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終於,還是

同一時間,高闕牆頭。

看着關牆外,已經徹底冰封,且被大霧完全籠罩的河面,匈奴右大將乎延當屠的臉上,不由掛上了一抹淡淡的不安。

作爲匈奴八庭柱當中,隸屬右賢王伊稚斜的‘右四柱’之一,呼延部族的新生代武力擔當,呼延當屠的戰場嗅覺,自是比習慣了主動出擊,卻幾乎根本沒有‘漢人可能會打來’之概念的其他頭人、貴族要敏銳。

事實上,去年的河套-馬邑一戰,呼延當屠便是彼時,第一個在單于庭軍議當中,提出馬邑可能有變的貴族。

只可惜彼時,軍臣單于仍迷信於漢人只會守城,根本不會在野外應戰,更不可能主動出塞作戰的過往經驗。

再加上彼時,右賢王伊稚斜纔剛經歷朝那塞之‘敗’不久。

對於伊稚斜猛攻朝那塞而不能下,匈奴單于庭至今爲止,都仍舊爲‘什麼垃圾玩意兒,我上就不會這樣’‘如果換作我,頂多三天就能達到漢都長安’之類的誇張言論所充斥。

自然,因作戰不力而被整個單于庭鄙視的伊稚斜,在彼時幾乎沒剩下多少話語權了。

作爲右四柱之一的呼延當屠,也不免受此影響,而失去了最後提醒單于庭的機會。

後來,漢人果然自北地踏足河套,呼延當屠的戰略預判隨之得到驗證。

結果第一時間,單于庭仍舊沒有提起足夠的重視。

因爲在當時的絕大多數匈奴貴族、頭人看來,這,不過是漢人的‘圍魏救趙’之計,看似是在攻打、謀奪河套,實際上,卻是以這樣的方式解馬邑之圍。

最讓呼延當屠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在得出漢人是在圍魏救趙、圍河套而救馬邑之後,匈奴單于庭最終,居然做出了繼續強攻馬邑的戰場決斷!

因爲在他們看來,漢人既然沒有直接來支援馬邑,那就是有什麼不爲人知的阻礙,讓漢人無法增兵馬邑。

而向來逆來順受,總是喜歡藏在城牆內的漢人,居然都被‘逼’的主動出塞,從北地向高闕、從低地勢向高地勢主動發起攻擊,這隻能說明:馬邑岌岌可危,漢人急了!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一鼓作氣,拿下馬邑,而後馳騁代北!

這一錯誤決策所造成的最終結果,天下人都知道了。

——匈奴人,失去了整個草原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一塊寶地。

而漢人,也在飽受戰馬奇缺、耕牛奇缺、養馬之地奇缺等困頓,長達五十多年後,一舉獲得了這塊名爲‘河套’的史詩級豐美草場!

從此,匈奴人失去了過冬時的最佳選擇,失去了最爲豐美,同時又隔斷漢地和河西的戰略要地。

漢人則擁有了養馬地,更具備了直面慕南草原、河西地區,並對這兩片區域直接造成軍事威脅的能力。

此消彼長之下,漢匈雙方本各有千秋、各有所長,且綜合實力由匈奴人稍勝一籌的戰略格局,也隨之發生了肉眼可見的微妙變化。

——漢人,越來越強大了,並且強大自身的速度還在不斷加快。

等再過幾年,河套地區徹底被漢人消化,最後一個限制漢人軍隊的物資短板:戰馬,也將隨之消失不見。

到了那時,漢匈雙方的綜合國力,便會顯現出天差地別的巨大差距。

漢人無論是人口、財富,還是軍事實力、後勤保障能力,都將全方位無死角的碾壓曾經,馳騁於漢北邊境,如入無人之境的匈奴勇士們。

漢人的弓,比草原上的弓射程更遠、威力更大;

漢人的各類制式弩,草原上也只以‘大秦長城軍團的饋贈’的方式存在,且大都無法修理、維護,壞一件少一件。

短兵器方面,漢人多以青銅利器爲主,而草原上的勇士們,則多以骨器、石器質地的鈍器爲主。

即便偶有青銅利器,也同樣是秦長城軍團意外的饋贈,以及過往這些年,從漢地少量流到草原上的。

遠近兵器,漢人都具備壓倒性的優勢。

過去這些年,匈奴能在雙方戰略爭鬥過程中佔據上風,最核心,同時也是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騎兵集羣對步兵軍團的降維打擊。

而現在,隨着漢人佔據河套,這最後的一項關鍵優勢,匈奴人實際上也已經失去了。

——至少,那個名爲‘失去戰略優勢’的進度條,正隨着漢人在河套地區的掌控力愈發穩固,而逐漸趨於結束······

“那一戰,真的不應該······”

如是一聲感嘆呼延當屠搖頭嘆息間,目光仍死死鎖定在關牆外,那根本看不到輪廓的大河對岸方向。

過去這一年多的時間,幾乎每一日,呼延當屠都會爲匈奴失去河套地區而感到惋惜。

與此同時,對於漢人在河套最北部、與高闕只隔大河而相望的沿岸地區,建造博望城這一軍事重鎮,呼延當屠看的也很明白。

如果對河套地區的統治、掌控順利,那博望城,便是漢人北渡大河,以謀高闕的戰略支點!

