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正文終章

聞家的案子,在大理寺的調查下已經水落石出,是聞如深查出當年越王府案底,向先帝稟奏,不曾想先帝卻因汝陽王景曇之讒言而下令殺了聞家。真相一出,太學生與滿朝文武都爲聞家請願,希望能恢復聞家的名譽。

御史臺的話更是上奏道:“聞家乃是陛下母族,歷來新皇登基必冊封母族,難道咱們陛下便不能冊封外戚麼?微臣請陛下降脂,追封如深公,追封陛下之母爲太后!”

這理由確實充分,朝中也明白,女帝如今已將天下權柄握在手中,不說聞家如何,難道女帝的母親薛明岫還能是個掖庭宮女的身份麼?少不得要追封,然後將墳墓遷入皇陵,葬在先帝陵墓之旁。這本是一國之體,是兒女爲父母盡孝,天下也沒得異議的。但謝凝思前想後,做了個決定——

聞家和薛家雖爲外戚,薛家更是她的母族,但聞家與薛家之事乃是先帝親自下旨的,子不言父之過,所以,她不下旨追封。不僅沒有追封聞家與薛家,謝凝甚至沒有將她的母親薛明岫追封爲太后,也不提將薛明岫遷入皇陵。她只是撤銷了聞家和薛家的罪名,給聞家和薛家屈死之人重修墳墓,親自在墓碑上題字。

一來一去,算是不負朝臣也不負親恩,滿朝文武都沒得話說。

謝凝親自爲聞家和薛家題字這天,宋明璋也來了。雖然他不能與薛明岫正式成親,但彼此兩家早已當他們結成婚約。他給薛明岫父母上了香,站在墓前靜靜地立了片刻,似乎心有所感,右手往左手手腕上摸索了一下,卻又瞬間愣住。

他纔想起,那天爲了獲取越王府的證據,他的銀鐲子,薛明岫傳給謝凝的銀鐲子,都已經被毀掉了。

“落了個乾乾淨淨。”宋明璋想着便笑了一下,只是始終笑意無法到眼底,他擡頭看了看,嘆了口氣,道:“岫娘。”

便在此時,身後響起一陣腳步聲。宋明璋忙收拾情緒轉過身,卻見瓊葉行禮道:“大人,陛下宣召。”

宋明璋以爲又發生了什麼大事,忙忙地去了,然而宣見之處卻不是紫宸殿,而是薛家故居。薛家的舊宅第已經被謝凝叫人重新打理過了,裡邊乾乾淨淨,謝凝就坐在後院大桂花樹下的石桌旁。見了宋明璋來,謝凝便笑道:“先生,我弄壞了孃親給你的鐲子,現在賠一件東西給你吧。”

宋明璋疑惑,順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見她身旁的石桌上放着個金絲楠木的盒子,盒子上刻着許多花紋。宋明璋早年寄居佛寺,一眼便能認出這些花紋是請逝者安眠的梵文佛經。他不禁手指顫抖起來,問道:“陛下,這……這是……”

“我孃親的骨灰。”謝凝道,“當年孃親遭人下毒而死,我又中了太上忘情之毒,恍恍惚惚的,是慎之將孃親火化了,收了骨灰放在瓷瓶之中。後來雖然朝中有許多波折,好在我登基之後,羽林衛與慎之都暗中派人小心地保護這掖庭宮中的小院落,才使母親的骨灰免遭毒手。宋先生,母親以未嫁之身遭先帝玷污,她是怨恨的,斷斷不會入皇陵,冠上謝家姓氏的。若是先生不棄……”

“我當然不棄!”宋明璋輕輕地撫摸着骨灰盒,又忍不住將它抱起來,低聲道:“只有她嫌棄我沒用,我心中,自然永永遠遠當她是我的岫娘。陛下,我家中已無親人,待會兒便在我家祖墳裡安葬她,叫她冠上我宋家姓氏。”

“如此甚好,母親在九泉之下,想必開心不已。”謝凝鬆了口氣,又勸道:“先生對我母親的深情,我心中十分明白,母親也一直銘記。但母親已經離開人世,逝者已矣,先生萬不可沉湎過往,更不可將動心視爲罪過。母親生性明智豁達,斷不希望你爲她枯守終身,她企望你餘生都快樂幸福。”

“我知道,她的性子,我只怕比你這個親女兒更懂得。”宋明璋笑了,低頭看着骨灰盒,目光溫柔。“只是,陛下,彆強求我放開,也彆強求我固守,讓我隨心。”

他的心,一輩子只屬於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二十年滾滾紅塵而過,卻只如釀酒,將他對她的情意醞釀得更醇。

謝凝輕聲嘆息。

情之一字,最爲傷人。

除了聞家之事,大理寺和刑部還陸續查出不少跟汝陽王府有牽連的官員,最後都該殺的殺,該流放的都流放。空缺的職位,謝凝又重新指派官員,平遷、擢升的了不少官員。

等汝陽王府之案徹底塵埃落定,已經是十月末了,這兩三個月將謝凝累得夠嗆,於是謝凝乾脆出了個規定,初一十五大朝不能免,但皇帝也要休旬假。十月三十,謝凝好難得空閒一天,睡了個懶覺,一醒來就聽到青瓷報道:

“陛下,黃奎傳來消息,決明公子與錦書姑娘已經過了黃河,再有兩三日便能到京城。”

錦書回來了?那就是說陸離身上的毒有救了?謝凝面露喜色,道:“屆時不必通傳,直接將他們帶進宮來!”

