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家鄉

天授八年十一月,天子命刑部侍郎姚濟、大理寺卿蔣平、右金吾衛將軍林常玉,一同查抄胡家及其三族。

胡氏一族男性皆下了獄,女眷們在胡家被統一看管,等待查清事實之後再行發落。

這一查抄,光是胡知化的一個堂叔家裡,就抄出了銅錢數百萬、各種借據收條几十個箱子。

另有掛名在其親屬家裡的田產商鋪的數量就令人乍舌,就更別說胡皇后的親兄長家了。

然而這件案子之後足足審了小半年,原因是胡家對於數額巨大的財產來源跟刑部產生了分歧,胡知化一口咬定這些錢財一半是天子和皇后的賞賜,一半是利用積蓄經營所得。

對於賞賜,宮裡和胡家應該都有記載,天子到底還是顧忌着李璋,這一點上默認了。

那麼其餘的錢財是如何得來的,沒等刑部和大理寺的人詳查,裝着賬簿和收據的房間莫名其妙的走了水,屋子裡的東西燒了小半,這對辦案的官員來說是件棘手的事。

這意味着他們只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查探證據上面,而其中牽涉的人員有一些因爲種種原因都無法作證,引起京城轟動的抄檢事件只能緩慢的等待結果。

在這期間,因爲胡家牽涉了不少有頭有臉的人家,長安各世家高門對這事都諱莫如深,李暉在京城下第一場雪的時候,收到了於三眼的消息。

李璋果然如他們所料,風口浪尖上的他已經無計可施,暗地派人去東都了……

天子在延壽坊內賜了座宅子給王大福,王大福隔上個把月就回去放鬆一下。

那府裡只有二十幾個僕人打理,王大福無兒無女的,雖然陛下有許多賞賜,但他時常覺得縱有家產萬貫也無甚用處。

這日,他回了宅子,妾侍楚氏忙迎了上來端茶倒水。

楚氏已經年過四旬,她本是一個村婦,因男人和孩子死了自己出來謀生,機緣巧合下進了王宅做下人,因她能言善辯且會看眼色,就這麼被王大福看上了納爲偏室。

王大福雖不能人道,可心裡還是渴望正常人的生活,從楚氏跟了他以後,倒讓他感受到了幾分柴米油鹽的樂趣。

他進了門先洗了把臉,楚氏拿出早就備好的衣裳給他更衣。

楚氏一邊更衣一邊道:“正好郎君回來,我有事跟你說!”

王大福並不疑惑是何事,因他在天子身邊服侍,不管是朝廷裡還是世家裡,都有不少人想要巴結孝敬他。

王大福對這種事已經是見怪不怪了,然而楚氏卻道:“昨日來了位管事模樣的人上門來,他丟下一封信就走了,只說,等阿郎回來把信給你就是了……”

這倒是奇事,說是有人來求他辦事,可這種求人的方式還是第一次見,他想了下道:“把那封信拿來我看看。”

楚氏親自去把信拿出來,王大福打開來裡面只有一張紙,上面只有一句話:沛縣文水鄉洪家村……

只是一個地名,這是什麼意思?

王大福翻來覆去的看都百思不得其解,他問楚氏送信的人說話是什麼口音,去了哪裡!

楚氏回憶了下回道:“說的是官話,至於去了哪裡,這個沒有注意……”

這封沒頭沒腦的信指名道姓交給王大福,卻沒寫要做什麼,王大福心裡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在家裡呆了半日,他還是忍不住讓管家去打聽一下這個文水鄉有什麼古怪。

王宅隔壁家有個進士郎君,他家藏書頗豐,管家便向他借了本圖志。

第二日一早,他就跟王大福說,那文水鄉只不過是一個尋常的小鄉村,沒什麼出奇的地方。

最後管家補充了一句,傳聞漢朝文終侯蕭何,曾在沛縣文水鄉留下了一塊刻着‘自明及晦’的石頭……

王大福聽了這話,腦子裡忽然閃過一個片段,他恍惚聽見一個慈祥的聲音對年幼的他說:阿四多吃飯,長大後比蕭丞相還要聰明!

頓時他腦中如天雷轟過,管家和楚氏見王大福猛地站起來,滿眼都是激動的狂熱,兩人擔憂的相視一望,問王大福怎麼了!

王大福大喊大叫讓楚氏把那封信拿出來,他細細讀了幾遍,強忍住心裡的激動,急急的吩咐管家去把昨天的送信人找到,然後再派人去信上寫的這個地址去走一趟……

管家和楚氏聽王大福哽咽的說,這地名可能是他的家鄉,倆人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來。

想找到親人這件事一直都是王大福的心病,可惜他幼時就被拐走了,三四年間又被轉賣過幾次,早就不記得家鄉在哪裡了……

如今來了一封信就指出了王大福的家鄉,他怎麼不激動!

