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

該怎麼做?現在趙禎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今彷彿是大宋對西夏用兵的最佳時機,西夏皇帝李元昊被子所弒,由一個年僅一歲的孩子繼位,顯然這是大宋最佳的時機。

趙禎爲此召見了兩府相公商討此事,龐籍驚訝的望向趙禎,他不明白皇帝爲何篤定會是年幼的皇嗣繼位,現在看來寧令哥也有機會,不一定會按李元昊的遺詔進行。

許多朝臣也是這麼認爲的,但趙禎一句話就讓他們熄火:“如今的沒藏訛龐在西夏隻手遮天,你們覺得寧令哥還有機會嗎?據朕所知,寧令哥在刺殺過李元昊之後便前往相國府躲藏,這簡直是羊入虎口自尋死路。”

趙禎的話點破了西夏的朝局,讓所有人都看清楚了現狀,這場刺殺之後唯一的受益者彷彿只有沒藏訛龐和沒藏黑雲兄妹二人,他們一個成爲高高在上的太后,一個成爲大權獨攬的權臣。

整個西夏便成爲了他們的手中之物,西夏已經不是拓跋家的西夏,而是沒藏家的西夏,那麼很有可能連這場父子之間的人倫大逆都是由他所策劃……最大受益者往往就是幕後的黑手,趙禎從皇城司的情報中早已看出端疑,沒移氏的進宮與寧令哥的刺殺都與沒藏訛龐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顯然寧令哥就是沒藏訛龐的一個棋子,而沒移氏也將成爲犧牲品,因爲她的肚子裡也有着李元昊的血脈,萬一生下來是個男孩便會對李諒祚的皇位產生動搖,這個孩子留不得。

文德殿中安靜異常,所有人都被沒藏訛龐的這份心機所震撼,一個外戚,一個人臣,居然有着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大手段,怎麼讓人不寒而慄?

“陛下,當務之急是決定大軍的動向,據狄青奏報,我大宋加上收攏的殘兵已達十六萬之巨,所需用度每日劇增,若是依然靜觀其變,消耗將更加驚人!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身爲三司使的包拯開口打破大殿中的寧靜,他的話也讓衆人回過神來,沒錯,現在不是關心西夏朝局的時候,而是怎麼樣做纔會對大宋最有利,李元昊死了,這是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並且他曾經也是立國稱帝的英主,單單是這一件事便給了他名垂史書的榮耀。

趙禎看了看包拯道:“狄青和楊懷玉若是已久屯兵西平府大概還能堅持多久?”

包拯皺眉想了想道:“若是以各州府全力供給,在由朝廷向州府援助,這樣一來應該還能多支撐一些時日,可那些被我大宋佔據的州府依然需要朝廷的援助,若是要等他們能自給自足怕是尚需時日,最少要到明年開春!”

趙禎點了點頭:“這麼說朝廷不光要負擔大軍的消耗,還要負擔那些歸於王化的州府所需?”

包拯躬身道:“陛下聖明!所以我大宋已經拿不出多餘的錢財供給大軍了,或是……或是讓大軍自己想辦法解決!”

自己想辦法解決?所有人都驚訝的望向包拯,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要大軍去掠奪西夏的城池?這不像是包拯能說出來的話啊!

趙禎笑眯眯的望向包拯道:“哦?你倒是說說如何解決,莫不是讓我大宋軍隊去掠奪當地百姓?”

包拯躬身道:“臣萬萬沒有此意,臣的意思是讓狄青命令將士屯田自用!若是陛下打算在西夏長久駐兵,便應當以此爲法,一來可以增加將士們的口糧,而來也可開荒土地,爲今後的遷徙百姓打下基礎!”

這是以戰養戰的方法,用戰爭獲得的人力物力財力繼續進行戰爭,最本國的消耗會大幅度的減少,但對將士們的壓力卻會增加,畢竟駐守屯田會給人一種遙遙無期的感覺,這樣一來士氣便會受到打擊。

趙禎緩緩在御座上坐下,顯然這是個小小的麻煩,大宋軍隊現在之所以能保持這麼好的戰鬥狀態不光是因爲武器裝備的領先,更多的則是一種凱旋心理,他們認爲現在距離西夏的興慶府不足百里,建功立業,滅此朝食便在不久的將來,熬過這段苦日子便是苦盡甘來,榮歸故里了。

可一旦大軍駐紮下來,開始屯田自給自足,那便會對士氣造成非常大的衝擊,將士們對家鄉的思念怕是會減少他們的銳氣,之後在用便會士氣不足。

趙禎想了想忽然開口道:“屯田也不是不行,但卻不能用將士們,這樣做只會給他們增加心中的負擔,削減他們的戰力,與其如此,不如遷徙百姓前往屯田吧!”

此言出口滿朝皆驚,包拯連連搖頭道:“陛下萬萬不可!雖然這些州府已經被我大宋拿下,可現在仍是戰火兩天,如何遷徙百姓前去開荒屯田恢復生產?若是強行遷徙,必會引起民怨!到時不光是陛下的聖名有損,百姓也很有可能躁動!”

ωωω. тTk án. ¢〇

“若是不用朕的逼迫,百姓自己前往呢?”

趙禎的話讓包拯張口結舌:“這……這……如何可能?”朝堂之中響起嗡嗡的議論聲。

趙禎笑了笑,如何不可能?大宋百姓的膽子已經被自己喂的很大了,之前遷徙百姓從東京城來到析津府,幾乎第一批跟隨自己而來的百姓家家積蓄萬貫,而只要是遷徙而來的便會得到朝廷的照顧,發放一些補助的同時,迅速在析津府紮根安家,稍稍動動頭腦便能從達官貴人手中賺取大量的錢財,連漿洗衣服的老婦人都是月入十貫錢,放在東京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西夏的土地不必大宋差,黃河兩岸更是沃野千里,良田千頃,若是牧馬放羊也能大賺一筆,多好的機會啊!蔡伯俙腆着臉的說了幾回,趙禎都沒同意讓蔡記買下大量的土地,現在正是出售給百姓的好時機!

這些土地是賣的?!

當朝臣們知道趙禎的打算後驚訝的合不攏嘴,戰後的荒地本就應該讓百姓開墾,開荒多少都應當算是百姓自己的,朝廷如何能賣這些荒地?他們是在想不通官家要幹什麼……

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
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