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古梧生煙雲 第十一章 暗恨

鐵花又回到太液城是七八日後的事了,剛走進金羽營,就聽身後有人叫喚:

“鐵花!你回來啦!”

她一轉身,沒看到人,再一低頭,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正抿着嘴角朝她笑,忙拜道:“鐵花參見清洋公主。”

正是明皇最小的女兒朱芷瀲,身上的白衫在陽光下映得耀眼,倒像只春日裡的蝴蝶。

“聽說大姐差你出去辦事回來了,我就立刻來找你啦。是不是蒼梧國的使團快到了?他們有沒有帶什麼好玩的東西啊?有沒有有趣的傢伙啊?”朱芷瀲轉到鐵花身後撥弄着她背上的梨花槍。

“末將……末將只是在瀚江見了使團一次,就辦差去了。”鐵花人高馬大,卻拿這個小姑娘一點辦法都沒有,由着她把梨花槍上的纓絮使勁兒往下扯。

“沒勁……那你姐姐呢?你們不是一起去的麼?回來沒啊?”

鐵花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右肩。不知何時,肩上多了一個小小的身影。

“銀花!啊哈哈哈,太好了,這下有人陪我玩了。”朱芷瀲樂得一拽住銀花。

銀花從妹妹的肩上跳了下來,身子頂多也就到朱芷瀲的肚子,卻老氣橫秋地拍拍胸脯:“沒問題,今天銀姐姐陪你玩個痛快。正好,使團過幾天就要到了,銀姐姐還能找些更好玩的事兒,到時候要不要一起來啊?”

朱芷瀲一聽這話,就跟牽着個小猴子似的拉起銀花往外跑,身後甩下一陣“嘻嘻嘻哈哈哈”就消失了。鐵花暗自鬆了口氣,要是姐姐沒在,這小丫頭指不定纏自己到什麼時候呢。

太液城外,長蛇般的隊伍正在蜿蜒行進,蒼梧太子李重延坐在麒麟七香車上愁眉不展。本來進城是風風光光的事兒,他原還備了匹渾身雪白的玉龍馬打算騎進城的,也讓碧海國的百姓見識一下蒼梧國未來國君的風采。偏偏把人家的公主給搞丟了,這要是騎着馬,唱着歌,進了城,忽然一堆臭雞蛋爛白菜就飛過來了怎麼辦!還是老老實實呆車裡吧。唉……

曹將軍是騎在駿馬上的,也不怕臭雞蛋,他可是有頭盔的!但此刻也一樣愁眉不展。使團是他護衛的,算賬少不得算他頭上,見了明皇要是勃然大怒,身邊這位小祖宗能保住自己嗎?就算留住性命回了國,溫帝能輕饒嗎?唉……

當然,愁眉不展的也不止上面這兩位。“荀大夫”和其他幾位“大夫”擠在一輛大車裡,一張張臉能湊出一桌苦瓜宴。本指望是個遊山玩水的出國考察團,比平日坐在衙門裡一杯清茶一份簡章消磨時間強,結果攤上這檔子事兒,搞不好還要變弔唁團,倒了八輩子黴。唉……

唉聲嘆氣多重奏裡只有一個人例外。

蘇曉塵撫摸着書盒,怔怔地看着那兩個端正的字,好像昨天才從佑伯伯手中接過一樣。雖然伯伯確實病了很久,也不算毫無徵兆,但還是覺得太突然。現在想起,似乎佑伯伯那晚就很有些託付的含義。想到這裡,蘇曉塵眼睛一下子被淚水充滿了,佑伯伯那麼鄭重地讓自己照顧好銀泉公主,現下卻連個影子都不知道在哪裡……。如今之計,只有先幫太子應付好眼前的事,再仔細探訪公主的下落了。

抹去眼淚,蘇曉塵暗暗心中決意:“佑伯伯,我必不負你所託,會照顧好公主的。”

驛道邊,一列隊伍正在等候,爲首的一人身着寶藍色官服,頭戴雙翅烏紗帽,見到麒麟七香車到,深作一躬朗聲道:“碧海國禮部侍郎秦道元奉明皇陛下命在此恭候蒼梧國太子殿下。”

太子思忖着是不是該擺點兒譜,可掂量着把人丟了的事兒又有些底氣不足,便探身下了車,虛擡左手,回道:“有勞秦侍郎相迎。”

