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阻援打點

“虎!”

李整所部騎軍高呼應和,一邊緊跟着李整繼續朝前猛衝,大有撞碎一切阻擋的架勢。

李整在殺入洪明的戰陣之中後,騎軍的速度確實減緩了許多。只是山越軍習慣山地作戰,雖然也經歷過一些對騎作戰的訓練,但畢竟經驗不足,根本沒想起來要遲滯騎軍。

再加上李整個人勇武,麾下騎士個個都是部曲中的精銳,洪明所部只不過一千六百餘人,竟被李整輕而易舉的打了個對穿,從另外一邊殺了出來。

“兒郎們,隨我轉向。”

透陣而出後,李整大笑着鼓舞士氣,正欲轉向再度衝陣。

山越軍的反應完全在李整的預計之內,此部士卒雖然悍勇,卻不得應對之法。以李整估計,再衝個兩三波,對方的陣型必然無法穩定。

身後一衆騎士紛紛應和,仿如暴雷。

在嚴陣以待的賀齊親衛面前劃出了一個弧形後,李整從西南方向再度衝入洪明的陣中。

洪明急的嗷嗷直叫,可他的大腦卻是一片空白,明知道要是繼續讓對方這般衝殺下去,再有個幾次,自己所部的兒郎即便再怎麼剽悍,也恐支持不住。

可他想了好幾個辦法,卻都沒能阻擋李整。

對方的騎軍宛如一條靈活的鱔魚,滑不留手,讓他無力限制。

另一方面,正與洪明對陣的曹軍李沐部開始集中力量清剿突出部。

三股兵力從不同的方向擠壓深入敵陣的左幕軍鐵甲銳士,即便左幕軍這邊有裝備優勢,可在後繼無援的情況下,也一步步的被逼後撤。

長槍兵在前,刀盾手在後,如同一堵移動的城牆向吳軍壓來。與此同時,右翼的洪進已經與曹軍左翼殺得難解難分。山越勇士的短斧在近戰中威力驚人,但曹軍士兵訓練有素,雙方都付出了慘重代價。

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碰撞聲、傷者的哀嚎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死亡交響樂。烈陽的照射將整個戰場染成血色,倒下的士兵越來越多,鮮血浸透了乾燥的土地,形成一片片暗紅色的泥濘。

洪明在混戰中已經手刃四名敵兵,其中包括了兩名騎卒。他的鎧甲上滿是刀痕和血跡,既有敵人的,也有自己的。而他的親兵伍長早在半盞茶前就倒在了他的身旁,一支騎矛貫穿了他的胸膛,直接紮了個透心涼,人當時就不行了。

局勢已經相當惡劣,洪明的軍陣被李整攪個了

當李整第二次破陣而出,準備再度衝陣,撕碎洪明戰陣的時候,卻沒想到迎頭遭遇了一片箭雨。

這波箭雨來的既突然,又迅猛,打了李整一個措手不及,就連他自己身上都中了三箭,幸好鐵甲堅韌,內裡又穿了鎖甲內襯,也就被箭頭咬到了裡肉,並沒有傷到要害。

可李整固然沒事,可他身後的騎卒們可沒他這麼好的裝備,當即就被射翻了二十多人。

這一隊騎兵攏共不過兩百人,先前兩番踏陣,才落馬了十多人,但給洪明所部造成的傷亡可是超過百人了,更別說一旦打崩了對方,那就會進入戰場收割狀態了。

現在僅僅這一波的傷亡,就超過了先前衝陣的總和,而且還是單方面戰損。

可事情還沒完,對面的箭雨又潑了過來。

原來先前那一波乃是弓弩手一起射出的箭矢,而現在這一波則是弓箭手的急射。

第二波箭雨的數量要比剛纔少了一些,畢竟少了弩手的份額,但速度卻要更快,顯然是強弓手所射。

這一波又被對方射翻了五、六人,剩下的也有好幾人掛彩,只是未曾落馬。更讓李整騎軍震撼的是,從賀齊陣中衝出數十名鐵甲銳士,竟從兩翼朝着自己包夾了過來,企圖用自己的生命拖住騎軍的腳步。

一旦騎兵失去了主動權和速度,那真就比步兵強不了太多了。

李整情知此時斷不能猶豫,當即大喊道:“賊軍慣會偷襲,勝之不武,我等不與彼等糾纏。兒郎們,隨我回去!”