這些日子以來,她雖然爲國事操勞,但也時時刻刻念着陸離身上的毒,眼見着陸離雖然不言不語,但一天天的精神不濟,便擔心不已。現在好了,錦書回來了,陸離身上的毒有救了!謝凝爲此開心不已,法也不梳衣服也不換,穿着寢衣就到了寢宮的偏殿裡,一把撲在陸離背上,開心地叫道:“七郎!”

陸離正在審覈這一年軍隊的過冬物資,見她如此開心,便握着她的手,問道:“怎麼了?何事如此開心?”

謝凝抱着他的脖子道:“錦書和決明已經過黃河啦,很快就能到京城了,你身上的毒就能解啦!”

陸離許久沒見過她這麼天真歡快的樣子了,不由得將手覆在她的手上,笑道:“那就好,你臉上的疤痕終於也能好了。”

“我臉上的傷有什麼要緊?又不會復發。”謝凝提議道,“七郎,今日下了大雪,我又恰好旬休,你陪我喝杯酒唄——你喝茶,我喝酒。”

“好。”陸離點頭,眼中全都是笑。“爲夫遵旨。”

“你倒‘爲夫’起來了,只怕太后聽到了要生氣呢。”謝凝笑道,“太后一直催着我廣納后妃,太尉,你可要爲自己做主啊,反正朕是說不過太后的。”

陸離眼中的神色凝重起來:“太后要你納妃?”

“可不是麼!”謝凝抿着嘴笑道,故意憂愁地說:“朕可也爲難得很呢,元禮同甫都不錯,太尉以爲如何?”

“微臣以爲,都不過如此。”陸離光明正大地吃味,“陛下且去梳洗,此事交由微臣來處理。”

謝凝忍不住笑出聲來,低頭在他耳輪上輕輕地咬了一下,笑罵道:“冤家!”

陸離不禁渾身一顫,心旌盪漾,而謝凝早已跑開了,只留一下一串笑聲。陸離摸摸耳朵,一邊難耐又必須忍耐着,一邊趕緊起身將大氅拿上,追出去叫道:“等等!把衣服披上!”

從偏殿到主寢殿是要經過庭院長長的迴廊的,她身上只穿着一身單薄的寢衣,也不知哪來的膽量就敢這麼跑出來!

陸離在門口追上謝凝,用大氅將人整個都裹住了,將她整個抱了起來,訓斥道:“身體不好還吹風,受凍了怎麼辦?”

“無妨,我在山中呆了三年,早就習慣了。”謝凝伸手想去環住他的脖子,被陸離一瞪眼。

“把手塞回去!”

她以前是沒人照顧所以自傷,那都是他的罪過,如今她回到他的懷中了,他自然要將她照顧得好好的。

紫宸殿是前中後三套殿的格局,前邊的主殿用來做早朝用,主殿後邊的大殿便是皇帝日常處理朝政、接見朝臣之處。大殿後邊的寢宮,則又是一個院落,東西各一處偏殿,正北纔是寢殿。陸離抱着女帝走向寢殿時,滿院子的宮女太監們都看見了,瓊葉、蘭橈等不住地偷笑。好一會兒,纔有人發現站在寢宮宮門口。這不看不知道,一看瓊葉都嚇了一跳。

“殿下?”瓊葉趕緊過來行禮,“不知殿下回宮,婢子失禮,請殿下恕罪。”

小石頭……不對,現在該叫端王謝凌了,他神情複雜地看着寢殿裡邊,垂在身側的雙手緊緊地我成拳頭,彷彿愣在那裡好一會兒,才猛地轉身就走。

“哎?殿下?”瓊葉趕緊追了出去,“殿下終於回京了,不等陛下召見麼?”

“不等了,皇姐她……她只怕無暇見我。”小十七咬牙道,“我去京城裡看看。”

他說着便走,還沒走出大殿的範圍便被當值的孟季衡看到了,孟季衡也趕緊行禮道:參見端王殿下。”

小十七委屈地看了他一眼,扁了扁嘴巴,一聲不響地走了。孟季衡看着莫名其妙,只覺得要出事,忙派一名翊衛跟着。結果沒多久,那名翊衛回來稟告說:“回統領,端王殿下在酒樓裡遇上了銘之,兩人都喝醉了。”

這可就不是他們能處理的事了,孟季衡想了想,立刻便要去稟告女帝,卻被瓊葉在宮門口攔住了。

“中郎將大人,陛下與太尉在對雪小酌,若是沒什麼天大的事,您還是自己處理吧。”

孟季衡沒辦法,思來想去,只好去拜見段昀。

“世子恕罪,末將實在不知誰能處理此事,世子乃是銘之與端王殿下的兄長,請世子處理。”

銘之和小十七一起喝醉了?段昀想着謝凝那護短的性子,若是知道小十七小小年紀便同人喝酒,還喝得酩酊大醉,只怕要生氣。他將書卷放下便道:“好,此事交我處理,你們放心吧。”

段昀答應完了便往酒樓趕去,到了雅間外一看,長寧侯府的家丁都守在門外呢,一個個愁眉苦臉的,其中一個管家模樣的人見過段昀,慌忙行禮。“拜見鎮南王世子。”

段昀擡手,問道:“裡邊怎麼回事?”

“回世子的話,小的們也不知。”管家愁眉苦臉地說,“我們家小世子不許小的們進去。”

段昀的臉色沉了沉,上前拍門,道:“銘之,是我,表哥,我數三聲你們不開門,我便叫京城府來人將你們拿回去了。你們一個親王一個侯府世子,怎能如此胡鬧?”

裡邊似乎靜了一下,沒一會兒門就開了,鍾銘之歪歪斜斜地靠在門上,抓着段昀的手道:“表哥,你……你進來,他們不許進!我們……我們有話同你講!”

