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有才爺仨身上的衣裳一條一縷,腿上胳膊上到處是暗紅的血痂,這是傷口沾了潮氣所致。
老爺子在深山老林裡打了半輩子仗,這方面經驗太豐富了,一看到三人這慘狀,就知道他們遭遇了什麼。
但既然蘇有才不想提,他就不問了。只是他們身上的隱患必須及時處理。當年在軍中,多少兄弟就是這樣看似無傷大礙,卻發了燒,硬生生垮掉了身子。
他讓大伯孃燒兩鍋水,一鍋滾水晾着,一鍋添上草木灰燒得冒熱氣。自己回房中好一會兒,端着些瓶瓶罐罐來到天井。
老爺子先讓蘇有才坐在躺椅上,把腿架起來,用晾溫的開水沾着煮沸過的白布巾,細心擦淨上頭的血痂。見傷口周圍泛着紅腫,便拿起個瓷瓶,含一口烈酒噴在上頭,
蘇有才嗷的一聲慘叫,差點直接從躺椅上彈了起來。
“忍着點兒,別給老子丟了份兒!”老爺子呵斥一聲。
蘇有才只好咬着手背,全身死魚似的挺着,讓老爺子給自己處理傷口。
噴上烈酒後,老爺子又拿起個小瓷瓶,把藥粉細細撒上去。“這是當年軍中備的金瘡藥,摻了黃連和冰片,能壓傷口的火氣。”
蘇有才也不敢問,到底是哪個當年,是十年前嗎?
老爺子又撕了塊乾淨的麻布,裹緊他的左腿道:“今晚都別解開,不然明早就該腫得站不住了。”
給爺仨依次處理完傷口,老爺子又讓他們服了活絡丹和行軍散。前者通經絡、消淤腫,後者則是爲了祛除體內的瘴氣。
這時伙房的水燒開了,大伯孃還按老爺子吩咐,往鍋里加了當歸、川芎和曬乾的生薑片。老爺子又往藥湯裡撒了包紅糖,讓大伯孃給每人端一大碗道:
“趁熱喝!這是行軍時治勞傷的方子,當歸活血,川芎去筋骨裡的寒氣,喝下去發透汗,勞累就不會積在身上了。”
待爺仨喝完,老爺子又命其在牀上躺好,開始給他們推宮活血。
第一個享受老爺子推宮活血的是蘇錄,老爺子用的是點穴手法,力道一波波透體而入。蘇錄那叫一個酸爽,搖頭擺尾,鬼叫連天,彷彿砧板上的年豬……
“忍着點,別丟份兒!”蘇有才教育兒子兩句,又好奇問道:
“爹,你都不當兵這麼多年了,怎麼還備的這麼齊全?”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有備方能無患。萬一哪天又打起來了,你上哪討喚這些去?”老爺子淡淡道。又對蘇錄道:“小子忍着點,大的要來了!”
說着兩指關節點在了蘇錄雙膝後窩的委中穴上,蘇錄嗷的一聲,差點直挺挺豎起來了……
“唉,小子就是遜。”蘇有才搖頭嘆氣,覺得兒子太不濟事。
不一會兒輪到他了,嗷嗷的比蘇錄還厲害,起碼頂兩頭年豬一起叫……
“你這熊樣要是進了詔獄,保準讓你說啥你說啥。”老爺子吐槽了二兒子兩句。
在他輪番按摩之下,殺豬般的嚎叫輪流響起,二郎灘的狗也跟着吠叫起來,一直折騰到半夜,精疲力竭的爺仨蓋着被子沉沉睡去。
二郎灘的狗也精疲力盡的睡了……
老爺子拖着疲憊的身軀關門出去,這下可把他累草雞了。好容易攢了幾個月的精氣神,一氣全都搭進去了。
“媽賣批,又不知得歇多久……”老爺子罵罵咧咧,想掏個蔞葉卷,手卻抖得厲害,怎麼也掏不出來。
還是老太太幫他掏了一個送到嘴裡,給他脫了鞋扶他上炕。
“這當老的,真是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老爺子平躺在牀上,緩緩嚼着蔞葉卷,良久長嘆一聲道:
“好在老子樂意……”
“啥?你尿了一地?”老太太都躺下了,嚇得趕緊坐起來查看。
“躺着吧你,還沒到那時候呢。”老爺子沒好氣道:“我也是閒的,跟你聊天兒。”
“尿天井裡也不行!”老太太忙道:“等着我給你拿尿盆去。”
“不用,尿完了。”老爺子翻個身,不搭理她了……
~~
幸虧老爺子處理得當,蘇錄第二天既沒發燒,也沒下不來牀,而且還能去上學。
只是走路的姿勢不太雅觀,活像上了岸的水鴨子。走路速度自然也慢了下來,蘇淡給他揹着書箱,兩人還好險沒遲到。
到了書院倒是沒同學笑話他,反而震驚於蘇錄這麼快就打了個來回……
“你是初五告假,今天初十銷假。”馬齋長在考勤簿上給蘇錄銷了假,一臉震撼道:“連來帶去才五天,到底怎麼做到的?”
