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

兩軍對峙如同漫長亙古,又如白駒過隙。

風停的短短一個間隙,契丹和大宋進攻的號角和鼓聲幾乎同時響起。

這一點十分難得,證明雙方的主將都是一等一的將才,只有如此纔會同時抓住進攻的最好時機!

這是一種默契,什麼時候發動進攻並不是看似那麼簡單的一個口令,其中需要考慮到的東西有很多。

風向,光線,甚至是地形高低都要考慮進去,稍有不慎很可能讓整場戰爭陷入萬劫不復。

而蕭捷和張舟二人都是在選取對自己最爲有利的時候開始的。

契丹大軍和宋軍如同兩道相向而行的潮水,在到達極限時激烈的碰撞在一起,同時戰場上也響起了巨大的轟鳴聲。

這聲音不同於契丹鐵騎到來時的悶雷,而是一道道雷霆炸響。

大宋的火器開始對遼陽城的城防展開了瘋狂的攻勢,這是一種極爲少見的情況,宋軍攻擊城池一般都是對城門進行攻擊,一旦城門大破,便是宋軍攻城之時。

但這一次宋軍卻不僅僅是攻擊了城門,城牆,城內的一切……

火炮只是向着巨大的遼陽城進行攻擊,直到炮管發紅才停下休息。

而第一次出現在遼陽城的臼炮更是威力驚人,巨大的炮彈帶着駭人的氣勢和呼嘯聲從天而降,任何接觸它的東西都會被碾壓成齏粉一般。

城內的守軍根本不敢靠近城牆,但即便如此也被宋軍的火炮壓制的焦頭爛額。

遼陽城中的建築不時的塌陷,更有火油彈通過威力驚人的牀弩發射進來,只要進入城中必會出現一片火海。

城中的守軍親眼瞧見一柄如長矛般的弩箭射進高高的木樓之中,還未落地,火舌便吞噬了整個木樓,熊熊的大火不斷在城中蔓延,並且難以熄滅。

這東西不能用水去澆滅,水越多火流動的越快,甚至連水都會被點燃起來,使得火勢更大。

遼陽城的守軍實在是毫無辦法,只能把有限的兵力用在了撲救大火和維持秩序上,雖然城中已經沒有多少百姓,可一旦混亂起來,最終可能被宋人活活燒死。

張舟看着城中不斷冒出的黑煙在天空中形成一片片黑雲這才滿意的點頭,此時他更加關心的不是契丹人的援軍,而是城中的守軍。

這些人被大宋的火器所牽絆,無法分心攻擊大宋的背後,如此便算是毫不費力的解決了一場大患,宋軍也從腹背受敵的尷尬境地中解脫出來。

只需要專心對付眼前的契丹鐵騎就好,蕭捷這十萬鐵騎絕不可小覷,從他在樂郊城外全殲一萬黑水軍開始,這場戰爭就充滿了不確定性。

張舟知道自己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契丹庸才,而是一位手段出色,思路清晰的將帥之才!

這蕭捷果然是有真本事的。

張舟在雙方交戰之時明顯的感覺到了壓力,這股壓力是以往宋軍從未遇到過的,盾牌,長矛,橫刀,陌刀所組成的步軍大陣只要陣形不破便無覆沒之危。

但這一次稍稍有些不同,宋軍軍械的實力基本上已經到達了冷兵器時代的巔峰,全身步人甲已經非常成熟,防禦力大大提升的同時,重量卻在減少,這一點帶來的最大改善便是靈活性有所增加。

宋軍的長槍兵中混雜了一定比例的鉤鐮,手持巨大而鋒利鉤鐮的士兵唯一任務就是對契丹騎兵的馬腿發動進攻,而身着輕甲,手持橫刀的跳蕩兵則是對落地的契丹人補刀。

在雙方激烈的碰撞在一起時,契丹騎兵的強大沖擊力直接把宋軍第一排的盾牌手擊飛,但很快他們的衝擊力和速度也被擋住。

盾是一種被動防禦的東西,所能做的也只是抵擋進攻,大宋的盾兵並沒有多少人,但,每一個都是軍中的佼佼者,身強力壯不說,更是受到將士們的尊敬,因爲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才能抵擋住契丹人的第一輪進攻。

只要契丹騎兵的速度減慢下來,立刻如林的長槍並會向前突刺,保準把眼前之敵戳成馬蜂窩,而接下來纔是開始,宋軍不斷的使出各種手段糾纏住契丹的騎兵,使得他們只能和宋軍拼殺而不能輕易脫走。

宋軍的軍陣面前總是有一羣契丹人被拖住,使得後面的契丹騎兵無法加速突破,速度自然也上不來。

但這一次契丹人改變了一些策略,利用繳獲的甲冑和武器進攻宋軍,效果顯著,那一萬先鋒可謂是戰力驚人,硬生生的在宋軍軍陣中撕開了一個口子。

雖然只是一處被撕開,但身在中軍的張舟明顯感覺到了壓力的大增。

這是一場雙方都不能輸的戰鬥,宋軍本就有着死戰的精神,則不是從趙禎開始纔出現的,而是華夏民族之中本就流淌的戰鬥基因。

契丹人同樣如此,他們自詡爲草原的勇士,即便戰事不利,也不願放棄,更不願承認自己失敗。

這一戰是宋軍和契丹軍最爲正面的一場戰爭,也是堂堂正正沒有其他陰謀的一戰。

這時雙方之間比拼的不光是武器甲冑,不單單是軍械精良與否。

拼的就是戰鬥的意志,拼的就是個人的身體素質以及戰鬥經驗。

契丹人小看了宋人,同樣的宋人也小看了契丹人,這場戰爭雙方士兵之間交戰,居然產生了一種惺惺相惜。

只不過戰場上的惺惺相惜只是那麼一瞬間的事,激烈的拼殺,殘肢斷臂和鮮血很快會讓人忘記一切,腦子中只會存在一件事——活下去。

這場戰爭的激烈程度遠超蕭捷和張舟的想象。

一邊是從未被敵人撕開防線的宋軍,另一邊是苦苦希望於宋軍拼殺的契丹人,雙方之間自從那一萬契丹人突破大宋防線後就開始了“糾纏”。

這和之前大宋軍隊所遭遇的戰爭節奏完全不同,敵軍極少或是根本沒有機會“撕開”宋軍的防線,陣型也從開戰到結束也沒亂過。

但這次不同,遠程的棘輪弩和火槍不可能無差別的攻擊,而對於其後的敵軍殺傷也是有限的。

拋射的弩箭只能讓那些倒黴蛋在戰場上哀嚎,極少有一擊斃命的。

被弩箭壓制並沒有給契丹人造成不可抗拒的影響。

宋軍的將士們除了弩手和火槍手,其他的全部投入到白刃戰之中。

血腥的戰場如同血肉磨盤,任何進入其中的人都會身不由己的遭到擠壓,敵人彷彿無窮無盡,戰爭彷彿沒有終結。

但事實上這只不過纔剛剛過去半個時辰而已。

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請假!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
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請假!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