管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忙一陣風似得趕緊辦事去了,只留了楚氏陪着在屋裡一刻不停歇走來走去的王大福。

只半個多月,去沛縣的下人就趕了回來,他道:去了信上的那個洪家村打聽,村裡的一個老人說自己的最小的弟弟在五十二年前被拐子拐走了,當時弟弟才五歲,被拐走時是寒食節前……

母親帶着他和弟弟去城裡賣雞蛋,弟弟因爲被竹篾割破了大腿,母親抱着他去找街上的遊醫,然而就一會兒功夫,弟弟就不在了……

王大福閉眼聽完了這番話,忍不住老淚縱橫,他的大腿處就有一條細細的疤痕,這幾十年過去了依然清晰可見,那這個老人家,肯定就是他的兄長了!

然而光有證詞此事只可信五分,那下人又道,他把那位老人家的孫子也帶回來了,如今人就在外邊!

王大福忙命人把那小郎君帶進來,他站在帷簾內悄悄看去,只見那小郎君約莫十七八歲,因倉促的趕路和陌生的環境,他滿臉都是緊張侷促,手腳都不知該怎麼放。

這一看,王大福差點叫起來,這小郎君的面容與他有四分相似,王大福立刻就肯定,這孩子與他絕對有血緣關係!

他露了面與這小郎君相認,談話間得知,王大福本命叫洪阿四,他上面還有三個兄長和一個姐姐,自他丟了後,老母親哭了十幾年,把眼睛都哭瞎了。

如今父母和前兩個阿兄都死了,王大福的侄子輩和侄孫輩加起來有幾十人人,聽說了這些,王大福大半生不顯山露水,現在也哭的死去活來了……

多年夙願達成,王大福激動不已,知道親人們還在鄉村裡過着清貧的生活,王大福立刻讓人把自己的錢財拿了大半去洪家村了!

天子知道後也很高興,他大方的給了王大福二十天的假,還授了他四品忠武將軍之職,讓他可以風光的回家鄉看一看,告慰父母在天之靈。

王大福獲得的恩寵讓宮裡宮外的宦者都欣羨不已,王大福的心情更不必說,他‘咚咚咚’的給天子磕了幾個頭,回家收拾一番後,就啓程了。

王大福雖不是個完整人,可如今的他位高權重,又服侍着皇帝,誰不上趕着巴結呢!

在家鄉呆了幾日,王大福就回長安城了,同時帶來的還有一個十歲的小男孩,王大福過繼了一個侄孫自己撫養,權當做自己的親孫子,將來給他養老送終。

心願了卻,王大福也知道了當初那個送信人的下落,據管家說,那人跟永安侯府的人接觸了一次就音訊全無了……

永安侯府……太子!

王大福聞言神色晦暗不明,他想找到親人這件事也不是什麼秘密了,一些巴結他的人也在殷勤的爲他打聽,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最後居然是太子爲他找到的……

太子究竟有什麼目的王大福不知道,而且他也不會白幫忙的,但王大福從心底裡感激,這人活一輩子,知道來處明白去處才能心安。

王大福如今夙願已了,對於太子的幫助,他認真思慮了幾日,最終決定,不管太子有什麼要求,只要不做危及天子的事情,他可以回報太子幾分。

而且這事絕對不能讓天子和齊王知道……

爲着胡家的事,太子又被天子看不順眼了,連日議政都沒給個什麼好臉色,衆大臣紛紛同情這個倒黴的太子,明明跟他無關,卻總是承受天子的怒火。

李暉倒沒什麼感覺,他對太子妃打趣道:“總得讓父親把火發出來吧!”

雖然受了氣,李暉心情很不錯,他帶着大郎去了晉昌坊去視察工程,如今寺院的殿宇已經竣工,現在工匠們在爲天王、菩薩、羅漢等法像描金繪彩。

大郎看的很仔細,追着李暉問了許多問題,整座寺院走一圈下來得要半個時辰,大郎卻一點沒喊累,中間也沒露出無聊的神色,李暉暗暗點頭。

三月底,天子親自去晉昌坊看了看,十分滿意,因爲是爲母親修建的,天子爲其命名‘奉恩寺’,並且享宗室的供奉皇家寺院的名號。

至五月,整個長安城都轟動不已,太極宮包括東宮有品級的娘子女官,都盛裝打扮,在天子及皇后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前往奉恩寺禮佛。