段昀對自家女眷一慣溫柔體貼,但對弟弟們就不那麼溫和了,他先橫了鍾銘之一眼,給了管家們一個且守住的眼神,跟着鍾銘之進去了。進了雅間一看,桌上已經趴了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臉上滿是悶悶不樂的酒氣,應當就是傳說中的十七王爺。

他走過去,擡手行禮道:“王爺。”

小十七擡起朦朧的醉眼,搖搖晃晃地要站起來。“見過表哥……表哥,皇姐同我說過你,她說你是極好的人,對她最溫和。”

他這麼一說,段昀倒不好同他生氣了,只問道:“您們倆到底發生何事?竟要醉成這樣子?端王殿下,你年紀尚小,若是給陛下知道了,陛下少不得要心疼,還會責罰你。”

他知道小十七心中以女帝最重,便特意將女帝搬了出來,不曾想小十七聽了這話登時眼圈一紅,負氣道:“皇姐眼中哪裡還有我這個弟弟?她只看得到陸離罷了!”

段昀一聽便知不對,問道:“端王殿下,您瞧見什麼了?”

“表哥,你別叫得這麼正經,這就是小十七!”鍾銘之攬住小十七的肩膀,用力地拍了拍大聲說:“今天小十七急趕慢趕地從江南迴來,一早就派人送了摺子通報,結果陛下只顧着和陸離……和陸離……總之就是十分地不避諱!”

原來他們在擔心這個問題?

女帝與陸離之間的問題,此前段昀也思量過,如今女帝已將朝堂握在手中,頒佈年號之事也即將提上日程,那麼接踵而來的就是女帝的終身大事。女帝雖然是女子,但畢竟身爲帝王,若是想三宮六院地納妃,想來天下也沒人敢要求她出嫁從夫,何況這誰較誰娶還不一定呢。而這後宮之中,陸離必定佔着中宮的位置,而其餘的嬪妃……

陸離與女帝傾心相許又破鏡重圓,天下沒有任何人願意與其他人分享自己心愛之人,這與什麼三從四德、從一而終無關。但一個皇帝,要後宮中只有一人,哪怕這是個女帝,只怕也不容易。畢竟爲皇族開枝散葉之責任,十分重大。

“表哥。”鍾銘之見他一直沉思着不回答,便扯了扯他的袖子,問道:“表哥,咱們的女帝,恐怕真的要嫁給陸離了,這可怎麼辦纔好?”

段昀低頭看去,只見鍾銘之與小十七眼中都只有不捨和對謝凝的慕孺之情,便知道他們胸懷坦蕩,只是將女帝當做自己的姐姐。好比老丈人辛辛苦苦養大了自己的寶貝女兒,只覺得自己女兒天下地下都是獨一無二,忽然之間一個哪裡都瞧不上眼的傻子取走了女兒芳心,老丈人心中當然又恨又不捨又只能隨女兒開心。

做父親的與做兄弟的,都是一般心思。

“銘之,小十七。”段昀微笑道,“此事急不來,且看看陛下與太尉如何處理,若是陛下將太尉與那些什麼世家公子一併納入後宮了,咱們也就算了。若是陛下只要了陸離一個,那少不得要按照民間的說法,咱們要好好地讓陸離見識一下孃家人的厲害。”

“果然還是表哥有辦法!”鍾銘之的眼睛瞬間就亮了。

不僅是鍾銘之和小十七,汝陽王府的大案一結束,整個朝廷將善後收拾好之後,立刻便想到了女帝的終身大事。繼太后暗中催了謝凝一次之後,這天在朝堂上,禮部尚書將預備的年號奏上完了,也顫巍巍地上奏道:“陛下,如今天下已定,朝局已穩,陛下大婚之事,也當從此着手。后妃可暫緩,但後宮不可一日無主,老臣冒死啓奏,求陛下冊立皇后。”

老尚書已經年紀古稀,當初謝凝剛剛登極,便是在隆昌帝的靈前大哭一頓,將這老尚書嚇得夠嗆,從此不敢跟他作對。禮部尚書說着要冒死覲見便帶着禮部的一大串官員呼啦啦跪了一地,齊聲道:“求陛下冊立皇后!”

謝凝坐在宣政殿上邊,忍着笑看了底下站着的陸離一眼,問道:“此事關係重大——太尉以爲如何?”

這話問出不啻於當庭弄情,朝中好幾個臉皮薄的官員都紅了臉,剩下的都在看着陸離,等着他回答。

陸離不慌不忙道:“回陛下,臣以爲,確實到了冊立皇后的時候,陛下不如準備帝后大婚之禮吧。至於后妃之事,世上當然是先立後再納妃的,嬪妃之事屆時再說吧。”

謝凝又問道:“既然如此,朕心中已有人選,不知太尉可願意當朕的皇后?”

“陛下!”朝臣們不由得都叫起來。

這……這像什麼話?哪有這般大咧咧當着滿朝文武問的?

“怎麼了?”謝凝無辜地眨着眼睛,問道:“太尉德行不錯,爲人也算是一表人才,對朕也忠心耿耿。再者,朕與太尉曾有婚約,朕立太尉爲中宮,諸位愛卿有意見?天下還有誰比太尉更適合的?”

“回陛下,沒有。”陸離拱手行禮,“若有誰自認比臣更適合,臣請他到城外驍騎營與臣一談。”

這也太霸道了!滿朝文武都在心裡想——陸離這廝,仗着陛下的寵幸,囂張如此!

