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

“吳三桂的奏章裡倒是沒提名字,不過黃龍的這份奏章裡說的很清楚。”崇禎這話說的有些怪異,可也是事實,相比較吳三桂,皮島總兵黃龍在崇禎心裡的地位確實低上不少。

雖說這兩人都是總兵,可一個守着山海關,遼東的軍備幾乎就是他抓着,一個守着孤島,幾乎就等於空頂着個總兵的頭銜。

而且更別說黃龍自從走馬上任後就很少上奏章,這次突然和吳三桂一道送來奏章,而且內容還大致相同,自然要惹得崇禎疑慮。

要不是心知這兩人怎麼着都不可能是朋黨,怕那些個御史的筆頭子就有的寫了!

黃龍的奏章字數不多,可勝在全面,沒那麼多文縐,平日裡崇禎倒是不太喜歡這些太直白的文字,可這次也就顧不上這麼多了。

崇禎一個字一個字讀,王承恩自然不會錯聽一個字,裡頭一個陌生的稱呼讓王承恩眉毛一挑。

“遼東義民方成。”

雖說是被稱之爲遼東義民,可這從名字就能看得出來是大明人,少不得就和那個前東江鎮總兵毛文龍一般,怕起的作用也是一樣,想那毛文龍不也曾背地裡拿下韃子的鎮江不是?

而且這個義民拿下的是金州、復州,奏章上此人更是打到了蓋州,離着女真人的盛京,路程也就是北直隸到北京城的距離!

也就是說!關外的韃子這次可是險些丟了都城!

再加上吳三桂和黃龍的奏章上都用春秋筆法寫成殺真韃子一千餘人,僞韃子千餘人,這也是朝堂上的慣例!崇禎可不會真的派人去檢查到底是不是這麼多人數,雖說沒見到人頭,崇禎心裡還有疑惑,可這既然吳三桂和黃龍一起上了奏章,自然也就不能忽視,心裡正想着怎麼處理怎麼回事,或者說,該怎麼賞?

“陛下,此人若是用得好,當是另一個毛總兵。”王承恩小心翼翼的道,他自然知道崇禎心裡想的是什麼,可不管怎麼說,這話也該說出來,要不然皇上若是一時昏頭做錯了事,那可就是天下受了害。

王承恩雖說只是個太監,卻也稱得上大明一朝不多的好太監之一,甚至最後還陪着崇禎一起上了吊。

“毛文龍?”崇禎略微皺起眉頭,這個名字讓他想起袁崇煥,那毛文龍可就是死在袁崇煥手上的,至於袁崇煥,崇禎可一直當做平定遼東的唯一人選,此人當初就說出五年平遼的壯語,最後卻被發現乃誤國書生。

“毛總兵在的那幾年,關外的韃子可不敢輕舉妄動。”王承恩小聲的提醒道,這些事雖然他也是聽說,但也是事實。

崇禎不再言語,想來正在想着處理的法子,至於王承恩自然也就不敢多說,說到底他只是內臣,如今已經到了尺寸,這最後的抉擇權可還是留在崇禎的手上了!

“讓兵部派人去黃龍那跟那個方成要人頭,這若是真的,少不得要重賞。”崇禎略微沉吟一番,這纔出言道。

此卻也是最妥當的法子,若是兵部驗了人頭無錯,到時候再派封賞不遲,說不定讓步兵直接帶着聖旨過去也行。

只要是真能讓女真韃子入不了關,崇禎倒是不吝嗇高官厚祿,只要不伸手跟他要錢就行!

如今的大明戶部倉庫,可已經空的可以跑老鼠了!

君臣二人三言兩語算是把朝廷的事決定了下來,崇禎並不在意,王承恩卻嚇得一背後的冷汗,要說平日裡他可從來沒如此多舌過,這次也不知怎麼的鬼使神差,他就多說了幾句!對王承恩來說,這可是大忌!

崇禎決定了的事自然也就沒什麼人反對了,可這還是引起了朝堂上的軒然大波,這倒不是反對崇禎的聖旨,而是對於吳三桂和黃龍這兩個總兵奏章裡內容開始反覆爭吵,韃子真死了上千人?還是僞報?這若是真的,賞倒是無所謂,就算不是真的,兵部派去的人自然會查驗個一清二楚,到時候再賞也不遲!

