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

劉渙和角廝羅的私交是不錯,但他畢竟是大宋的官員,若是朝廷對角廝羅態度友好,官家願意招攬或是詳談那最好,若是不願,劉渙會果斷的站在角廝羅的對面。

現在官家既然願意給角廝羅這個機會,劉渙當然要抓住這個機會把話和角廝羅說明白,臨走之前官家給了自己一些交代,直到現在他還不明白,大宋爲何需要那麼多的奴隸?

尤其是官家的那句:“解放農奴。”

更是讓劉渙百思不得其解,農奴本就是吐蕃人的財物,屬於人傢俬有的東西,吐蕃和大宋不一樣,沒辦法做到令行禁止,大宋的律法對吐蕃也沒有任何的效力啊!

相反,在劉渙看來,大宋應該保護吐蕃貴族的利益,只有如此才能利用他們達到統治吐蕃的目的,若是不能得到吐蕃貴族的支持,即便是讓吐蕃臣服也不會長久,更不會忠心擁護大宋。

官家明知如此,卻要反其道而行,堅持解放高原上的農奴,他對角廝羅沒有別的要求,只有一個,解放所有的農奴,並歸大宋官員管轄。

劉渙雖然不明白,但官家的旨意好好執行便是,他相信這些被吐蕃人看作連豬狗都不如的農奴應該能輕鬆捨棄。

劉渙出使青唐許多次,他見識過農奴在吐蕃的地位,真的是連豬狗都不如,豬狗還能有個窩帶着,有人餵食吃,可這些農奴居無片瓦遮身,食無顆粒果腹,簡直就是乾熬。

別說是飽讀詩書的劉渙自己,便是他帶去的僕從都看不下去。

僕從給了那農奴一些青稞餅子,但結果是那農奴接餅子的左手被砍去…………餅子自然也落到了主家的手中。

在吐蕃奴隸主的眼中,那農奴的手甚至比不上幾塊摻了細面的青稞餅子。

就是這麼簡單粗暴,就是這麼的喪盡天良,但在吐蕃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也就是因爲這件事,使得劉渙把吐蕃當作是荒蠻愚昧之地,王化所不能及之所,他一直以來在朝中的主張都是捨棄吐蕃不與之接觸。

這一點趙禎不是不瞭解,他甚至比劉渙瞭解的更多,更詳細,後世的資料記載了很多關於農奴制度帶來的危害和泯滅人性。

吐蕃的土地政策是從唐會昌二年開始轉變的,這從史書之中便能詳細查閱到,在那一年達瑪贊普被佛僧所弒後,吐蕃奴隸制開始瓦解,政權也隨之內部分裂起來。

王田的地權下移,財富分散,私有制不斷向前發展,一部分奴隸主貴族,開始進行更爲徹底的私有化,把那些自由農、私有農民變爲農奴。

人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貪婪的本性被暴露出來,於是乎從在中間段的平民越來越少,只有貴族莊園主和農奴倆個階級。

這極具導致了吐蕃的貧富分化日趨激烈,一些富人、私有者變成巨賈大富。他們聚斂財富、購置土地,成爲新興的大土地所有者,在奴役村民的基礎上建立起許多在莊園。

吐蕃的農奴主佔有土地、山林、草原和河流等絕大部分生產資源,並完全佔有農奴;農奴從農奴主手中分得一塊份地,作爲代價他們必須無償耕種領主土地,服各種勞役,並上繳大部分勞動產品。

農奴制的基礎就是把農奴被束縛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於農奴主。離開之後他們沒有任何生存下去的可能,而農奴主則利用這種人身依附關係,對農奴實行強制剝削。

這樣財富便開始在富人的手中快速聚集,同時也使得吐蕃的力量大爲分散,可以說吐蕃的私有制比大宋還要強烈,並且沒有一個統一強大又完整的政權。

雖然吐蕃的莊園強大,奴隸貴族強大,但這也意味着吐蕃的實力分散,沒有提個統一政權的領導,互相之間誰也不服誰,都希望保持眼下自己的生活。

吐蕃的狀況就是因爲如此才使得角廝羅一路高歌猛進,個體莊園再強大也無法與一個統一的政權相抗衡。

角廝羅卻沒有實行吐蕃普遍作法,他實行的是集權制度,所有的土地都屬於青唐政權,並且屬於他角廝羅這個邈川大首領的土地。

青唐百姓的土地和牧場都是角廝羅賜予的,並且是均田制的方式賜予,當然他也承認奴隸制的存在,保留了吐蕃的農奴但卻下令青唐的農奴要保有人身的基本權利,殺了農奴依舊算是方法,所以青唐的奴隸主比較收斂。

相比之下青唐的農奴就比別的地方的農奴好的太多。

趙禎希望推翻吐蕃的主要力量不是角廝羅,而是吐蕃的農奴,他們纔是一股隱藏在平靜之下的“洪荒之力”若是他們被釋放出去後會產生怎樣的力量?

所以他才命劉渙帶着大宋的官員前往吐蕃收編農奴,這樣做最大的好處便是減少大宋出兵的可能,並且在一定程度上牽制角廝羅。

大宋不一定要佔據高原上的土地,最少現在沒有必要,但高原上的土地一定要聽從大宋的調遣和安排,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扶持角廝羅的同時,再扶持一個勢力,一個得到大宋和角廝羅雙方承認的勢力。

這也是趙禎派遣劉渙前往吐蕃的原因,角廝羅若是想得到大宋的支持,就必須同意大宋的政策。

劉渙以最快的速度離開,眼下的一切都是趕時間進行的,角廝羅率領青唐大軍行進速度極快,他每進一步都是對趙禎計劃的破壞。

趙禎看着劉渙急急離開的背影,顯然劉渙已經瞭解自己的用意,知道現在是該爭分奪秒的時間。

身爲帝王的他永遠做好了兩手準備,若是能通過農奴推翻吐蕃,讓大宋輕鬆控制吐蕃這樣最好,若是不能…………大宋的軍隊也不是白養的。

十萬背嵬軍在吐蕃高原訓練那麼久帶回來的經驗和實力都是相當寶貴的,同時大宋這段時間也要開始不斷的輪換軍隊進入高集訓。

一來適應高原的氣候環境,二來收集高原上的情報,以此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趙禎相信即便是通過農奴顛覆高原,也需要大宋輔以軍事行動,否則單單靠幾個官員的收編,農奴依舊不能成軍,依舊不能爲大宋所用。

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
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