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銀耳蓮子羹

第161章 銀耳蓮子羹

衆主賓圍聚一處,全身心沉溺於松鼠鱖魚奇特的形貌和奇妙的滋味中,對藏在廊柱後的兩道交織着怨念和垂涎的灼灼目光渾然不覺。

老大和老四扒着廊柱探頭窺視,目光死死鎖住桌上那條本該屬於自己的魚!

歐陽發咬着後槽牙,恨恨道:“瞧瞧!堂堂士大夫、國之棟樑,竟作市井小民爭食狀,成何體統!”

“就是就是!太不像話!”

歐陽辯小腦袋點得如搗蒜舂米,目光卻膠着在父親與諸位叔伯大快朵頤的筷箸上,喉頭連連滾動,舌尖津唾泉涌,心中吶喊:給我留一點罷!便只一條尾巴尖也好!

這念頭方起,猛見王叔叔毫不顧形象地夾起被濃醬包裹的金黃魚尾,一口咬下!

“咔嚓!”

隔着十餘丈距離,那脆生生的咀嚼聲卻仿若驚雷般生生劈入耳鼓!

“啊!!”

歐陽辯心頭最後一絲期望瞬間碎成齏粉,悲憤之念直衝頭頂。

連條魚尾都不給我!!

王安石蘸着酸甜醬汁,三兩口便將魚尾吞嚥下肚,雖不及魚肉鮮美,卻酥脆爽口,令人脣齒一新!

嗟乎!席間箸影競逐魚肉,及至肉盡盤空,這魚尾仍孤懸盤角,無人問津。盤餚際遇之殊異、舌齒冷暖之懸殊,怎能不教人心生感慨!

又想起自己胸懷變革之志,卻無人可與論說,亦不得今上賞識,與這魚尾何其相似!

若非適才做了兩首小詩吟詠車螯,已借螯肉鮮美和螯殼被棄的差異,表達了自己對世事功用價值的思考,他真想再以此爲題賦詩一首。

千言萬語涌到嘴邊化作一句喟嘆:“快哉快哉!”

……

“松鼠鱖魚被老爺拿去吃了,煩請吳掌櫃將第九盞下酒勻一道菜給夫人。”

秋月將歐陽修的話如實轉達,吳銘不禁啞然失笑。

松鼠鱖魚的確是正兒八經的宴席菜,考慮到不適合分餐,因此沒有給醉翁上這道菜,豈料這個老饞鬼,竟連小孩子的菜都搶!

鱖魚他只備了一條,想另做一份已不可能,便依歐陽修所言,將第九盞下酒勻一道菜給家宴。

……

“第十一盞:蒜燒肚條、茼蒿豆腐羹——”

報菜聲伴着咚咚鼓聲傳來,轉眼已至戌時,壽宴也已臨近尾聲。

最後兩盞下酒,吳銘準備的是相對清淡的菜餚和解膩的羹湯,茼蒿豆腐羹是現做的,而第十二盞的銀耳蓮子羹則已提前熬好晾涼。

銀耳蓮子羹正是那日列菜單時最終定下的第二十四道菜,亦是本場宴席檔次最高的一道菜,當然,檔次高低是按宋人的標準而定。

木耳早在秦漢時期便有入菜的記載,至隋唐時,因唐中宗李顯喜食黑木耳,自上而下引發風潮,民間大量伐木種植,曾一度出現“百姓皆種耳,官商皆收耳”的繁榮景象。

至宋時,黑木耳的價格已經被殺下來許多,但銀耳尤其是品相上佳的銀耳仍是千金難求的珍貴食材,到了清代,還被列爲“草八珍”之一,慈禧太后每天起牀後的第一道敬獻便是雷打不動的一碗銀耳羹。

當吳銘揭開鍋蓋,竈房裡的衆人立刻翹首探看,見鍋中奇物熬煮得晶瑩剔透,無不疑惑——似銀耳這等稀罕物,尋常百姓別說吃了,連見都沒見過。

唯獨孫興眼睛瞪得渾圓,說話都結巴起來:“這、這莫不是通江銀耳?!”

四川通江被譽爲“中國銀耳之鄉”,早在盛唐時期就開始栽培銀耳,以品質出衆而聲名遠揚。

吳銘微微頷首:“正是。”

這是實話,只不過是一千年後的通江銀耳。

孫興驚得下巴快掉地上。

雖說吳掌櫃是川飯鐺頭,以蜀地的特產入菜很合理,但這鍋裡的分量……怕不是用了整整一朵銀耳!

說好的一切從簡哩?!單這一鍋銀耳蓮子羹,便已極盡奢華!

