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

朱慈烺趴在地上擡起滿是黑灰的臉,衝着蹲在旁邊眼巴巴看着火堆**薯的長平和二丫一笑,露出一口白白的牙齒:“再等片刻就能吃了!我父。。爹說,這東西烤了可好吃了!”

木柴堆起的火堆中散發出一股香氣,幾塊裹着黃泥的新鮮番薯靜靜的躺在火中,黃泥已經差不多皸裂乾透,只要熄了火拿出來敲開,噴香的烤紅薯就成了。

這是皇莊試種的十餘畝田地裡產出的。

崇禎特意囑咐過,並幾次談及番薯的重要性,劉朝對這些東西格外的上心,每隔幾日便要跑到田地裡查看,嚴厲叮囑幾名農戶,一定要精心照看這些寶貝,就跟伺候自家老孃一樣。在幾名農戶日夜守候和精心養護下,番薯秧苗長勢喜人。

朱慈烺偶爾聽到父皇說起番薯一事,好奇之下便纏着崇禎問了半天,崇禎就簡單描述一下番薯果實的樣子,以及如何加工纔好吃,並着重說明烤番薯是很美味的一種食物。

從此後朱慈烺就對這事留了心,經常打着各種幌子去皇莊的番薯地裡查看,心裡盼着番薯早一天成熟,等熟了便拿去給二丫嚐嚐。

對於朱慈烺等幾個孩子的教育問題,除了正常的每日由翰林院侍讀、侍講學士分別教授經史以外,崇禎更傾向於後世的多方位教育方式,而不是隻限於經書中的內容。

因爲大明只傳承了兩百餘年的國祚證明,皇家教授太子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謬誤之處,否則也不會出現如此多的平庸皇帝。

經史確實該學,但更應該多接觸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困居深宮,對每天都在變化的世界缺乏足夠的認知。

爲此崇禎不顧詹事府屬官的強烈反對,將日講改爲兩日一講,鼓勵幾個孩子時常走出皇宮,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詹事府左右詹士鹿善繼和龔廷祥先後找到內閣以及周皇后,以辭官爲要挾,請求衆人給皇帝施壓,收回兩日一講的承命。

但崇禎堅決不聽,還爲這事和周後吵了一架,把周後氣的不輕,連續數日不見崇禎。

最後這事驚動了懿安皇后,在張嫣的溫言勸說下,崇禎勉強同意恢復日講,但堅持每五日必須休沐兩天,理由是讓太子有足夠的時間消化所學到的知識。

最終在懿安皇后的調節下,雙方都很勉強的接受了這個方法,鹿、龔兩人暗地腹誹不已,對崇禎非常不滿,平日相見時也是特意給崇禎臉色。

崇禎對此倒是不在意,人家老師也是爲了更好的把自己的學識傳授給太子,這是盡職盡責的表現。

但崇禎認爲,太子和定王又不打算去考進士,學那麼多四書五經有何用?

太子將來是要做皇帝的,經書瞭解便可,將來執政天下更多的是需要親身體驗生活,知曉民間疾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纔會完美,實踐出真知嗎。

盼來盼去中到了八月下旬,朱慈烺聽伺候田地的農戶說,按照劉公公從書中教給他們的見識來看,番薯八成已經熟了。

到了休沐這天上午,周後早早去了懿安皇后那裡不知有何事。朱慈烺帶着小太監趙秦,換上便裝便打算溜出宮到皇莊挖紅薯去。

趙秦從主殿門口露頭看了看,沒發現周後的身影,然後他回身打了個手勢,朱慈烺鬼鬼祟祟的跟了上來。

兩人剛要出坤寧宮側殿,正好碰上從西宮李淑妃那裡過來的長平。

被數名宮女環繞着的長平一下子看到了便裝的朱慈烺,立刻歡叫一聲跑進殿內:“太子哥哥!你這是要去哪裡玩兒呀,我也要去!”

朱慈烺不想帶着妹妹一起。長平哪都好,就是嘴太快。不管什麼事,只要長平知道了,很快後宮內上至周後田妃,下到宮女太監就全都知道了。

朱慈烺眼珠一轉,彎腰俯身對長平笑道:“聽說龔先生身體有恙,孤要去先生家中探望,長平乖,去找你定王哥哥玩耍可好?”

長平可不聽他這一套。她知道朱慈烺並不喜歡幾位先生,時常對着父皇發牢騷,說他們太古板,教授的經書明明自己都會了,可還是每日都要當面誦讀。

她大聲嚷嚷道:“太子哥哥騙人!你肯定是出宮挖番薯!小秦子昨日都告訴本宮了!太子哥哥要是不帶我去,我就告訴孃親!哼!”

朱慈烺一聽,直起身子瞪眼看着趙秦,呵斥道:“孤何時說過要去皇莊?小秦子你再胡說罰你今晚不能吃飯!”