至於遠在金州的方成可不知道大明朝堂上,正爲了他這個‘無名小卒’吵得熱火朝天,原因僅僅是奏章上韃子人數的多少。

他們可不知道,這份奏章上的人頭那得再誇大個十倍纔是,但若是讓這些君臣們知道了,怕是除了壓根不信外,連吵都懶得吵了!

反正現如今只是兵部派人去遼東驗查人頭,如今的兵部尚書是洪承疇,可偏生洪承疇又是五省總督,如今還在視察五省,根本不在京城,所以兵部自然也就是下面的各個侍郎做主。

要說這出使遼東要擺在以前可實實在在是個熱門的差事,不管是兵部去遼東驗人頭,還是戶部發餉銀,下面的官吏都是搶着要去的,主意的原因就是,有銀子!

兵部屬員去驗人頭,下面的封疆大吏爲了堵住那張嘴,少不得要拿出銀子意思意思,這好歹還是封疆大吏,那數目就不會少了去,至於戶部發餉銀,那就更不用說了!

那些個幾十萬兩的餉銀,就是從中抽了個十分之一,可都是好幾萬兩的銀子!雖說不會都落到口袋裡,不過畢竟過了手,那就得少上一部分不是?

可這次不同,雖說還是驗人頭,驗的卻是一些海寇弄來的,和大明的封疆大吏沒得比!雖說皇上說了是在皮島驗,但這哪就安全了?

皮島?兵部上下紛紛嗤之以鼻,那地頭,可是窮的不能再窮了,兵部平時連餉銀都不往那邊發。

雖說皮島總兵黃龍也是大明正經的總兵,也‘勉強’算是個封疆大吏,不過卻是個窮到家的‘封疆大吏’!平日裡發的奏章,清一色都是跟兵部要錢要糧!

所以說兵部上下才對皮島不待見,連帶着對那個勞什子海寇也是一肚子意見,最後才選出一個平日裡不知變通的兵部小吏,讓其帶着聖旨去皮島驗人頭。

這邊京城裡的快馬剛剛出了城,留在山東的孟千已經得到了消息,這倒不是孟千在京城的情報網都多高的效率,而實在是滿大明沒人把這事當成軍機大事來當,朝議的當天在朝堂上傳出了消息,立馬整個北京城裡都傳遍了消息。

被留在京城聯絡各家鹽鋪的耽羅島的人就是想不知道都難,只是相比之下朝堂爲了此事爭吵了幾天,到底讓誰去驗人頭又推脫了幾天,到最後就成了兵部的快馬剛出了北京城,遠在山東的孟千已經把消息知道了個七七八八。

孟千自然不敢耽擱消息,趕緊讓來往的登州、耽羅島的水師船隻臨時送了一趟,雖然中途並未耽擱,可一來二去在京師和登州耽擱的時間,到了耽羅島後又轉到金州,花費了一些時間,信件傳到方成手上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崇禎七年十二月中旬。

十二月的遼東,金州正大雪紛飛,沒了濟爾哈朗和代善在城外守着,豪格跑了,嶽託已死,十個正黃旗也全都丟了個一乾二淨,連後顧之憂都沒了。

方成倒是不怕濟爾哈朗來次雪夜偷城,可一來複州並未因爲濟爾哈朗的大軍撤退而放棄鬆懈,反而因爲紛飛大雪,原先已經加高過的城牆開始結冰,難以攀爬。

只要不出意外,被濟爾哈朗來了個裡應外合,復州城裡的一萬大軍足夠守上三年五載的。

也就是說,和後金糾纏前後已經有了小半年後,目前的方成終於可以鬆一口氣,耽羅府也可以趁這個冬天擴充一下實力,以及將折損的兵力補全。

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二章 騷動(上)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十六章 定局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零八章 律法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
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三十章 假兔子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二章 騷動(上)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小溫馨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十六章 定局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四十章 如此佳人?第一百零八章 律法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六十七章 開會(上)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