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河套模式

雖然是疑慮重重,但程不識在行動上卻沒有絲毫遲疑。

得到程不識的相邀,河套各部頭人,本就是帶着期待來到博望城。

聽聞程不識,是要和頭人們搞個篝火晚會,各部頭人雖然稍有些疑慮,但更多的也還是由衷的喜悅。

——如今的程不識,早已今非昔比。

早在太宗皇帝年間,程不識就已經是漢室軍方新生代將領當中的代表性人物。

一個李廣,一個程不識,幾乎就已經是除酈寄、欒布、韓頹當等老將,以及一個天花板級別的周亞夫之外,漢室能拿出手的,僅有的新一代將領。

到了先孝景皇帝年間,周亞夫在吳楚之亂平定後,算是被用廢了一次性體驗卡,自此淡退出漢室軍方。

而李廣又被當時,尚還只是太子儲君的當今劉榮所厭惡。

到當今劉榮即位,漢室軍方將領的結構,就已經是一目瞭然了。

——酈寄、欒布、韓頹當等老將撐撐場面,新生代就一個程不識可以培養,好接這些老一輩將領的班。

而在漢匈朝那之戰後,程不識雖然是飽受爭議,總有人說程不識只會打防守戰、被動應對戰,但也不得不承認朝那之戰,程不識證明了自己可以獨當一面。

在獨自掌兵,獨自爲一場戰爭、戰役負責時,程不識有着合格線以上的下限。

而後,河套-馬邑戰役,程不識又在‘高下限’的基礎上,進一步證明了自己的上限,也並非世人刻板印象中的那麼低。

再到過去這個冬天的高闕之戰——不論天下人未來,會如何議論這場,無論這場戰役的功臣,會被天下人定義爲郅都還是程不識,有一點,是誰都無法否認的。

——如今的程不識,已然功勳卓著。

不知不覺間,自當今劉榮即位以來的三場漢匈大戰,程不識無一缺席,且都有着相當程度的存在感。

如今的程不識,別說是在河套各部頭人,又或是草原遊牧民族面前了。

便是在漢地、在長安城,尋常人想要見到程不識,那都是難度相當之高。

如果說,太宗孝文皇帝年間,但凡是個徹侯、關內侯,又或但凡有個千兒八百石秩祿的人,就能在程不識面前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到了先孝景皇帝年間,吳楚之亂還沒爆發的時候,程不識也依舊是一個小透明、小年輕;

吳楚亂平後,程不識與李廣各自嶄露頭角,成了長安功侯貴戚值得投資的潛力股。

那麼,如今的程不識,就連往日的上官:周亞夫想見一面,都得看程不識有沒有時間,甚至是想不想見。

論功績、武勳,如今漢室,恐怕也只有淡退的條侯周亞夫,能稍壓程不識一頭。

論資歷,程不識雖然仍舊算不上老臣、老將,但也絕對不再青澀、資歷也不再淺薄。

論身份、地位,如今的程不識官至朔方太守,實際上的河套地區軍、政一把手!

將職達到車騎將軍,僅次於太尉改制後的大司馬,以及外戚才能出任的大將軍。

同時,程不識還是當今劉榮潛邸時期,唯一一位活躍在軍中的肱骨心腹,又是劉榮所封的第一位軍功侯。

結合此間種種,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今的長安城,想要見程不識,卻不需要巴結程不識的門房的人,大概率不超過十指之數。

這麼一個地位顯赫的新貴,在長安都是朝公大臣、功侯貴戚趨之若鶩的大人物;

自更別提在河套各部頭人眼中這麼一個大人物,邀請自己參加的篝火晚會了。

對於篝火晚會,遊牧之民也並不陌生。

這種被漢人用來穩定軍心、提振軍心士氣的犒軍模式,在草原往往用於招待客人。

而且,在草原遊牧之民心中,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甚至不會被說出口的默契。

——某人邀請你參加篝火晚會,必然是有好處要分享給你。

往小了說,是這場晚會上會出現的牛羊肉、馬奶酒,以及宴會後,隨機刷新在你被窩裡的女人。

往大了說,便是對部族有利的東西,比如資源,又或是一場低風險、高回報的掠奪。

而今天,程不識邀請了河套幾乎所有部族的頭人,於博望城郊參加篝火晚會。

這就很難不讓各部頭人浮想聯翩。

“難道,是皇帝陛下感受到了我們的忠心,要給我們封侯?”

