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

在錦州城裡的遼東巡撫衙門內,洪承疇終於見到了聞名已久的祖大壽。

一身麒麟補服的祖大壽身材矮壯,長臉、高鼻、闊口,頜下一部粗髯修理的十分整齊,一雙狹長的雙目精光四射,給人一種冷血無情的感覺。

“洪公獨撐大明半壁江山,辛勞十載,終使天下清明,祖某佩服得緊!今日終得相見,果然英雄人物!洪公身居大學士之高位,此次又是欽命督撫,自此後,祖某自當處處以洪公爲尊,聆聽洪公之命!”

祖大壽搶先笑着抱拳拱手道。

洪承疇笑着拱手回禮道:“祖少傅過譽!所謂十年之功,不過是我皇英明、朝臣支持、將士用命之得,洪某人豈敢貪天之功!少傅數代戍邊,爬冰臥雪、以身拒虜,終使虜賊窺邊而不得越,此纔是有功於社稷者!洪某離京前,聖上特囑予與少傅會面時定要代爲轉達對遼西將士之敬意,並言稱:坊間傳言不利於少傅者,實是嫉其功、妒其位也;放眼大明,還有哪名軍將做到少傅今日這般成就?我皇之言直擊要害,洪某亦是感同身受。此次奉旨督師關外,於路途中亦是心中定計,必與少傅精誠合作、共御虜賊,以安我大明東北之境,終使跳梁俯首耳!”

當官多年的洪承疇瞎話張嘴就來,將祖大壽假惺惺的聽命之言擋了回去。

其是朱由檢內心對祖大壽並無好感,根本不可能當着洪承疇的面誇讚祖大壽,洪承疇這番話語不過是安撫祖大壽而已,反正祖大壽也不可能跑到皇帝身前去驗證。

祖大壽當然也不相信皇帝會對自己做出如此理性的評價。這種話聽聽就行。他假模假樣的衝着西南拱手稱謝後,肅手請洪承疇入座。

祖大樂曾在洪承疇帳下聽令過,所以特意再次上前給老上司見禮,洪承疇笑着誇讚幾句後轉身坐了下來。

因爲洪、祖二人身份相當,所以雙方相對而坐,免去了誰坐主位的尷尬。

雖然大明向來文貴武賤,但所有人都知道,在遼西,祖大壽纔是王者。

洪承疇坐在了右手客位首位上,下面依次是遼東巡撫方一藻、參政李啓德、監軍張鬥、勇衛營副總兵茅元儀,再就是沈世玉。

左側祖大壽這邊下首位依次坐着的是祖大樂、祖大弼、祖澤潤和吳三桂。

“祖某聽聞洪公欲取義州,敢問洪公可有良策?勇衛營雖善戰,但建虜可是精悍難制,更兼有靼虜鐵騎爲虐,且建虜慣於野戰,怕是不會倚城而守,若無必勝把握還是謹慎爲好!”

待僕從奉上茶水離開後,祖大壽開口道。

雖然知道勇衛營曾在昌平重創過阿濟格部,但遼西上下都認爲那是勇衛營依仗城池爲後盾才能取得如此戰果。若是在平原上與建虜相遇,勇衛營再強也難逃被屠戮的下場。

而這次大軍出動,建虜哨探肯定會早早知曉,別看守城的才一千五百建虜,馬隊只有一千,但他們絕不會死守城池,而是會出城遊擊。沒有馬隊掩護的步卒,對上建虜鐵騎怕是討不了好,人數雖多也有輸陣的風險。

“良策倒是談不上,勇衛營此次攜來大炮若干,既是攻城,那就結陣強取便可。經會商後本官決意:勇衛營兩萬人出錦州結陣前行,抵達義州城下後,各分兵五千攻擊東西兩門,主力一萬人攻南門。按止生所言,勇衛營平日操演之法,此戰不用蟻附,直接用火炮轟開城門,之後步卒長驅直入!寧錦馬隊出五千之數,一則遮護步卒兩翼,二則遊弋與義州城東之大淩河南岸一帶,截殺建虜潰兵!”