“就是這麼做到的。”蘇錄在李奇宇的攙扶下,緩緩走回位子上坐定,坐下的動作都格外費力,兩條大腿痠得不要不要……
“這也太厲害了吧,快趕上神行太保了。”李奇宇佩服道:“當年我跟我爹走了整整四天才到瀘州。”
“你們那是不着急,我這不急着回來上課嗎?”蘇錄苦笑道:“本來就是後進生,再落下一堆課,徹底不要考了。”
“大蘇同學,請教個問題。”娘娘腔程萬舟禮貌道:“瀘州城在江南還是江北?”
“哈哈哈。”蘇錄不禁大笑,一笑肚子還抽疼。他捂着肚子道:“你就直接問我,去沒去過瀘州不就完了嗎?還問得這麼委婉。”
“主要是被打臉太多次,學精了。”蘇淡冷笑道:“不挑事兒他就渾身難受。”
“別胡說,我就是單純的好奇。”程萬舟自然是不承認的。
“我們這邊的人,會習慣性以爲瀘州跟我們一樣在長江南岸。”蘇錄對程萬舟笑道:“你這樣問,就說明你知道其實在北岸。我就是沒去過,也知道答案了。”
“哼,人家就沒那個意思。”程萬舟別過頭去,不理他了。
這時,蘇淡將一份字跡工整的講義,放到蘇錄桌上:“哥,這是這幾天先生講的內容,我幫你記下來了。”
“好兄弟,多謝多謝。”蘇錄笑着抱拳:“回頭請你喝……好喝的。”他本想說丹櫻甜露,但估計應該下市了。
這時林之鴻也回頭對他道:“有不懂的可以問我。”
“我本來也想這麼說來。”喬楓也笑道。
“都問都問。”蘇錄笑道:“我不會的地方太多了,等考完試請大家一起喝好的。”
“好嘞!”同窗們高興應道,當然三萬除外。
他正心說,得跟乾孃商量一下,這回算推廣得了。不然還真請不起……卻聽馬齋長豪氣道:
“不用,你手頭那麼緊,我替你請!”
說着朝他笑笑道:“還沒謝謝你,幫我那麼大的忙。”
他說得可不是幫忙打書箱……
“那我就不跟齋長客氣了。”蘇錄也坦誠笑道:“說完之後確實有點後悔。”
“哈哈哈……”同窗們也大笑起來,不知不覺蘇錄已經融入了省身齋,而且好像人緣還不錯。
這時,上課的雲板聲響起。
馬齋長馬上換了嚴肅的神情道:“肅立!”
書齋中立即安靜下來,學生們起立注視着,徐步進來的張先生。
張先生在講臺後站定,先掃一眼書齋靠窗一角。見自己牽腸掛肚的弟子終於回來了,他輕輕鬆了口氣,待學生們問安後,方沉聲道:“坐下上課吧。”
“是。”學生們這才坐定開始上課,蘇錄也坐在最後一排的靠窗位置,全神貫注聽先生講課。
四月的暖風吹拂着他的面龐,張先生抑揚頓挫的授課聲,還有同窗們的朗朗讀書聲,都讓蘇錄恍若隔世,卻倍感安心……
開學三個月,張先生今日講到了《論語》的最後一篇‘堯曰’。講完了朱注和各種考試要點後,他又對衆弟子重複一遍最後一段: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知命、知禮、知言’,這是君子立身處世之要。《論語》最後一章談君子的人格,說明聖人的目地是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養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然後他語重心長道:
“然則,真能登堂入室,治國安邦者幾人?我輩大多一生困於科場,窮其一生卻不能功成名就。難道就認爲自己虛擲了光陰,白讀了聖賢書嗎?“
”老夫將這六個字轉贈爾等,即便不能治國安邦,用它來教化一方百姓、端正自身言行,一樣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活出受人尊敬的一生。”
說完,他展顏一笑道:“這樣十年寒窗,也就不算白費了。”
“是,學生謹遵教誨。”弟子們齊聲應道。
~~
午休時,張硯秋把蘇錄叫到備課耳房,問他:“你這麼快就回來,身體吃得消嗎?”
“沒事,路上是身體累,腦子反而得到休息。回來正好相反,學生感覺求知慾如飢似渴呢,還請先生加量佈置作業。”蘇錄飢渴難耐地拱手道。
“還有幾天就考試了。”張先生卻替他發愁道:“你這次要是再拿不到分,就真的麻煩了。”
“確實。”蘇錄深以爲然,不禁苦笑着:“這次拿不到分,之後必須要拿全滿分才行,但那怎麼可能呢?”
衆所周知,理論上晉級的希望,就是沒希望……
“你也不要太心焦,心亂寫不出好文章的。”張先生安慰他兩句,遞給他一摞稿紙道:“這幾天就不要寫全文了,專心練習起講排比吧。”
“是。”蘇錄忙雙手接過來,不懂就問道:“起講不是散文部分嗎?”
“散文就不能有排比嗎?”先生無奈搖頭,這弟子爲啥長短板都這麼嚇人?就不能勻和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