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心理補償機制

首先,原本的歷史上,漢武大帝走過的錯誤路線,劉榮顯然是不可能再走一遍的。

——劉榮本就不是一個物慾很強的人。

或者說,劉榮在物質層面的慾望,並沒有超出正常人的理解和認知。

好比說一頓飯。

劉榮可以接受自己吃米粥,頂多就是嘴裡沒滋味;

如果能吃到葷素搭配適宜,味道可口的豐盛一餐,劉榮也會滿足。

若是能吃到少見的稀缺食材,並且味蕾得到極大的滿足,劉榮也確實會開心。

甚至於,極個別奇特的食材,亦或是奢侈的烹飪方式——只要做出來的菜,味道對得起繁雜的工序、奢靡的成本,劉榮也同樣能接受。

值那個價錢就行。

但無論如何,劉榮也絕對做不出一頓飯,讓少府尚食給自己上幾百道山珍海味,然後每道菜就吃一口,甚至連一口都不吃的事兒。

又好比說,一件衣服。

粗抹布——這麼些年皇帝坐下來,劉榮大概率是不願意穿的了。

但材質普通,不會讓身體感覺到明顯刺撓的布帛,劉榮也並非不能穿。

當然,如果可以,劉榮還是喜歡穿材質精細,穿在身上無比舒適的蜀錦。

卻也就僅限於此了。

無論如何,劉榮也不可能爲了一件衣服,去花費遠超‘服飾’範疇的開銷。

說白了,劉榮的物質慾望放在後世,大概就是:夏利能開,桑塔納也能開;

七八千的二手車能看,三五萬的小品牌也不嫌棄;

十幾萬的新車,會讓劉榮愉快,幾十萬的準豪車,劉榮更是樂開懷;

上百萬,乃至幾百上千萬的豪車——只要物有所值,只要值那個價錢,劉榮也同樣對其滿懷憧憬。

但你要是說,讓劉榮花幾個小目標,去買一輛純金打造的大勞,目的純粹就是搞排場,那劉榮就敬謝不敏了。

具體到現實當中,劉榮在物慾層面的狀態,大概就是:可以吃一碗成本不到一錢的米粥,也可以吃一道成本二十錢的水煮魚;

可以吃一塊成本上百錢的肋排,也希望吃到成本數千元的魚子醬之類。

如果原材料確實稀缺,烹飪方式確實繁雜且有必要,劉榮也不介意花費數萬錢,吃上一頓讓自己味蕾跳舞的大餐。

但你要是說,讓劉榮每頓飯都花費上百萬錢,用餐盤裝滿大半個宣室殿,然後像啄米的小雞一般,這個叨一口,那個夾一筷,最後把剩下的全拿去倒了?

劉榮只想說:小夥子,你很危險!

你的慶幸當今漢室沒有路燈!

對於普通人來說,劉榮的物慾,顯然已經遠超‘奢靡’二字的紅線。

但考慮到劉榮是皇帝,是富擁天地萬物的天地共主,劉榮這麼點慾望,頂多也只是‘算不上簡樸’而已。

而在此之外——在飲食方面,希望自己能吃到好吃的食物、穿着方面,希望自己能穿到舒服的衣物之外,劉榮便幾乎沒有其他方面的物慾了。

衣食住行——衣,錦即可;

食,香即可;

住——好大一個皇宮給自己住着,還有什麼好說的?

行——但凡出宮就是黃屋左纛,天底下僅此一輛,要多寬常有多寬敞、要多舒服有多舒服,還要什麼自行車?

至於男人腦子裡、褲襠裡的那點事兒,那更是無需多言。

聽說過封建皇帝缺心眼兒,就沒聽說過古代帝王缺女人。

說實在的,對於歷史上,漢武大帝極盡奢靡,又是在長安城外興建建章宮,又是把上林苑打造成後花園等種種行爲,劉榮是有些不能理解的。

何必呢?

——未央宮不夠住嗎?

非得搞個建章宮,顯得你漢武大帝有能耐?

還是你覺得,未央宮屬於‘漢天子’,而建章宮才獨屬於你天子劉徹?

這倒也罷了。

畢竟漢武大帝建造建章宮,僅僅只是單純的敗家行爲,除了亂花錢、大興土木,也沒什麼好指摘的。

用後世人的話來說,這頂多就是瞎折騰、瞎忙活,對宗廟社稷零作用,卻也不至於說是起到副作用。

但改造上林苑,那可就是正兒八經的挖國家牆角,甚至是挖宗廟、社稷根基了。

最主要的是:何必呢?

爲什麼呢?

好好一個上林苑,靜悄悄做漢家的國運鎮山石,爲宗廟、社稷起到正面作用呢;

就非得去瞎折騰?