然而陛下確實寵幸如此。

羣臣只有一嘆,默默然。

謝凝與陸離含笑對視,便愉快地說:“如此就決定了,禮部、欽天監一同挑個日子,將流程擬好,給朕呈上來,朕與太尉要過目才行。若是無事,那便退朝吧!”

她倒是一口定下來了,可惜晚上太后便聽到了消息,急匆匆地從長秋宮趕來,不曾想在半路被人攔下了鳳駕。

“臣陸離,參見太后。”

太后一見他就來氣,也不叫人起來,只問道:“太尉攔着哀家做什麼?這麼晚了,太尉還留在宮裡,這宮中都是女眷,你一個大男人深夜在此,莫不是等着人說閒話麼?”

自從汝陽王府的案子發生之後,陸離又將軍隊洗了一遍,把裡面可能不忠於女帝之人全都貶謫了,而且冬季來臨,一年到頭的軍費、軍資都要審覈整頓,好叫各處軍營能安然過冬。再加上謝凝接到消息,說錦書與決明不日便能抵達京城,謝凝擔心陸離在侯府裡沒人照顧,又擔憂上下朝路上風寒露重,更不肯將他放出宮了。是以這半個多月來,陸離其實一直住在紫宸殿寢宮的偏殿裡,與謝凝的寢殿只有百步之遙。

但謝凝與陸離一同將紫宸殿上下全都換成了自己的人,太后又不管政事,所以並不知曉。陸離也不好明說,只行禮道:“臣是有話對太后說。”

“哼!”太后已從心底將女帝當成自己的女兒,她並不知曉從前陸離與謝凝之間種種糾葛的原因,只知道陸離曾叫女帝蒙受下堂之辱,對陸離的不滿仍然言溢於表。“有什麼話趕緊說,別耽誤哀家見女帝。”

“太后恕罪,臣只有一句話。”陸離道,“太后身爲女子,是否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生育之事對女子而言,便是生死之事?”

太后聞言不禁猛地一震,她轉頭看向陸離,陸離卻已經行禮。

“太后恕罪,臣告退。”

他提着燈籠,慢慢地消失在宮殿的夾道上。太后坐在鳳輦上許久,一直沒有吩咐繼續前進,女官桂棹不禁輕聲問道:“太后?”

太后長嘆一聲,道:“回宮吧,不去紫宸殿了。”

桂棹也明白髮生了什麼,做了個手勢,很快鳳輦便掉轉了頭。

女子一生多劫,生育又是其中的生死大劫。從懷孕開始,十個月都必須小心翼翼,若是一個不小心,莫說孩子,就連大人也未必保得住。哪怕安穩度過了懷孕期間的所有日子,到了生產之時,都是以命搏命,同閻王搶孩子一般的兇險。先帝后宮嬪妃衆多,但最終活下來的孩子只有女帝和十七王爺兩個,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嬪妃懷孕時最爲脆弱,稍加陷害便能一屍兩命。

女帝現在身系一國安危,朝廷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眼看着就要將先帝當政時那些烏七八糟的事給弄清楚了,可不能有什麼閃失。即便是從她自己考慮,皇位若是換成小十七坐,未必能如女帝對她這般親密。

“唉……”太后被女官桂棹扶着下了鳳輦,回到長秋宮,忽然嘆了口氣,道:“若是這太尉能生孩子,該有多好。”

“那咱們陛下可就要成男子了,如此一來,倒不覺得多了不起。”桂棹扶着她坐下,勸道:“陛下真是因爲女子之身在皇位上,才顯得如此難能可貴呢。”

說的也是。太后也就放寬心了。

另一頭,陸離提着燈籠剛回到紫宸殿的寢宮,就看到謝凝披着長髮,身上裹着大氅,靠在廊柱上含笑看着他。陸離將燈籠交給小太監,走過去輕斥道:“外邊風雪大,爲何要站在廊下等?屋裡暖暖和和的不好麼?”

“朕方纔聽說了一件有趣的事,便想看看太尉此刻放心的樣子。”謝凝伸手要握住他的,陸離卻躲開了。

“別鬧,我手冷。”

謝凝也不執意去做,只是道:“你倒是能想,我是想破頭了也只能想出一個女子貞潔的說法。”

“我說的不只是藉口。”陸離停下腳步,看着她認真地說:“女子生育之事,兇險萬分,再沒人比我更懂了。”

她曾經兩次懷上他們的孩子,卻又因爲種種陰謀詭計而失去,兩次流產都叫她的身體虧損巨大,要耗費許久的時間才能補回七八分。

“若是能夠,我希望你答應,不要強求。”陸離說,“哪怕接下來咱們的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孩兒,你也要相信,你在那般艱險的環境中長大,如今仍然遠勝世間男子,咱們的女兒,一定也如你一般果斷聰慧、胸襟博大。”

謝凝抿着嘴低頭一笑,道:“孩子的事還遠着呢,且隨緣吧,你有時間擔心這個,不如想想禮部那邊的流程,我總覺得他們要鬧騰起來。”

禮部那邊果然是一片老頑固的心,大梁朝已經好幾代沒出現過帝后大婚這種大事了,只能從前朝裡邊找典範,推敲來推敲去,終於將一個流程給擬定了。謝凝一看就打了回去,道:“太尉是男子,什麼‘納采’、‘大徵’都不必了,龍袍鳳袍都不可,朕看太尉便以武將之服作爲禮服便可。餘下之事,禮部酌情刪減。”