接下來,李整帶着騎軍硬頂着賀齊所部的弓箭手的吊射,在鐵甲銳士封鎖去路之前,堪堪衝出包圍,然後轉向北方,繞了個圈子返回了自家戰陣之中。

此番出戰,折損騎士近五十人,戰損高達四分之一,但卻成功爲李沐部解圍,使得戰線重新推平。如果不是賀齊見機反應的快,及時派出援兵遏制李整反覆衝陣,洪明所部很可能被李整硬生生沖垮,到那時候,這一千多潰兵最少得有一半交代在李整的追擊之下。

不過眼下洪明所部的傷亡也很慘重,前後折損了兩百多人,這些可都是有經驗的老兵,而且其中有不少還是洪明的部落兵,死一個都心疼的那種。

從戰果上來看,雙方打了個平手,戰損比差不多是一比四到一比五之間,李增一方因爲損失的都是精銳騎兵,而且撤退的倉促,戰死士卒的戰馬也未能回收,所以看起來其實是更吃虧的一方。

不過再考慮到李沐這邊拉平戰線的收益,那雙方還真就是不相伯仲了。

戰事稍畢,洪明將軍陣交給副手,自己則親赴賀齊跟前請罪。

賀齊則是大度的將對方扶起:“戰事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古之名將亦有馬失前蹄之時,更何況李整並非俗將,乃是曹軍名宿,爾能維持陣型不潰已是難能可貴。”

事實上如果不是賀齊及時援救,洪明當時都已經打算領着親兵上前拼命了。再阻不住李整的騎軍肆虐,軍陣旦夕可破,等到軍陣潰散後,洪明就是再想拼命也是爲時已晚了。

安撫了洪明之後,賀齊又令他迴歸本陣。

李整這波反擊,使得左翼脫離了接觸,中軍和右翼雖然仍在交戰,卻也受到左翼的影響,不能全力以赴。

尤其是右翼洪進處,在得到了賀齊的通報和命令後,當即抽調精銳弩手和長槍兵於陣中心,以提防李整故技重施。

如此一來,安全性上固然大大提升,可前線的精銳卻是被抽走了不少,自然也就難有進展了。

**

“將軍,我軍傷亡已超一成,其中左翼洪明部傷亡最重,已至兩成。”

一名參軍將統計出來的情況報告給了賀齊。

別看這傷亡好像才一、兩成,看似不多,可實際上戰損超過三成還不崩潰,就已經算得上是比較精銳的部曲了。除非是各家的王牌嫡系,否則難有傷亡超過五成還不崩潰的部隊。能夠扛着超過五成傷亡浴血奮戰的軍隊,除了底子好外,也有將領的人格魅力,以及天時地利的配合。

山越人固然悍勇不畏死傷,但賀齊並非那種冷血的將領,如非必要,他並不想揮霍士卒的性命來換取自家的軍功。

只是眼下,便是那必要時刻。

賀齊寒着臉下令道:“去請周賓、韓宴、苑御等將軍來我陣中議事。”

頃刻之後,周賓等三將入得陣中,俱是來見。

此刻,兩軍已經脫離接觸,山越軍各部重新隊形,原地休整,而洪明、洪進倆兄弟也已經在賀齊陣中等候。

眼見人齊之後,賀齊直截了當的詢問道:“周將軍,汝等部下可休息足了?”

周賓等人聞言,登時就意識到氣氛不對,立刻回答道:“將軍若有所命,但請吩咐,我等休養已足,將士們願爲左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

賀齊大聲讚賞了一句,隨即吩咐起來:“周將軍,我有一重任要交予汝,此任乃此戰之關鍵所在,若是將軍覺得不妥,我自可將此人交予他人。”

周賓一聽,登時惱了,他自然知道這是賀齊的激將法,只是他周賓什麼時候畏過難?

賀齊有什麼命令直接下達就是了,何必如此激將,不知道的還以爲他周賓難當重任呢。

周賓當即不滿道:“將軍何必行此激將,周賓雖非名將,卻也有一腔報效主公的熱血,能爲將軍所用,必不惜己軀,效死而已。”

周賓這話有些沖人,在場的其餘諸將皆是賀齊麾下親信,自然不滿起來,紛紛上前欲言,卻被賀齊給阻攔了下來。

賀齊擺手止住衆人,走到周賓身前,拉着對方的手道:“此事乃我之過,輕視了將軍,此戰過後,我當親自奉酒賠罪。”

周賓當即拜倒:“末將不敢,還請將軍下令!”

“善!”