洪承疇用不容商議的語氣肅聲道。

“我寧錦出動馬隊倒是無妨,可這火炮能轟開城門?某可是頭一回聽說!止生,此法能不能成事?”

祖大壽目視茅元儀發問道。

錦州城頭也有紅夷大炮,可份量過重,根本無法移動。況且建虜也曾用大炮攻過城,可都是對着城頭施放,從未聽說用火炮轟擊城門之說。

“此法我軍日常操演過無數次,其效甚佳!去歲理臣於鄖陽府竹山之戰時亦曾使用過,更加坐實此法可行!祖少傅到時可親臨觀戰,看看我軍如何破城滅敵!”

面對武將中頂尖般存在的祖大壽,茅元儀並未施禮,只是不假辭色的冷聲回道。

他早年曾經追隨孫承宗、袁崇煥等人巡視遼東,並親手參與構築遼西防線,期間曾與祖大壽見過幾次,但談不上深交,只算熟人而已。對於祖大壽後來的一些列舉動,茅元儀既痛恨又無奈,所以今日並未有故人相見後皆大歡喜的場面出現。

略感尷尬的祖大壽衝着洪承疇抱拳道:“既然洪公計議已定,那遼西官軍遵令即可!不知何日出兵?某可好召集兵馬協同出戰!”

“三日後勇衛營與輜重營自松山移營前來錦州,五日後馬步軍自錦州開拔,馬隊前出十里,步卒隨行。錦州以北地勢開闊,還請少傅遣探馬先鋒查探敵情,以防意外發生。五日後本官隨同大軍出戰,不知少傅可有意與本官同行前往觀戰?”

洪承疇笑着問道。

“以洪公文臣之資都敢臨陣,祖某一介武夫何懼之有?屆時自當奉陪!”

祖大壽慨然回道。

雖然縮在錦州城中多年,平日也嚴令手下不得出城與建虜浪戰,但祖大壽也知道皇太極已經遣主力西征。義州之敵也不過千餘,附近幾百裡之內不會出現大股建虜,這場仗幾無輸的可能,那幹嘛不隨軍出戰?正好順便看一下傳說中的勇衛營到底多厲害。

五日之後,錦州城北小淩河北岸寬闊平坦的原野上,頭戴烏紗、身着仙鶴補服的洪承疇與一身鎖甲的祖大壽並騎而立。極目遠望,遠處的空中飄蕩着大股的塵煙,大股的寧錦騎兵騎馬小跑的方式正在向義州行進。

“果然有精兵之像啊!止生不僅文采出衆,居然還能帶的一手好兵!此戰看來我軍勝算極大呀!恭喜洪公,初來寧錦便能使失土復得,聖上得知後不知會怎樣欣喜呀!”

落在洪承疇身側半個馬身的方一藻讚道。

勇衛營兩萬步卒面朝北面,分成數個大型方陣整齊的排列在小淩河北岸,輜重營以及炮營列在了最後。

人過萬,無邊無沿。兩萬人組成的大陣一眼望不到盡頭,就算騎在馬上的洪承疇等人也只能看到不遠處的一小部分。

朱由檢可是在勇衛營身上下了很大的本錢。所有士卒皆着黑色的札甲以及護肩,頭戴斗笠形的鐵盔,下身則是長及膝蓋的鐵網裙,腳蹬戰靴。將領則是披掛全套帶着鐵質護臂的札甲以及帽盔,背插各種顏色的認旗,以便戰時能讓手下的士卒看到自己。無數面旗幟在夏日的微風下徐徐飄揚,手持各種兵刃火器的兩萬士卒肅然無聲,面上的神情自豪中透着肅殺,一排排士卒昂然肅立、寂然無聲,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出!”

隨着洪承疇的點頭示意,不遠處的茅元儀一聲令下,身邊的親兵將手中紅旗揮動,十幾面戰鼓同時擂響,鼓聲響徹天際。排在最前面的長槍方陣聽到鼓聲後,在帶隊營官的指揮下邁着齊整的步伐開始行進,目標直指百里外的義州。

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四百章 佈防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五十章 殘暴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
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四百章 佈防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五十章 殘暴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