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問題
“地道!太地道了!”徐川拍案叫絕,“竟然連柴火氣也復現出來了!”
原教旨主義者一臉滿足,同桌的三人三臉懵逼。
徐慶渝對宋代的菜品一無所知,不敢擅做評價。
事實上,他對吃沒有太高的追求,但好與壞他還是吃得出來的。
說實話,剛進店時他並沒有太當一回事,以爲只是一家味道不錯的蒼蠅館子,雞肉賣78元一份,在這個地段同等裝修的餐館裡算貴的了,畢竟有“皇上同款”這個噱頭,可以理解。
不嘗不知道,一嘗嚇一跳!
這雞肉之香,和清遠白切雞有得一拼!
誰說78貴,78可太便宜了!尤其是和首都的物價比,簡直不要太親民!
隨後端上來的正統川菜更令他大吃一驚。
徐慶渝不像老爸那麼有文化,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臥槽!
這道回鍋肉給他吃恍惚了,彷彿此時此刻正坐在首都的四川飯店裡用餐。
他讀大學時便去了首都,在蓉城下過的館子不多,蒼蠅館子只吃過一家明婷飯店,論名氣,當然是明婷飯店更大,但論味道,這家店完勝!
怪不得這麼多人開車來吃……
徐慶渝慶幸自己來得早,不僅不用排號,出菜也快,十幾分鍾便上齊了。
嘗過每一道菜後,他只想大呼牛逼!
今天真吃到好的了!
開炫!
夫妻倆和孫兒都吃得火熱,徐川卻淡定如常,慢條斯理地夾着菜,心裡仍然記掛着菜單上的文字,恨不得立刻同掌勺師傅深入探討一番。
顯然是不可能了。
直到四人吃完飯,店裡依然座無虛席,老闆忙得腳不沾地,哪有時間和他閒聊?
只好作罷,回家後瘋狂查資料,又在同行羣和同好羣裡分別詢問,愣是無人知曉。
“這是哪家店?編的像模像樣的……”
羣友一致認爲,這絕對是老闆瞎編的。
徐川卻將信將疑。
菜單上有三道菜的介紹,只有這一條不知出處,其餘都有據可查,證明掌勺師傅確實懂行,應該不會無所本纔是。
看一眼時間,已經過了飯點,徐川給老闆發去微信,繼續中午未竟的話題。
收到消息時,父子倆正在吃午飯。
吳建軍直接把手機遞給兒子:“你自己回他吧。”
吳銘一時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回,他寫文案時就沒想到會碰上如此較真的客人,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沒有史料記載再正常不過了,他總不能說這是狀元樓的鐺頭親口告訴他的吧?
仔細琢磨了下,回覆道:“沒有出處,我也是道聽途說,感覺挺真的,就印出來了。徐爺如果覺得不嚴謹,就當博君一笑吧。”
無法自證,只能搪塞了。
愛信不信,反正他問心無愧。
這個週末的生意比吳銘預想中的好多了,聽老爸說,有許多回頭客,看來上週引流來的客人留住了不少。
禁中佳味只燉了一鍋,眨眼便賣光了。
“評價怎麼樣?”吳銘更關心這個。
“好得很!你是沒見徐老爺子,簡直吃出了皇上的感覺,結賬的時候還說這是他吃過的最地道的禁中佳味。依我看,也就是他年紀大了,不然指定拜你爲師!”
吳建軍扒拉着工作餐,說得繪聲繪色。
吳銘笑起來,心想徐爺之所以較真,大概也是因爲真的懂行吧。
這種古菜還得是懂行的人吃纔有驚豔的效果。
“呵啊——”
吳建軍打個長長的哈欠。 這兩天給他累麻了,客人一多,他一個人屬實有點應付不過來。
現在只是週末爆滿,隨着口碑的提升和發酵,遲早會輻射到工作日。
人手是個大問題,父子倆心知肚明。
川味飯館的情況特殊,真不敢隨便招人,現代人不像古人那麼好忽悠,分分鐘給你曝光到全網皆知。
真發生這種情況,以兩界門的尿性,直接捲鋪蓋跑路也說不定。
吳銘只想安安靜靜當個廚師,認認真真經營飯店,不想沾惹這些麻煩。
吳建軍說:“實在不行把你媽叫來幫忙。”
吳銘搖頭:“老爺子走路都不利索,家裡得留個人照顧他,哪能再給我媽添麻煩?我再想想,爸,這段時間先辛苦你了。”
“跟你父皇客氣啥!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吳建軍光速吃完飯,進廚房將他專用的宋瓷碗沖洗乾淨,珍而重之地單獨收納。
“我睡覺去了!”
他招呼一聲,關了店門回家睡午覺。
吳銘邊吃飯邊琢磨這事。
他的確沒有好的解法,外人哪怕是認識十幾年的張濤也不敢輕信,思來想去還是隻有至親最可靠。
要麼就等老爺子的身體好些了,再麻煩老媽幫忙;要麼就限制每日的客流,實行預約制……
不知爲何,他忽然有種預感:再過段時間,這個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帶給他這種自信的當然是兩界門。
他扒拉完飯,回廚房查看兩界門,點開“任務”欄。
【飯店改造升級系列之一:啓用竈房】
關鍵正在於“系列”二字。
既然竈房可以啓用,誰能保證店堂不行呢?
如果能把川味飯館納入中轉站的體系,賦予員工自由出入的權限,那他就可以在宋代招人了。
這無疑是最好的解法。
吳銘心裡這樣想着,往下拖動,查看任務進度。
【當前進度:2/100】
可惡!果然不是按人頭算,而是按菜的品類算麼?
店裡人手有限,他又兼着兩家店,用現代廚房做菜已經有客人抱怨出菜慢,他不可能換土竈現炒現賣,效率太低了。
吳銘掐指一算:吳記川飯晚上賣的套餐可以用土竈來做,這便有四道菜,再加上中午的兩道菜,一天可以做六道菜,今天是六月初五,距離任務截止還有25天,完全來得及。
“師父!”
謝清歡又湊過來瞄了兩眼,仍然瞧不出絲毫端倪,坦然認命,問道:“初十那天的萬姓交易咱還去麼?”
“不去,以後只在每個月月底去。”
大相國寺的萬姓交易每月五次,數月底那天的規模最大,一個月去這一次足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