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情況非常好!
晉元母親的眼睛一天天好了起來,一個多月後,竟比她少女時期還明亮。有一天上午,中元媽和中元、佔元兩人的媳婦來她家串門子,拉了一會兒閒話後出得門來,晉元母親就把他們送到門外。幾個人站在臺階上話別時,她一擡頭看着石狐山說:“你們看,那石狐山有一羣羊,看那個放羊的人,就知道那是仁合村的羊羣,那個羊倌還來咱們這兒看過病呢。”
那幾位婦女聽了,忙向那山望去,別說是放羊的人,就連羊羣也看不清。大家都覺得奇怪,中元媳婦說:“二嬸,大概是您心裡想的吧?我這麼年輕都看不見,那山至少離咱這裡有近三里路,羊又是白色的,山上的石頭也都是青白色的,您怎麼能看得見呢?”
“不,你忘了,他們村附近紅土多,那羊毛也都滾成了淡紅色的了。”晉元母親補充說。
她們正在談論,長久和佔元相隨走進院門,聽到她們的談話後,也都向那兒望去,佔元的視力一向好的出奇,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瞅了一會兒後說:“似乎就是有一羣羊,但是這麼遠看不清楚,更看不見人。”
長久聽了就想,母親現在的視力難道這麼好?我今天要證實一下,看她看得是否準確。就對佔元說:“三哥,咱二人騎馬跑過去看看,看那裡倒底有無羊羣?”
年輕人精神好,說走就走。二人忙到麥地邊把縻着的馬拉來,一跳跨上馬背,飛也似的向那山跑去,只一袋煙功夫,兩人就飛奔了回來。佔元告訴她們說:“那山上就是有一羣羊,是仁合村的羊羣,那個羊館一個多月前曾來咱們這裡看過病。”
大家聽了都驚訝不已。
還有一次,連陰布雨下了兩天,家家戶戶的人都被雨水阻在了家裡。兩天後天氣放晴,人們紛紛從家中出來,呼吸雨後清涼溼潤的空氣。雞們也都忙着拍拍翅膀昂首挺胸地走出雞窩,村中立刻雞啼馬嘶熱鬧起來。久雨放晴給人們帶來的愉快心情,和久旱逢甘露的心情其實很相似。晉元母親從屋內走出來,站在臺階上極目遠眺,突然,她興奮地大聲喊孫子:“榮秀,榮麗,快拿上籃子,去南樑上搬蘑菇去,看那兒的一溜蘑菇多可愛!”
聽到她的喊聲,院中的好幾個捉龍蝨的孩子,都跑到她身邊來。他們一個個伸長脖子,睜着明亮的眸子向南樑上望去,但誰也看不到哪裡有蘑菇。雖然這個南樑就在他們院對面一里左右,但是蘑菇畢竟是蘑菇,它不是一隻羊或者說一隻雞,相對這個距離而言,不是目能所及的。榮秀看了一會兒說:“奶奶,哪有蘑菇,我們怎看不見?”
“那老鷹石前面不是?一圈呢,有八九個,快去搬吧!”晉元母親用手指着前方告訴孫子。
幾個孩子“噢”發一聲喊,一齊向南樑衝去。榮秀榮麗跑得氣喘吁吁,跑去一看,那老鷹石前果然有八個大白蘑菇圍成半圈,生機勃勃地長在那兒。大家爭先恐後地搬起來,放在榮秀的籃子裡,然後又分頭去找。
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晉元母親的視力變化如此之大,而且超出常人,這種情況肯定會引起人們的關注。義合村的人們都知道她曾得過眼病,也知道晉元讓她枕了花枕玩了沾沾草,並用露水每晚洗眼。人們動腦子想了想就紛紛行動,沾沾草那是不用玩的,因爲他們眼裡沒有長遮睛的薄膜,而枕花枕洗清露則可以效法。他們陸續去參觀晉元母親的繡花枕,各家的姑娘媳婦們立即照做。晉元不在家,人們都向長久打聽裡面裝了什麼,各是多少,長久熱情幫助積極奉獻。自家藥房的石決明,寒水石和乳香沒藥等,兩天之內讓人全部拿走做了枕心。
接下來就是收集露水,因爲正好是秋天,很多人提着瓶瓶罐罐,天不亮就出去收露水。幾天之內,義合村的人就掀起了用露水洗眼的熱潮,很多人到了晚上用露水洗眼。據說,一年後義合村人的視力普遍比原來提高了,而且歲數大的人效果更明顯,此是題外話。順便插一句,其他人的視力變的再好,也比不上晉元母親的視力。因爲,人爲永遠比不上神爲。
心明眼亮的晉元媽媽,心滿意足的生活着,只是有些日子不見晉元歸來,心中越來越掛念。晉元臨走時曾答應每隔幾天就回家看看,現在掐指算來,到明天就是兩個月了,可仍不見他回來,也不知他現在看好了多少人。她想,但願神靈保佑我兒,爲病人看病看一個好一個。就這樣,她是心中想眼中盼,然而,門前的大路上並不見兒子的身影。
晚上,她念着兒子的名字鑽入被窩,她希望新的一日是兒子的歸期。然而就在這夜,她做了一個使她驚魂難定的夢。她夢見自己拿了一個又大又黃的梨放在了菜案上,她自己手起刀落,把這個梨切成了兩半,然後手一鬆那刀“鐺啷”一聲掉在了地上,隨之,她也一驚而醒。想想剛纔的夢,心不禁突突地跳了起來,因爲此地有個忌諱,人們從不把梨分着吃,更不把梨切開,原因是“分梨”和“分離”同音。難道晉元出了什麼事了?想到這兒,她睡意頓消,“嗖”一下坐了起來。看看窗戶,天剛矇矇亮。她不由地自語道:“元兒,你在哪裡?”
這真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