旁邊的趙秦委屈的嘟囔道:“奴婢從未說過小爺您要去皇莊!公主使詐!”

昌平把頭扭向一邊,生氣道:“我不管!今日太子哥哥去哪我就去哪!父皇說過,當哥哥的要照顧好我這個妹妹!太子哥哥你敢不聽父皇的話!”

“誰敢不聽朕的話呀?”隨着話語聲,一身明黃色龍袍的崇禎帶着李二喜出現在殿門口,笑吟吟的看着殿內衆人。

“父皇!”昌平張着兩條小胳膊嬌笑着跑了過去,崇禎急忙迎上前去一把抱起她,宮女太監趕忙跪下行禮,崇禎擺手讓他們起身。

“朕適才聽你在說誰不聽話呀?”崇禎笑着問道。

“太子哥哥不帶我玩兒!他不聽父皇的話!父皇早說過要他照顧我的!”長平摟着崇禎開始告狀。

崇禎看着朱慈烺笑道:“烺哥兒這是要去哪裡?朕不是吩咐過,只要出宮就帶着妹妹一起嗎?”

朱慈烺彎腰拱手行禮,笑嘻嘻的回道:“稟父皇,孩兒適才是在逗她,哪次出宮孩兒都是帶着她的,父皇的教誨孩兒怎敢忘記!”

崇禎沒再過多追問,小孩子之間自有獨有的相處之道。

他抱着長平向坤寧宮大殿行去,邊走邊問道:“你們母后今日怎地沒有約束你們?難不成是轉了性子?”

周後對幾個孩子管教甚嚴,尤其是對朱慈烺。時常呵斥他,說他已經貴爲太子,一言一行要有太子風範,不能跟外面的野孩子一般缺少教養。朱慈烺和長平、朱慈煥都有點怕和母后相處,但和崇禎在一起時便無拘無束放鬆的多。

朱慈烺拱手回道:“母后去了懿安皇后處。今日正值孩兒休沐,前些時日聽聞番薯就要成熟,故此孩兒想去查看一番。”

崇禎聽到周後不在,便停下腳步,笑着問懷裡的長平:“朕的乖女兒是不是也想去看看番薯的模樣?”

長平使勁點着頭答道:“父皇好久都不帶長平出宮玩兒了!父皇,要不咱們一起去吧!長平想嚐嚐父皇說的烤番薯!”

崇禎笑着點頭:“好!朕也好久未出宮了,今日咱們便去皇莊看看!”

長平開心的在崇禎的懷裡扭動不止,朱慈烺見父皇也要去,那就會從西華門直接去往皇莊,北城是去不了了。情急之下他假裝想起一事,自言自語道:“孩兒記得父皇說過,要讓人帶二丫來宮裡玩,這麼久過去了,看來父皇是忘記此事了,唉!二丫興許一直盼着呢!”

崇禎哪能不明白他那點小心思,大笑道:“朕說過的事怎能忘呢?朕去換衣服,李二喜,你去知會程千里,安排人去北城接着二丫,他知道地方!”

崇禎換好便服之後,帶着兩個孩子坐上馬車,在幾十名錦衣衛的護衛下出了紫禁城,走西華門直奔皇莊而去。

由於東廠初建,整日忙於東廠事物的王承恩和劉朝等候在皇莊外。

崇禎帶着朱慈烺和長平下了車,看見王承恩也在,不禁有些意外。

王承恩和劉朝趨前跪倒後大禮參拜,崇禎吩咐他倆起身,笑着對王承恩道:“大伴,朕可是有些時日未見到你了,怎地今日來了皇莊?”

王承恩躬身行禮後直起身子,目中隱含淚光:“回皇爺的話,老奴這些時日忙於廠內事物,許久未曾見到皇爺一家,老奴心裡甚是掛念!今日本想去皇爺處有事稟告,從李二喜處得知皇爺要來皇莊,老奴便先行一步,在此恭迎皇爺!”

崇禎心裡一暖,溫言道:“大伴有心了!有你在外,朕就不會擔心耳目被人遮蔽!東廠乃國之重器,握在你手中,朕最是放心!”

王承恩微微轉頭,迅速用衣袖拭去眼角的淚花後,面向崇禎強笑道:“皇爺放心!老奴自會拼盡全力以報皇爺恩典,但凡有對皇爺不忠者,皆是老奴之敵!”

崇禎邁步向莊內行去,邊走邊道:“朕自是明瞭大伴的心意!劉朝,前面帶路,朕先看看番薯長勢如何。這可是關乎大明江山的要緊物事!”

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四百章 佈防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二百章 客戶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七十章 商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四十章 大戰4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
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四百章 佈防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二百章 客戶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七十章 商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四十章 大戰4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