謝清歡將孫鐺頭的驚駭看在眼裡,忍不住掩嘴竊笑。她早上見師父從袋子裡掏出一朵銀耳時,亦是同樣的震撼。

即便是她,迄今吃過銀耳羹的次數亦屈指可數。師父卻在熬好後徑直盛了一碗給她,稱此物有滋陰補腎、潤膚養顏之效,最宜女子服用,以後可以經常熬製。

她當下便紅了眼眶,更堅定了隨師父修仙,啊不,學藝之心。

這時,差役進來傳話,可以備第十二盞下酒了。

銀耳蓮子羹是現成的,另一道炒豆芽菜尖亦是快手菜,此外,還要爲醉翁做一碗長壽麪。

壽辰當天吃長壽麪的習俗自古有之,只不過宋人多稱之爲長命面。 麪條已經提前做好、盤好了,大概一米多長,鉛筆粗細。吳銘並非白案師傅,沒敢弄得太細,以免斷了弄巧成拙。

“第十二盞:炒豆芽菜、銀耳蓮子羹——”

一衆女使端着最後兩道菜和長壽麪款款而去。

竈房裡,吳銘三人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撤退。

待吃完第十二盞下酒,看完最後一場演出,主賓免不了要惜惜依別一陣,天知道要聊到什麼時候。

三人等不到散宴,一會兒還要去澡堂裡泡澡呢!

收拾妥當,向孫鐺頭等人拱手告別。

“我送你們!”

孫興叫上徒弟火旺,五人抱着一應器具自偏門而出,門口已有太平車等候。

臨走前,孫興忽然叉手長揖,正色道:“多謝吳掌櫃指點!孫某今日獲益匪淺!”

吳銘笑着回禮:“孫鐺頭客氣!談不上指點,交流心得罷了。”

隨後坐上車頭,囑咐道:“去朱雀門外麥秸巷。”

車伕持繮的手微微發力,口裡叱喝幾聲,太平車便吱吱呀呀地朝狀元坊駛去。

與此同時,宴席上,滿座鴉雀無聲,只瞠目瞪着面前的銀耳蓮子羹。

但見清澈微稠的羹湯中,燉至透明的銀耳舒展如冰綃碎玉,絮狀膠質晶瑩浮沉。象牙白的蓮子圓潤飽滿,百合如雪片點綴其間,暗紅的鮮棗和鮮豔的枸杞相映成趣。

儘管早已知曉菜品,歐陽修仍不免心頭一震!

他原以爲此羹是以蓮子爲主,銀耳只放少許,用作點綴,豈料吳掌櫃下料如此生猛!這滿滿一碗膠質,竟全是銀耳!

這一剎那,心裡不禁咯噔一響,自我懷疑起來:莫非……老夫不慎錯定成百貫錢的席面了?

“老爺,”秋月捧上一隻海碗,“這是吳掌櫃特地煮的長命面,祝老爺福壽綿長。”

“吳掌櫃有心了,代我問問他,這銀耳蓮子羹……價值幾何?”

“吳掌櫃託奴婢帶話:銀耳乃他家鄉特產,這碗銀耳蓮子羹既是消暑解膩的宴席菜,亦是爲老爺添福祝壽之禮,不入席面賬目。”

“哦……”

歐陽修攪動着碗中的銀耳蓮子羹,心底驀然涌起絲絲暖意。

前有贈琉璃杯之情,眼下又以此等珍品祝壽,吳掌櫃當真深諳送禮之道,既不着痕跡,又恰如其分!

衆人不明就裡,見歐公神色欣然,只道是主人豪闊,斥重金以饗賓客。

難得吃一回銀耳蓮子羹,紛紛舉匙嚐鮮。

入口清涼甘甜,卻不齁膩,羹湯柔滑,輕若無物地漫過舌尖。

銀耳膠質軟糯帶着菌類獨有的草木氣息,蓮子粉糯細膩,百合綿軟清香,紅棗的甜香夾雜着絲絲縷縷的枸杞果香,諸般滋味和諧交融,羹湯入喉,五臟六腑俱感清爽熨帖,醉意和暑氣頓消,溫潤之意緩緩生髮。

“啊!”

衆人喉間盡皆溢出滿足的喟嘆。

梅堯臣捋須而笑:“妙哉!這上菜次序亦有巧思,以此作爲最後一盞,解膩醒酒兩相宜!”

王珪亦頷首稱讚:“夏日伏暑,得此一味,燥熱頓解,真乃祛暑安神之佳品!”

蘇頌尤爲激動,拍案道:“以銀耳、蓮子、百合、紅棗、枸杞等藥材制羹,可見吳掌櫃不僅善於調和五味,更深諳藥食同源之理,委實令人驚歎!”

他自幼便對醫學藥草感興趣,難得遇到一個會烹製藥膳的庖廚,這吳記川飯,他說什麼也要親自走一遭!