按照前朝的大婚之禮,帝后婚前要納采,即用種種儀式向皇后家送採禮。納采之後是大徵,也是向皇后家送財物,表明雙方的婚約已成,隨後便是冊立、奉迎、合巹、祭神、廟見、朝見、慶賀、頒詔、筵宴。這一連串的儀式哪裡都馬虎不得,禮部已經將所有流程都敲定,這或許是本朝唯一一場帝后大婚,是以禮部上下都嚴陣以待,務必要辦得威揚四海。但現在女帝一句“不得以女子待之”,整個流程全都改了。好在折騰了半個月,終於還是將流程確定了下來,另一班人也將年號定下了,欽天監那邊也將日子確定了,便在元日。

“朕還是第一次聽說元日大婚的。”謝凝笑道。

“大約臣殺氣太重,要元日大喜才能鎮下。”陸離也微笑。

日程確定下來,整個朝廷便陷入了忙碌之中,將各種需要的東西都準備好。便在此時,錦書與決明終於姍姍入京了。

“陛下恕罪。”錦書面帶羞澀,“我……我身體不適,耽誤了入京的路途。”

謝凝一看她臉上的神色,再看決明眼中掩飾不住的笑意,便明白了事情的緣由,問道:“你既然身子不適,不如過一段時間再說吧。”

“無妨,解太上忘情之毒對的關鍵在於針法與火蜥蜴的配合,針法我都傳給決明瞭,他下針,我在旁邊看着就好。”錦書道,“事不宜遲,陛下,太尉身上的毒越早解除越好。”

謝凝立刻着手準備,次日便讓錦書與決明爲陸離解毒。

太上忘情之毒是蠱毒又是寒毒,所以必須用炙熱之物火蜥蜴之血才能解。將火蜥蜴刺傷取血,同時在陸離手身上血脈所在之處開個傷口,將火蜥蜴之血滴入。手臂動脈乃是要緊之處,若是開得不慎便會叫人失血過多而死,而火蜥蜴細小,本身的血液也不多,取血時必須非常謹慎,以免火蜥蜴失血過多而死,造成太上忘情之毒殘留。所以,決明只能在陸離手背上刺一個穴道,然後以不會被浸溼的冰蠶絲埋入傷口,同時將火蜥蜴也刺一個小小的傷口,將火蜥蜴的血導入陸離體內。在導入火蜥蜴之血時,在陸離另一隻手的掌心上開一個小口子,讓毒血流出。

等將冰蠶絲埋好,手掌傷口劃開之後,需先將陸離身上封住太上忘情之毒的穴道解開。這個動作之後,只消半息的時間,太上忘情之毒便會流入他身上的血脈,將他對的身體凍得僵硬。這時要以金針刺入周身血脈,加速陸離體內血液的流動,促使火蜥蜴之血與太上忘情之毒在陸離血液中抗衡,將毒素從掌心的傷口中推擠出陸離體內。

整個過程必須極爲小心,極爲緩慢,但又不能耗費超過一天的時間,因爲時間耗費地太長,血液中殘留毒素的可能就越大。而進展得太快,則可能造成逼出毒素時牽扯出過多的血液,同樣會危及生命。

這一日謝凝守在門外,第一次體會到何謂度日如年。從前都是她在生死線上徘徊,陸離在牀邊守着,她總以爲是自己最辛苦,卻不曾想到真正受折磨的,其實是守着的人。

好在一日之後,決明與錦書走了出來。兩人雖臉色蒼白,但第一句話就是:“陛下請放心……”

謝凝只聽得這一句話便衝進了房裡,在牀邊坐下,握着陸離的手叫道:“七郎!”然而陸離臉色蒼白地躺在牀上,雙眼緊閉,卻不曾迴應她。謝凝便又慌了起來,轉頭問道:“爲什麼……”

“陛下不必擔心。”決明道,“太尉剛將毒素推出來,失血與乍然暢通的血脈都會叫他的身體不適,所以會昏迷。三日之後便會醒來,屆時一切如初。陛下,倒是您,您臉上還殘留着一絲絲毒素,這三日還要專心服藥,否則太尉好了,您卻留下傷疤,豈不是叫太尉傷心麼?”

謝凝點頭,雙眼卻未曾離開陸離的臉。

三日後,陸離迷迷糊糊地醒來,只覺得自己的手臂又沉又重,彷彿被什麼壓住了一樣。他睜開眼睛,低頭一看,恰好謝凝醒來,他目光落在謝凝臉上,兩人都歡喜道:

“你好了?”

語罷兩人同時一愣,又同時說:“嗯,我好了,你怎麼樣?”

所思所想,都是對方的所牽所掛。

陸離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情意,伸手將她抱住,翻身將她壓在牀上,深深地吻了下去。

一個多月後,禮部將各處都準備就緒,各地藩鎮、四境屬國都派了人過來慶賀大梁女帝大婚,整個京城熱鬧非凡。

正月初一,也就是元日這天,謝凝一大早就被拖了起來,換上禮服。皇帝成親歷來要穿袞冕,但謝凝身爲女帝,便將袞冕稍加改造。

袞冕的冕冠頂板前後各垂十二條白玉珠,但謝凝命人改成了皇后鳳冠的樣式,以純金嵌寶製成,以九龍戲珠的雲海圖爲底,上邊則是一支鳳釵。鳳冠前後各垂着十二串白玉珠做成的流蘇,既象徵了冕冠頂板上的十二旒,又起到遮面的作用。鳳冠的絲帶是用十二色絲絛編成,顏色同綬帶一樣。袞服都是玄色上衣色下裳,謝凝改成了色的襦裙和白色的上襦,外披玄色大袖衫,大袖衫如同袞冕一樣繡了山、龍、華蟲、火、宗彝五種圖形,齊腰襦裙上則修有藻、粉米、黼、黻死忠圖形。大袖衫的袖端和衣領的緄邊分別織有升龍紋飾圖形,上襦的緄邊全都是藍色,織有黼的紋飾。