反之,若是漢人對河套地區的統治、掌握遇到阻礙,稍顯吃力,那博望城,又會是漢人保護河套地區,阻止匈奴軍隊自高闕南渡大河,踏足河套的前線要塞。

事實上,即便是身爲匈奴單于庭單中,堪稱‘絕無僅有’的,認爲漢人正在越來越強大,同時也越來越大膽,將來必定會愈發頻繁的主動出塞作戰的貴族,呼延當屠也仍舊不相信:漢人會膽敢攻打高闕。

呼延當屠甚至想過,如果有一天,高闕告破,究竟會是個怎樣的過程。

最終,呼延當屠得出的結論是:漢人唯一的辦法,就是從上郡、雲中方向踏足草原,而後向西掃蕩,一路抵達右賢王部的匯聚處:南池。

wωω☢Tтká n☢¢ ○

在南池血戰一場,全殲,或至少重創右賢王部,並將慕南地區攪的天翻地覆,漢人才有機會從北向南、從慕南向高闕反向近逼,把高闕堵在大河沿岸,被動‘背水一戰’。

真到了那一步——真要是高闕北面,有才剛橫掃慕南的漢人軍隊,南面的大河對岸,又有河套地區的博望守軍,那呼延當屠或許真的會放棄抵抗。

但在呼延當屠看來,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如今漢家,即便在雙方大戰中頗有斬獲,先是力保朝那塞不失,而後又借匈奴單于庭主力盡出,猛攻馬邑的機會,趁機奪取了河套,但雙方之間的兵種剋制依舊存在。

再者,僅僅只是這兩場勝利,還遠不足以徹底扭轉雙方的戰略格局天平。

匈奴人依舊強大,甚至正處於草原遊牧政權從未有過的鼎盛時期!

在河西、在西域,乃至更爲遙遠的西方,匈奴人的控制力、影響力,都如日中天。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失去河套,那如今的匈奴帝國,便會達到華夏封建王朝,都從不曾抵達過的巔峰。

反觀漢人,卻並非這一戰後便徹底強大起來,而是過往數十年的忍氣吞聲、暗中發展,讓他們逐漸具備了與匈奴軍隊分庭抗禮的能力。

對於這一點,呼延當屠也滿是無奈。

——在草原,一個部族要想強大,就只能通過不斷的戰爭,來吞併、征服周邊部族,來最終合併出一個強大的大部族。甚至即便是在強大起來之後,無論是想要更加強大,還是保留目前的強大實力和地位,也依舊需要不斷的征戰,不斷的搶掠。

反觀漢人,卻能在統一中原,甚至是統一中原某一部分之後,通過所謂的‘休養生息’而迅速強大起來。

什麼叫休養生息?

對於遊牧文明來說,就是什麼都不做!

在遊牧民族看來,漢人通過休養生息強大自身,就等同於什麼都不做,便無緣無故強大了起來。

但作爲匈奴單于庭數一數二的頂級貴族,呼延當屠卻明白:這,便是中原農耕文明,面對草原遊牧文明時,所具備的天然優勢。

——遊牧文明想要強大自身,只能通過搶奪別人的牛羊牧畜,乃至馬匹、人口。

wωw◆ TTKΛN◆ ℃o

至於牧畜羣自然增長,不過是錦上添花,卻絕不能作爲部族強大的主要手段。

而漢人卻不同。

他們只需要勤勤懇懇的種地,便能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種出足夠家人吃一整年的食物。

甚至在此基礎上,他們還能貢獻出一部分,交由國家,來作爲軍隊維持的費用。

這種天然的文明制度優勢,讓呼延當屠愈發感到悲哀,以及心煩意亂。

“如果一切都這樣發展下去,恐怕終會有一天,漢人,會強大到讓我遊牧之民無法直視的地步。”

“就像百十年前,讓遊牧之民不敢南下牧馬,見其旗幟便望風而逃的秦人······”

如是想着,呼延當屠緩緩擡起手,需握成拳,在牆頭輕輕砸下。

——這高闕,便是那些名爲‘秦人’的漢人分支所建造。

而草原遊牧之民,恐怕再過一百年,都建造不出這樣的雄偉關隘。

“右大將,難道是在擔心博望城內的漢人嗎?”