如是想着,各部頭人環視向左右,暗下盤算着如果有人要被封后,哪幾個人得封的概率更大、更有資格得封。

怎說河套地區,也已經在漢家的統治下,度過了一整年的時間。

河套地區的各部頭人,即便再怎麼遲鈍、愚昧,也不至於連漢家的狀況、漢家對待臣服外族的安置手段都沒有搞清楚。

好比此刻,各部頭人從程不識以篝火晚會示好的活動中,都只看到了自己被封侯的可能,卻根本沒有敢想封王。

因爲衆人都清楚:早在幾十年前,漢人的開國皇帝,被接連出現的異姓諸侯之亂搞崩心態,甚至拖累致死後,漢家就已經不再封異姓爲王了。

據說這位開國之君的妻子,曾在丈夫死去後,將自己的孃家人封了王。

結果等這位‘呂太后’去世之後,所有姓呂的人都被清洗,長安都血流成河!

自那以後,即便是和當年的呂氏毫無瓜葛、關聯的人,只要姓呂,也多半得不到賞識、重用——尤其得不到信任。

所以,大傢伙很清楚:封侯,就是自己能達到的上限,封王想都不用想。

再有,便是即便封侯,也並非什麼人都能得封。

按照漢人往常的慣例,某一個羣落或某一片地區臣服自己,也就是所謂的‘歸義’,多半隻會象徵性的封一到兩個人爲侯。

而且這個侯,與草原上的部族頭人、裨小王不同,大都是榮譽性質、象徵性質的身份。

可饒是如此,此時圍坐在篝火周圍,暗下各懷鬼胎的各部頭人,望向程不識的目光,也已是比篝火都還要炙熱。

——所有人心裡都清楚,長安天子對在場各位的印象,乃至於判定,都完全取決於程不識的評價!

程不識能在發往長安的奏報中,提一句‘某某部頭人頗爲恭順、本分’,那長安的天子,就會爲這個人貼上忠臣——至少是‘非不穩定因素’的正面標籤!

反之,任何人被程不識,在奏報中提一嘴‘誰誰誰不大安分’,那長安天子也必然會把那個人,當做是影響河套地區和諧安定的不穩定因素。

自河套爲漢家所有以來,雖然已經有幾人被封了侯,並被接去了長安,過上了紙醉金迷的奢靡生活,但衆人心裡都很清楚:河套地區,還有至少三到五個歸義侯的位置,還沒有被確定下來。

即便拋開這幾個歸義侯的位置不談,往後的河套,也多半是由程不識這個封疆大吏說了算。

能交好程不識,在程不識心中留下個好印象,那就等同於未來,能在河套地區生活的順風順水,甚至好處多多。

若無法交好,甚至得罪程不識,自也會讓部族未來在河套地區的生活,面臨許多意料之外的麻煩和阻礙。毫不誇張的說:在河套地區全部被退草還耕,並遷移來百八十萬戶漢地農人,又或是被匈奴人重新奪回之前,朔方太守兼大漢車騎將軍程不識,就是河套地區,乃至周邊地區的土皇帝!

河套各部的一切,都將於程不識這個土皇帝,產生密不可分的微妙聯繫……

“今日,召各位頭人來,乃是奉陛下之令。”

酒過三巡,肉過五味。

程不識終是以如是一語,將在場衆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程不識治軍嚴謹,極重軍令是不假。

但這並不意味着程不識,只會向麾下將士下達軍令。

甚至可以說,恰恰是因爲程不識治軍嚴謹,麾下將士無論身體還是精神,所經受的壓力都相當之高,所以‘治軍嚴謹’的程不識,反倒是如今漢室,對類似篝火晚會這種犒軍、讓將士們放鬆心情的方式最熟悉,最熟練的高級將領。

平時在軍中,就沒少爲麾下將士搞篝火晚會,此時爲河套各部頭人搞,程不識自也是手到擒來。

只是程不識一聲還算尋常的開場白,傳入各部頭人耳中,卻是全然變了味。

——長安皇帝陛下之令!

果然,要在河套再封歸義侯了嗎?

那幾位‘先行者’在長安過的日子,大家可都聽說了的!

有牢固的大房子,恭順的僕人,每年都固定到手的錢財,還有皇帝陛下賜予的美人!

不愁吃喝,甚至不愁物慾——除了失去對部族的掌控、領導權,根本找不出第二個可以挑毛病的地方!

至於那僅有的一項弊端,在那多到數不清的好處面前,甚至都未必還能算做是壞處了。

——都做漢人的徹侯了,誰還要那破部族啊?

有點啥都得給底下分,雖然最好的一部分可以自己留下,但總歸是要把大部分分下去。

封了侯多好,部族也不用管了,得到什麼就擁有什麼,根本沒人和自己分好東西。

封侯入朝+失去部族,這不純雙喜臨門?

