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老乾媽是何方神聖?
王蘅捧着第二杯涼茶,湊到脣邊正欲來個“一口悶”,王安石溫厚的手掌搶先按住了杯緣。
“慢些飲,若撐滿了肚子,待會如何吃飯?”
又夾起一塊黃瓜放入女兒碗中:“嚐嚐這個。”
鄰桌的蘇轍聞言,也默默放下了琉璃杯,打消了一口悶的念頭。
兩道開胃小菜眨眼便被分食殆盡,肉鮓的鹹酸與蒜泥黃瓜的脆爽相互映襯,徹底將胃口撩撥起來。
寄應六子吃過這兩道菜,滋味一如既往的好。
蘇軾問李二郎:“店裡近日可添了新味?”
李二郎如實作答:“多着哩!只是今日受制於食材,皆不得施展,諸位下回再來,保管嚐個新鮮!”
蘇轍嘆道:“下回再來當是秋闈之後了……”
話一出口莫名覺得有點耳熟。
上回來吳記川飯是不是也說過類似的話?
仔細一想,上回只是有這個念頭,並未說出口,作不得數。
這回君子一言,八月秋闈之前,決計不再來了!
杯盤既空,更覺飢腸轆轆。
正望眼欲穿,竈房內忽然傳來一聲高呼:“走菜!”
李二郎疾步而入,衆人翹首以盼。
少頃,李二郎將兩大盤肉絲炒麪分別呈上桌,笑道:“小店不似正店那般講究,請諸位客官自取,莫要拘禮,能吃多少夾多少便是!”
衆人只見盤中堆尖,冒着熱氣,麪條油潤金黃,肉絲赤醬誘人,翠綠的青菜、白生生的豆芽菜、嫩紅的??絲(胡蘿蔔)點綴其間,宛如一盤五彩錦繡!
更有濃郁的鑊氣與油脂香氣撲鼻而來,教人食指大動!
美味當前,誰還講究什麼禮儀規矩?
衆人紛紛舉碗盛面。
王蘅手短腳短,夠不着,只能噙着口水靜待爹爹替自己夾面。
王安石念及女兒年幼胃小,只在她的小碗裡撥了一小簇。
王蘅哪裡肯依:“爹爹,再多些!”
王安石不爲所動:“七娘莫要眼大肚皮小,吃完再夾不遲。”
……
廚房裡,師徒倆炒完肉絲麪接着炒泡麪。
炒泡麪屬於路邊攤小吃,沒什麼難度,唯有一點——
吳銘取出一瓶老乾媽,笑道:“此物可是這道炒麪的精華所在。”
謝清歡聞言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觀察那裝滿醬料的琉璃瓶,但見瓶身上印有“老乾媽”字樣,不禁納悶:老乾媽是何方神聖?天上竟有這路神仙?
轉念一想,司竈諸神中屬竈王爺最大,這個老乾媽估計是給師父打下手的。
又想到:我眼下正給師父打下手,以後豈不是也……
就在她胡思亂想之際,吳銘已經起好油鍋,隨後倒入蛋液定型搗碎,加入洋蔥絲、香蔥絲炒香,再加入蓮白、青菜和火腿腸翻炒均勻,最後來一勺老乾媽注入靈魂!
將配菜炒香後,倒入泡麪用筷子撥散,稍微顛幾下鍋,添入少許鹽、糖、醬油、蠔油和芝麻油翻炒均勻,出鍋裝盤!
“走菜!”
……
蘇軾特意將各色菜料盡皆攏於面上,一併送入口中。
牙齒輕合,但覺麪條勁道彈牙卻不失軟熟,醃製入味的裡脊肉脂香四溢,??絲的清甜、豆芽菜的脆嫩和青菜的清爽在舌尖次第綻開! 妙極!看似尋常的炒麪,滋味卻極豐富又極融洽,倒像是渾然天成一般!
衆人悶頭乾麪,店堂裡唯有碗筷的碰撞聲和咀嚼聲。
連初次登門的韓絳三人,也一吃一個不吱聲,心中均想:王介甫所言不虛,吳掌櫃果真好手藝!
王蘅分得的炒麪最少,三兩口便將碗底卷得乾乾淨淨,忙不迭揚起空碗再請爹爹添面!
恰在此時,李二郎再次掀簾而出,呈上第二盤炒麪。
王蘅的目光瞬間被牢牢吸引!
好奇怪的面,竟是一圈一圈捲起來的……
和上一盤面不同,這盤面是赤褐色的,一股奇異且霸道的香氣撲面襲來,比她聞過的所有醬香都更具侵略性!
圈圈面上附有嫩黃的雞蛋碎、赤色的肉脯碎(火腿腸)、半透明的胡蔥絲、白綠的菘菜絲(其實是蓮白)、青翠的青菜……同樣的好看!
她立刻改口:“爹爹!我不要肉絲麪了,我要吃這個‘圈圈面’!”
衆人亦是滿臉新奇,紛紛夾取。
蘇軾挑起捲曲的麪條送入口中。
“咦?”
一聲輕訝!
麪條的口感出乎意料!
初時爽脆,繼而竟帶着極富彈性的柔韌,絕非尋常麪條的質地!
更獨特的是那濃重的鹹鮮與淡淡的辛辣!
有種說不出來的奇妙香氣,直教人口齒生津!
這等醬料,想必又是吳掌櫃秘製。
林希笑道:“此麪醬汁辛氣頗重,定是蜀地風味無疑!”
蘇軾淡定地點頭稱是,彷彿蜀地確有此味,心裡卻懷疑自己是個假眉州人:在吳記川飯品嚐的蜀味,他此前竟然從未吃過!
蘇轍卻是個吃不了辣的,一碗麪下肚,已被激得額角微汗,喉嚨發乾,忙不迭舉杯將剩下的冰鎮涼茶一飲而盡!
“啊!”
冰冽甘甜的涼茶如同滅火之水,瞬間壓住了舌尖的灼熱。
他痛快地呼出一口氣,再度揚聲道:“再添一杯涼茶!”
王蘅扭頭看了鄰桌的哥哥一眼,見他已喝完兩杯,也不甘示弱地將自己杯中的涼茶咕咚咕咚灌下肚,小小地打個飽嗝,舉起琉璃杯脆生生喊道:“我也再添一杯!”
王安石好氣又好笑,戳戳她的小腦袋瓜:“你呀!”
扭頭囑咐李二郎:“半杯足矣!”
李二郎端着杯子進廚房倒涼茶。
師徒倆正在烹製最後一道菜:幹炒牛河川香版。
前兩道炒麪屬於新手菜,怎麼炒都不會難吃。
炒河粉就不一樣了,多少有點技術含量。
謝清歡按照師父的指令將牛柳切片,加入生抽、白胡椒粉、生粉和少許的油攪拌均勻。
吳銘另取一碗,加入適量的生抽、白糖、白胡椒粉、鹽、蠔油和芝麻油調成料汁。
隨後燒油炙鍋,下入牛肉片滑散盛出,鍋裡留些底油,緊跟着下入河粉煎出米香味。
“這一步很重要!”吳銘邊晃鍋邊講解,“煎的過程要保持晃鍋和顛鍋,稍一停頓便會粘連。”
米香四溢味後下入洋蔥絲、牛肉片和掐頭去尾的豆芽炒香,再淋入料汁猛火翻炒直至炒出鍋氣,出鍋裝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