與袞服相配的本是大帶。大帶通體白色,表面裝飾了緣邊,上緣爲硃紅色,下緣爲綠色,配以蔽膝。蔽膝同樣是色,上邊有龍、火、山三種圖形。除此之外,腰帶上還有白玉大佩,佩用玄色的絲編成兩組,分別懸掛在腰的左右兩側。袞冕本有綬帶,且有大小兩種,謝凝直接改成了披帛,同樣用玄、黃、赤、白、縹、綠六色。襪子爲紅色,鞋也是木底紅舄,用黃金裝飾。

一番穿戴差點沒將謝凝累死。

“一想到朕竟然要穿着這一身一整天,這親想必不成太尉也不會介懷的。”謝凝哀嘆,然而說歸說,該做的都要做完。

她先派遣官員——被委以重任的就是戶部倉司員外郎孫墨釋,去告祭天壇、地壇、太廟,道陛下要成親了,望天地祖宗賜福。等孫墨釋回稟,謝凝便換上禮服前往長秋宮向太后行禮,稟告自己要成親了。太后親自將女帝的鳳釵給她戴上,送女帝上了鑾駕。

隨後謝凝便到了宮城中最宏偉的大殿含元殿上,親自檢查過皇后金冊和白虎印——本來娶皇后當是皇后鳳印的,但太尉身爲男子,又出身行伍,謝凝便讓人將鳳印換成了白玉雕成的虎印,以暗示虎符這一兵家權柄之物。檢查過後,謝凝任命使節捧聖旨迎接皇后。

本該是謝凝親自認命的,但有人自動請纓。

“陛下如今是剩下臣與銘之、小十七三個血親在身邊,不如就讓我等三人迎接皇后吧。”

謝凝豈會不知他們的小心思?但也不好偏袒陸離,便答應了。

迎親的隊伍便以女皇親弟、端親王謝凌爲正使,長寧候世子鍾銘之、鎮南王世子段昀爲副使,浩浩蕩蕩地穿過崇安門和安上門,再到永定侯府。

按照規矩,內侍省的太監們早在永定侯府前做好了準備,等迎親的隊伍一到便將他們迎了進去。本該由正使向皇后之父宣讀迎娶皇后的聖旨,但永定侯府已經是陸離做主,他的母親這一天依舊留在郊外的尼姑庵中唸佛,謝凌便在永定侯府的正堂上將聖旨讀了。隨後身爲副使的鐘銘之和段昀將皇后金冊和白虎印放在案上,由大內總管引導陸離出來,陸離身穿武弁,紋章圖式都以虎、蟒等武將所屬的吉祥物爲裝飾。迎親正使謝凌宣讀冊文,陸離將金冊和白虎印接過,三跪三拜,這便算是冊封大禮成了。隨後,陸離回房換上雙麒麟同合袍準備上鳳輿。

陸離身爲男子,當然不會乘轎子進入皇宮,而是騎着他的照夜獅子驄。但是上馬之前,迎親的隊伍出了點小插曲。

“陸離,你慢着,要上馬,先過我們的關卡!”鍾銘之將外袍一撩,擺出個架勢來。“尋常人家嫁女兒,兄長們還會爲難一下新郎呢,你兩度娶她,這天上地下難求的好運氣,若是不露出點真本事,恐怕你受不起!”

“正是!”幾道聲音傳來,三十八翊衛從永定侯府的正房一路排到了正門前,孟季衡抱拳道:“太尉見諒,當太尉也當知曉,當日我等本是被太后挑選來做女帝后宮的。如今後宮以你爲主,恐怕從此以後也只有你一個,若是太尉不讓兄弟們心服口服,可別怪我等在護衛陛下時做些小動作,求取陛下寵愛。”

“你們這是……好大的膽子!”大內總管祿升急得團團轉,不由得拉住一個能說話的人。“世子,您倒是阻止一二啊!”

段昀站在大門處含笑看着,道:“放心,太尉若是不露一手,我還不放心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他呢。”

陸離也一手負在身後,道:“那就別怪我下手無情了。”

祿升只好心驚膽戰地看着。

一刻鐘之後,陸離翻身上馬,低頭問道:“可曾耽誤了吉時?”

祿升額頭上都是汗,看着翊衛們被千牛衛們攙扶着上馬,只覺得自己也在疼,忙道:“不曾,不曾,太尉,您快趕往皇宮吧!”

民間成親有拜堂之說,隨後入洞房,合巹,成禮,次日新婦纔會出現在人前,但皇室卻非如此。

陸離上馬,迎親隊伍分別經過皇城的含光門、宮城的建福門,從龍首道上直接走到含元殿前。謝凝便一身改進之後的袞冕在含元殿前等待着,等陸離上來,女官便將一對玉如意捧上,兩人手捧玉如意上龍鳳婚車,一路前往後宮正殿,也就是供奉着歷代皇帝畫像的玄武殿,帝后分別給先皇的畫像上香,行三跪九叩之禮。再往長秋宮拜見太后,將手中玉如意交給太后,太后賜酒以示祝賀。

大梁依照古禮,大婚儀式都在黃昏時舉行,朝見完太后之後便已是天黑。此時含元殿已經準備好盛宴,帝后前往含元殿就坐。

“太尉。”謝凝藏在十二旒珠簾後的臉分明含着笑,仗着臣下們看不見便悄聲問道:“這是你唯一一次被允許坐在龍椅上,開不開心?”

