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

“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不勁直不能矯奸。人臣循令而從事,案法而治官,非謂重人也。……能法之士,勁直聽用,且矯重人之奸行。故智術能法之士用,則貴重之臣必在繩之外矣。是智法之士與當塗之人,不可兩存之仇也。”

資政堂中,趙禎在給孩子們講解韓非的《韓非子孤憤第十一》,這是闡述權術一道中最爲重要的部份,而龐籍坐在一旁望着十來歲的太子和年輕的皇帝微微搖頭,這對年輕的皇家父子崇尚的完全的是法家之道,與順勢應時的儒家之道相差甚遠。

但不得不承認,這兩位父子對儒學的造詣也是不差,畢竟經過皇家的儒學培養,儒家典籍融會貫通自是常理,但龐籍怎麼也想不通,爲何對儒學如此知之透徹的皇帝與太子,卻不是非常崇尚儒學。

其實並不是趙禎和趙旭不崇尚儒學,對於儒學他們父子兩人也是相當的喜愛,只不過,在趙禎的心中,儒家也好,法家也罷,即便是墨家,黃老之類的學說,它們的地位和儒學是一樣的,都是作爲統治者手中的工具,至於該如何運用這些工具,則在乎於需要與否。

“好了,旭兒你且說說這段的意思,通過這篇文章你學到了什麼?”

趙旭點了點頭道:“啓稟父皇,這篇文章的意思是,通曉治術的人,一定是有遠見並且能明察秋毫的人,不能明察秋毫,就不能洞悉隱秘。擅長法律的人,一定是堅強剛毅而且非常正直的人,不正直就不能矯正奸邪。”

“嗯,那他的寓意呢?”

龐籍稍稍驚訝,只有十二歲的太子上哪知曉這是什麼意思,能把文章讀的如此通順,並且一直不錯的說出來便已經是極好的了,《韓非子》因涉及帝王權術,或是帝王之道,其寓意往往生澀難懂,不在其位這很難通曉。

“啓稟父皇,此文看似在說明爲臣之道,但卻與帝王御下之道不可分開,什麼樣的臣子適合什麼樣的差遣,亦有相當重要的關聯。”

趙禎笑了笑:“嗯,很好,但朕要說的是,這篇文章的最有一句,這句話看似是說權貴與通曉法律的人是仇敵,其實韓非的意思是朝廷當依法治國。即便外戚權貴也不能例外。朕覺得應該加上一句,國法重於泰山之威,雖天子帝王亦不能凌駕於上。”

“陛下?!”龐籍猛然一驚,愕然的望向趙禎,雙手微微顫抖,官家是什麼意思?爲何突然說這樣的話?自古便有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官家這樣的話豈不是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而趙旭則是認真的點了點頭:“孩兒記住了。”

“嗯,朕只是提醒你,有無論如何也該尊重自己定下的律法,否則連皇帝這個制定律法的人都不遵守,如何去要去要求官員,百姓,士紳,皇族?”

趙禎的話讓龐籍深深的震驚,作爲皇帝是凌駕於律法存在的人,自古以來皇帝不會受到律法的制裁,最多便是民意的譴責而已,在自己的眼面前,大宋的帝王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需要多大的魄力?

只可惜生在法治社會的趙禎並沒有他認爲的那麼高大,在趙禎的腦海中任何一個人都應當遵守遊戲規則,這是那個時代給予他的“理性”也是他刻進骨子裡的東西,但趙禎看到龐籍震驚的表情後,無奈的摸了摸鼻子,也不知自己這句話是好還是不好……

當趙旭離開後,龐籍起身拜倒:“陛下之心,千古帝王所未有,乃聖君所爲,老臣歎服,若是我大宋帝王皆以此傳教,必當萬事永存!夫天下大同不久矣!”

天下大同?趙禎無奈的笑了笑,這東西只存在於先哲的思想之中,大宋能綿延八百年便是萬幸中的萬幸。自己的所作所爲只不過是讓大宋延續的更有一點罷了,所以他才如此培養趙旭,所以他才迫切的希望消滅遊牧民族或是同化他們,至少漢家王朝的政權不至於旁落。

“朕命狄青佔下懷州等地,天下譁然,又命彭七領十六衛北擊北安州遼人憤慨,這樣也算是一代聖君?”

龐籍搖頭道:“此乃帝王權術,運籌帷幄之中,天下人只會讚歎陛下的果斷與英明,並不會說陛下之菲薄,況帝王權術本就是多變順勢,今奪取西夏州府有何不可?此乃大宋幸事,百姓贊之不及何故鄙夷之言?”

趙禎笑道:“真是如此便好,咱們的時間不多了,若是不能以雷霆之勢蕩平西夏,朕擔心有生之年不能亡其遼朝!畢竟遼朝與西夏大不同。”

龐籍微微點頭,看着資政堂中縮小的輿圖道:“陛下,青塘聯軍若是能收復山丹軍馬場,必將使得西夏人更加緊迫,那裡是他們的命根子,每年數萬乃至十數萬匹的軍馬產出着實有些嚇人。”

趙禎指了指輿圖:“張掖,張掖,張我右腋!此乃西北之要地,朕以派遣西路軍聯合青塘聯軍攻取,一旦拿下,便可屯兵養馬,不出兩年朕的手中便可有十數萬軍馬可用,天下之大,我大宋騎兵亦可去得!”

龐籍看了一眼深以爲然:“此地來少有之寶地,開置屯田,盡水陸之利,稻豐收稔,一縑數十斛,可積軍糧數十年矣!又是山丹軍馬場之要衝,若是建立城寨,可保萬全!”

趙禎和龐籍交談許久,待龐籍離開,趙禎這才深深驟起眉頭,自己所重視的地方,西夏人定然也會重視,現在的張掖便是西夏的甘肅軍司,一場惡戰怕是不能避免,只能把希望寄託在西路軍和青塘聯軍的身上,勝則萬事俱備,敗則世事難料啊!

山丹軍馬場這座歷史最悠久,產出最驚人的馬場一直是西夏的“寶庫”西夏絕不會坐視大宋把它佔爲己有,現在趙禎所想是要不要調遣南路軍支援此地?

但臨陣調兵,怕是會引起軍中的動盪,也會讓西夏人提高警惕,畢竟狄青手中的背嵬,踏白乃是大宋的一張王牌,但如果這樣的重裝騎兵更多,則會對大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才!傳旨皇城司都頭前來見駕!”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