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生活得很愜意, 佔元則心情特別舒暢。你看他,一邊走路,一邊還在哼小曲兒:“裡格兒楞格兒裡,楞格兒裡格兒楞……”
能不高興嗎?哥哥住上了新房,把原來諾大的一套房院讓給了他。這麼寬敞的房院,即使在院內耍兩套花拳,揮武幾招棍棒,也施展得開。
哥哥中元和堂兄晉元主要忙於醫務,農田活那是他們的第二職業。那麼,這農田事務,油坊缸坊的事,他佔元就是第一把手。每天晚飯後,他就把那兩個受苦人和長久他們招來,就把第二天的農工商等人事安排好了。這個家族的農工及牧業,安排的是分工明確有條有理。全家勞動力,包括十歲以上的下一代,是上上下下齊心協力任勞任怨。佔元本人從小操持農活,有些農具他拿在手裡嘟嚕嚕地轉,比我們拿筷子吃飯還要熟練,幹哪件農活他都是行家裡手。有這麼一個多面手技術專家主事人,家庭中的哪個下屬,敢在他面前說個“二”字?
這天,他鋤了一天小麥已經很累了,晚上本應該全身心放鬆下來,在那大炕上舒舒服服打呼嚕,但是,他今天不想去享這個福,他要親自去放夜牛。
福家這些耕牛的放養,原本一直是牛二和鐵鎖子的任務,他卻突然奪權,並宣佈今夜給他二人放假,不僅不扣工錢,還賜豐盛晚宴一頓。這是爲什麼?
原來,白天他在村西北方鋤小麥時,瞭見鄰村一個墳地邊上有一圈茂盛的嫩草。他想,我家這些耕牛,爲了我們的幸福,辛勤勞作毫不懈怠,趁現在青草正鮮嫩時,得好好的放養。那墳地邊上的青草能夠肆無忌憚地瘋狂生長,那是因爲放牧人總不把牲畜往那兒趕得緣故,那些草是沾了死人的光。野生植物,誰索取就是誰的,我今天發現了,那是我那老黃牛、大尖牛、短尾巴二歲歲和白肚皮虎墩墩的福氣,是它們該有一次盛宴了。今晚這夜牛我來放!任何事,只有自己親自幹才最放心。
晚飯後,他吆喝着牛羣,朝村西北那墳地走去。翻過了孝子山,天已經暗了下來,四周黑沉沉靜悄悄的,他偶爾聽見草叢中傳來幾聲串珠般的蟲鳴。擡頭看,晴朗的天空中,一彎下弦月孤寂地掛在天上。
他把牛吆趕在墳地四周青草茂盛的地方,讓它們就在墳地邊上吃草。他的那些牛很是善解人意,大概是怕踩壞死者的房子,都老老實實地在墳地邊就餐,不敢越雷池一步,沒有一個超越界限的。佔元看到它們這麼守紀律,也就放鬆了監管力度。他口中哼着小曲:“天當被,地當牀,頭枕墳墓睡得香。”一邊哼哼,一邊索性靠一個墓堆躺倒。由於他一整天都在“汗滴禾下土,”實際此時他比牛還要累,不一會兒就頭枕墓堆進入了夢鄉。
他睡得正香,突然覺得有人推他,太過勞累的他,想耍賴不理人,縮了縮肩膀翻了翻身繼續睡覺。然而,那人拽住他得胳膊大聲喊:“喂,這位先生,看你睡到哪裡了?怎麼在房頂上睡覺,不要命了?”
佔元這才睜開眼,他發現自己正躺在一家人家的房頂上,忙就坐起來。他從房上往下看,那是一個乾淨整潔的小院,院裡靠牆放着犁耬、耙、鐵鍬等農具,院內一個小腳老太太扭扭捏捏地走着。回頭看,站在自己身邊的這人,是位又瘦又幹的七旬老人。這老人正認真地端詳着他,見他回過頭來就滿臉驚喜地說:“嗨!這不是福佔元嗎?我正想找你們福家人幫個忙,不想你自己上了我家的房。我這兩天眼皮總跳,知道就是有高貴的客人要來!房頂上的客人,這不是高人嗎?”那老人一邊說着話,一邊也坐了下來。
佔元見他在自己身旁坐下,就只好聽他要對自己講些什麼。
那麼他是誰呢?
他是兩家村已故二十多年的一位老人,叫王來運。
他對佔元講了些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裡去,聽他究竟有什麼事想求佔元。
原來,在義合村西北方六七裡處,有個村莊叫兩家村。早在五十年前,有一家姓王的人家,在這裡蓋了房定居下來。不到半年,又有一家姓趙的也來這裡蓋了房定居下來。而後足足有十年,此村就只有王趙兩家,故而得名兩家村。直到十年後,才陸續又來了幾家。
這王家當家的叫王來運,就是此刻坐在佔元身邊的這位,趙家當家的叫趙有才。兩人來到這村時,年齡都已將近五旬,都已是當了爺爺的人了。
有一天,趙有才讓老妻備了幾個小菜,暖了一壺燒酒,請王來運來家小聚,王來運二話沒說欣然應諾。王來運來到趙家後,兩人輕談慢飲,各自述說自己的身世和經歷。差不多的遭遇,相似的命運,把兩顆心的距離就拉近了。再加飲酒人話多,兩人也就越說越投機。正是情隨酒增,酒助義長,大有相見恨晚之感。索性,趙有財拉了王來運的手,二人雙雙跪在竈王爺神像前,燒香磕頭義結金蘭。論年齡,王來運長趙有財一歲,王就爲兄。這義兄弟二人發誓代代友好下去,同時,兩人不約而同求願,希望兩家的後代不出三四輩能結爲姻親。
從此,兩家人家親密相處,互相幫助,情誼勝過血緣親。
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知之,趙王二人的美好心願,神靈自有安排。
二十幾年過去了,兩家的孫子都長大了。村中陸續又來了不少住戶,人多了起來,房院也多了起來。雞犬之聲不斷,牛羊之聲時聞,寂寞的小山村顯得更加有生氣有活力。每當朝霞染紅半邊天的時候,家家戶戶的房頂上青煙裊裊上升,村中雞啼馬嘶充滿生機。門前小山上白瓷石,在朝陽的照耀下,閃着星星點點的光,人們精神煥發地扛着農具,口中吹着嘹亮的口哨走向田中的時候,誰都會遐想遼遠充滿希望。這種不是神仙勝似神仙的日子,使人們很難想起人生的短暫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