“比起這個,臣覺得能與陛下一同坐在此處,更爲開心。”陸離也接着御案的遮擋,悄悄握住了她的手。

這一握,才發現兩人的手心都是汗,全都是緊張的。

也是呢。謝凝低頭輕笑,上次成親她身上還帶着太上忘情之毒,渾渾噩噩,根本不知什麼是成親。如今她要嫁給自己心愛之人,從此長相廝守,怎麼能不緊張呢?

這麼一想着,相識以來的種種都彷彿浮現在眼前,歡喜都刻在心中,悲憂都已遠走。

贊禮官在誦讀各屬國、王公大臣們送上的賀表與賀禮,謝凝卻聽得恍惚,心裡只盼望將來的歲月裡,能兩心如一,再不生嫌隙,和和美美地過一輩子。

陸離也如此,兩人的手輕輕地但又緊密地握着,兩顆心都做一樣的想法,雙雙出神,直到身邊的蘭橈輕聲提醒,兩人才回過神來。

“來人。”謝凝道,“賜禮詔。”

紫宸令史蘭橈將詔書捧出,禮部侍郎便恭敬地接過,一路退出含元殿,行至皇城的城門上,向百姓與天下大聲宣讀詔書,表示皇帝今日大婚,所娶皇后之姓名。而謝凝除了說明中宮爲永定侯陸離之外,還限定了一條。

大宴羣臣之後,謝凝喝得微醺,被陸離抱下了婚車。將她放在龍牀上時,陸離還擔心地問道:“還要合巹呢,你能坐穩麼?”

“我……不對,朕當然可以。”謝凝努力坐正了半息,然後身子一軟便要摔倒。

“你瞧你……”陸離哭笑不得地將她抱住,乾脆讓她靠在自己肩上。

“不怪我,鳳冠……太重了!”謝凝抱怨,伸手便要去扯頭上的龍鳳冠。

“慢着,我來。”陸離生怕她扯到自己的頭髮,忙將她頭上沉重的頭冠取下。

去了白玉流蘇的遮擋,沒了臉上的傷疤,燈下的謝凝嚴妝微醺,染着胭脂的嘴角彷彿鮮豔欲流。陸離只覺得心中霎時間燃起了一團火,差點將理智燒沒了。他趕緊閉了閉眼,冷靜片刻,吩咐道:“把酒拿來。”

瓊葉忙將酒端了上來,杯中都是最清淡的果酒,陸離喝一杯也無妨。只是這人……

陸離一手握着謝凝的手,替她將酒杯舉起,兩人交杯喝下,再將揮退了宮女。

“強迫皇帝喝交杯酒,只怕我還是第一個。”陸離低頭輕嘆,“凝兒,你怎麼醉成這個樣子?”

“誰說我醉了?我沒醉!”謝凝摟着他的脖子,笑嘻嘻地湊進他,嘴上的胭脂都擦在他臉上了也沒發覺,只是貼着他的耳朵說。“七郎,今天我下了一道旨意,你猜是什麼?”

懷中是她柔軟的身體,眼中是她含笑的紅脣,呼吸之間都是她身上的胭脂香,陸離覺得自己從重逢以來忍着的念頭終於轟然炸開來。他毫不猶豫地將她壓在,一手撐在她身側,一手輕撫着她的臉,呼吸都沉重了起來。

“凝兒,你終於又屬於我的了,只屬於我一個人的。”

謝凝也歡喜地笑了,伸手抱住他,軟聲道:“那你要疼我呀,七郎。”

“好。”陸離的聲音沉沉的全是情意,“我這就疼你。”

紅燭搖曳,照亮滿室的旖旎,這一晚謝凝終究沒力氣想什麼旨意,陸離也無法將自己的理智拉回來,詢問她新下的旨意是什麼。

開國二百一十年,大梁迎來了它的第一個女帝,年號“永嘉”。

永嘉女帝於隆昌二十六年繼位,年二十一歲。繼位當年便以雷霆手段,迅疾無比地處置貪官污吏,平盜竊國庫案,安撫江南水患,找回先帝十七皇子,評定汝陽王府謀反,從此奠定朝野執政之基礎,往後歲月,朝中無一人敢謀逆造反。可惜永嘉女帝早年曾經中毒,身體終究留下病根,駕崩時僅四十六歲。永嘉女帝倡導“文武並重、貴賤以賢、男女無別”,治下多能臣悍將,更因身爲女子而給了許多女子機會。在她的執政下,涌現了許多女性官員,其中又以明威將軍寧綰雲、太醫院正穆紅檀、皇商周娉婷最爲出色。

知人善任、任人唯賢、廣納諫言,在永嘉女帝執政的二十五年裡,原本因隆昌帝而衰敗的國家逐漸走向富強,史稱“永嘉之治”,永嘉女帝也因此成爲後世稱讚的中興之主,史書稱“剛毅果斷,柔而能剛,睿智豁達之處有其祖父裕安帝遺風”。

而更爲後世稱讚的,是她在婚嫁一事上的大度與威嚴。

永嘉女帝十五歲時,曾以昭和公主之名嫁與永定侯府第七子陸離,兩年後遭遇和離,史書記載“汝陽王景曇謀反,太尉察之,奈何無據,因而起意暗殺。曇爲隆昌帝摯友,太尉恐遭滅門之禍,爲救女帝而棄之。後女帝重返宮闕,太尉據實以告,遂諒之”。永嘉女帝於三年後迴歸宮闕,一年後迎太尉陸離入中宮,昭告天下,與陸離成親。但永嘉女帝禁止將陸離稱爲皇后,她在成親頒詔當日便下旨,將“太尉”這一官職由武官之首變爲皇夫專屬。此後,太尉陸離與永嘉女帝謝凝居住在紫宸殿中,並無皇后獨居長樂宮之說。