(本章完)

第94章 無肉不歡第112章 柴火雞第47章 肉鮓第65章 一羣老同志第11章 肝腰合炒第100章 VIP客戶第173章 山海兜第182章 環寺皆青樓也(二合一)第49章 三昧真火第117章 神仙點化第161章 銀耳蓮子羹第67章 供膳第103章 狀元樓掌櫃的論斷第64章 行會第90章 收攤第188章 老將出馬第99章 辣油第31章 弟子愚鈍第105章 新任務第108章 三探狀元樓第136章 古典戲曲之鼻祖第165章 榜下捉婿第74章 爭粥第121章 吳掌櫃太有誠意了第14章 再見二蘇第19章 我是他爹第118章 保康門瓦子第120章 贊助第178章 炸炊餅片第160章 橫刀奪愛第118章 保康門瓦子第15章 宮保雞丁第6章 閒人免進第155章 慶壽第80章 再度相邀第3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71章 請吳掌櫃出山!第125章 曾子殺彘第180章 爲這碟醬買的炸炊餅第177章 狄家的喬遷宴第103章 狀元樓掌櫃的論斷第130章 花式炒麪第111章 皇上同款第12章 自來水第166章 謝家千金第73章 家學淵源第92章 翠縷冷淘第28章 小試牛刀第150章 二探吳記川飯第69章 三更燈火五更雞第26章 川飯店來了新鐺頭第48章 向學之心第71章 佩服第66章 行規第148章 競爭第85章 邋遢大王第109章 禁中佳味第143章 一訪歐陽修第126章 擺攤保康門瓦子第47章 肉鮓第181章 戴面具的狄將軍第63章 再見已是梅直講第139章 上門做菜訂單第75章 滷菜第48章 向學之心第57章 大相國寺第91章 齋飯第26章 川飯店來了新鐺頭第120章 贊助第81章 越滷越香第171章 請吳掌櫃出山!第72章 遺珠第142章 帶薪假日第82章 認主第91章 齋飯第86章 咄咄怪事第187章 糖畫第95章 閉市散會第31章 弟子愚鈍第86章 咄咄怪事第103章 狀元樓掌櫃的論斷第37章 一探狀元樓第72章 遺珠第165章 榜下捉婿第36章 飲少輒醉第10章 奇文共賞第27章 試菜第75章 滷菜第118章 保康門瓦子第87章 仙人撫我頂第28章 小試牛刀第180章 爲這碟醬買的炸炊餅第27章 試菜第169章 吳掌櫃心裡有我!第76章 此菜宜打包帶走第12章 自來水第68章 狀元郎第42章 及第粥第5章 賺錢第一步第21章 鴻鵠之志
第94章 無肉不歡第112章 柴火雞第47章 肉鮓第65章 一羣老同志第11章 肝腰合炒第100章 VIP客戶第173章 山海兜第182章 環寺皆青樓也(二合一)第49章 三昧真火第117章 神仙點化第161章 銀耳蓮子羹第67章 供膳第103章 狀元樓掌櫃的論斷第64章 行會第90章 收攤第188章 老將出馬第99章 辣油第31章 弟子愚鈍第105章 新任務第108章 三探狀元樓第136章 古典戲曲之鼻祖第165章 榜下捉婿第74章 爭粥第121章 吳掌櫃太有誠意了第14章 再見二蘇第19章 我是他爹第118章 保康門瓦子第120章 贊助第178章 炸炊餅片第160章 橫刀奪愛第118章 保康門瓦子第15章 宮保雞丁第6章 閒人免進第155章 慶壽第80章 再度相邀第3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71章 請吳掌櫃出山!第125章 曾子殺彘第180章 爲這碟醬買的炸炊餅第177章 狄家的喬遷宴第103章 狀元樓掌櫃的論斷第130章 花式炒麪第111章 皇上同款第12章 自來水第166章 謝家千金第73章 家學淵源第92章 翠縷冷淘第28章 小試牛刀第150章 二探吳記川飯第69章 三更燈火五更雞第26章 川飯店來了新鐺頭第48章 向學之心第71章 佩服第66章 行規第148章 競爭第85章 邋遢大王第109章 禁中佳味第143章 一訪歐陽修第126章 擺攤保康門瓦子第47章 肉鮓第181章 戴面具的狄將軍第63章 再見已是梅直講第139章 上門做菜訂單第75章 滷菜第48章 向學之心第57章 大相國寺第91章 齋飯第26章 川飯店來了新鐺頭第120章 贊助第81章 越滷越香第171章 請吳掌櫃出山!第72章 遺珠第142章 帶薪假日第82章 認主第91章 齋飯第86章 咄咄怪事第187章 糖畫第95章 閉市散會第31章 弟子愚鈍第86章 咄咄怪事第103章 狀元樓掌櫃的論斷第37章 一探狀元樓第72章 遺珠第165章 榜下捉婿第36章 飲少輒醉第10章 奇文共賞第27章 試菜第75章 滷菜第118章 保康門瓦子第87章 仙人撫我頂第28章 小試牛刀第180章 爲這碟醬買的炸炊餅第27章 試菜第169章 吳掌櫃心裡有我!第76章 此菜宜打包帶走第12章 自來水第68章 狀元郎第42章 及第粥第5章 賺錢第一步第21章 鴻鵠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