“雖已是深秋入冬之際,太液國都地處南地,尚有些餘暑,下官已在前方驛站備下湯飲,請太子殿下與諸位稍作歇息,再行入城。”秦道元說話依然不急不緩。

“好,好,好。”太子搜刮了一下腦子也沒找出別的可說的,只能尬笑了幾聲。他現在最想問的,其實是明皇的反應。人丟了,肯定是怒了,現在就想知道怒成什麼樣。可對方不提,自己也沒法兒開口。想到這裡,太子吩咐側近去把蘇學士叫來。

衆人進了驛站四下坐定,秦道元還是四平八穩地命人看茶點,上湯飲,還饒有興趣地介紹:“此乃我國都名飲,專取白蕊荷的蓮子細研成粉,以富春溪清泉水烹之成羹,佐白鳯桃脯、青巖梨條、金制陳皮、赤葉梅漬,取四季輪替之意,食之可生津潤肺,神清氣爽,名曰流年羹。”

“好,好,好。”太子繼續尬笑,又拋了個眼色給蘇曉塵,示意他來發問,蘇曉塵卻好像沒看見,只管埋頭吃自己的。

“荀大夫”已按捺不住,放下碗盞問道:“不知明皇最近…最近是否政務繁忙,何時召見使團?”

“啊…呵呵呵…明皇近年聖情不懌,靜養於來儀宮,很少理事,政務多由監國的清鮫公主殿下代爲處理,稍後會有人引各位去迎賓館先歇下,整頓之後再面聖不遲。”秦道元給了個十分官方的答案。

靜養?監國?很少理事?那麼說明皇有可能還不知道咯?

太子心癢得幾乎就要脫口而出,蘇曉塵死死盯着他示意不要問。

太子忽然心存僥倖,難道蘇學士也覺得明皇還不知道?這丟了個公主又來了個公主,反正不要見到明皇是最好,這公主能有多大年紀,至少比她皇帝媽媽要好對付吧。想到這裡,心裡一陣鬆快,喜上眉梢,居然喊道:“再來一碗!”

* * * * * *

樟仁宮含元殿的四角上,比往年的冬天多添了一倍的火爐,黑玉般的大理石地依然冰冷得幾乎要凝出霜來。

溫帝坐在殿上泣不成聲,一羣大臣們也都在下面扯着袖子低聲啜泣。

“想我高祖當年開國立代,慕雲世家功不可沒。謀定千里,智冠天下,武可用兵如神,文可治國安邦。青天明鑑,代代忠良。何以不幸,遭此劫難,左右太師,一病一亡,斷我臂膀,絕我棟樑,嗚呼哀哉,痛徹心腸!痛徹…”言未畢,溫帝竟哭昏了過去。

宮女太監們立時慌作一團,大臣們也都紛紛撲涌到御座下,淞陽大營的韓將軍扒拉開人羣,甕聲甕氣地喊了一聲:“臣得罪。”抱起溫帝就用拇指按住人中死掐,不一時竟“啊唷”一聲甦醒過來,目光悠悠地看了四周大臣一圈,又“哇”的一聲哭出來:“失了股肱之臣,朕要如何坐這江山……”

禮部尚書葉知秋忽然叩首大聲道:“臣等天資愚鈍,雖不及太師之才,但對聖上忠心可鑑,願粉身碎骨保我國泰民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衆臣見狀,也紛紛伏地叩首,大呼:“臣等亦如此願!”樹倒猢猻散,其中不乏慕雲氏門閥下的大臣,眼見慕雲氏受此重創,開始尋思後路。

溫帝聽了臉上欣慰,心裡更欣慰,要的便是你們這句話!

一邊吩咐左右道:“且扶朕起來,今日就退朝了罷,朕要去太師府親自弔唁,好生安撫黎老太君!也不枉朕與右太師君臣一場的情分。”才說完,眼淚又止不住地流下來,順着冕旒邊的流蘇,再滴到烏黑的大理石地上,消失不見了。

衆臣見溫帝無大礙,紛紛離了御座,各嘆溫帝心性仁厚,重情重意。

帝王的眼淚向來就是門必修課,雖然會哭的不一定是好皇帝,但不會哭的一定不是。

含元殿正沉浸在一片悲悲慼慼的氣氛中,忽然通傳太監尖銳地扯了一嗓子:“殿外太師府黎老太君求見。”話音未落,只聽清脆的“咣噹”一聲,一根仙鶴盤雲銀頭杖已砸在含元殿的大理石地上。

衆臣不禁左右相覷,含元殿乃是議政之地,黎太君身份再尊貴,也不過是官宦女眷,怎可入得朝堂?