就算想享受,想搞排場,那也不至於如此精準的切漢家的大動脈吧?

合着漢家不是你天子劉徹的漢家?

哪怕花點錢呢?

——哪怕在其他的地方,從無到有再搞一個上林苑規模的皇家林苑,專供你天子劉徹玩耍呢?

那樣,好歹只是敗家,而不是割自家大動脈……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劉榮最終,只能得到一個未必準確,但也唯有此解的可能性。

——精神空虛。

人在精神空虛的狀態下,大概率會做許多沒必要,但能給自己心理安慰的事。

比如年幼時,品嚐過長久飢餓的人,往往會在長大後,本能的囤積食物。

有意義嗎?

沒有意義。

在這個人長大後,華夏已經不再會有人餓死,也根本沒有囤積食物的必要。

甚至就連這個人自己,其實也非常清楚:時代變了,世道變了,已經不會再餓死了。

但即便明知如此,這個人也還是會本能的去囤積糧食。

因爲只有這樣,這個人才能感到心安,才能按捺那段童年記憶,帶給自己的痛苦回憶。

又好比說,一個曾經窮困潦倒,物質極度匱乏的人,在獲得成功後,往往會出現報復心消費的心裡。

明明只有自己一個人,一輛車就夠,但他就非得買好幾輛換着開;

明明一套房就夠自己住,一棟別墅甚至都住不過來,可他偏偏就要囤一大箱子房本兒。

究其因,不外乎後世那句婦孺皆知的:窮怕了。

生怕這潑天財富是一場夢,所以恨不能在想象力允許的前提下,將這個美夢做到極限。

這樣的人、這樣的形態,也就會被人們稱之爲:暴發戶,暴發戶心態。

你不能說他有錯,只能說,這是正常的心理現象。

而在劉榮看來,歷史上的漢武大帝‘報復性消費’,無節制的揮霍,以及超出合理範圍的極盡奢靡,就是因爲類似的心理。

劉榮記得,這種心理有一個專業名詞,大致是‘心理補償機制’之類。

即:一個人越缺什麼,就越顯擺什麼。沒錢的時候裝有錢,失敗的時候裝成功。

那有錢了、成功了,是不是就不會繼續裝了呢?

並不是。

——沒錢的時候裝有錢,有錢了,那就要裝有大錢;

——失敗的時候裝成功,成功了,那就要裝更成功。

因爲曾經缺過這個東西,所以會無比介意、無比在意自己在旁人眼中,是否缺這個東西。

沒錢裝有錢的,就怕別人知道自己窮;

有了錢之後,更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

失敗裝成功的,就怕別人知道自己失敗;

成功了之後,也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成功。

這種心理補償機制,往往出現在人生大起大落,且價值觀不夠成熟、健康的人身上。

很顯然,歷史上的漢武大帝,便是這樣的人。

——從庶生皇十子,到人造皇嫡長子、皇太子,這個身份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作爲庶出的孝景皇帝皇十子,漢家的皇位,理論上是輪都輪不到劉徹的。

哪怕大哥劉榮被廢,也還有二哥劉德、三哥劉淤;

哪怕歷史上的慄姬、當今慄太后所生的三個兒子都被排除,漢武大帝劉徹前面,也依舊還有足足六個哥哥。

而且,作爲孝景皇帝第十子,劉徹的年紀和九個哥哥之間,是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的。

——漢武大帝劉徹,出生於太宗孝文皇帝后元七年,基本是和孝景皇帝即位同步出生。

而在彼時,皇長子劉榮早已年過十五。

三年後,漢武大帝三歲了,大哥劉榮卻已經十八歲;

掛印出徵,參與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五哥劉非,也同樣已經年滿十五。

大哥劉榮和五哥劉非,僅僅只差了三歲;

而從五哥劉非,一直到只比自己‘大一點’的九哥劉勝,也同樣只差了三四歲。

換而言之,原本的歷史上,漢武大帝在七歲的年紀,被孝景帝敕封爲太子時,皇長子劉榮已經二十二歲;

而哥哥們當中,排行僅位於漢武大帝之前的皇九子劉勝,也同樣已年過十五。

七歲,和十五歲,是不一樣的。

尤其是在皇家——尤其是在如今漢家,這兩個年紀的太子,能帶給朝堂內外,乃至天下人的遐想,也同樣是兩個層面。

七歲的皇太子,大家只會想到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

尿都兜不住的年紀,還做太子呢……

但十五歲,大家則是會想到同樣十五歲即位的孝惠皇帝。

——雖然同樣未及冠,但好歹也沒差幾年了,熬一熬就過去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一個十五歲的太子儲君,甚至是天子,大家只會說:他暫時無法掌權親政,但也只是暫時而已;

過不了幾年,年紀到了,一切就都能步入正軌。

但七歲,那就不是‘等幾年’的事兒了。

十三年!