思慮間,身後傳來一聲略帶稚氣的低語,熱得呼延當屠循聲回過身。

見是不知道和自己是怎樣的親緣關係,只大約是侄子的呼延屠各,呼延當屠便緩緩搖了搖頭,再度妄想關牆外的冰面——或者說是無邊濃霧。

“阿各去過漢地。”

“對於漢人的陰險狡詐,阿各是很清楚的。”

“——如此寒冷的天氣,連我大匈奴的勇士們,都只能躲在氈帳裡瑟瑟發抖,漢人的老弱兵卒們,自然不可能走得出博望城。”

“但漢人,很喜歡在這種情況下,動用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

“我們越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漢人便越會去做。”

“因爲這樣,可以讓我們毫無準備,可以讓漢人,取得可笑的優勢。”

嘴上說着,呼延當屠的目光仍死死鎖定在關牆外。

——不知道爲什麼,今日,呼延當屠總是一針莫名的不安。

真要說這天氣——每年冬天,高闕都多半是這樣的天氣。

大河冰封前後會有將近兩個月,其中大霧滿天的日子,也幾乎是每隔三五日便會有一次。

只是過去,呼延當屠從未有過如此不安。

就像是一隻脫離狼羣的獨狼,行走在自己從小棲息着的叢林間,明明什麼都沒看到、什麼都沒聽到,但就是感覺到了一股本能的危險。

在草原上,沒人會將這種對危險的本能預判,當作怯懦、小題大做。

很多時候,就是這沒有來的危險預知,讓遊牧之民躲過一場場爲難,並得以延續······

“阿各。”

“我近幾日,總是睡不踏實。”

呼延當屠話音落下,卻聞身旁,想起侄子屠各的輕笑聲。

“右大將,難道覺得我是因爲閒的沒事,又或是氈帳太熱,纔到這裡來吹寒風的嗎?”

至此一語,便惹得呼延當屠心中警鈴大作!

如果只有一個人感知到了危險,那或許還是意外。

但同一個地方,有不止一個人感知到了危險,那幾乎必然是真的有危險!

這是遊牧民族千百年來,用一個個血淋淋的教訓,最終總結出來,並刻入靈魂深處的本能。

“阿各親自去,看一看勇士們,是否有染病的。”

“——尤其是那些身上有不正常的顏色,或流膿的,一定要仔細看看!”

“去年冬天,草原剛遭了白災。”

“按照過去的慣例,今年,便會是瘟災······”

許是高闕的高牆後壁,以及漢室軍隊數十年如一日的‘怯戰不出’。

最終,呼延當屠還是將心中的不祥預感,從高闕外落回了高闕內。

只是在屠各離開後,呼延當屠又幾乎完全遵循着本能,向南池的右賢王部派出了一支輕騎。

——請求支援!

——高闕,可能會爆發瘟災!

呼延當屠此時當然不知道:這,是自己在未來這十數日當中,做出的唯一一個正確決定。

同一時間,被呼延當屠本能丟在腦後的冰面上,一道道身披白布的身影,卻已是在靠近高闕這一側的河岸上聚集······

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80章 有母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353章 吞金獸!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31章 不盡然吧?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426章 歲末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552章 第二個晁錯?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458章 難啊第8章 命可真好第585章 別鬧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兒童節快樂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469章 開花結果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54章 表叔,慎言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58章 難啊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254章 請陛下明察!第498章 轉戰!第79章 雛鳳初鳴第39章 降維打擊?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122章 暴君!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466章 點將!第135章 奏對請假條第590章 國家信譽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546章 墨者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532章 就不!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570章 下限更重要第122章 暴君!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婚假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367章 賞善罰惡,賞功罰過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469章 開花結果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552章 第二個晁錯?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526章 遠大目標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327章 今非昔比
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80章 有母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353章 吞金獸!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31章 不盡然吧?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426章 歲末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552章 第二個晁錯?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458章 難啊第8章 命可真好第585章 別鬧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兒童節快樂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469章 開花結果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54章 表叔,慎言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58章 難啊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254章 請陛下明察!第498章 轉戰!第79章 雛鳳初鳴第39章 降維打擊?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122章 暴君!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466章 點將!第135章 奏對請假條第590章 國家信譽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546章 墨者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532章 就不!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570章 下限更重要第122章 暴君!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婚假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367章 賞善罰惡,賞功罰過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469章 開花結果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552章 第二個晁錯?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526章 遠大目標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327章 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