於是,一時間,原本還推杯換盞,大口吃肉的各部頭人們,齊齊放下了手中的棒骨、酒碗,齊齊翹首望向程不識。

一時間,手掌在衣服上的摩擦聲此起彼伏的響起,惹得程不識也是無奈搖頭一笑。

經過這一年多的時間,程不識也算是基本瞭解了遊牧之民的脾性。

——耿直,率真,心思都恨不能寫在臉上!

與此同時,又有在草原艱難求生,所養出來的小精明。

後世人常說,東北人耿直,好相處。

程不識對這些河套部族頭人的感官,也大致如此。

只是好相處歸好相處,程不識也並沒有因此,而放下心中的本能防備。

目光隨意的在會場掃視一週,尤其重點看向那幾個中大型部族的頭人。

待衆人都點頭哈腰,甚至搓手諂笑着看向自己,程不識才再度翹起嘴角。

“陛下的心意,各部頭人,當也是有所知解的。”

“——河西,是我漢家下一步,非圖謀不可得要害之地。”

“但陛下心懷仁義,不忍在河西打造殺戮。”

“又擔心河西各部,沒有各位頭人這般深明大義,能順從的接受教化。”

“便傳令於某,想要讓某先在河套,試行一套治理遊牧之民的新制度。”

“如果試行效果不錯,便用於日後,統御河西之名。”

“河套各部,亦然。”

大致道明這場篝火晚會的主題,程不識先是刻意頓了頓,算是給各部頭人一個消化的時間,順帶觀察一下各部頭人的反應。

不出程不識所料——對於自己口中的‘新制度’,各部頭人頓時面生疑慮,面面相覷間,與左右熟人交換起眼神。

這個反應,程不識倒不覺得有什麼。

改革新制這種事,本就不可能讓人生出‘這樣再好不過’的本能反應。

好一點的,是疑慮、是遲疑,差一點的,更直接皺起眉頭,盤算着如何勸阻——這才正常。

真要有人求之不得的第一時間叩首應命,程不識反倒要懷疑那人,是不是有什麼別樣的心思了。

見各部頭人沒什麼劇烈反應,程不識心裡也大概有了數。

便故作隨意地端起酒碗,稍皺着眉,略顯抗拒的抿下一口。

嘴上,也不忘雲淡風輕地說道:“新制試行最好的三個部族,陛下不吝裂土以侯之。”

“另可有五個部族頭人,得封關內侯。”

這話一出,各部頭人面上疑慮頓消,再次恢復到先前,那暢笑不止,點頭哈腰的諂媚模樣。

——在草原,根本沒有什麼東西,是絕對無法得到,或失去的。

只要價碼合適,牧畜能賣,部衆能賣,甚至妻子、兒女,也不是完全賣不得。

至於這即將在河套地區試行的新制,對於各部頭人而言,確實算不得好事。

但如果能換回封侯的好處,那就值得了。

還是那句話。

都能做漢人的侯爵了,誰還管那破部族啊?

管他是放牧還是種地,管他是新制還是舊法——愛咋着咋着。

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31章 不盡然吧?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558章 後宮第557章 行吧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6章 困獸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486章 絞肉機?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369章 詭寂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43章 丞相失勢第516章 由點及面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578章 展望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540章 冬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婚假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406章 傻了吧?第537章 戰,爲止戰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205章 羽林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82章 屠龍勇士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58章 我有卵子!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565章 調節閥第376章 無題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449章 戰鼓擂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80章 有母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睡一覺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574章 朕給你,纔是你的第454章 故年告假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426章 歲末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494章 賭徒心理第475章 人心啊調整一下狀態調的一手好作息第23章 好劇本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86章 王孫,且去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208章 太上皇?第579章 戰略藍圖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74章 拍板第426章 歲末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559章 押注第343章 考校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231章 頂級映射
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31章 不盡然吧?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558章 後宮第557章 行吧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6章 困獸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486章 絞肉機?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369章 詭寂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43章 丞相失勢第516章 由點及面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578章 展望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540章 冬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婚假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406章 傻了吧?第537章 戰,爲止戰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205章 羽林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82章 屠龍勇士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58章 我有卵子!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565章 調節閥第376章 無題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449章 戰鼓擂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80章 有母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睡一覺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574章 朕給你,纔是你的第454章 故年告假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426章 歲末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494章 賭徒心理第475章 人心啊調整一下狀態調的一手好作息第23章 好劇本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86章 王孫,且去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208章 太上皇?第579章 戰略藍圖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74章 拍板第426章 歲末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559章 押注第343章 考校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231章 頂級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