且看聖上如何應對!

咦,聖上人呢?

衆臣再一看,溫帝早已下了御座,迎上那黎太君,口中呼道:“黎太君啊!快看座!”溫帝親手扶着顫顫巍巍的老太太坐下,這纔回了龍椅坐定,含淚道:“家有不幸,國亦哀難。朕本欲親去太師府弔唁,何故太君反倒過來了?”

黎太君用眼光掃了一圈衆人,才緩緩道:“我慕雲家自受高祖知遇之恩,殫精竭慮,追隨沙場。子孫後人,承先人餘緒,兢兢業業,不敢怠荒。”

衆人不知她有何下文,繼續屏息聆聽。

“然舉喪事小,國體爲大,雖有哀思,不可誤國。我兒慕雲佑臨終前遺有密本要奏,奈何其兄弟二人自小便身心相繫,一人染疾,另一人也多抱恙。如今佑兒已去,佐兒過度悲傷,亦染病不能起身,唯有我這副老骨頭,替兒子把密本遞上來了。”

密本?算無遺策的慕雲氏有密本?!

真想知道是什麼!

可人家都說了是密本,能當你面兒奏麼?於是大臣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溫帝把手一揮,老老實實地退出含元殿去了。

偌大的含元殿,立時變得落針可聞。

“朕已屏退左右,黎太君可以奏上密本了。”

“沒有密本。”

溫帝愕然。

“太君,朕知你悲痛之極,朕亦感同身受,可……可你不能把朝臣們趕出大殿後,來與朕如此……如此戲言。”溫帝一時哭笑不得。

黎太君聞言,厲聲道:“老身不把他們趕出去,難道當着他們的面來和聖上說說佑兒是被誰害死的嗎?”

此言一出,殿上死一般的寂靜。溫帝僵坐在龍椅上,頭皮一陣發麻。心下暗忖,她何出此言,可是知道了什麼才這樣有底氣的?她會知道多少?可她又是怎麼知道的?心中千萬個念頭閃過,卻哪一個都猜不中,惟有強作鎮靜說道:

“右太師......不是久病不愈才英年早逝的嗎?那……黎太君說說,右太師……是被誰害死的?”

黎太君看了溫帝一眼,別過頭去,反問道:“聽說,朱玉瀟那個妖婦在回碧海的路上不見了?”

溫帝眼見瞞不過,便道:“是,朕也是剛得知,使團路上遇到了伊穆蘭的刺客,太子險遭毒手,銀泉公主被劫,生死不明。”

“被劫?怕是金蟬脫殼,遁地而逃了吧。”黎太君冷哼一聲。

溫帝默不作語。

這種時候,說得越少的人,越不落下風。

黎太君並不理會,繼續道:“二十四年前自那妖婦嫁到我慕雲家,我便覺得她心有不軌,成日心神不定的樣子,必有所圖。所以我日夜小心,加以防範。自前幾年佑兒身體開始不濟時,我疑心她在膳食中暗做手腳,便與他們同席同食,可那妖婦每每都也與佑兒吃的一樣的東西,並無分別。眼見佑兒精神漸減,我看着似是中了毒症,卻毫無頭緒。我這做母親的,實是夜不能眠。”一時老淚縱橫,手扶着的銀頭杖一陣亂顫。

溫帝心想,如此說來,你只是疑心,還毫無頭緒,當下心定。

黎太君硬生生嚥了淚水,咬牙道:“但我知道,佑兒早亡,定是那妖婦作怪。我尋思她若在府中,量她不敢怎樣,佑兒若死,我必要扒了她的皮。那日聽說她要隨太子回碧海,我便覺得事情要不好,想要捆了她,奈何佑兒苦苦相勸,我心一軟,竟放了手,以致鑄成如此大恨!”

溫帝心想,原來你就是來和我吐吐苦水,那也無妨,便和顏悅色地寬慰道:“太君,人死不能復生,我等還需節哀。太君有什麼要求,給太師的封號或是下葬的規制,一切都可提,朕無不應允。”

太君死死盯着溫帝看了一會兒,纔開口道:“老身就想跟聖上討一物事。”

“何物?”

