍官的方面,楚闖軍隊的軍官數量之多、質量之高,不僅遠在明軍和中原順軍之上,而且同樣也在八旗軍之上。

郝搖旗的騎兵隊伍,整個隊列被大量的軍官和士官牢牢控制,分爲前排指揮、中隊主體和隊列官行列三個部分。中隊主體的四個部分又各有軍官控制前排,兩翼還有各自的騎兵老卒保證側翼的控制。以陣型爲籠,以軍官、士官爲鎖,這就有效保證了楚闖騎兵作戰的“內聚力”和“堅韌性”。

劉芳亮同樣在中隊和兩翼配置了許多老資格的精騎,但是在衝鋒時,左營三堵牆前排軍官的數量就明顯不如郝搖旗這邊密集。

這會不會造成前排指揮的薄弱?

劉芳亮暫時陷入的困境,其實就恰恰證明了這一點。左營騎兵一旦衝鋒就很難再停下來,在沒有預先準備的情況下,也缺乏對於戰局突然變動的應急能力。

軍官和士官的配置數量和位置,直接決定騎兵控制力的強弱,並維繫隊伍的紀律和士氣。

穩定、高效的軍官和士官培養,使其與傳統軍隊的兵頭、伍長在軍事素質上拉開了距離。楚闖軍官在隨營學堂裡,不僅學到了弓馬騎射的技藝,更爲重要的是他們掌握了一定數學知識,懂得如何測算戰場上的距離,又熟悉兵學常識,懂得如何根據戰場形勢,相機變換陣型。

協同和控制能力,對於戰爭而言,這比在馬背上長大,以及驚人的武藝和勇氣都顯得更加重要。

在這方面,李來亨的潛在優勢是最強大,當戰鬥規模越加擴大以後,軍官數量帶來的優勢,便會慢慢超越個人武藝和勇氣上的差距,最後讓楚闖軍隊,在無形中佔據上風。

“拔刀!”

楚闖騎兵貫入敵陣以後,先以長矛等武器猛烈襲殺明軍隊伍,一些被屯齊安排在前方督軍的滿洲兵,都被這猛烈的衝鋒擊殺。

等到騎兵衝鋒的動能減弱以後,郝搖旗接着又冷靜組織騎兵隊伍的重整。他嘗試性又進行了兩次非常短距離的衝鋒,在沒有取得預想的戰果以後,便立即讓騎士們拔出腰刀,改長矛爲短兵,於亂陣之中快速揮舞兵器進行砍殺,給敵人留下一道道血淋淋的巨大傷口,動搖敵方的軍心。

明軍士兵雖然有賞功銀激勵,依舊前赴後繼地衝殺上來。但是楚闖騎兵隊伍裡,軍官數量極多,有這樣多的軍官支撐戰線,隨時都可以使得士卒們作出複雜的戰術變化,應對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態。

騎兵衝鋒停止以後,將士們便結陣抽刀反擊,毫無懼怕之意,反而將猛烈撲來的新附軍士卒紛紛殺退,爲戰馬硬生生殺出了一條重新進行衝鋒的道路空間來。

郝搖旗沒有將隊伍拉出敵陣,退到後方重整以後再進行二次衝鋒。而是越戰越強,利用軍官數量帶來的應變優勢,當即便率部從側翼衝出敵陣,馳援殺入左營騎兵受困的戰線位置上。

“劉帥!稍等片刻!俺來破敵!”

楚闖重騎轟鳴而出,這些騎兵的動作之快、戰術變化之複雜,讓屯齊都大爲震驚。這支騎兵隊伍的驍勇善戰,在屯齊看來倒還趕不上八旗精騎那樣厲害,可是他們怎麼能夠做出這樣複雜的戰術變化來?

簡直像是所有人都是家丁、所有人都是親兵和護軍一樣!

戰場形勢的變化,真可謂風雲突變。劉芳亮陷入敵陣重圍纔沒過多長的時間,郝搖旗就帶着楚闖騎兵大挫敵圍,連續衝破數支明軍隊伍,仗以四蹄,飛馳踐踏。

屯齊正在猶豫是否要投入滿洲兵攔截的時候,郝搖旗就已經突破重圍,與左營騎士們聚攏在一處了!

唐通爲之瞠目結舌:“這流賊……簡直好像人人都是家丁,否則豈能這樣一般地如臂使指!……啊,流賊殺上來了!”

唐通驚呼一聲,這才發現流賊騎兵以奔海之勢,不斷衝鋒破陣,幾乎是馬上要殺到自己的面前來了。他這才急忙拍馬想要撤回清軍中軍大陣去,可是屯齊卻帶着滿洲督戰隊堵在唐通後方,讓唐通進退兩難。

他腦內失血,直欲昏倒,指着屯齊痛罵道:“你是何居心?這仗還能打嗎?我們退回中軍守着陣地就行了,打什麼打啊!”

但滿洲督戰隊當然是不爲所動,唐通毫無辦法,只能帶着家丁佈列槍炮弓弩,拼命截擊。可是順軍重騎已經重新匯合在一處,衝鋒起來好像雷霆那樣猛烈,所到之處新附軍們紛紛逃散,再多的賞功銀,那也要有命花才行啊。

唐通心中幾乎絕望,他看着自己身邊爲數不多的家丁們,好想聲淚俱下地哭訴一番,這仗怎麼打啊?

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十二章 鰲拜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四章 小徽柔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
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十二章 鰲拜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四章 小徽柔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