太尉陸離是永嘉女帝一生唯一一個後宮,兩人育有三子一女,其中長子與女兒爲龍鳳胎,被立爲太子。作爲皇夫,太尉陸離一直手握驍騎營兵權,並且爲永嘉女帝處理軍務,但終其一生都未曾有過不敬之處,對永嘉女帝言聽計從,每當永嘉女帝動怒錯判,陸離便耐心哄之,直到女帝將旨意追回。永嘉女帝駕崩後,太尉陸離隨即自盡,與女帝合葬於皇陵中,太廟牌位上依舊寫着“皇夫太尉陸離”。

後世評價永嘉女帝與其夫陸離,道:“當其在時,鳳臨虎從,君臣執手,一如琴瑟在御。而後女帝駕崩,一如梧桐半死,鴛鴦失伴,痛不能生也,是以生死相隨。”

那晚帝后大婚,紅燭搖曳下,風流旖旎之後,太尉陸離抱着氣都喘不勻的女帝,也是這般說的。

“凝兒,往後咱們君臣執手,生死相隨。”

他許下的諾言,終於用餘下的所有歲月驗證了。

——正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我以爲最多九千字就能寫完,結果寫着寫着就1.2w+了,累死我了,本來有一大堆話想說的,現在只想洗完澡趕緊睡覺去。。。

感謝每一位買V、砸雷的小天使,是你們的支持才讓我堅持完結這個故事,謝謝你們原諒我糟糕透頂的感情戲,陪着女帝從弱雞變成霸道鳳凰~

感謝老大□□(不知道會不會被JJ屏蔽),如果不是你3月的時候將我罵哭,告訴我要寫自己的文字,就不會有這篇文。

感謝我CP豆腐,無論我成功還是失敗,勤奮還是偷懶,你永遠都在鼓勵我,愛你(づ ̄3 ̄)づ╭?~

感謝我的姬友月亮(筆名月滿朝歌),古言是我從沒有接觸過的題材,是你一直幫我分析數據,讓我不至於灰心。

本月月底之前會更新幾個小番外,然後正式完結。本文是[女兒當自強]系列的第一個文,這個系列有古言有現言有仙俠,大多是女強設定。

小天使們,下一本古言再見~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71章 接人第161章第147章 示衆第84章 削減第55章 梨落第57章 長姐第172章第52章 搭救第153章第25章 玉佛第165章第79章 旖旎第123章 用心第131章 皇商第102章 畫像第146章 高僧第8章 送歸第54章 身世第131章 皇商第68章 處置第117章 酒後第172章第12章 教導第10章 留宿第89章 追查第32章 鑰匙第175章第85章 出巡第142章 過往第82章 狀元第129章 震怒第4章 議事第113章 威儀第108章 動搖第148章 驗證第127章 黑白第151章第81章 比試第111章 留待第23章 葬禮第59章 謀定第56章 提點第127章 黑白第96章 教訓第163章第51章 司月第150章 抓捕第163章第33章 託付第129章 震怒第140章 聵第108章 動搖第56章 提點第57章 長姐第47章 要求第166章 〈〉第5章 登極第141章 畫夢第26章 表哥第169章第142章 過往第7章 守靈第32章 鑰匙第161章第150章 抓捕第83章 納妃第127章 黑白第99章 錦書第124章 懸樑第161章第153章第3章 棄婦第41章 黃雀第138章 將軍第80章 寸心第22章 立場第102章 畫像第143章 月出第132章 姐弟第22章 立場第101章 無動第54章 身世第135章 出行第62章 把握第11章 爲霜第129章 震怒第162章第136章 □□第138章 將軍第107章 不問第117章 酒後第85章 出巡第148章 驗證第109章 起因第65章 密室第51章 司月第36章 錦囊第122章 胭脂第163章第54章 身世
第71章 接人第161章第147章 示衆第84章 削減第55章 梨落第57章 長姐第172章第52章 搭救第153章第25章 玉佛第165章第79章 旖旎第123章 用心第131章 皇商第102章 畫像第146章 高僧第8章 送歸第54章 身世第131章 皇商第68章 處置第117章 酒後第172章第12章 教導第10章 留宿第89章 追查第32章 鑰匙第175章第85章 出巡第142章 過往第82章 狀元第129章 震怒第4章 議事第113章 威儀第108章 動搖第148章 驗證第127章 黑白第151章第81章 比試第111章 留待第23章 葬禮第59章 謀定第56章 提點第127章 黑白第96章 教訓第163章第51章 司月第150章 抓捕第163章第33章 託付第129章 震怒第140章 聵第108章 動搖第56章 提點第57章 長姐第47章 要求第166章 〈〉第5章 登極第141章 畫夢第26章 表哥第169章第142章 過往第7章 守靈第32章 鑰匙第161章第150章 抓捕第83章 納妃第127章 黑白第99章 錦書第124章 懸樑第161章第153章第3章 棄婦第41章 黃雀第138章 將軍第80章 寸心第22章 立場第102章 畫像第143章 月出第132章 姐弟第22章 立場第101章 無動第54章 身世第135章 出行第62章 把握第11章 爲霜第129章 震怒第162章第136章 □□第138章 將軍第107章 不問第117章 酒後第85章 出巡第148章 驗證第109章 起因第65章 密室第51章 司月第36章 錦囊第122章 胭脂第163章第54章 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