“老身想要一張丹書鐵券,我慕雲一族日後若有變故,可保不死。”

溫帝呆住了,心中飛快地盤算着。

這黎太君一定是知道了些什麼,嘴裡罵着朱玉瀟卻來和我要丹書鐵券。世間連傻子都知道丹書鐵券是用來提防誰的,你兒子一死你就跟我來要保命符,莫非你知道這事兒也有我的份兒?

溫帝依然顏色不改,問道:“老太君要此物何用?慕雲氏權門高貴,自開國以來歷代先帝皆恩禮有加,能有何變故?”

“老身也老了,人老了就會胡思亂想,心有不安,討張丹書鐵券,我母子倆只要不出蒼梧國,聖上便可保我們平安一世。”黎太君忽然一冷笑:“不過說到底也不過是討個安心,並無它意。看在聖上的母親莊順璟太后和老身是親姊妹的份上,還請聖上應準了吧。”

言下之意你給我鐵券,我就老老實實在你眼皮子底下呆着,咱們一如既往相安無事。

溫帝心想,看來這丹書鐵券你是勢在必得,連朕的生母都搬出來了。略一沉吟,道:“好,如能使太君心有所安,朕便賜這書券,明日着人送至太師府。”

黎太君站起身來略作一躬道:“如此,老身就先謝過聖上了。也不必明日,且過數月再送不遲。”轉身向外走去。銀頭杖的敲擊聲,聲聲入耳。

溫帝忽然心中一動,高聲問道:“太君若只是想要丹書鐵券,何須遣了衆臣出殿?難道還有人敢反對不成?”

黎太君頭也不回,朗聲道:“世人皆知我慕雲家功高赫赫,雖然佑兒之死與聖上毫無干系,只是人未入土,老身就來討要丹書鐵券,豈非使人無端猜忌,妄度聖心?數月之期也是爲了聖上的名聲。”轉眼,已踏出殿門行遠了。

這老太太來要丹書鐵券,說是求自保,實是想要暗示慕雲佑之死已懷疑朕有參與其中。今日此番前來,分明是對朕有警示之意,遣大臣出殿應是還不想和自己撕破臉面。

可她到底手裡還握有什麼?慕雲佑死了還敢如此與朕叫陣,她不是隻剩一個慕雲佐了麼?!

良久,殿上一聲清脆的碎裂聲,蟠龍青瓷杯連茶帶水被摔得粉碎。溫帝恨恨地掐住龍椅的扶手低聲道:“休要以爲有了丹書鐵券,朕便滅不了你慕雲氏!”