賀齊大喜,旋即下令道:“周將軍,李整所部號令齊整,士卒勇悍,將校奮勇,實乃是我軍大敵。若是任其與曹氏援軍匯合,必爲我軍心腹大患,攻取涪城當會難上加難。因此,我意趁此良機,破敵於此處。只是曹氏援軍將至,當有一智勇雙全之將爲我阻敵,不知道將軍願否?”

周賓先前大話都說出去了,此時如何能拒絕?

況且周賓對這任務也早已經猜到幾分,心中早有準備,直接就答應了下來:“末將願往!請將軍放心,但有末將人在,必爲將軍阻住曹氏援軍。”

周賓敢說這話,也是有其底氣的。他麾下如今有勁卒六千人,其中三分之一是陽羨鄉黨,剩下的也都是荊、揚精銳。而且裝備甚好,光是鐵甲就有六百套,大黃弩四百副,弓弩八百副,強弓五百張,甚至還有騎軍三百人,另軍械兵杖,甲冑器械盡是上乘,許多都是在拿下將領之後,劉封從將領武庫中調撥給周瑜所部的。

麾下乃是這般裝備精良,士卒英勇的部曲,周賓自然信心十足。

“好!好!好!”

賀齊連聲誇讚,末了卻是叮囑道:“我知將軍智勇雙全,性情堅毅,能擔大任,故才以此重任託付。不過將軍也需小心慎重,此番曹氏援軍計有萬人上下,其中光是騎軍就有數千,切須小心謹慎。若是事有緊急,將軍可隨時告我,切不可逞一時意氣。”

賀齊諄諄叮囑,也算是盡心竭力了,周賓自不會分不清楚好壞,況且賀齊在劉封那的地位和信任,那可是與周瑜不相上下的,他的叮囑,周賓也不敢不聽。

看見周賓鄭重應諾,賀齊這才放下心來。

周賓領命之後,先行離開,他需督促部衆往北展開,以遮蔽賀齊所部。

賀齊則是朝着麾下諸將開始分派起任務來。

“西面以韓宴爲主將,苑御爲副將,汝二人所部轉移至西面,爲主攻,開戰之後,務必不要吝嗇犧牲,力求儘快破敵。”

賀齊先定下了主意,將兩部生力軍集中在了一起,佈置到了最爲安全的西面。

如今的戰場態勢,以涪城爲中心來看,正西面是一條涪水,此河水自北向南流淌,是天然的屏障。

將韓宴、苑御佈置到西面,背後有涪水作爲保護,北面又有周賓以及友軍洪進所部,他們可以毫無顧慮的全力猛攻,發揮最大的進攻力。

隨後,賀齊又將先前洪明所遭遇的李整騎軍突襲講述了一遍,叮囑對方千萬小心防備,不可麻痹大意。

韓宴、苑御自然趕忙應命。

接下來,賀齊又將洪進放到了正北面,用來策應韓宴等部,並叮囑道:“汝部甚爲關鍵,北依周將軍所部的阻援之軍,東接韓宴、苑御兩位校尉的主攻之軍。西面又是聯繫我主陣之軍。本將不求汝部能破敵,但務必在牽制李整北面的同時,要保留住部分機動兵力,可隨時往援其他方向,汝可能做到?”

洪進立刻點頭,表示明白。

最後,賀齊親自坐鎮東面,並將洪明所部調來本陣合力,同時放空李整所部的南面,這便是圍三缺一之計。

如果四面全部圍上,那麼李整所部便會失去突圍希望,所謂困獸猶鬥,必然死戰不退。

可現在空出一條逃生通道,而且還是距離涪城最近的南面通道,即便李整所部剽悍兇猛,但求生欲乃是人之本性,勢必會受到些許影響。

如此一來,有了生路的李整部曲多半是會有所動搖的。

“既是如此,諸君可各回本陣,督促部衆到位,然後一併發動,爭取一個半時辰之內,攻破敵陣。”

分派停當之後,賀齊最後總結道:“諸君,勝負在此一舉,唯願爾等不負左將軍期許!”

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20章 榻上盤賬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99章 逆擊曹豹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618章 奔襲得手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19章 贈禮曲轅第629章 遊說劉 龐第641章 周賓阻曹純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33章 先行中策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14章 獻策屯田第89章 立木懸金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637章 兩方援軍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84章 魯肅來信第624章 進退兩難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478章 再訪鄀國
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20章 榻上盤賬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99章 逆擊曹豹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618章 奔襲得手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19章 贈禮曲轅第629章 遊說劉 龐第641章 周賓阻曹純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33章 先行中策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14章 獻策屯田第89章 立木懸金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637章 兩方援軍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84章 魯肅來信第624章 進退兩難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478章 再訪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