放在呂太后年間,十三年時間,都夠呂太后廢殺至少三個少帝了……

也就是說,原本的歷史上,孝景皇帝本來有更穩妥的選擇。

——從二十二歲的皇長子劉榮,一直到十五歲的皇九子劉勝,都是年紀合適的選擇。

尤其考慮到歷史上,孝景皇帝硬撐着,在位了足足十六年;

哪怕立皇九子劉勝爲太子,到孝景皇帝駕崩時,這位歷史上的中山靖王,也能長到二十四歲。

在這個男子十歲出頭就說親,十三四歲就娶妻生子,十七歲就要開始繳稅服役,甚至參軍入伍、建功立業的時代,二十四歲,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年紀了。

但歷史上的孝景皇帝,最終卻在自己的十幾個兒子中,選擇了比九個哥哥斷崖式年幼的皇十子,也就是漢武大帝劉徹。

如此落差——從原先的理論上不可能,輪到輪不到,到最終的逆襲,漢武大帝的心境起伏,必然是劇烈的。

於此同時,庶出/人造嫡子的出身,外加皇十子的排序——立嫡立長兩個都不佔,漢武大帝心中,必然是底氣不足的。

再加上七歲得封爲儲君,十六歲便被臨終前的孝景帝強行加了冠;

親政後正要甩開膀子搞事業,又被失敗的建元新政,給一棍子悶在了後腦勺。

此間種種結合在一起,就使得漢武大帝,迫切需要證明自己。

證明什麼?

——證明孝景皇帝沒選錯。

證明自己,確實是孝景皇帝諸子中,最適合繼承皇位的那一個。

那如何證明呢?

如果手裡有權,有那個客觀條件,漢武大帝或許會像後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那般——拿成績說話。

李世民:你說我弒兄囚父,篡權奪位?

好,那我就做天可汗給你看!

朱棣:你說我起兵造反,奪侄子皇位?

好,那我就做永樂大帝給你看!

爲了證明自己是個合格的皇帝,這兩位太宗皇帝,幾乎畢生都在竭盡全力的,爲自己爭取更多成就。

但漢武大帝的選擇卻不同。

劉徹:你說我非嫡非長,得位不正?

說我建元新政,搞得朝堂烏煙瘴氣,被竇老太后一棒子打回原形?

說我不配做皇帝,不過是老媽給先帝吹枕邊風,才躺贏得到的皇位?

好!

那我就!

搞個建章宮給你看……

改個上林苑給你看……

奢靡享樂,巡遊天下,封禪泰山給你看……

你看看你看看!

氣派吧?!

宏偉吧?!!

大手筆吧?!!!

出手這麼闊綽,衣食住行如此氣派,這還不能證明我的帝王氣象嗎?

只能說,窮人的孩子固然早當家,但一旦發了家,那就多少會沾點心理缺陷。

如歷史上的祖龍嬴政,年幼時在趙國爲質,出生入死,性格就多少有些毒辣和陰戾。

又如漢武大帝——出身不夠正,即位初期又沒有拿得出手的文治武功;

就像是一個還沒展露天賦,也沒任何成就的富二代一樣,只能通過豪車豪宅、美女名錶,來標榜自身的不同。

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334章 草原王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336章 下一步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35章 漢少府第208章 太上皇?第315章 活該!第15章 我好怕啊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586章 外藩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557章 行吧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544章 百家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567章 滄海桑田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570章 下限更重要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241章 處置第590章 國家信譽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421章 大喜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122章 暴君!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566章 如果?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539章 文治武功剛落腳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353章 吞金獸!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542章 程不敗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50章 有樣學樣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98章 陛下口諭!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401章 大魄力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570章 下限更重要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537章 戰,爲止戰告假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348章 低聲下氣的軍臣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131章 序幕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73章 統籌會?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46章 廟算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535章 長平烈侯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465章 酷吏?
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334章 草原王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336章 下一步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35章 漢少府第208章 太上皇?第315章 活該!第15章 我好怕啊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586章 外藩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557章 行吧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544章 百家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567章 滄海桑田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570章 下限更重要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241章 處置第590章 國家信譽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421章 大喜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122章 暴君!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566章 如果?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539章 文治武功剛落腳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353章 吞金獸!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542章 程不敗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50章 有樣學樣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98章 陛下口諭!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401章 大魄力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570章 下限更重要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537章 戰,爲止戰告假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348章 低聲下氣的軍臣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131章 序幕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73章 統籌會?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46章 廟算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535章 長平烈侯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465章 酷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