這一盛事被史官詳細記錄在冊,寬闊的大街上,御駕威嚴,王孫公子風流倜儻,文武百官皆着官袍玉帶,看熱鬧的人羣不時發出驚呼。

蓁娘坐在馬車裡卻十分難受,今日的服飾妝容讓她必須保持着端莊的儀態,她挺直腰端着脖子,搖搖晃晃的馬車讓她頭昏腦漲。

進了奉恩寺的門,早有肅穆的僧人等候着,天子下了車,帶領衆人進入天王殿。

蓁娘和齊氏並肩同行,這麼多人卻只有腳步聲,她悄悄擡眼打量,這奉恩寺修建的宏偉軒昂,院子裡的一顆百年菩提樹聽說是從東都移植過來的。

天子在殿內上香,女眷們移去後殿,在知客僧的安排下暫時歇腳。

樂聲起伏間,蓁娘跟隨前面的人重複叩首伏拜的動作,行動間還要保持髮髻的穩固,這實在是個繁瑣的活……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想要皇后和齊王什麼死法~

第281章 放下第143章 人選第164章 隋琰第12章 新奇第248章 發落第73章 激動第143章 人選第148章 請旨第306章 番外二第120章 訣別第133章 煩惱第49章 秦氏第173章 六郎第284章 表示第299章 疑雲第83章 千秋第30章 生活第94章 出嫁第4章 心意第46章 二郎第36章 燕子第149章 失望第59章 長牙第4章 心意第93章 消息第99章 不滿第112章 雷霆第81章 糊弄第290章 猶豫第213章 痛哭第108章 家鄉第299章 疑雲第102章 寵愛第221章 甦醒第38章 誤會第260章 初現第203章 暗諷第133章 煩惱第289章 喜悅第42章 新人第203章 暗諷第125章 心疼第12章 新奇第302章 終章第215章 拉攏第123章 悲痛第199章 妻妾第27章 學習第302章 終章第285章 親征第227章 處置第299章 疑雲第87章 害喜第124章 勸慰第123章 悲痛第145章 心意第12章 新奇第5章 回家第230章 長孫第206章 排擠第114章 覆滅第216章 掃除第240章 大錯第106章 反擊第198章 重視第69章 忠告第140章 遇見第200章 明白第92章 三娘第249章 落定第167章 刺痛第112章 雷霆第217章 拉扯第55章 挑撥第18章 筵席第215章 拉攏第146章 心疼第31章 日常第191章 示好第260章 初現第5章 回家第137章 邀請第212章 子嗣第72章 賞賜第25章 採選第63章 距離第102章 寵愛第137章 邀請第201章 寵愛第285章 親征第37章 考慮第68章 決定第266章 爭執第133章 煩惱第16章 差事第120章 訣別第243章 解決第88章 訴說第80章 婚事
第281章 放下第143章 人選第164章 隋琰第12章 新奇第248章 發落第73章 激動第143章 人選第148章 請旨第306章 番外二第120章 訣別第133章 煩惱第49章 秦氏第173章 六郎第284章 表示第299章 疑雲第83章 千秋第30章 生活第94章 出嫁第4章 心意第46章 二郎第36章 燕子第149章 失望第59章 長牙第4章 心意第93章 消息第99章 不滿第112章 雷霆第81章 糊弄第290章 猶豫第213章 痛哭第108章 家鄉第299章 疑雲第102章 寵愛第221章 甦醒第38章 誤會第260章 初現第203章 暗諷第133章 煩惱第289章 喜悅第42章 新人第203章 暗諷第125章 心疼第12章 新奇第302章 終章第215章 拉攏第123章 悲痛第199章 妻妾第27章 學習第302章 終章第285章 親征第227章 處置第299章 疑雲第87章 害喜第124章 勸慰第123章 悲痛第145章 心意第12章 新奇第5章 回家第230章 長孫第206章 排擠第114章 覆滅第216章 掃除第240章 大錯第106章 反擊第198章 重視第69章 忠告第140章 遇見第200章 明白第92章 三娘第249章 落定第167章 刺痛第112章 雷霆第217章 拉扯第55章 挑撥第18章 筵席第215章 拉攏第146章 心疼第31章 日常第191章 示好第260章 初現第5章 回家第137章 邀請第212章 子嗣第72章 賞賜第25章 採選第63章 距離第102章 寵愛第137章 邀請第201章 寵愛第285章 親征第37章 考慮第68章 決定第266章 爭執第133章 煩惱第16章 差事第120章 訣別第243章 解決第88章 訴說第80章 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