-------------------------

前朝後宮,陰謀陽略。

各派勢力之間的矛盾初露端倪,碧海的公主們也開始粉墨登場。

第一卷《古梧生煙雲》至此結束,明天開始將繼續連載第二卷《寂夜暗潮生》。

神州的歷史又翻過了一頁。

第三百一十八章 劈風第四卷 冬冷復春寒 第三十三章 抜寒第二百四十五章 衣錦第二百八十一章 比劍第三百七十三章 捨身第四百七十八章 冰消第三百零七章 城破第二百一十一章 密道第十二卷 歸雁入胡天 第一百零四章 家宴第二百二十九章 寶坻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銀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船第一百二十四章 吐信第四百五十五章 旁觀第二百九十八章 雲策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宮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膠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牆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府第三百零三章 服衆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七章 同遊第十卷 否極似泰來 第八十四章 疏離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船第二百八十八章 齟齬第一百六十三章 怦然第三百六十八章 險象第二百零三章 無依第二百四十八章 驚蟄第二百四十八章 驚蟄第二百四十六章 攀龍第一百三十七章 雙叟第四百四十四章 傀儡第一百五十八章 小芸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逢第一百五十四章 獅辯第六卷 盤根生錯節 第五十一章 盤問第八卷 白晝起驚雷 第六十八章 反脣第一百三十八章 太后第五卷 柳暗花未明 第四十三章 父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移花第十卷 否極似泰來 第八十五章 反目第十二卷 歸雁入胡天 第一百零四章 家宴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宮第四百三十一章 血壁第三百四十六章 暗刺第四百七十二章 葉枯第四百一十九章 探園第二百六十九章 對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調虎第三百八十九章 吐信第一百五十章 琿英第四百一十四章 入籠第一百五十四章 獅辯第三百六十一章 無念第四百九十五章 冰結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撫第十卷 否極似泰來 第九十一章 泰來第二百零六章 祈福第二百七十九章 引線第二百四十三章 進退第十一卷 大漠孤煙直 第九十八章 逃脫第一百五十七章 金庫第二百零五章 大虯第四百五十七章 轉贈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城第四卷 冬冷復春寒 第三十四章 龍鬚第三百二十章 死戰第五零零章 詰問第四卷 冬冷復春寒 第三十六章 誘餌第二百三十三章 露吟第二百五十七章 亨通第四百八十零章 俱焚第四卷 冬冷復春寒 第三十五章 怠政第九卷 隨風潛入夜 第七十四章 愁傷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手第十一卷 大漠孤煙直 第九十八章 逃脫第二卷 寂夜暗潮生 第十四章 生智第一百五十章 琿英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香第四百七十五章 僞報第四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輪戰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六章 初渡第一百七十章 夜訪第一百七十一章 舊恩第十一卷 大漠孤煙直 第一百章 陽奉第二百五十章 除枝第四百三十九章 小別第四百四十七章 溫泉第十一卷 大漠孤煙直 第九十五章 失蹤第一百三十章 交鋒第三百二十七章 殘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傀儡第一百四十五章 多福第四百二十七章 鴉雀第二百六十六章 承露第四百五十二章 迷霧第四卷 冬冷復春寒 第三十三章 抜寒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銀
第三百一十八章 劈風第四卷 冬冷復春寒 第三十三章 抜寒第二百四十五章 衣錦第二百八十一章 比劍第三百七十三章 捨身第四百七十八章 冰消第三百零七章 城破第二百一十一章 密道第十二卷 歸雁入胡天 第一百零四章 家宴第二百二十九章 寶坻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銀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船第一百二十四章 吐信第四百五十五章 旁觀第二百九十八章 雲策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宮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膠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牆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府第三百零三章 服衆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七章 同遊第十卷 否極似泰來 第八十四章 疏離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船第二百八十八章 齟齬第一百六十三章 怦然第三百六十八章 險象第二百零三章 無依第二百四十八章 驚蟄第二百四十八章 驚蟄第二百四十六章 攀龍第一百三十七章 雙叟第四百四十四章 傀儡第一百五十八章 小芸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逢第一百五十四章 獅辯第六卷 盤根生錯節 第五十一章 盤問第八卷 白晝起驚雷 第六十八章 反脣第一百三十八章 太后第五卷 柳暗花未明 第四十三章 父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移花第十卷 否極似泰來 第八十五章 反目第十二卷 歸雁入胡天 第一百零四章 家宴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宮第四百三十一章 血壁第三百四十六章 暗刺第四百七十二章 葉枯第四百一十九章 探園第二百六十九章 對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調虎第三百八十九章 吐信第一百五十章 琿英第四百一十四章 入籠第一百五十四章 獅辯第三百六十一章 無念第四百九十五章 冰結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撫第十卷 否極似泰來 第九十一章 泰來第二百零六章 祈福第二百七十九章 引線第二百四十三章 進退第十一卷 大漠孤煙直 第九十八章 逃脫第一百五十七章 金庫第二百零五章 大虯第四百五十七章 轉贈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城第四卷 冬冷復春寒 第三十四章 龍鬚第三百二十章 死戰第五零零章 詰問第四卷 冬冷復春寒 第三十六章 誘餌第二百三十三章 露吟第二百五十七章 亨通第四百八十零章 俱焚第四卷 冬冷復春寒 第三十五章 怠政第九卷 隨風潛入夜 第七十四章 愁傷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手第十一卷 大漠孤煙直 第九十八章 逃脫第二卷 寂夜暗潮生 第十四章 生智第一百五十章 琿英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香第四百七十五章 僞報第四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輪戰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六章 初渡第一百七十章 夜訪第一百七十一章 舊恩第十一卷 大漠孤煙直 第一百章 陽奉第二百五十章 除枝第四百三十九章 小別第四百四十七章 溫泉第十一卷 大漠孤煙直 第九十五章 失蹤第一百三十章 交鋒第三百二十七章 殘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傀儡第一百四十五章 多福第四百二十七章 鴉雀第二百六十六章 承露第四百五十二章 迷霧第四卷 冬冷復春寒 第三十三章 抜寒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